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
传统经典诵读
大道家园
传统典籍
综合浏览区
羲黄大学
文始法脉
道德经集释
药食同源
饮食营养
春季食疗
夏季食疗
秋季食疗
冬季食疗
能不能吃
推拿艾灸
推拿
艾灸
拔罐
药浴
药酒
健康综合
刮痧
诸子百家
儒家
历史探究
宗祠传统
道家
诗词歌赋
古玩字画
国学文化
生肖星座
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
黄道吉日
搬家吉日
开业吉日
装修吉日
嫁娶吉日
道德经集释
实修打卡圈
每日小打卡
登录
经方与应用
吴茱萸汤原文,组成,方歌方解,吴茱萸汤加减运用医案
【原文】1. 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243)2. 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309)3.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378)4.呕而胸满者,茱萸汤主之。(《金匮要略》第十
2023-06-24
四逆汤,四逆加人参汤的组成配方,功效与作用,临床医案
【原文】1.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汤欲攻其表,此误也。……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29)2.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9
2023-06-24
当归四逆汤的功效与作用,当归四逆汤加减运用医案
【原文】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351)【组成】当归10g 桂枝10g 白芍10g 细辛10g 通草6g 炙草6g 大枣25枚【煎服】水浸20分,煎30分,约600毫升,分早、午、
2023-06-24
乌梅丸条文,组成配方,临床应用,乌梅丸的功效与作用
【乌梅丸条文】1. 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藏厥,非蚘厥也。蚘厥者,其人当吐蚘,令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藏寒,蚘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蚘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蚘。蚘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
2023-06-24
芍药甘草汤原文,配方,临床运用医案
【原文】1.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29)2. 问曰:证象阳旦,按法治之而增剧,厥
2023-06-24
经方芍药甘草附子汤医案
【原文】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68)【组成】白芍10g 炙甘草10g 附子6g【煎服】水浸30分,煎30分,约600ml,分早、午、晚3次服。【主治】发汗后,表证已解,汗出不止反恶寒者。【禁忌证】1.发热、脉浮
2023-06-24
胶艾汤方歌方解,胶艾汤医案
【原文】妇人有漏下者,有半产后因续下血都不绝者,有妊娠下血者,假令妊娠腹中痛,为胞阻,胶艾汤主之。(《金匮要略》第二十篇)【组成】当归10g 川芎6g 白芍12g 生地黄15g 阿胶6g 甘草6g 艾叶10g【方歌】胶艾汤中四物先,更加炙草
2023-06-24
胶艾汤加味治疗崩漏的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加味胶艾汤治疗崩漏的疗效。方法我们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崩漏患者104例,将其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即:观察组52例与对照组5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宫血宁胶囊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口服加味胶艾汤进
2023-06-24
乌梅丸的组方原则和配伍特点
摘要:通过分析《伤寒论》厥阴病篇的条文,得出厥阴病的病机是寒热夹杂、上热下寒;厥阴病主方是乌梅丸;乌梅丸的组方配伍特点是:辛酸温为主,佐以苦甘,寒温并用,辛开苦降,刚柔共济,有收有发,攻补兼施,体用同调,和水火而顺阴阳。比较慢性肝病与厥阴病
2023-06-24
乌梅丸的现代药理研究与临床应用
乌梅丸出自张仲景《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篇,由乌梅、细辛、干姜、人参、当归、附子、蜀椒、桂枝、黄连、黄柏10味药物组成,具有清热祛寒、益气补血、安蛔止痛之功。主治蛔厥,兼治久利,后世奉为治蛔之祖方。清·柯韵伯提出乌梅丸可用于寒热错杂病证
2023-06-24
当归芍药散条文,方歌,功效,当归芍药散临床运用医案
【条文】1. 妇人怀妊,腹中疠痛,当归芍药散主之。(《金匮要略》第二十篇)2. 妇人腹中诸疾痛,当归芍药散主之。(《金匮要略》第二十二篇〉【组成】当归10g 白芍48g 茯苓12g 白术12g 泽泻24g 川芎24g【方歌】当归芍药用川芎,
2023-06-24
烧裈散的组成,功效,临床运用医案
【原文】伤寒阴阳易之为病,其人身体重,少气,少腹里急,或引阴中拘挛,热上冲胸,头重不欲举,眼中生花,膝胫拘急者,烧裈散主之。(392)【组成】近阴处裤裆布四五寸(男病用女裆,女病用男裆)。【制服】裤裆布烧灰,分早、午、晚,开水送服。【主治】
2023-06-24
当归芍药散的功效与临床应用
【摘 要】 当归芍药散具有养血疏肝、健脾渗湿、调和肝脾、缓急止痛之功效,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从临床应用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关键词】 当归芍药散;临床应用;研究进展当归芍药散由当归、芍药、川芎、泽泻、茯苓、白术六味药组
2023-06-24
桂枝汤的临床应用技巧
【摘要】桂枝汤是《伤寒论》的代表方之一,仲景方约二百余首,其中用桂枝汤加减变化而出者,计有二十八方,约占七分之一。此方不仅用于外感风寒表虚证,且大量用于临床各科之无表证者。前人柯韵伯、王子接、郑钦安都谈到本方既是解表剂,又是和里剂,尤其王子
2023-06-24
中医临床怎样安全使用麻黄?用麻黄的注意事项
病历简介患者,男,33岁。2011年3月15日初诊 形貌:体瘦肤白,眼圈发黑,神萎体倦。病史:半月前因受凉出现鼻塞、流涕、头痛而求诊某中医得2剂麻黄汤,其母误将两剂中药共煎,麻黄量达30g。服药1次后汗出一昼夜,出现心跳加快、乏力、怕冷,当
2023-06-24
桂枝加桂汤原文,症状表现,立方意义
桂枝汤证,上冲急者,加桂。《伤寒论》名桂枝12克,芍药、大枣、生姜各7克,甘草5克。以上水 二合五勺,煎成一合,去渣。一日三次,温服。【症状表现】原文: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小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
2023-06-24
桂枝汤方立方意义,治疗范围,诸家经验谈
感冒,发热,头痛,项强,自汗,畏风。《伤寒论》主用桂枝汤主方 桂枝、芍药、生姜、大枣各9克,甘草6克。以水二合五勺,煎成一合,去滓。一日三次,温服。服后,啜热稀粥一茶杯,以助药力,温覆一时许,以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佳。编者按:以上系分三次服之
2023-06-24
干姜人参半夏丸治疗妊娠恶阻的临床医案
【原文】妊娠呕吐不止,干姜人参半夏丸主之。(《金匮要略》第二十篇》【组成】干姜3g 人参3g 半夏6g【制服】研末,生姜汁为丸,每服3克,一日3次。【功效主治】妊娠呕吐不止。【加减】1. 胃内有振水音者,加茯苓、桂枝。2.口苦,食入即吐者,
2023-06-24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的临床运用医案
【原文】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66)【组成】厚朴24g 生姜24g 半夏10g 甘草6g 人参3g【煎服方法】水浸20分钟,煎30分钟,约600ml,分早、午、晚服。【主治】腹部胀满,喜温喜按,脉象虚弱者。【禁忌】
2023-06-24
旋覆代赭汤的组成,功效,旋复代赭汤加减运用医案
【原文】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复代赭汤主之。(161)【组成】旋覆花10g 代赭石3g 半夏15g 炙草10g 人参6g 生姜15g 红枣12枚【煎服】水浸20分钟,煎30分钟,约600ml,分早、午、晚服。【
2023-06-24
首页
前一页
后一页
经方与应用热门文章
1
伤寒必知:《伤寒论》方的煮药时间
2
泻白散方歌,泻白散方证特点,临床运用解析与医案
3
大柴胡汤方歌方解,功效与作用,大柴胡汤加减运用医案
4
五苓散的功效与作用,五苓散方歌方解,五苓散医案
5
己椒苈黄丸方解,临床运用医案
6
旋覆花汤组成,方解,辨证要点
7
甘草麻黄汤的立方意义,治疗范围
8
大柴胡汤组成,方歌方解,医案分析,功效与作用
9
栀子生姜豉汤的药物组成,功效主治
10
三物备急丸组成,医案,方歌方解,功效与作用
站长推荐
大道家园免费送书啦!!!
为你揭开神秘的修行之路!
道家“丹道密授”
点击获取免费学习方式
万法之王-无为法真传
适合高端人士学习
张三丰《无根树》
道家大成净土法
改命、养性有免费学习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