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彭静山的《针灸秘验与绝招》是我初入临床时的针灸入门书,当时对“大接经调肝肾”法就觉得非常神奇,试用了两次,可能是取穴不准,或精神不集中,没有看到想象中那种很神奇的疗效。诸位同仁不妨试试,来留言区讨论一下。疾病快速疗法一、针刺后遗症有一种病人主诉:周身某处作痛,视之皮肤如常,其痛处恰在穴位上。问其原因由于针灸后所发生。询问原治疗医生,针处既然没有改变,医生也无法解决,也不能算做治疗失误,但患者确实疼痛。我的治疗方法很简单,在发生疼痛穴位的相对处针之。例如内关痛针外关,阳陵泉痛针阴陵泉,如果两穴对得准确无不应针而愈。无以名之,故名为“针灸后遗痛”。
病例:王某,女,50岁,家庭妇女。
主诉:左手腕内侧有一小块疼痛,由于怔忡失眠,医生曾作针灸,病愈而此局部痛,其痛可以忍受,但干扰日常生活。曾去询问原治疗医生,无法解决。针处既无红肿,医生也无责任,但其痛不止,服药无效,我试用相对缪刺而愈。类似这样的病例不胜枚举。
二、大接经调肝肾《内经·海论》中叙述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经络分布周身各处,上悬贯于脑,内联于脏腑,通畅气血往来,各经保持相对的平衡,自然无病。经络不平衡,人就会生病,经过针灸多次而不效的疾病,可用大接经的针刺方法。
(一)治法
具体做法是:只用一根1寸长的28号针,每次只针一侧,针刺十二经的原穴和络穴,依照经络循行的顺序各穴只刺一下,而不留针。每次只针一侧,下次针另一侧。共针4次,久病则由原穴到络穴,新病则由络穴到原穴。
1.由原穴到络穴
肺原太渊—大肠络偏历—胃原冲阳—脾络公孙—心原神门—小肠络支正—膀胱原京骨—肾络大钟—包络大陵—三焦络外关—胆原丘墟—肝络蠡沟。
2.由络穴到原穴
肺络列缺—大肠原合谷—胃络丰隆—脾原太白—心络通里—小肠原腕骨—膀胱络飞扬—肾原太溪—心包络内关—三焦原阳池—胆络光明—肝原太冲。
(二)病例:刘某,男,40岁,某设计院会计师。
主诉:近3个月来,四肢倦怠,饮食减少,睡眠不安,周身无力,大便秘结,小便涩少,经治不愈,而且日渐加重。近来并出现早泄、遗精。
诊见:面色萎黄,精神不振,舌润无苔,神情落寞,六脉沉细,右关左尺,尤为明显。
辨证:四肢倦怠,饮食减少,脾胃两虚。睡眠不安,尿涩早泄,病原肝肾俱亏。宜用针刺补法。
取神门以治心,太溪以补肾,足三里健胃,三阴交助脾。久治不效,脉更无神。
改用大接经由原到络,由络到原各2次。逐渐好转,再针前述各穴5次,面色红润,精神旺盛,饮食增加,二便通畅,遗精、早泄消失,睡眠香甜,神完气足,而病痊愈。
三、腰痛针术人身的经络都是前后呼应,左右相通。任脉为前正中线,相对督脉脊椎正中线,肾经对华佗夹脊(今名脊穴),胃脉对膀胱第一行,肝、脾对膀胱第二行,手足六经亦前后相应。所以缪刺取穴,往往速效。
治法
治疗腰痛缪刺法:在腰痛部位,用手按压找出最小而最痛的部位,如大面积一片疼痛而找不到最小痛点的不适用此法。
找好痛点,以最痛处一点涂以红药水为标记,再找到命门穴为计算总穴。例如最痛点在命门左15厘米,再下6厘米。让病人仰卧,量脐左15厘米再下6厘米处腹部针入1.5寸,恐痛点对得不准,将针刺入,提出1/2,再向四周探刺,不留针。让病人翻身俯卧,按压痛点消失,腰痛即愈。
命门:督脉第四号穴。
部位:俯卧位,在脊椎正中线上,于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取穴。前方与脐相对,然而练气功的人则脐向下移少许。
此法颇有立见功效之妙,但找痛点要准,与腹部痛点相对处要准,针刺要准。掌握三准,应手而愈。
病例:夏某,男,45岁,某工厂司机。
患腰痛9个月,俯仰维艰,行步腰椎不敢活动,痛苦很大,不能工作。各处治疗,服药280多剂,西药也不少,针灸70多次,其痛不止,焦躁万分。
诊见痛苦病容,面色微暗,精神不振。舌润微黑,脉来沉迟、两尺无力。诊为肾经虚寒之所致。让其俯卧,指头大痛点在命门左3厘米,指压时其痛难忍。画一记号,让其仰卧,翻身时分吃力。针脐左3厘米,把针提出1/3向前后左右探刺已毕,让其翻身,两脚踏床面竟能抬腰离床5?6厘米,口中连呼“轻快”,俯卧再按其痛点已消失。
当时行走俯仰均未觉痛,大喜而去。第二天来复诊,自己开车来的,满面笑容地说:“休息9个月,现在上班了。只觉腰部稍微不适,疼痛全无。”压其痛点,略有微痛,又依法针刺而痊愈。
四、痛点止痛法针灸的缪刺取穴法是左病刺右,右病刺左,即选好病侧的穴位而针其健侧的同名穴,效果较好,是调整经络平衡的治疗方法。这个“痛点止痛法”是专为治疗小面积疼痛的一种止痛方法。周身不论何处疼痛都可以使用,但只限于直径1厘米以内的小范围疼痛。
该法操作简便,效果迅速,能够达到针入病除。具体做法是,用30号1寸针一支,在其痛点的相对侧快速刺入,其痛无不应针而止。例如痛处恰当内关,可针外关;痛处恰当阳陵泉,可针阴陵泉。头面胸腹四肢任何部位疼痛都可使用这种刺法。也有不很明显的相对处,如头顶部有痛点,由于颈项的关系,不可能两侧相对。
比如痛点适当前顶,可针廉泉,如痛点在百会,即无相对处。然而,这仅是很少的局部痛,如果文绉绉地说“无关宏旨”,周身各部位绝大多处是有对立面的。还有关节部如“网球肘”的痛点下面是肘关节,肉少骨多,不容易找准相对点,其效较差。然而这仅是极少的局部。周身各处绝大多数是可以找到绝对的对立面的。
这种方法最为简便,可以“应针取效”,甚至不必留针,点一下子,疼痛如失。病例很多,不胜枚举。1993年门诊来一顽固性前额局部痛的小儿,痛3个月,各处治疗花费1000多元无效。经用此法针后即愈,仅用10元挂号费而已。
推荐艾灸工具煴煴灸
煴煴灸
优点:悬灸微烟、渗透性强、易操作、随时随地灸、多穴位同时灸
燃烧时间:30分钟左右
方便指数:★★★★★
效果指数:★★★★★
推荐指数:★★★★★
点击查看
火爆招商中煴煴灸
健康中国 传煴百年
风寒感冒视频学习温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药,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针灸秘验与绝招》,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作者/彭静山。我们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此文出于学习分享、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无商业用途。若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邮箱:2042938103@qq.com),立即处理。
{五味古法中医}
民间中医网
华夏中医网
原始点论坛
中华传统文化论坛
(撰稿支持)
| 上古传承 经典中医 |
已入驻腾讯新闻、凤凰新闻、今日头条、搜狐新闻、网易新闻、新浪悦读、ZAKER、鲜果阅读等客户端
原始点公益联盟成员
投稿、商务合作,联系微信
『 五味古法中医 』
传统中医,专家团队
健康养生之术、膳食调理之法
高质量健康生活养成计划请长按此QR码:
品牌传播 | 企业专访 | 投稿合作
请添加QQ:40304452
小编从医30余年,主攻针灸疗法,30余年来几乎学遍了所有创始人的针法,一路走过感慨良多,期间多有名师指点,但也不乏上当受骗,尤其一些好财之徒学的一知半解便开门授课误人不浅,更有甚者学的某种针法不知感恩反而盗为己有,言为自创,真恬不知耻。
今小编把近几十年来曾经学习过的针灸名家介绍给同仁,对于那些欺世盗名之辈暂且不提,大家谨慎既是!
中国之大不乏隐士藏龙之人,因不识或者不了解小编不便妄加评论还望海涵,亦期待读者把那些你熟识的真才实学之人推荐给我也好去拜访,先谢过!!!
以下15位针灸名家小编大多数均当面学习过,即使个别老师无缘当面学习也对其著作做了深入研究,大家可以参考学习!
彭静山
图片
针灸专家。奉天(今辽宁)开原人。自幼从师学医,后开业行医。建国后,历任中国医科大学、辽宁中医学院针灸教研室主任、副教授、教授和附属医院针灸科主任、副院长。善于运用针灸术治疗脑血栓后遗症,疗效显著。1970年首创眼针疗法,治疗中风等疗效亦较明显。著有《简易针灸疗法》、《针灸秘验》等。
主要成就:彭氏的眼针穴区划分和眼针疗法的临床价值,使眼针疗法得到推广应用,并在海内外针灸界产生较大影响。
注:彭老当之无愧是当代针灸临床实战家!小编有幸拜读彭老著作收获良多,致敬!
董景昌
图片
台湾著名针灸师,是董氏奇穴的创始人。董先生早年从军,随著国民政府撤退来台湾。在台湾传授他家传的针法,因为由他传授的穴位并不在传统内经所记载的范围内,但疗效显著,因此被称为董氏奇穴。董景昌先生自成一套独特的经络思想,与传统的十四经络循行路线不同,针灸的穴位配伍极为简明,在放血治疗方面特别擅长,他门下弟子甚多,在台湾中医界极负盛名。
主要成就:创立董氏奇穴,对针灸的普及推广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美中不足董氏奇穴穴位太多难以短时间掌握!小编遍阅董老及其弟子著作大有收获,只是后面讲授董氏奇穴的老师水平良莠不齐,多有误人子弟之嫌。
程莘农
图片
程莘农(1921.8.24—2015.5.9)原名希伊,号莘农, 江苏省淮安市人,中医、针灸专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医针灸”代表性传承人。
程莘农中华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二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中华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民国考试院考试合格中医师;1956年毕业于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本科班;1978年晋升教授;1990年7月起首批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主要成就:善于治疗内科,妇科疾病及各种疑难杂症,特别对偏瘫、高血压等疾病的研究和治疗达到中国国内外先进水平,在经络理论的实质研究取得重大成果,主持了“循经感传和可见的经络现象的研究”和“十四经穴点穴法”的研究。十年前小编曾当面请教,程老学识渊博,有大家风范,侧重于理论研究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9734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昏厥的中医急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