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某,女,61岁,初诊日期:2011年3月24日。
患者诉右侧耳聋、耳鸣3个月,时眩晕,张口时耳中“刷”响一下,天热时头亦热,耳鸣声大时头胀,脸麻,晨起口干,后背凉,怕风多年,近日感冒咽痛,身怕冷,睡眠时好时坏,纳可,小便可,起夜1~2次,大便1日1次,不成形,舌淡润苔白根稍腻,脉沉弱数,右寸浮。
辨六经属太阳少阳太阴阳明合病挟饮证,辨方证为小柴胡汤加石膏桔梗合苓桂术甘汤证。处方:柴胡12g,黄芩10g,清半夏15g,党参10g,桂枝10g,茯苓12g,炙甘草6g,苍术15g,桔梗10g,生石膏45g,生姜15g,大枣4枚。7剂,水煎服,石膏同煎,日1剂。结果:患者服用7剂后,耳鸣、耳聋减轻,眩晕、咽痛、恶寒已不明显。
按语:患者耳鸣、耳聋、眩晕、咽痛、口干,为半表半里少阳证,为小柴胡汤适应证;因遇热头热、耳鸣声大时头胀、脉数,为阳明里热、故加石膏、桔梗,清热利咽。患者后背凉、怕风多年、近日感冒身怕冷、眩晕、张口时耳中响声、夜尿1〜2次、大便不成形、舌淡润苔白根稍腻、脉沉弱数、右寸浮,为表寒里饮之象,故合苓桂术甘汤解表利水。《伤寒论》第67条:“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可参。
关于耳窍疾病的认识:中医对耳鸣的认识,传统多从脏腑、经络角度作解,“实则泻肝,虚则补肾”为主要治法。然临证所见,多数耳鸣绝非泻肝、补肾可以取效。冯老从六经八纲分析认为,耳窍病变多属于半表半里证,实证多为少阳病。《胡希恕讲伤寒杂病论》在讲解第263条时指出:“少阳病,就是半表半里之阳证,阳热在胸腹腔间,半表半里之处,既不可入里,又不可出表,只可向上行于孔窍之间。”《伤寒论》在第263条中提到“口苦”“咽干”“目眩”,在第264条中提到“两耳无所闻”“目赤”等,皆属于孔窍病变。故对耳窍的治疗,冯老从半表半里之少阳病入手,釆用柴胡剂之和法,顺应人体疗病的自然功能。
本段摘自《冯世纶经方带教医案:方正对应临床实录》
随着人们对 健康 的重视,在寒冷的冬季,大家都特别注意保暖,早早就穿上了厚厚的羽绒服,喝着美味的羊肉汤,但脚部的保暖却是最容易忽视的。
天气转凉,医院的病人也多了起来,特别是一些患有高血压、糖尿病、支气管炎等慢性病的老年人,在这个季节容易病情加重,出现感冒、咳嗽、便秘等。
现代研究表明:双脚与上呼吸道黏膜有着密切的神经联系,一旦脚部受凉,可反射性地引起上呼吸道的毛细血管收缩,纤毛摆动减慢,出现免疫力下降。
此时,潜伏在鼻咽部的病毒、细菌就会乘虚而入,并大量繁殖滋生,可诱发感冒或支气管炎。此外足部受寒后抗病能力降低,还可引发胃痛、痛经等。所以老百姓常说“ 养树需护根,养人需护脚 ”。
而中医也有“ 百病从寒起,寒从脚下生 ”的说法,因为足是人体经脉聚集处之一,足三阳经终止于足,足三阴经起始于足,分布于脚部的经络穴位多达60多个,而且人的双脚上,存在与各脏腑器官相对应的反射区,与体内的五脏六腑是相通的。
《黄帝内经》:“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解析:冬天的三个月,是万物生机闭藏的季节。在这一季节里,水面结冰,大地冻裂,所以人不要扰动阳气,要早睡晚起,一定需等到日光出现再起床;使情志就像军队埋伏、就像鱼鸟深藏、就像人有隐私、就像心有所获等一样;还要远离严寒之地,靠近温暖之所,不要让肤腠开启出汗而使阳气大量丧失。这乃是顺应冬气、养护人体闭藏机能的法则。违背这一法则,就会伤害肾气,到了春天还会导致四肢痿弱逆冷的病症。
究其原因,是由于身体的闭藏机能在冬天未能得到应有的养护、以致供给春天时焕发生机的能量少而不足的缘故。
12岁,女,3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饭前饭后恶心、想吐,1周2次;头部胀痛1+月,1周2次。恶心、呕吐于头痛交替进行,互不干扰;大便偏稀,入睡困难,容易醒,偶有四肢酸重。家长诉患儿爱吃生冷,冬季下肢保暖不够,常常光脚在地板行走。
分析: 饮食生冷、下肢寒袭,可致寒湿内留,寒湿郁滞中焦故见恶心呕吐,寒湿上扰清阳故见头痛。四肢酸重,大便稀,舌苔白腻均为寒湿之象。
治以温化寒湿,升清泄浊法,理中汤加减
党参 炒白术 干姜 炙甘草
大枣 半夏 肉桂 陈皮
茯苓 独活 藿香 鸡内金
5付后仅残余少许恶心想吐,余无不适。小柴胡汤合苓桂术甘汤善后。
柴胡 黄芩 清半夏 生姜
大枣 党参 茯苓 桂枝
白术 炙甘草
5付后痊愈,嘱其避寒就温
因足部受凉,引起的身体不适时,我们可以寻求中医治疗,但中医更强调“ 治未病 ”,大家调护的重点应该在平时,比如穿厚袜子,自觉穿上秋裤,选用艾叶、花椒、生姜等熬水泡脚。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ngfangyingyong/8494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