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经方与应用

苓桂术甘汤方歌方解,苓桂术甘汤原文解析

道医 2023-06-24 21:20:18

【方剂组成】茯苓12克,桂枝9克,白术9克,炙甘草6克。

【用法】水煎温服。

【方歌】苓桂术甘痰饮主,桂枝甘草加苓术,气冲胸满头眩晕,解外化饮同时除。

【方解】本方是桂枝甘草汤加茯苓、白术而成。苓术功在利尿逐水,加于桂枝甘草汤中,则解表同时利水,故本方用于桂枝甘草汤证而里有水饮、小便不利者。

【仲景原文解析】

《伤寒论》第67条: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解析:太阳病伤寒证,治疗宜用麻黄汤类方发汗,如用吐法或下法,都属错误的治疗。当表不解时易出现气上冲胸症状,如果里有水饮,水饮伴随冲气上犯,则易出现心下逆满、起则头眩等症。脉沉紧为寒饮在里的反映,就是表证已解,也不可再发汗,如果错误地发汗,则势必动及经脉,造成身为振振摇的剧变。无论是否发汗,出现这种证时,都可用苓桂术甘汤治疗。

按:平素有水饮的人,若患外感而误施吐下,更容易使表不解气上冲,水伴随气冲上犯,而产生气上冲胸、心下逆满、起则头眩等症,即本方证的主证。此时用本方解外邪、降气冲、逐水饮治疗,则证自解。如误用发汗的方药,不但表不解,而且激动里饮,更使患者出现身为振振摇的症状,这种情况还是宜用本方治疗。

 《伤寒论》第160条:伤寒吐下后,发汗、虚烦、脉甚微、八九日心下痞硬、胁下痛、气上冲咽喉、眩冒、经脉动惕者,久而成痿。

解析:此即上条重出,前条说脉沉紧,是指发汗前,本条说脉甚微,则是指发汗后。心下痞硬、胁下痛、气上冲咽喉、眩冒,虽然也属气冲饮逆的证候,但与发汗前比更加严重。经脉动惕,即前条所称身为振振摇的互词。久而成痿,是说此证若不速治,日子长了将成为肢体不用的痿证。

按:此条虽未提出治疗方药,但据所述,当肯定是苓桂术甘汤。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第16条: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

解析:痰饮,在《金匮要略》有专篇论述,可细读自明。这里的心下有痰饮,即指胃中有停饮。胸胁支满、目眩亦是水气上冲的证候,这是苓桂术甘汤的适应证。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第17条: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金匮肾气丸亦主之。

解析:《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第12条说:“凡食少饮多,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微者短气。”短气是胃有微饮的证候。这种微饮,用利小便的方法治疗,饮从小便排出则愈,适用苓桂术甘汤治疗。当有金匮肾气丸证时,亦可用金匮肾气丸治疗。

按:因微饮出现短气,可见于苓桂术甘汤方证,亦可见于金匮肾气丸方证,因此临床遇到微饮短气,要细辨是苓桂术甘汤方证,还是金匮肾气丸方证。不是说任取一方都可,要注意。

【临证思考】本方治疗头晕目眩确有良效,但如果无气冲之候者则不验。心下逆满、气上冲咽喉、心下痞硬、胁下痛、气上冲胸、胸胁支满等皆气冲之候,宜注意。当然眩晕属实热者更不能用本方。

【辨证要点】头晕目眩、短气、小便不利气上冲者。

【验案】刘某,女,19岁,1977年10月3日初诊。2个月来耳鸣耳聋,鸣甚则头眩,舌苔白,脉沉细。此属水饮上犯证,与苓桂术甘汤:~

桂枝10克,茯苓18克,苍术10克,炙甘草6克。

结果:上药连服八剂,耳聋好转,头已不晕,耳鸣大有好转。原方增桂枝为12克、茯苓为24克,又服六剂痊愈。

延伸阅读:

苓桂术甘汤加减治疗老年眩晕验案苓桂术甘汤的临床运用医案苓桂术甘汤加味治疗眩晕病50例临床疗效观察苓桂术甘汤加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疗效观察苓桂术甘汤的功效与作用,苓桂术甘汤的禁忌,临床医案苓桂术甘汤的组成,功效与作用苓桂术甘汤的功效与作用

第73条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

金·成无己《注解伤寒论》伤寒汗出而渴者,亡津液胃燥,邪气渐传里也,五苓散以和表里。 若汗出不渴者,邪气不传里 ,但在表而表虚也,与茯苓甘草汤和表合卫。茯苓、甘草之甘,益津液而和卫;桂枝、生姜之辛,助阳气而解表。

清·吴谦《医宗金鉴》此申上条或渴而不烦,或烦而不渴者,以别其治也。伤寒发汗后,脉浮数,汗出烦渴,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今惟曰汗出者,省文也)。 渴而不烦,是饮盛于热 ,故亦以五苓散主之,利水以化津也。 若不烦且不渴者,是里无热也。 惟脉浮数汗出,小便不利,是荣卫不和也,故主以茯苓甘草汤和表以利水也。郑重光曰:伤寒本无汗,汗因发而出也。上条烦而渴,此条但渴不烦,里证较轻,治亦不殊;若更不渴,则内无燥,里病少而表证犹多也。故用桂枝汤之三,五苓散之一,示三表一里之意,易名曰茯苓甘草汤者,乃桂枝五苓之变制也。

清·柯琴《伤寒来苏集》 汗出下当有“心下悸”三字,看后条可知。不然汗出而渴,是白虎汤症; 汗后不渴而无他症,是病已瘥,可勿药矣。二方皆因心下有水气而设。渴者是津液已亡,故少用桂枝,多服暖水,微发其汗; 不渴者津液未亡,故仍用桂加减 ,更发其汗。上条言症而不及治。此条言方而症不详,当互文以会意也。

清·黄元御《伤寒悬解》伤寒汗后,阳虚湿动,君相二火浮升,故作燥渴。 其渴者,湿邪较甚,故用五苓。不渴者,湿邪较轻 ,茯苓甘草汤,苓、桂、姜、甘,泻水而疏木,和中而培土,防其湿动而生水瘀也。

刘渡舟《刘渡舟伤寒论讲稿》这一条以对比鉴别的方法,论述膀胱蓄水与胃脘停水证治之不同。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汗后太阳之气被伤,膀胱气化不利,水蓄下焦,津液不能输布上承,故必见口渴、小便不利之证,治应以五苓散。若汗后胃阳被伤,胃失腐熟之权,以致水停中焦,因其无关下焦气化,故口不渴而小便自利,治应以茯苓甘草汤温胃化饮,以安心下之悸。 与第356条所载的茯苓甘草汤证合参,可知有心下悸。临床推按此类病人的上腹部,可听到振水音。 茯苓甘草汤由茯苓、桂枝、生姜、甘草组成,与前述苓桂术甘汤仅白术一药之差,但其主治却有所不同。 茯苓甘草汤证 为水渍入胃,阻遏清阳不伸,故以脘痞, 厥而心下悸为主证;苓桂术甘汤证 为心脾两虚,不能镇水于下,水气上冲,故以 心下逆满、气上冲胸、头眩、心悸为主证。 本方用生姜意在温胃通阳以散水邪,用时应注意生姜剂量,一般以12g至15g为宜。由于胃脘停水不易速消,故可连续多服几剂,或与健脾方药交替服用,才可使疗效提高并得以巩固。

胡希恕《胡希恕讲伤寒论》这一段更简了,也是根据前一条说的,本来就是伤寒,无汗的伤寒证,那么经过发汗汗出,而渴者,也就是表不解而烦渴的,还是有小便不利,还得用这个,他这个五苓散主之呀,他就让你看头前,他这个书啊就是这样。假设要没有这些话,那么就是伤寒,汗出而渴,就用五苓散,那是错的,尤其底下这句话,不渴了,那么就喝茯苓甘草汤了,就更错了,就不可理解了。主要这一段给五苓散与茯苓甘草汤并提出来,让你鉴别,鉴别的方法就这两个方剂是渴、不渴的关系。那么这个五苓散证呢,你得根据头前这个说法,仍然有脉浮、小便不利而渴者,用五苓散。那么上证不渴的话,可以给茯苓甘草汤,是这么个意思。这个茯苓甘草汤啊也是桂枝甘草汤的加减方,加茯苓,加生姜。 这个茯苓量用得非常重了,这个二两是错的,在《玉函经》就是三两,顶少得搁三两,因为这个方剂在厥阴篇里头还有这么一段,他说的伤寒,厥而心下悸,应该给这个茯苓甘草汤 ,他说不然的话,水气入胃,必做利也,这个意思是什么意思呢?你看这个药物组织就看出来了,既有桂枝,又有生姜,这个水气冲逆,水往上合气冲的气,逆满心下而心下悸,心下就是胃口这块呀,这个水和气都往上来,甚至于人就要呕的,所以他心下悸,那么这个在这段都没明说,这个在这段的主要意思,就是 五苓散与茯苓甘草汤的鉴别点就是渴与不渴的问题。 我们用这个方剂,只是不渴就用它,是错的,主要得 心下悸,气冲、心下悸,或者有呕逆,这个生姜嘛,而小便不利,也得有小便不利,我们才能用茯苓甘草汤。 他不渴,不但没有猪苓,同时呢利尿的作用照五苓散差多了,他影响不到消渴的程度上。那么这个方剂呀也很常用, 茯苓甘草汤,一般由于里有停水失眠啊,这个方剂也挺好使,这个方剂加上这个龙骨、牡蛎,治心悸、失眠,我常用这个方子,挺好使挺好使。假设遇到顽固的失眠证,那么他有这个心下悸得厉害,用其他的药不行,你用这个药,每每见效。龙骨、牡蛎都可以搁 12 克,一样搁 12 克,很好使。这个茯苓可以加重,要是治失眠的话,茯苓起码要搁 4 两 ,4 两就多了,4 两就是 12 克,还可以加, 茯苓关于神经方面的证候 用得相当多。这两个方剂的比较啊,其他都类似五苓散证, 五苓散也有心下悸呀,也有茯苓嘛。那么同时五苓散治消渴,这个不渴。

子恒试注此条主要用于鉴别五苓散证和茯苓甘草汤证,条文过于简单,需要前后互参。五苓散证可互参71条,伤寒,发汗后,汗出而口渴,还当有小便不利的症状,是水蓄膀胱,膀胱气化失常,津液难以上承而致口渴,五苓散温阳化气利水。茯苓甘草汤证应互参第356条,356条的大致文意是“伤寒, 四肢厥冷,心下悸动不安,是心下有水饮, 阳气受阻,难以传达四肢而见厥, 水饮凌心而见心下悸,应当服用茯苓甘草汤 ,水得利,厥则治”。从条文分析,五苓散为水蓄膀胱,茯苓甘草汤为水停于胃,口渴与否是二者的主要鉴别点。柯琴等医家认为文中应有“心下悸”的表述,二方均可治疗心下悸动,实则《伤寒论》中并无五苓散治疗心下悸的条文, 治疗心下悸更多的还是苓桂剂。 从茯苓甘草汤的组成来看,与苓桂术甘汤、苓桂枣甘汤更为类似,仅有一味药物的差别。这一味药物的差别也主要体现在条文中所述的不同症状,茯苓甘草汤用“生姜”的作用除了利水之外,还因 生姜 有温散的作用,能通达阳气于四肢, 针对“厥”的症状 ;苓桂术甘汤中的“术”的作用,除了利水还有健脾之功;苓桂枣甘汤中的“大枣”除了补脾胃之虚,更是定悸的良药。你知道茯苓甘草汤为什么不叫茯苓桂枝生姜甘草汤吗?【互参条文】第71条: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第356条:伤寒厥而心下悸者,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不尔,水渍入胃,必作利也。

茯苓甘草汤方

茯苓二两(味甘平) 桂枝二两(去皮,味辛热) 生姜三两(切,味辛温) 甘草一两(炙,味甘平)

右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张仲景万能健脾祛湿经典方,苓桂术甘汤,四味药,健脾除湿除百病

湿气过盛 ,在现代人身上太普遍了,百分之七八十的人都有这个问题 ,来看诊的患者,伸出舌头一看,几乎都是舌体胖大、有齿痕,这些都是体内湿气重的表现。

很多人会有疑问,体内水湿多,是因为喝水太多了吗?其实并不是,体内水湿多,是因为身体运化水液的系统出了问题

正常情况下,我们喝进体内的水,首先要通过脾的运化,把需要的水液运输到身体各部分,被机体利用,之后再把废弃的水液通过膀胱、汗液等排出体外。

如果身体的水液运化系统出现问题,水液不能正常被利用,排泄系统也出了问题,此时就算不喝水,也会出现水湿在体内聚集。

水湿 很可怕的一点在于具有潜伏性 ,它前期人体 根本感知不到 ,等到人体能发现它的时候 ,它就已经攻克了脾胃,占据了五脏六腑,弥漫在身体的每一条经络、每一个器官。

而且湿邪 还有一个非常可怕的特点——缠人 。俗话说“千寒易去,一湿难除”,湿气在人体内,如油入面。你想啊,油和进了面里,再想把油从面里弄出来,那种难度。

另外,湿邪从不单独作战 ,它很容易与风、寒、痰、热等结合在一起 ,形成风湿、寒湿、湿热、痰湿等,导致人体出现各种病症。

所以祛湿的根本,在于早发现 。发现得早,健脾调理就可以;发现得晚,就需要先消去体内的“邪”气,然后再健脾。

医圣张仲景 对湿气研究很透彻,有一个祛湿名方——苓桂术甘汤 ,成为后世祛湿的鼻祖方

这个方子始于东汉末年 ,当时洛阳荒旱,流行瘟疫,很多穷苦的病人因没钱治病相继离世,张仲景听说后从南阳赶过去,为穷老百姓免费看诊治病。这期间,发现一个山村的病人,比其他地方病人病情更重,仔细问诊总结后,发现该村子很多人有“湿病”,所以病情比别的地方严重。

于是经过治疗加观察,发明出了流传至今的千古祛湿方——苓桂术甘汤。组方就四味药,茯苓、桂枝、白术、炙甘草

张仲景认为:“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金匮要略》)所以这个方子的治疗思路,重在温阳健脾化饮

因为脾主中州 ,职司气化,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若脾阳不足,健运失职,则湿滞而为痰为饮。而痰饮 随气升降,无处不到,停于胸胁,则见胸胁胀满 阻滞中焦,清阳不升,则见头晕目眩 上凌心肺,则致心悸、短气而咳

这个方子中,君药是茯苓 既能健运脾胃,消除已聚之痰饮,又善平饮邪之上逆 。脾胃功能强大,就可以将体内痰饮化成水液,茯苓往下走的,能够把中焦脾胃的水湿,通过小便的方式排出去。脾胃强大,痰饮随气而降,胸胁胀满、头晕目眩症状就会消失。

张仲景“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这个温药指的便是方中的桂枝,桂枝 在该方中为臣药 。桂枝就是桂树的枝丫,生发之力非常强大。桂枝在人体内好像太阳,能够气化中焦脾胃的水湿,让水湿变成人体可以利用的“水蒸气”和汗液 ,“水蒸气”滋润身体各个器官被利用,汗液随毛孔排出体外。

方中白术 甘温补虚,苦温燥湿,在该方中为佐药 ,可广泛用于治疗脾气虚弱,运化失职,水湿内生之症。白术味香,它既能辅助茯苓补气健脾,也能辅助桂枝燥湿利尿

炙甘草作为使药, 主要功效是补中益气,调和诸药 。另外炙甘草在这个方子中还有一个作用——收敛津液 ,因为方中桂枝、白术药性比较温燥,且茯苓利水,为防止体内大量津液流失,所以加入炙甘草反佐一下。

这个方子紧紧扣住“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这个思想:桂枝从脾胃走到肌肉皮肤 白术从脾胃往上走,升发清阳 茯苓从脾胃往下走,降掉湿浊 炙甘草稳固脾胃大本营 。全方温而不燥,利而不峻,有阴有阳,有升有降,有浮有沉,有补有泻,标本兼顾,配伍严谨,药仅四味,却有千军万马之声势,临床祛湿疗效惊人!

第一个治疗“心下逆满” 。心下就是脾胃这个部位,逆满就是脾胃水湿太多了,有一种上逆的感觉,比如喝点水就想打嗝或者呕吐。

第二个治疗“气上冲胸” 。意思就是说湿气太多了,不能气化成津液,到胸部这个位置受到了阻挡,于是就有一种气冲到胸部,很膈应的感觉。

第三个治疗“起则头眩” 。意思是说,蹲下去马上站起来头晕。蹲久了站起来头晕正常,很多人都有,但是如果刚蹲下就站起还头晕的话就是湿气太重的原因。当然也有单纯血虚的原因。但如果一个人湿气太重的话,他的脑部气血就相对不足,因为有一部分被湿气占据了,所以起身的时候会导致脑缺血从而头晕。

第四个治疗“身为振振摇” 。走路的时候身体摇晃,需要扶着墙走。为什么会摇晃呢?可以想象一下,只有小舟在江河里才会摇晃,身体里面的水湿多了,身体就好比小舟,摇摇晃晃的。

以上四个症状是苓桂术甘汤的主攻方向 ,当然,远远不止这些。放到今天来说,只要贴你有湿气,尤其是中焦脾胃有湿气都可以用这个方子

显著特点就是舌头又胖又大,口水多

中医博大精深,很多中药方剂治疗效果都很好,但使用一定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 ,来综合判断和分析,辨证用药 。此类药方不适合咳痰粘稠和饮邪化热 这两类型的患者。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ngfangyingyong/8524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