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经络穴位

足少阳胆经:侠溪穴

学穴位 2023-05-29 17:56:16

足少阳胆经:侠溪穴

穴位解析释义

1、侠溪。侠,通夹,被夹于中间之意。溪,地部流行的经水。该穴名意指胆经经水在此循地部渠道回流井穴。本穴物质为地五会穴传来的地部经水,本穴只是对其起了一个循经传输的作用,地部的经水没有流失,如被夹于渠道之中下传足窍阴穴,故名。

侠溪穴,属足少阳胆经。

我们把侠溪穴中的“侠”解读为狭小是有根据的,第一,作为名词,通“狭”,小街曲巷,因娼妓多居于小街曲巷中,后遂以指娼妓居处;第二,从其所在位置处于脚趾骨骨缝中,也符合狭小的特征;这里的“溪”,当作微小的气血讲。

在中医五行中,肝胆主木,侠溪穴其性属水,它属于水生木,有助于肝木的延展和疏泄,因而有泻火的作用,也符合荥穴治病特点。

2、胆经荥。荥,极小的水流也。本穴物质为地五会穴传来的地部经水,水量极小,故为胆经荥穴。

3、本穴属水。属水,指本穴气血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地五会穴传来的地部经水,在本穴的变化吸热蒸发,蒸发天部的水气表现出肾气的寒冷收引特征,故其属水。

附注:胆经荥穴,属水。

穴位含义:胆经经水在此循地部渠道回流井穴。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
运行规律:大部分经水回流足窍阴穴,极少部分经水气化为天部之气。

取穴

取穴方法:侠溪穴位于人体的足背外侧,当第4、5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功能主治

功能作用:传导水液。

主治疾病:头痛眩晕,惊悸,耳鸣耳聋,目外眦赤痛,颊肿,胸胁痛,膝股痛,足跗肿痛,疟疾。

穴位配伍:

侠溪配太阳、风池、太冲、头临泣、阳白,治偏头痛、眩晕、耳鸣耳聋、目外眦痛。侠溪配合谷、阳谷、厉兑、劳宫、腕骨,治热病汗不出。侠溪配阳谷、腕骨、前谷、丘墟、手三里,治颐颔肿。侠溪配率谷、风池,治头痛。侠溪配风池、百会穴,治眩晕。侠溪配瞳子髎、风池、太冲穴,治目赤肿痛。侠溪配翳风、中渚穴,治耳鸣、耳聋。侠溪配下关、外关穴,颊颔肿痛。侠溪配支沟、阳陵泉穴,治胸胁痛。侠溪配乳根、梁丘穴,治乳痈。侠溪配行间、内庭穴.足跗肿痛。临床运用:现今常用于治头痛、耳鸣耳聋、乳腺炎、高血压。

养生保健

艾灸疗法:艾条灸10-15分钟,艾炷灸3-5壮。

刮痧疗法:手握刮痧板,将刮痧板的厚边角与侠溪穴处的皮肤成90度角,将肩、肘、腕的力量凝集于刮痧板角向下按压,力量逐渐加重,以能耐受为宜,保持数秒后快速抬起。如此操作3~5分钟。

值得注意的是,刺激侠溪穴的时候力量可以相对大一些,给穴位强刺激,这样才能起到泻肝胆火的目的。同时刺激的时候不要仅局限于穴位一个点,可以将穴位周围的区域一起刺激,效果会更好一些。

侠溪穴,泻火要穴

我们在最近解读胆经的几个穴位,似乎都有泻火的作用,我们在解读丘墟穴时,曾经提到了它是胆经的原穴,和肝经的原穴太冲一样,都是一个泻火的大穴。只不过太冲主要泻的是怒气,丘墟则是怒气和闷气都可泻,但偏重闷气;地五会泻的是怒火和窝火通吃。对于侠溪,它泻的和肝经原穴太冲一样,主要是怒气。

侠溪穴可以疏泄肝胆之火,凡是肝胆火旺引起的症状都可以刺激侠溪穴,可谓是肝胆之火的克星。

按摩手法:

1.按揉法:用大拇指指腹按住侠溪穴,以穴位有酸痛感为宜。然后以侠溪穴为中心,保持一定的力度,进行旋转按揉。每侧按揉5~10分钟,每天早晚各按揉1次。

2.掐按法:用手的大拇指按掐在侠溪穴的位置,力度可以稍重一些,以微痛为宜。深吸气,呼气的同时指甲用力按掐侠溪穴,保持5~6秒,然后松开,一掐一松为一个循环,每侧侠溪穴可以掐按3~5分钟,然后换手掐按另一侧。每日早晚各做1次。

3.用圆珠笔的末端,棉棒,或将几根牙签倒过来,用橡皮条绑好,然后利用这些物品的圆钝头连续扎刺侠溪穴的位置,此法可取得与针灸相似的效果。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ngluo/5727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