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经络穴位

任脉经穴:神阙穴

学穴位 2023-05-29 17:30:24

任脉经穴:神阙穴

穴位解析释义

神阙穴别名脐中,脐孔穴,气合穴,气舍穴,气寺穴,维会穴,命蒂穴。

1、神阙。神,尊也、上也、长也,指父母或先天。阙,牌坊也。该穴名意指先天或前人留下的标记。

2、脐中、脐孔。指本穴位置在脐中。

3、气合。气,气态物也。合,会合也。气合名意指任脉气血在此会合。本穴为人体体表重力场的中心,对人体中的外表物质有强大的收引作用,任脉之气至此后皆缩合而降,故名气合。

4、气舍。气,气态物也。合,来源也。气舍穴名意指本穴为任脉上部经脉气血的来源之处。本穴为人体体表重力场的中心部位,由于人体引力场的作用,体表的气血物质在此皆为缩合变化,但本穴气血并非全部缩合冷降,而是仍有小部分水气循任脉上行,此部分上行水气为任脉上部经脉气血的重要来源,故名气舍穴。

5、气寺。气,气态物也。寺,寺院也。气寺名意指本穴为任脉之气的聚集之地。

6、维会。维,维持也。会,会合也。维会名意指促使任脉气血在此会合的作用。理同气合名解。

7、命蒂。命,性命也。蒂,蒂结也。命蒂名意指本穴为胎儿与母体相连的性命纽带。

穴位含义:人体与生俱来的先天标记。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之气。
运行规律:大部分冷缩后由天部归降地部,小部分循任脉上行。

取穴

取穴方法:神阙穴位于人体的腹中部,脐中央。

功能主治

功能作用:收降浊气。

主治疾病:中风虚脱,四肢厥冷,尸厥,风痫,形惫体乏,绕脐腹痛,水肿鼓胀,脱肛,泄利,便秘,小便不禁,五淋,妇女不孕。

穴位配伍:
神阙配三阴交,治五淋。
神阙配公孙、水分、天枢、足三里,治泄痢便秘、绕脐腹痛(脾肾不和)。
神阙配长强、气海、关元,治脱肛、小便不禁、肾虚不孕症。
神阙(隔盐灸)配关元、气海(重灸),治中风脱证。
神阙配足三里,调理肠胃,治肠鸣腹痛。
神阙配长强、气海,升阳举陷,治脱肛。
神阙配气海、阴陵泉,益脾气、利寒湿,治泄利不止。
神阙配重灸关元,益阴敛阳、回阳固脱,治中风脱症
神阙拔罐配刺天枢、足三里,益气健脾和胃,治泄泻、呕吐。
神阙配公孙,治腹虚胀如鼓。
神阙配水分、三间,治肠鸣而泻。
神阙配三阴交(灸)、神阙(隔盐灸七壮),治五淋。
神阙配气海、关元、肾俞、命门、足三里,治中风脱证。
神阙配神庭、百会、前顶、涌泉、丝竹空、鸠尾,治风痫。
神阙配太渊、复溜,治中暑汗出脉绝。
神阙配胃俞、肾俞、水分,治水肿。
神阙配梁门、中脘,治痢疾。
神阙配章门、巨阙、太白、支沟、照海、大都,治便秘。

功效:神阙穴当元神之门户,故有回阳救逆、开窍苏厥之功效。加之穴位于腹之中部,下焦之枢纽,又邻近胃与大小肠,所以该穴还能健脾胃、理肠止泻。本穴除治中风脱症,厥逆之痰外,还可用治腹泻、绞痛、脱肛等症。一般不针,可纳炒盐,外敷姜片灸之。

临床运用:现今常用于治疗胃炎、肠炎、痢疾、尿潴留。

养生保健

神阙穴,变化莫测为神,阙指要处,穴当脐孔,是处胎生之时,连系脐带以供胎儿之营养,故又命蒂。名之神阙,是因胎儿赖此宫阙,输送营养,灌注全身,遂使胎体逐渐发育,变化莫测,因名神阙。

我们知道脐带是婴儿与母亲的唯一营养通道,是最先长出的东西,有了脐带再生肾,肾为水脏,所以叫天一生水,是生命的开端。

在婴儿生下来以后,这条营养通道就关闭了,这时候刺激神阙穴就能够重启这条通道,从源头上激发生命的元神和元气。

所谓元神和元气,就是指人在生命开端那一刻就有的神和气,它的力量是很强大,不然不能发育成胎儿的生命。

元神和元气一直伴着人走完生命的全程,而很多疾病都源于元气的衰弱,比如,精神萎靡不振,男女性功能不调,肠胃功能衰退,以及由气虚、气陷引起的内脏下垂、脱肛、子宫垂脱等。

这些病都是慢性的,甚至可能伴随人一辈子,但只要重新激活元气和元神,很多病都能治愈。

温养肚脐

神阙穴邻近胃、肝胆、胰、肠等器官,通过对神阙的温养,还可以治疗腹痛、腹泻、急慢性胃痛、胃下垂、顽固性呃逆、功能性消化不良、结肠炎、脱肛等病症。

保暖肚脐

《伤寒论》上说人类大多慢性疾病往往是湿气寒气邪气入侵,未能排除体外而导致阳气不足,五脏不调,所以百病易生。

肚脐是最怕着凉的地方,肚脐和腹部的其他部位不同,脐下无肌肉和脂肪组织,血管丰富。作为腹壁的最后闭合处,皮肤较薄,敏感度高,具有渗透性强、吸收力快等特点。因屏障功能较差,在人体又属相对虚弱之地,易受凉而染风寒。

睡眠时更要注意脐部的保暖,以免引起腹泻或感冒。尤其对于年轻女性而言,特别是经期女性,血管处于充血状态,穿露脐装最易因受凉而使盆腔血管收缩,导致月经血流不畅,时间长了会引起痛经、经期延长、月经不调等。

此外,穿着露脐装会使腰腹部裸露,容易受冷热的刺激引起胃肠功能的紊乱,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系统疾病。而且脐部肌肤较娇嫩,易于受损,脐眼又容易汇集污垢,如不小心也会引起感染。

揉按肚脐

神阙穴的按摩方法有四:

其一是揉中法:每晚睡前空腹,将双手搓热,双手左下右上叠放于肚脐,顺时针揉转,每次360下。

其二是聚气法:端坐,放松,微闭眼,用右手对着神阙空转,意念将宇宙中的真气能量向脐中聚集,以感觉温热为度。
其三是意守法:放松,盘坐,闭目,去除杂念,意念注于神阙,每次半小时以上,久之则凝神入气穴,穴中真气发生,胎息则慢慢启动。
其四是手指按在肚脐眼上,不要任何揉动,根据自己的舒适程度调节按力大小。按压时平心精气,把意念集中在肚脐眼上,数自己的呼吸数,100次就够了,一天一次。

按摩神阙穴时要求动作和缓,力度适中,以腹部发热、无不适感为宜,按摩范围以神阙穴为中心,逐渐扩大至整个腹部,可以在早起和晚睡前进行。但腹部有急性炎症、恶性肿瘤的患者不能采用此法。

肚子上有哪些穴位

肚子上的穴位有气海穴、中脘穴、巨阙穴、神阙穴、关元穴等。

一、气海穴

气海穴又名脖胦,是任脉穴位名称,位于腹正中线脐下1.5寸,该穴位于人体的下腹部,直线连接肚脐与耻骨上方,将其分为十等分,从肚脐3/10的位置,即为此穴。

二、中脘穴

中脘穴位于人体的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具体找法是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即为此穴。

三、巨阙穴

巨阙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6寸。左右肋骨相交之处,再向下二指宽即为此穴。

四、神阙穴

神阙穴别称脐中、气舍、气合,属任脉。在脐中部,脐中央。穴下为皮肤、结缔组织、壁腹膜。浅层主要有第十胸神经前支的前皮支和腹壁脐周静脉网。深层有第十一胸神经前支的分支。

五、关元穴

关元穴位于脐下三寸处,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

-气海穴

-中脘穴

-巨阙穴

-神阙穴

-关元穴

拔火罐主要拔哪些部位缓解疲劳

1 神阙穴神阙穴位于肚脐中央,与全身经脉、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肌肉筋膜有着密切的联系,具有调节脏腑气血、消除疲劳的作用。

注意事项:神阙穴拔罐应注意,罐内的负压不易过大,拔罐时间不易过长,当皮肤出现充血或轻度瘀血时即可起罐。

2 气海穴位置:气海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肚脐下1.5寸处,为任脉经穴。

气海穴为肾之元气所生发之处,可以调气助阳、益肾培元,是强身健体的要穴之一。

3 肾俞穴肾俞穴位于第二腰椎棘突旁开1.5寸处。在双侧肾俞穴处拔火罐可以消除因腰肌疲劳而引起的腰部、背部酸痛。

4 足三里穴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胫骨前缘旁开一横指处,在足三里穴位处进行拔火罐可以起到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的作用,能够促进和提升人体正气,消除疲劳,并且可以缓解因过度疲劳而引起的肢体酸胀重着的症状。

针道窥径——经络之任脉(Ren Meridian,CV)


任脉起于小腹内,下出会阴部,向前上行于阴毛部,在腹内沿前正中线上行,经关元等穴至咽喉部,再上行环绕口唇,经过面部,进入目眶下,联系于目(见图2-77)。 任脉共24个腧穴,主治少腹、脐腹、胃脘、胸、颈、咽喉、头面等局部病症和相应的内脏病症,部分腧穴有强壮作用,也可治疗神志病。


1. 会阴 (CV 1)

【定位】男性在阴囊根部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女性在大阴唇后联合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见图2-78)。

【主治】①溺水窒息,昏迷,癫狂痫;②小便不利,遗尿,阴痛,阴痒,脱肛,阴挺,痔疮;③遗精,月经不调。

【体会】直刺0.5 1寸;孕妇慎用。会阴穴在气功里是很重要的穴位,但是由于位置的原因,针刺取穴时我从来没有用过它。倒是现在有一种灸凳,人坐上去,就可以灸会阴穴,我们一般用它来治疗前列腺炎、小便障碍等。疗效还是比较好对。


2. 中极 (CV 3) 膀胱募穴

【定位】前正中线上,脐下4寸(见图2-79)。

【主治】①遗尿,小便不利,癃闭;②遗精,阳痿,不育;③月经不调,崩漏,阴挺,阴痒,不孕,产后恶露不止,带下。

【体会】直刺1 1.5寸;孕妇慎用。中极是膀胱经的募穴,主治泌尿生殖系统疾病,临床应用极其广泛。中极刺法有两种,一种是直刺,一种是斜向下方刺。在治疗月经病,盆腔炎的时候,一般是直刺,而治疗泌尿系统疾病的时候是斜刺,遗精阳痿不育也是斜刺。斜刺针尖向下,要求针感能够直通尿道。治疗尿潴留的时候,患者膀胱充盈,憋胀感很明显时,一定要注意不要过于深刺,容易刺破膀胱,但是这种几率很小,因为膀胱壁还是很厚的,只有在极度充盈的时候,才会出现这种情况。

3. 关元 (CV 4) 小肠募穴

【定位】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见图2-79)。

【主治】①中风脱证,虚劳冷惫;②少腹疼痛,腹泻,痢疾,脱肛,疝气;③五淋,便血,尿血,尿闭,尿频;④遗精,阳痿,早泄,白浊;⑤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带下,阴挺,恶露不尽,胞衣不下。

【体会】直刺1 1.5寸;多用灸法。孕妇慎用。关元穴又称下丹田,是治疗脱证虚劳的要穴。灸关元大补元气,除了肾阴虚明显的人,其他体质虚弱的人都可以使用。灸关元也可以补脾气,治疗腹泻脱肛;可以固肾气,治疗遗精早泄;驱宫寒,治疗痛经、闭经。所以不是说只有阳气虚的人才可以用。只要阴虚不是很明显,都是可以灸关元保健。大家没法判断的时候,可以先尝试艾灸,如果没有上火,就可以用。丹田气足,人的精神才健旺。针刺时以直刺为主,如果是治疗泌尿系统疾病,如中极穴刺法。

4. 石门 (CV 5) 三焦募穴

【定位】前正中线上,脐下2寸(见图2-79)。

【主治】①腹胀,腹泻,痢疾,绕脐疼痛;②奔豚,疝气,水肿,小便不利;③遗精,阳痿;④经闭,带下,崩漏,产后恶露不止。

【体会】直刺1 1.5寸;孕妇慎用。石门穴用的比较少,因为补肾大多是用气海、关元。如果是泌尿系统疾病就用中极,但是石门是三焦经的募穴,可以用于一些气血水液代谢障碍的疾病,比如腹胀、大小便不通、闭经等。

5. 气海 (CV 6) 肓之原穴

【定位】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见图2-79)。

【主治】①虚脱,形体羸瘦,脏气衰惫,乏力;②水谷不化,绕脐疼痛,腹泻,痢疾,便秘;③小便不利,遗尿;④遗精,阳痿,疝气;⑤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带下,阴挺,产后恶露不止,胞衣不下;⑥水肿,气喘。

【体会】直刺1 1.5寸;多用灸法。孕妇慎用。在任脉脐下这几个穴位中,气海和关元是偏重于补益,其他偏于泻法,气海顾名思义是阳气之海,主要用于脏气衰惫,乏力等气虚症。所以也多用灸法。还可以用于治疗泌尿生殖疾病以及腹部疾病。和关元比较而言,关元偏于肾气,或者和肾精密切相关,主要为先天之本。而气海穴无论肾气、脾气还是肺气都与其有关系,为一身之气所系,可以用于治疗水肿和气短。灸气海补的是气,灸关元补的是肾。


6. 神阙 (CV 8)

【定位】脐窝中央(见图2-79)。

【主治】①阳气暴脱,形寒神惫,尸厥,风痫;②腹痛,腹胀,腹泻,痢疾,便秘,脱肛;③水肿,鼓胀,小便不利。

【体会】一般不针,多用艾炷隔盐灸法。神阙这个穴位大家都知道,就在肚脐上,肚脐不容易清洁,所以一般是不扎针的,多用艾柱隔物灸。我自己也尝试过隔姜灸。把生姜片扎上很多眼,把艾绒捏成柱状或者直接将艾条剪成柱状,放在姜片上,用香点燃,让它缓慢燃烧到局部疼痛时挪开。神阙穴也可以用来按摩,多是用手掌面来按揉,治疗腹胀腹痛。中学时候,我一直被我的脾胃病所困扰,所以当时养成一个习惯,饭后或者临睡前顺时针、逆时针按揉神阙穴。

7. 下脘 (CV 10)

【定位】前正中线上,脐上2寸(见图2-79)。

【主治】①腹痛,腹胀,腹泻,呕吐,食谷不化;②小儿疳疾,痞块。

【体会】直刺1 1.5寸。上中下脘穴都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其中中脘最为常用,上脘用的最少。其实用下脘还是用上脘穴主要取决于腹胀腹痛的位置,靠上就取上脘,靠下就取下脘。

8. 中脘 (CV12) 胃之募穴;八会穴之腑会

【定位】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或脐与胸剑联合连线的中点处(见图2-79)。

【主治】①胃痛,腹胀,纳呆,呕吐,吞酸,呃逆,疳疾,黄疸;②癫狂痫,脏燥,尸厥,失眠,惊悸,哮喘。

【体会】直刺1 1.5寸。刚上面说了,中脘最常用,因为它是胃之募穴、八会穴之腑会。所以一切与脾胃有关的疾病都可以用中脘,而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实际上很多疾病都或多或少与其相关。而如果是因为要调理脾胃来协助其他脏腑气血的恢复时,我们是不会取上脘和下脘的,只会去取中脘。因为中脘才是调理脾胃最重要的穴位,它的作用类似于足三里。久病不愈,我们会去调理脾胃。比如面瘫日久,超过三个月没好,我就会加上中脘、气海、足三里、三阴交。中脘穴也可以用艾灸,我自己就尝试过,深刻体会到脾主水液代谢。按理来说,艾灸是补阳气的,灸完容易口渴,需要喝水,我艾灸中脘穴,往往灸的时候满口生津,因为我是一个脾虚有湿的体质,灸中脘补脾气,让水液四散布达,所以口舌生津。

9. 上脘 (CV 13)

【定位】前正中线上,脐上5寸(见图2-79)。

【主治】①胃痛,呕吐,呃逆,腹胀;②癫痫。

【体会】直刺1 1.5寸。刚才说了上脘用的相对较少,但它除了脾胃病以外,还用于治疗癫痫,这里的所指癫痫,多数是“慢惊风”,和脾虚有关。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和炎症引起的疼痛都位于上腹部,所以实际上上脘穴使用的频率还是很高的。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ngluo/5699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