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组成】人参、炙甘草、白术、干姜各9克。
【用法】水煎温服或蜜丸。
歌诀:理中汤方用人参,甘草干姜白术追,太阴里证心下痞,小便不利治认真。
【方解】本方是甘草干姜汤加人参、白术而成,故治甘草干姜汤证心下痞硬而小便不利者。治心下痞、胃虚主用人参,故本方又名人参汤(丸)。
【仲景原文解析】
《伤寒论》第159条: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复不止者,当利其小便。
解析:太阳伤寒,治应汗解,如果误服攻下的汤药,要造成下利不止、心下痞硬的甘草泻心汤证,服泻心汤则证已,但又误用其他攻下的药,则可造成下利不止。此时医者用理中汤治疗,不仅无效,反而下利更甚。这是由于理中汤专理中焦的胃,今之下利不止,是因反复误下,使下焦肠虚失权而滑下不止,宜以收摄止泻的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若服后利还不止,则当利其小便,使水谷别,而下利自止。
《伤寒论》第386条: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
解析:见五苓散条。
《伤寒论》第396条:大病差后,喜唾,久不了了,胸上有寒,当以丸药温之,宜理中丸。
解析:伤寒病愈后,其人喜唾,久久不已,此为胃中有寒饮,宜以理中丸温以和之。
按:喜唾为胃虚有饮,此证多有,不必限于大病差后,本方有良验。
《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第5条:胸痹,心中痞,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
解析:心中痞,指心中痞塞气不畅通之意。气结在胸,是说气结于胸中而胸满闷。胁下逆抢心,是说自觉有气自胁下而逆于心胸感。枳实薤白桂枝汤,功能降逆行气以消胀满,故可用其治疗。而又说人参汤〔即本方)亦主之者,是因中气大虚,饮自下乘,亦可引起气结胸满的类似证候。前者是实证,后者是虚证,要根据证的虚实选方。
【临证思考】本方在临床应用较广,可见于慢性肝炎、胃肠炎、肠功紊乱等病,主要证候是心下痞。
【辨证要点】心下痞,大便溏泻,小便少者。
【验案】李某,男性,58岁,病历号155413,1965年4月6日初诊。受凉后腹泻已3个月,每日3—4行,便有完谷不化,胃腹胀满,食后益甚,时有嗳气头昏,苔白润,脉细缓。证属中阳虚衰,升降失常,治以益气和中,与理中汤加减:
党参10克,炙甘草6克,炮姜6克,苍术10克,炒扁豆10克,陈皮15克。
结果:上药服六剂,腹泻基本已止,腹胀亦明显减轻,继服六剂症已。
目录1拼音2英文参考3概述4《伤寒论》方之理中汤 4.1理中汤的别名4.2处方4.3制法4.4功能主治4.5理中汤的用法用量4.6备注4.7出处 5明·方贤著《奇效良方》方之理中汤 5.1处方5.2功能主治5.3理中汤的用法用量5.4出处 6《普济方》卷三五五方之理中汤 6.1处方6.2制法6.3功能主治6.4理中汤的用法用量6.5出处 7《幼幼集成》卷五方之理中汤 7.1处方7.2功能主治7.3理中汤的用法用量7.4出处 8《医学心悟》卷六方之理中汤 8.1处方8.2功能主治8.3理中汤的用法用量8.4出处 9《普济方》卷四○四方之理中汤 9.1处方9.2制法9.3功能主治9.4理中汤的用法用量9.5出处 10《圣济总录》卷一八七方之理中汤 10.1处方10.2制法10.3功能主治10.4理中汤的用法用量10.5出处 11《广嗣纪要》卷十二方之理中汤 11.1处方11.2功能主治11.3理中汤的用法用量11.4出处 12《万病回春》卷三方之理中汤 12.1处方12.2制法12.3功能主治12.4理中汤的用法用量12.5出处 13《增补万病回春》卷二方之理中汤 13.1方名13.2组成13.3功效与主治13.4理中汤的用法用量13.5加减法13.6制备方法13.7附注 14《增补万病回春》卷三方之理中汤 14.1处方14.2功能主治14.3理中汤的用法用量14.4加减法14.5出处 15《增补万病回春》卷三方之理中汤 15.1处方15.2制法15.3功能主治15.4理中汤的用法用量15.5出处 16《点点经》卷一方之理中汤 16.1处方16.2功能主治16.3理中汤的用法用量16.4出处 17《证治准绳·幼科》卷五方之理中汤 17.1处方17.2功能主治17.3理中汤的用法用量17.4出处 18《种痘新书》卷四方之理中汤 18.1处方18.2功能主治18.3出处 19《活人方》卷三方之理中汤 19.1处方19.2功能主治19.3理中汤的用法用量19.4出处 20《医略六书》卷二十八方之理中汤 20.1方名20.2组成20.3主治20.4理中汤的用法用量20.5各家论述 21《叶氏女科》卷一方之理中汤 21.1方名21.2组成21.3主治21.4理中汤的用法用量 22《普济方》卷三七一方之理中汤 22.1方名22.2组成22.3主治22.4理中汤的用法用量22.5加减22.6制备方法 23《古今医彻》卷一方之理中汤 23.1方名23.2组成23.3主治23.4理中汤的用法用量 24《痘疹一贯》卷二方之理中汤 24.1方名24.2组成24.3主治24.4理中汤的用法用量 25《痘疹全书》卷上方之理中汤 25.1方名25.2组成25.3主治25.4理中汤的用法用量 26《医略六书》卷三十方之理中汤 26.1方名26.2组成26.3主治26.4理中汤的用法用量26.5各家论述 27《证治准绳·幼科》卷五方之理中汤 27.1方名27.2组成27.3主治27.4理中汤的用法用量 28《诚书》卷八方之理中汤 28.1方名28.2组成28.3主治28.4理中汤的用法用量 29《外台秘要》卷三十八方之理中汤 29.1方名29.2理中汤的别名29.3组成29.4主治29.5理中汤的用法用量29.6制备方法29.7附注 30《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七方之理中汤 30.1方名30.2组成30.3主治30.4理中汤的用法用量30.5制备方法 31参考资料附:1古籍中的理中汤 1拼音 lǐ zhōng tāng
2英文参考 lizhong decoction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Ginseng Decoction for Regulation the Middle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概述 理中汤为方名,同名方剂约有28首。其中《伤寒论》辨霍乱病脉证并治方为常用方,组成为人参、干姜、甘草(炙)、白术各三两。具有温中祛寒,补气健脾的功效,治脾胃虚寒证,自利不渴,呕吐腹痛,腹满不食及中寒霍乱,阳虚失血,如吐血、便血或崩漏,胸痞虚证,胸痛彻背,倦怠少气,四肢不温。现用于急、慢性胃炎,胃窦炎、溃疡病、胃下垂、慢性肝炎等属脾胃虚寒者。
4《伤寒论》方之理中汤 即理中丸作汤剂[1]。
人参 干姜 甘草(炙)白术各9克
用水1.6升,煮取600毫升,去滓,每次温服200毫升,日三服。服汤后,如食顷,饮热粥200毫升左右,微自温,勿揭衣被。
5明·方贤著《奇效良方》方之理中汤
6《普济方》卷三五五方之理中汤
7《幼幼集成》卷五方之理中汤
8《医学心悟》卷六方之理中汤
9《普济方》卷四○四方之理中汤
重者,加炮附子。
10《圣济总录》卷一八七方之理中汤
11《广嗣纪要》卷十二方之理中汤
12《万病回春》卷三方之理中汤
呕吐恶心,加丁香、半夏,去良姜、官桂;泻不止,加苍术、山药;泻多不止,加肉蔻、诃子、附子,去良姜、官桂;虚汗,加黄耆,去藿香、官桂;饱闷,加厚朴、砂仁,去人参、良姜、官桂。
13《增补万病回春》卷二方之理中汤
砂仁1钱,干姜(炒)1钱,苏子1钱,厚朴(姜汁炒)1钱,官桂1钱,陈皮1钱,甘草(炙)1钱,沉香5分,木香5分(水磨入)。
加生姜3片,水煎,磨沉、木香同服。
14《增补万病回春》卷三方之理中汤 本方方名,《东医宝鉴·杂病篇》引作“加减理中汤”。
人参2分,茯苓(去皮)2分,白术(去芦)2分,干姜(炒)2分,陈皮2分,藿香2分,丁香2分,半夏(姜汁炒)2分,砂仁(炒)2分,官桂2分。
15《增补万病回春》卷三方之理中汤
寒极手足冷,脉沉细,加附子,去良姜、官桂;腹痛,加厚朴、砂仁、木香,去人参;呕哕恶心,加丁香、半夏,去良姜、官桂;泻不止,加苍术、山药;泻多不止,加肉蔻、诃子、附子,去良姜、官桂;虚汗,加黄耆,去藿香、官桂;饱闷,加厚朴、砂仁,去人参、良姜、官桂。
16《点点经》卷一方之理中汤
17《证治准绳·幼科》卷五方之理中汤
18《种痘新书》卷四方之理中汤
19《活人方》卷三方之理中汤
20《医略六书》卷二十八方之理中汤
21《叶氏女科》卷一方之理中汤
22《普济方》卷三七一方之理中汤
23《古今医彻》卷一方之理中汤
24《痘疹一贯》卷二方之理中汤
25《痘疹全书》卷上方之理中汤
26《医略六书》卷三十方之理中汤
27《证治准绳·幼科》卷五方之理中汤
28《诚书》卷八方之理中汤
29《外台秘要》卷三十八方之理中汤
30《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七方之理中汤
李东垣在《内外伤辨惑论》里在谈到理中丸和平胃散的时候说:“如脉沉细,腹中痛,是水来侮土,以理中汤主之;干姜辛热,于土中泻水,以为主也。如脉缓,体重节痛,腹胀自利,米谷不化,是湿胜,以平胃散主之,苍术苦辛温,泻湿为主也”。
这是李东坦在临床上的总结,写得特别简洁,没有套路,特别适用。
理中丸和平胃散这两个方子如何鉴别呢?
理中汤证的典型脉证是脉沉细,而平胃散的典型脉象是脉缓,脉细主寒,脉缓主湿。但是,李东垣在这里没有提到舌象。如果看舌象,平胃散的舌象是腻,只要看到舌象有腻,就表示有湿,理中汤的舌象是没有腻,最多就是薄白。
理中汤是以干姜为君,平胃散是以苍术为君。理中汤的干姜是祛寒的,平胃散的苍术是祛湿的。理中丸里用人参来补虚,平胃散就不需要补虚。
我们根据病人的病情可以加减,但是,我们要先把两个纯粹的方证鉴别开来,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加减。
我们返回去看二一节的那个病案的第一个方剂:炒苍术12克,厚朴9克,陈皮9克,干姜9克,焦山楂15克,炙甘草3克。这个方剂就是平胃散加干姜和山楂,这里面的干姜,实际上是把理中汤里的干姜借过来了。只是借了干姜,没有借用人参。
在二诊的时候,就把党参用上了,开了理中丸。在第一张方剂平胃散里面术是用的苍术,而二诊的时候,理中丸中用的是白术。
高建中老师在读《内外伤辨惑论》里,写了一段话: 临床上,很多时候,选用某一方或不可以用某一方,是由脉象来决定的。脉,不能解决所有的辩证论治问题。但,离开脉,辩证论治也是不可能的。对脉的神化和对脉的轻视,都是临床不可取的。
比如说对理中汤和平胃散的鉴别,理中汤脉沉细,平胃散脉缓。在有些时候就靠脉这点来鉴别,有些时候,两个方向的脉象都不典型。
我们前面把理中丸做了具体的分析和解释以及临床上的运用,这一节我们来谈谈理中丸证与平胃散证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又有哪些不同的地方。我们为什么要讨论这个话题呢?因为这两个方子在临床上会往一块碰。
高建中老师曾经考过他的学生,问理中丸和平胃散这两张方子如何鉴别?于是,他的学生立即反驳,说这两张方子不需要鉴别。真的是不需要鉴别吗?
理中丸:人参,白术,干姜,甘草。治疗脾胃虚寒证的。
平胃散:厚朴,苍术,陈皮,甘草。治疗湿滞脾胃证的。
脾胃虚寒可以引起泄泻,湿滞脾胃也可以引起泄泻。那同一个患者的泄泻,我们如何辨别他是理中丸的胃虚寒证还是平胃散的湿滞脾胃证呢?从这个角度来理解,我们就有鉴别的必要了。下面我们来看一个病案
刘某,男,43岁,2012年2月15日初诊。近两月来纳差,腹胀,溏泻,精神欠佳。自服“氟哌酸胶囊”,“黄连素片”、“蒮香正气水”等药有效,但不能痊愈。诊见体瘦,舌质淡暗,舌苔白腻,脉细缓。
我们看到这个病案,一看就是一种很常见的病,如果我们在临床上碰到,应该如何思考?是虚证还是实证?是寒证还是热证?精神欠佳,应该是虚证,舌质淡暗,舌苔白腻,脉细缓,应该是寒湿,病位在脾胃,看起来好像没有什么难点。
那么我们治疗起来,应该是采取补还是泻呢?用哪个方剂是最好的呢?理中汤行不行?
诊断:中焦寒湿证,温化寒湿为先,平胃散加减。
方剂:炒苍术12克,厚朴9克,陈皮9克,干姜9克,焦山楂15克,炙甘草3克,14剂。这个方剂就是平胃散加干姜和山楂。里面没有用到参。
2月29日二诊,药后纳增,腹胀不显,大便已成形,日一次,口中和,无四逆。舌质淡暗,舌苔薄白,脉沉细。
吃了药以后,饮食也好了,肚子也不是那么胀了,大便也成形了,苔从白腻转为薄白,脉从细缓转成沉细。
诊断:中焦虚寒,温补中焦为法,理中汤加减。
方剂:党参12克,干姜9克,炒白术12克,鸡内金12克,炙甘草3克14剂。
这个病案就是,先用平胃散后用理中汤。如果我们把它颠倒过来行不行,先用理中汤后用平胃散,这样肯定是不行的。由于舌苔白腻,用理中丸,是肯定不能消退舌苔白腻的,也就是说,理中丸不能祛寒湿。寒湿祛不了,这个病就很难根除。
前面他自己吃了蒮香正气水,黄连素片都有效,就是好不了,当然,如果我们先用理中汤也是有效的,但是依然是好不了,舌苔白腻没有退,湿没有去,党参和白术把寒湿留在了中焦,我们前面说过:“参术之补,有碍寒湿之行”。所以,先用理中汤是不对的。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ngfangyingyong/8560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大建中汤方歌方解,临床运用医案
下一篇: 甘草干姜汤方解,甘草干姜汤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