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翳”命名的穴位,共3个,涉及2条经脉和一个经外奇穴,其中翳风和翳明均在耳垂后,靠的很近。
胃经:屋翳三焦经:翳风经外奇穴头顶部:翳明翳(yì)的本义指簇集的箭翎遮住箭筐,引申为遮蔽,也指眼角膜上所生障碍视线的白斑,还指用羽毛做的华盖。
1.翳风穴翳风穴,属手少阳三焦经。翳风是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的交会穴。翳即遮蔽,风即风邪,此穴当耳垂后方,为遮蔽风邪之处,故名翳风。
翳,蔽也,位居耳后,喻以耳为之蔽风,故名翳风。
翳,指华盖,有遮蔽、掩覆之义,翳指大鸡毛扇也,状如耳形。风,为六淫之一。此穴在乳突之前下方凹陷,耳垂后面凹陷处,当衣领上缘,其形如遮蔽风邪之屏翳,穴近是处,故名翳风。
翳风。翳,用羽毛做的华盖穴也,为遮蔽之物,该穴名意指三焦经经气在此化为天部的阳气。
本穴物质为天牖穴传来的热胀风气,至本穴后,热胀风气势弱缓行而化为天部的卫外阳气,卫外阳气由本穴以风气的形式输向头之各部,故名。
翳风穴,聪耳明目,疏风通络
翳风穴具有聪耳通窍,散内泄热的功效。
翳风穴是手、足少阳经的交会穴,两条经脉的循行均“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翳风穴又位于耳后,故为治疗耳病的要穴。《百症赋》:“耳聋气闭,全凭听会、翳风。”翳者,蔽也。
翳风穴善祛风邪,故名翳风,善治口眼㖞斜、牙关禁闭等风疾。
手少阳三焦支脉上项,以屈下颊(过齿部),翳风穴又位于颈项,临近颊部,故取之可治疗齿痛、颊肿、瘰疬诸疾。
翳风穴系三焦经和胆经之会穴,有通风疏络、开窍益聪之功,按气动为风,翳风穴能开气郁之闭,又以其接近于耳,故兼冶耳聋之因于气闭者尤效。
作用功效:聪耳通窍,散内泄热。
主治病症:头面五官科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
按摩手法:用双手拇指或食指缓缓用力按压穴位,缓缓吐气;持续数秒,再慢慢的放手,如此反复操作,或者手指着力于穴位上,做轻柔缓和的环旋转动。每次按摩3—5分钟。此法适用于各种人群,且操作不拘于时。
特效按摩:用手指尖大力按压翳风穴,一般5分钟内就可以止嗝。
手少阳三焦经经穴:翳风穴/4940.html2.翳明穴翳明穴,经外穴名。“翳”,[yì],羽扇,指双耳。“明”,明亮,指的是眼睛。本穴位于耳后,主治目疾,故名“翳明”。
作用功效:目聪耳、宁心安神
主治病症:缓解治疗近视、远视、耳鸣、头痛、失眠等病症。
按摩手法:将食指、中指并拢,用两指指尖点揉翳明穴,每次3–5分钟。
经外奇穴:翳明穴/7991.html3.屋翳穴屋翳穴,属足阳明胃经。屋乃深室,翳即隐蔽,穴当肺之中段,呼吸之气至此如达深室隐蔽,故名屋翳。
屋翳穴 人体穴位图本穴上有库房之房,下有膺窗之窗。翳,含遮翳之意,喻其位如屋檐之遮翳,故名。翳亦含华盖之意,肺为华盖,穴主肺疾,内应于肺,故名屋翳。
屋翳穴,屋,地面建筑也(在这里可以理解为由肋骨阻拦形成的一个个小“水潭”,也就是小“水屋”之意)。
翳[yì],古指用羽毛做的华盖或遮蔽之物,此指穴内物质为卫外之气(经水气化后形成的卫外摒障)。
屋翳,名意指本穴有地部气化之气为胸部提供卫外摒障。本穴物质为库房穴传来的地部经水,乃库房穴地部脾土外渗之液,在本穴处受心室外传之热而气化为气,性湿浊,所处为天之下部,如胸部的卫外摒障,故名屋翳。
屋翳穴,屋,地面建筑也。翳,古指用羽毛做的华盖穴或遮蔽之物,
本穴物质为库房穴传来的地部经水,乃库房穴地部脾土外渗之液,在本穴处受心室外传之热而气化为气,性湿浊,所处为天之下部,如胸部的卫外摒障,故名。
作用功效:宣肺止咳,清热解毒,祛风胜湿。
主治病症:支气管炎、胸膜炎、乳腺炎、肋间神经痛、咳嗽、吐血、全身浮肿。
按摩手法:
点按法:取仰卧位,以大拇指按住屋翳穴,逐渐用力深按,以感到酸胀感为宜,保持10秒,然后松开,一压一松为一个循环,每次点按2-3分钟;
按揉法:将双手的食指按压在屋翳穴上,进行旋转按揉,先顺时针方向按揉两侧屋翳穴约2分钟,然后逆时针方向按揉约2分钟,按揉时力度一定要轻柔和缓。
治疗乳腺炎、乳腺增生时,可用手掌小鱼际或大鱼际,在屋翳施以轻揉手法,反复揉压数次。
足阳明胃经经穴:屋翳穴/5934.html
穴位按摩,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祖国医学理论为指导,以经络腧穴学说为基础,以按摩为主要施治,用来防病治病的一种手段。
穴位按摩具有刺激人体特定的穴位,激发人的经络之气,以达到通经活络、调整人的机能、祛邪扶正的目的。
因此,我们平时可以适当掌握一些穴位按摩,当身体出现不适时,通过刺激穴位来达到缓解疾病的目的,今天就向大家分享十穴位的位置以及按摩方法,希望大家都能收藏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1、角孙穴
角孙,经穴名。出《灵枢·寒热病》。属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手、足少阳之会。在头部,折耳廓向前,当耳尖直上入发际处。布有耳颞神经分支和颞浅动、静脉的分支。
主治:耳部红肿,目赤肿痛,目翳,颊肿,齿痛等。
2、劳宫穴
握拳,中指尖所指处即是劳宫穴。高血压患者可因生气、暴怒或激动使血压急剧上升,此时,可按压劳宫穴,用大拇指从另一只手的劳宫穴开始按压,逐个按到每个指尖,左右手交替按压。
按压时要保持心平气和、呼吸均匀,按压后突然升高的血压可得到缓解。
3、风池穴
中医讲头目风池主,就是因为风池穴能治疗大部分风病。风池穴位于后颈部,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处,与耳垂齐平,常与攒竹穴、太阳穴、睛明穴、四白穴等配合,治疗眼部疾病,缓解眼部症状。
按揉以上穴位,同时配合颈椎矫治,对治疗近视眼有很好的疗效。
4、太阳穴
太阳穴的位置是颅顶骨、额骨、蝶骨及颞骨的交汇之处,称为“翼点”或“翼缝”。此处是颅骨骨板最薄,而且是骨质脆弱的部位。
按摩太阳穴可以给大脑以良性刺激,能够解除疲劳、振奋精神、止痛醒脑,并且能继续保持注意力的集中。
5、百会穴
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叉处,穴居巅顶,联系脑部:可见,百会穴与脑密切联系,是调节大脑功能的要穴。
主治: 头痛,眩晕,休克,高血压,脱肛等。
6、中冲穴
中冲,经穴名。出自《灵枢·本输》。别名手心主。属手厥阴心包经。位于手指,中指末端最高点。有指掌侧固有动、静脉所形成的动、静脉网,为正中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分布处。
主治:中风昏迷、舌强不语、中暑、昏厥、小儿惊风、热病、舌下肿痛、小儿夜啼。
7、劳宫穴
劳宫穴位于正中神经的第二指掌侧总神经和指掌侧总动脉。
主治:昏迷,晕厥,中暑,呕吐,心痛,癫狂,痫症,口舌生疮,口臭,鹅掌风等。
8、攒竹穴
攒竹穴在面部,眉头凹陷中,额切际处。
主治:头痛,目眩,目翳,目赤肿痛,迎风流泪,近视,眼睑瞤动,眉棱骨痛,及急、慢性结膜炎,面神经麻痹等。
9、涌泉
涌泉穴为肾经之首,位于足底,在足掌的前1/3、弯曲脚趾时的凹陷处。民间有三里涌泉穴,长寿妙中诀;睡前按百次,健脾益精血的说法。
每天洗脚后,用双手大拇指摩搓两足底涌泉穴10分钟左右,有助睡眠,神经衰弱的人,可将时间延长为半个小时。
10、风市穴
风市穴为足少阳胆经的腧穴,位于下肢的大腿外侧部。
常主治:下肢风痹、中风、半身不遂、麻木不仁等病,为治疗风邪的要穴。
以上这10个穴位,大家不妨常按摩,对身体有好处,收藏加分享,让更多的人收益吧!
头颈部
1、百会穴: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联线的交点处,即后发际正中上七寸。
2、太阳穴:在眉梢与外眼角中间、向后约一寸凹陷处。
3、印堂:在面部、两眉内侧端联线的中间。
4、听宫:在耳屏的前方、下颌关节后方的凹陷处。
5、鱼腰:在眉毛正中、眼平视时下对瞳孔处。
6、率谷:在耳尖上方、入发际一寸五分处。
7、晴明:在内眼角上方0.1寸处。
8、耳门:在听宫穴上方,耳屏上切迹的前方,张口时呈凹陷处。
9、素髎:在鼻尖端正中处。
10、颊车:在下颌角前上方一横指,当用力咬牙时,咬肌隆起处。
11、人中:在鼻柱下,人中沟的上三分之一与下三分之二的交界处。
12、承泣:眼平视时,在瞳孔的直下方,眼眶下缘上。
13、下关:在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处。
14、风府:在后发际正中直上一寸枕外隆凸直下凹陷处,即两筋之间陷中。
15、风池:平风府穴,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之间凹陷处,
16、脑户:在后发际正中上量二寸五分,当枕骨粗隆之上缘陷中。
17、上廉泉:在颌下正中一寸,舌骨与下颌缘之间凹陷处。
18、颈臂:在锁骨上方,胸锁乳突肌的后缘处。
19、哑门:在项后发际上五分,第一颈椎与第二颈椎棘突之间处。
20、缺盆:在颈外侧处部、锁骨上窝之中点处。
21、天容:在下颌角后下方、胸锁乳突肌前缘。
22、廉泉:在颈前部正中线、喉头结节上方陷处。
23、扁桃:在下颌角下缘、颈总动脉搏动处。
24、天牖:在乳突后下方、胸锁乳突肌后缘近发际处。
25、天柱:在哑门穴旁开三寸处。
26、人迎:在结喉旁开一寸五分、胸锁乳突肌前缘、颈总动脉搏动处。
27、翳风:在耳垂后、乳突和下颌骨之间的凹陷处。
28、扶突: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与结喉相平处。
29、天窗:在颈外侧部、下颌角下,扶突穴后、胸锁乳突肌后缘处。
30、天鼎:在胸锁乳突肌后缘,扶突穴下一寸处。
躯干部
31、天突:在胸骨切迹上缘凹陷处。
32、膻中:在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处。
33、气海:在腹部正中线、脐下一寸五分处。
34、大包:在极泉穴与第十一浮肋端之中点处。
35、腹哀:在大横穴上三寸、即剑突尖下。
36、期门:在脐上六寸、巨阙穴旁开三寸五分处。
37、鸠尾:在脐上七寸,即剑突尖下。
38、神阙:在腹部、脐窝中央处。
39、步廊:在中庭穴旁开二寸处。
40、极泉:举臂开腋时,在腋窝中间、腋动脉内侧。
41、日月:在乳头直下第七肋间隙、即期门下一寸。
42、上脘:在腹部正中线上,脐上五寸处。
43、京门:在第十二肋骨头下。
44、急脉:在大腿内侧面上部,从耻骨联合之中央外量二寸五分。
45、梁门:在腹上部、脐上四寸、中脘穴旁开二寸处。
46、章门:在侧腹部第十一肋游离端的下缘。
47、库房:在锁骨中线第一肋间隙处,即华盖穴旁开四寸。
48、维道:在髂前上棘前下方、五枢前下五分处。
49、渊腋:在腋下三寸,乳头旁开四寸陷中。
50、中府:在云门穴下方约一寸,第一、二肋骨之间,距胸骨正中线六寸处。
51、下脘:在腹部正中线,脐上二寸处。
52、不容:在幽门穴旁开一寸五分,即巨阙穴旁开二寸处。
53、带脉:在章门穴下与脐相平处。
54、乳中:在乳头中央处。
55、乳根:在乳头直下第五肋间。
56、关元:在曲骨穴上二寸、脐下三寸处。
57、中极:在脐下四寸处。
58、曲骨:在脐下五寸,耻骨联合上缘。
59、辄筋:在腋下三寸,复前行一寸处。
60、天枢:在肚脐旁开二寸处。
61、食窦:在任脉旁开六寸的第五肋间。
62、会阴:在大便前(指肛门)小便后两阴之间。
63、大椎:在第七颈椎与第一胸椎棘突间正中处。
64、风门:在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一寸五分处。
65、天宗:在肩胛岗下窝的中央。
66、至阳:在第七、第八胸椎棘突之间。
67、脊中:在第十一、十二胸椎棘突之间。
68、膏肓俞:在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三寸处。
69、魂门:在第九第十胸椎突棘旁开三寸处。
70、肝俞:在第九胸椎棘突旁开一寸五分处。
71、意舍: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三寸处。
72、肾俞: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一寸五分处。
73、胃仓:在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三寸处。
74、志室: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三寸处。
75、腰眼:在第三腰椎棘突下旁开三至四寸处。
76、命门:在第二、三椎之间。
77、肩井:在大椎穴与肩峰连线的中点、肩部高处。
78、长强:在尾骨尖与肛门之间。
四肢部
79、巨骨:在锁骨肩胛岗之间凹陷处。
80、臂臑:在上臂外侧、三角肌止点稍前处、肩(骨禺)与曲池的连上。
81、尺泽:在肘横纹上、肱二头号肌腱外侧处。
82、曲泽:在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腱近尺侧缘。
83、曲池:屈肘时,在肘横纹头与肱骨外上髁之中点处。
84、手三里:在曲池穴下二寸处。
85、少海:屈肘时,在肘横纹尺侧端与肱骨内上髁之间凹陷处。
86、青灵:在少海穴上三寸处。
87、内关:在腕横纹正中直上三寸。
88、腕骨:在手背尺侧,当第五掌骨与钩骨、碗豆骨之间凹陷处。
89、合谷:在第一、二掌骨之中点稍偏食指处。
90、阳溪:拇指向上挠时,在腕关节桡侧凹陷处。
91、中渚:在第四、五掌骨小头之间、掌指关节上方一寸凹陷处。
92、八邪:握拳时,每个掌骨小头之间处。
93、风市:在直立两手自然下垂时,在大腿外侧中指尖所到之处。
94、阴包:在曲泉穴上四寸、股内肌与缝匠肌之间。
95、阴廉:在大腿内侧、气冲穴直下二寸动脉处。
96、血海:在大腿内侧面下部、髌骨内上缘上二寸处。
97、箕门:在大腿内侧血海穴上六寸处。
98、承扶:在臀部下缘横纹中点处。
99、委中:在窝部横纹中点处。
100、足三里:在外膝眼下三寸、胫骨外侧一横指胫骨前肌上。
101、膝阳关:在阳陵穴上、股骨外上髁上方凹陷处。
102、承山:在小腿后面正中出现"人"字形凹陷处,即委中穴与足跟之中处。
103、悬钟:在外踝高点直上三寸,腓骨前缘。
104、三阴交:在内踝尖上三寸、胫骨后缘。
105、解溪:在足背的踝关节横纹中点、拇长伸肌腱和趾长伸肌腱之间。
106、昆仑:在外踝与跟腱之间凹陷处。
107、太溪:在内踝高点与跟腱之间凹陷处。
108、涌泉:在足掌心的前三分之一与后三分之二交界处
战国时名医文挚对齐威王说:
我的养生之道把睡眠放在头等位置,人和动物只有睡眠才能生长,睡眠帮助脾胃消化食物。所以睡眠是养生的第一大补,人一个晚上不睡觉,其损失一百天也难以恢复。
然而现代人因为生活压力大,很容易出现睡眠问题,躺在床上两三个小时也没有困意,白天很容易疲惫,如果你也有这种情况就要注意了!
2、能睡着,但是一夜全是梦,稍有动静就会被惊醒。
3、虽然一夜酣然入睡但醒后坚信自己没睡,缺乏睡觉真实感。
4、能入睡,但睡眠不解乏,睡一觉比醒着还累!
中枪2条以上的朋友,我想提到睡眠,你们肯定是无比的烦恼!晚上睡不着,白天不但没有精神,而且失眠或睡眠状态不好对人体的危害极大。
2、降低记忆力。大脑得不到好好休息,会使工作、学习没有效率,浑浑噩噩的一天又过去了。且会使人变得烦躁,容易发火,影响正常生活。
3、加速衰老。常说睡美人,睡美人,如果长期睡眠不好女性会出现面色蜡黄、皱纹骤增等早衰现象。举个简单例子,男性很多都通宵加班、打游戏等,刚刮的胡子,由于熬夜劳累第二天就会又涨一茬!
4、增加死亡率。睡眠会导致激素分泌不足,影响胆固醇的代谢,使胆固醇含量增高,心脏病患病率会大大增加。且正常的分裂新细胞代谢老细胞都是夜间进行,如果睡眠得不到保障,会使细胞癌变的几率加大。
安眠穴位于当风池穴(在后颈部,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与耳垂齐平)与翳风穴(在耳垂后方,当乳突与下颌角之间的凹陷处)连线的中点就是安眠穴。
具体按摩方法:
用右手的食指和中指直接找到安眠穴,然后稍施压力,顺时针转50圈,逆时针转50圈,注意速度不要过快!
2、配合神门穴和三阴交穴
神门穴
三阴交穴
配合神门穴(按压100次)和三阴穴(按压100次)效果会更加。
经常失眠的朋友们赶紧抓紧时间试一试吧,道医养生是多少年传承下来的养生宝藏,切不可心急,每天坚持按摩,不需多久就会消除你的失眠。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ngluo/5693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经外奇穴:腰痛点穴
下一篇: 经外奇穴:翳明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