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麻子仁二升(500g)芍药半斤(250g)枳实炙,半斤(250g)大黄去皮,一斤(500g)厚朴炙,去皮一尺(250g)杏仁去皮尖,熬,别作脂一升(250g)
【方歌】麻子仁丸治脾约,大黄枳朴杏仁芍,土燥津枯便难解,肠润热泻诸症却。
【用法】上六味,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饮服十丸,日三服,渐加,以知为度(现代用法:上药为末,炼蜜为丸,每次9g,每日1~2次,温开水送服。亦可按原方用量比例酌减,改汤剂煎服)
【功用】润肠泻热,行气通便。
【主治】胃肠燥热,脾约便秘证。大便干结,小便频数,舌红苔黄,脉数。
【方解】本方证乃因胃肠燥热、脾津不足所致,《伤寒论》称之为“脾约”。胃肠燥热,脾受其约束而失布津之职,津液但输膀胱则致肠失濡润,故大便干结、小便频数、脘腹胀痛、舌红苔黄、脉数。治宜润肠泄热,行气通便。
方中麻子仁性味甘平,质润多脂,润肠通便,是为君药。杏仁肃肺润肠,白芍养血敛阴、和里缓急为臣。枳实、厚朴行气消滞为佐药。蜂蜜甘缓润肠,既助麻子仁润肠通便,又可养胃和中,缓和泻下之力,以为佐使。本方具有下不伤正、润而不腻、攻润相合的特点,以达润肠、通便、缓下之功,使燥热去,阴液复,而大便自调。
【麻子仁丸临床运用】1.用方要点 本方为治疗胃肠燥热、脾津不足之“脾约”证的常用方,又是润下法的代表方。临床应用以大便秘结,小便频数,舌红苔黄少津为用方要点。
2.临床加减 本方常用于虚人及老人肠燥便秘、习惯性便秘、产后便秘、痔疮术后便秘等属胃肠燥热者。
痔疮便秘者,可加桃仁、当归以养血和血、润肠通便。痔疮出血属胃肠燥热者,可酌加槐花、地榆以凉血止血。习惯性便秘燥热伤津较甚者,可加生地、玄参、石斛以增液通便。
3.典型医案 患者,男,72岁,2009年12月1日初诊。患者大便秘结难解2个月余,大便干结成球状,难以排出,数日一行,口干舌燥,喜凉饮,手足心热,时腰酸,尿频。有糖尿病病史3年,血糖控制欠佳。舌质红,苔薄黄欠津,脉沉细数。辨证为热结阴虚,胃肠津亏。治以泻热滋阴、润肠通便为法,投以麻子仁丸合增液汤加味治疗。药用麻子仁15g,杏仁10g,郁李仁10g,白芍15g,生大黄9g(后下),枳实10 g,厚朴10g,麦冬15g,玄参20g,生地15g,天花粉10g,黄精15g,芦荟9g,当归20g。水煎服,日1剂。服药7剂后复诊,患者大便干结明显减轻,隔日一行,口干舌燥、手足心热诸症均明显减轻,血糖较前亦有所下降,继续在原方基础上加减治疗,半个月后大便日行1次,质软,排便转正常。[钟柳娜,沈毅,关伟,等,便秘辨治举隅,北京中医药,2011,30(5):391-393.]
【使用注意】本方虽为润肠缓下之剂,但含有攻下破滞之品,故年老体虚、津亏血少者,不宜常服,孕妇慎用。
相关文章:
麻子仁丸的功效与作用,组成,方歌方解,医案分析麻子仁丸方歌方解,麻子仁丸医案麻子仁丸的临床应用《伤寒论》之脾约证与麻子仁丸证探析麻子仁丸组成,方歌方解,服用禁忌,功效与作用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由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硬,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
《绛雪园古方选注》卷上:“下法不曰承气,而曰麻仁者,明指脾约为脾土过燥,胃液日亡,故以麻、杏润脾燥,白芍安脾阴,而后以枳朴大黄承气法胜之,则下不亡阴。法中用丸渐加者,脾燥宜用缓法,以遂脾欲,非比胃实当急下也。”
目录1拼音2英文参考3麻仁丸药典标准 3.1品名3.2处方3.3制法3.4性状3.5鉴别3.6检查3.7含量测定 3.7.1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3.7.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3.7.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3.7.4测定法 3.8功能与主治3.9用法与用量3.10规格3.11贮藏3.12版本 4麻仁丸说明书 4.1药品名称4.2药品汉语拼音4.3剂型4.4性状4.5麻仁丸的主要成份4.6麻仁丸的功能主治4.7麻仁丸的用法用量4.8注意事项4.9麻仁丸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4.10备注 5《景岳全书》卷五十五之麻仁丸 5.1方名5.2组成5.3主治5.4麻仁丸的用法用量5.5制备方法 6《圣济总录》卷九十七之麻仁丸 6.1方名6.2组成6.3主治6.4麻仁丸的用法用量6.5制备方法 7《圣济总录》卷一八三之麻仁丸 7.1方名7.2组成7.3主治7.4麻仁丸的用法用量7.5制备方法 8《杨氏家藏方》卷四之麻仁丸 8.1方名8.2组成8.3主治8.4麻仁丸的用法用量8.5制备方法 9《伤科补要》卷三之麻仁丸 9.1方名9.2组成9.3功效9.4主治9.5麻仁丸的用法用量9.6制备方法 10《产育宝庆集》卷上之麻仁丸 10.1方名10.2组成10.3主治10.4麻仁丸的用法用量10.5制备方法10.6附注 11《灵验良方汇编》卷下之麻仁丸 11.1方名11.2组成11.3主治11.4麻仁丸的用法用量11.5制备方法 12《博济》卷二之麻仁丸 12.1方名12.2组成12.3功效12.4主治12.5麻仁丸的用法用量12.6制备方法 13《洁古家珍》之麻仁丸 13.1方名13.2组成13.3主治13.4麻仁丸的用法用量13.5制备方法 14《圣惠》卷二十九之麻仁丸 14.1方名14.2组成14.3主治14.4麻仁丸的用法用量14.5制备方法 15《圣惠》卷二十三之麻仁丸 15.1方名15.2组成15.3主治15.4麻仁丸的用法用量15.5制备方法15.6用药禁忌 16方出《千金》卷二十五,名见《普济方》卷二五三之麻仁丸 16.1方名16.2组成16.3主治16.4麻仁丸的用法用量16.5制备方法 17方出《肘后》卷七,名见《普济方》卷二九九之麻仁丸 17.1方名17.2组成17.3主治17.4麻仁丸的用法用量17.5制备方法17.6附注 18《圣惠》卷五十八之麻仁丸 18.1方名18.2组成18.3主治18.4麻仁丸的用法用量18.5制备方法 19《儒门事亲》卷十二之麻仁丸 19.1方名19.2组成19.3主治19.4麻仁丸的用法用量19.5加减19.6制备方法 20《医略六书》卷二十五之麻仁丸 20.1方名20.2组成20.3主治20.4麻仁丸的用法用量20.5制备方法20.6各家论述 附:*麻仁丸相关药品说明书其它版本 1拼音 má rén wán
2英文参考 Fructus Cannabis Bolus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麻仁丸药典标准
Maren Wan
(2)取本品水蜜丸2g,研细,加甲醇4ml,超声处理10分钟,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或取小蜜丸或大蜜丸4g,剪碎,加甲醇15ml,研磨使分散,超声处理1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用甲醇2ml,分2次,各轻摇10秒钟,分取上清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大黄对照药材、火麻仁对照药材各0.3g与厚朴对照药材0.2g,分别加甲醇3ml,超声处理10分钟,取上清液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对照药材溶液各2~3μl、供试品溶液5~8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乙酸乙酯-甲酸(12:3: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大黄对照药材色谱和厚朴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分别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置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厚朴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主斑点;喷以5%的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火麻仁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主斑点。
(3)取枳实对照药材0.3g,加甲醇3ml,超声处理10分钟,上清液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鉴别](2)项下的供试品溶液及上述对照药材溶液各3~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乙酸乙酯-甲酸(5.5:4.5: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主斑点。
(4)取白芍对照药材0.3g,加甲醇3ml,超声处理10分钟,上清液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对照药材溶液与[鉴别](2)项下的供试品溶液各3~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浓氨试液(8:1:4: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的香革醛硫酸溶液-乙醇(1:6)的混合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主斑点。
3.7.1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甲醇-0.1%磷酸溶液(42:23:3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nm。理论板数按大黄酚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
3.7.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大黄酚对照品和大黄素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大黄酚15μg、大黄素5μg的混合溶液,即得。
3.7.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1)取本品水蜜丸适量,粉碎(过50目筛),取0.8g,精密称定;或取小蜜丸或重量差异项下的大蜜丸,剪碎,混匀,取1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盐酸(10:1)的混合溶液25ml,称定重量,小蜜丸或大蜜丸浸泡10小时以上,超声处理使溶散,置80℃水浴中加热回流30分钟,若瓶壁有黏附物,须超声处理去除,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吸取续滤液2ml,置5ml量瓶中,加2%的氢氧化钠溶液1ml,加甲醇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用于测定总大黄酚和总大黄素的含量。
(2)取水蜜丸粉末0.5g,精密称定;或剪碎的小蜜丸或大蜜丸1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25ml,称定重量,小蜜丸或大蜜丸浸泡10小时以上,用玻棒研磨使样品溶散,用数滴甲醇冲洗玻棒于锥形瓶中,超声处理(功率为160W,频率为50kHz)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或挥散至原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用于测定游离大黄酚和游离大黄素的含量。
3.7.4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上述两种供试品溶液各10~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计算总大黄酚和总大黄素的总量与游离大黄酚和游离大黄素的总量;用总大黄酚和总大黄素的总量与游离大黄酚和游离大黄素总量的差值,作为结合蒽醌中的大黄酚和大黄素的总量,即得。
本品含大黄以总大黄酚(C15H10O4)和总大黄素(C15H10O5)的总量计,水蜜丸每1g不得少于1.3mg,小蜜丸每1g不得少于0.75mg,大蜜丸每丸不得少于6.8mg;以结合蒽醌中的大黄酚(C15H10O4)和大黄素(C15H10O5)的总量计,水蜜丸每1g不得少于0.39mg,小蜜丸每1g不得少于0.30mg,大蜜丸每丸不得少于2.7mg。
4麻仁丸说明书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3.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严格按用法用量服用,麻仁丸不宜长期服用。
6.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7.对麻仁丸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8.麻仁丸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9.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0.请将麻仁丸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1.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麻仁丸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5《景岳全书》卷五十五之麻仁丸
6《圣济总录》卷九十七之麻仁丸
7《圣济总录》卷一八三之麻仁丸
8《杨氏家藏方》卷四之麻仁丸
9《伤科补要》卷三之麻仁丸
10《产育宝庆集》卷上之麻仁丸
11《灵验良方汇编》卷下之麻仁丸
12《博济》卷二之麻仁丸
13《洁古家珍》之麻仁丸
14《圣惠》卷二十九之麻仁丸
15《圣惠》卷二十三之麻仁丸
16方出《千金》卷二十五,名见《普济方》卷二五三之麻仁丸
17方出《肘后》卷七,名见《普济方》卷二九九之麻仁丸
18《圣惠》卷五十八之麻仁丸
人体体表面积计算器BMI指数计算及评价女性安全期计算器预产期计算器孕期体重增长正常值孕期用药安全性分级(FDA)五行八字成人血压评价体温水平评价糖尿病饮食建议临床生化常用单位换算基础代谢率计算补钠计算器补铁计算器处方常用拉丁文缩写速查药代动力学常用符号速查有效血浆渗透压计算器乙醇摄入量计算器
医学百科,马上计算!
19《儒门事亲》卷十二之麻仁丸
20《医略六书》卷二十五之麻仁丸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ngfangyingyong/8646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