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厥是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颜面苍白、汗出肢冷为主要特点的病症。一般病情轻者昏厥时间较短,苏醒后无后遗症;病情严重者昏厥时间较长,甚至一厥不复而死亡。
治则:苏厥开窍,实证只针不灸,泻法;虚证针灸并用,重灸,补法。
指针
紧急情况下用拇指重力掐按水沟、合谷、内关穴,以病人出现疼痛反应并苏醒为度。
病例:笔者在乘坐火车途中,偶遇患者突然昏倒在车厢人行道上,不醒人事已近半小时之久。当时患者面色苍白,牙关紧闭,四肢厥冷,昏迷不醒,呼吸不可闻,脉搏不可及,症情十分险恶。
经笔者用拇指重掐其水沟穴,病人很快就清醒过来,脱离了险境。患者醒后感觉头痛、胸闷、恶心欲吐,又为其轻按合谷、内关穴遂愈。(王启才医案)
摘自《针灸治疗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指针2
抢救昏厥病人常用重力按压中冲穴的方法治疗,男左女右,起到救急作用。
病例:米某,女,56岁,因婆媳生气,气闭不省人事,牙关紧闭,面色苍白,速按压右侧中冲穴治之,病人长叹而复苏。
摘自《中国针灸》1986年第6期
三棱针
实证昏厥取大椎、百会、太阳、委中、十宣。点刺出血。
针灸
处方:水沟(人中)、百会、内关。
加减:
气厥实证(暴怒气逆,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口噤握拳,呼吸气粗,脉伏或沉弦者)配太冲、行间疏肝理气。
气厥虚证(素体虚弱,疲劳惊恐,眩晕昏倒,面色苍白,呼吸微弱,汗出肢冷,舌质淡,脉沉微)配足三里、气海益气升阳。
血厥实证配行间引降肝火,或配涌泉导血下行;虚证配关元、膈俞、足三里益阴固脱。
痰厥配中脘、丰隆开窍豁痰;热厥配大椎、中冲泻热启闭;寒厥灸神阙、关元温阳散寒;牙关紧闭加颊车、下关、合谷开窍启闭。
操作:实证、热证诸穴强刺泻法,百会可点刺出血,再开“四关”(合谷透后溪,太冲透涌泉),或同时针刺“五心穴”(百会、双劳宫、双涌泉)。
虚证、寒证针灸并用,重灸补法,神阙、关元可用隔盐灸,或重灸五心穴。
摘自《针灸治疗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昏厥是临床上常见的危重病症,应紧急救治。针灸对部分昏厥,能收立竿见影之效。但要注意原发病的治疗,以免贻误病情。
推荐艾灸工具煴煴灸
煴煴灸
优点:悬灸微烟、渗透性强、易操作、随时随地灸、多穴位同时灸
燃烧时间:30分钟左右
方便指数:★★★★★
效果指数:★★★★★
推荐指数:★★★★★
点击查看
火爆招商中煴煴灸
健康中国 传煴百年
风寒感冒视频学习温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药,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我们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此文出于学习分享、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无商业用途。若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邮箱:2042938103@qq.com),立即处理。
{五味古法中医}
民间中医网
华夏中医网
原始点论坛
中华传统文化论坛
(撰稿支持)
| 上古传承 经典中医 |
已入驻腾讯新闻、凤凰新闻、今日头条、搜狐新闻、网易新闻、新浪悦读、ZAKER、鲜果阅读等客户端
原始点公益联盟成员
投稿、商务合作,联系微信
『 五味古法中医 』
传统中医,专家团队
健康养生之术、膳食调理之法
高质量健康生活养成计划请长按此QR码:
品牌传播 | 企业专访 | 投稿合作
请添加QQ:40304452
晕厥急救
晕厥是指由于大脑一过性广泛供血不足所致的短暂性意识丧失。晕厥前常伴有面色苍白.恶心、头晕、眼黑及出汗一系列症状。
1、一般晕厥的原因:
(1) 疼通、紧张、恐惧、受惊及各种创伤等原因可诱发晕厥。
(2) 直立性低血压又称体位性低血压,久病卧床后突然起立,或孕妇站立过久,或年老体弱者下蹲时间过长突然站起等可诱发晕厥。
(3) 颈动脉窦综合征,常见突然转动颈部或衣领过紧所诱发,与颈动脉硬化或狭窄有关。
(4) 排尿性晕厥,常见于男性成年人,清晨或半夜起床排尿时或排尿结束时诱发晕厥。
(5) 咳嗽晕厥。
2、各种心脏疾患可引起心源性晕厥,如各种心律失常、窦房综合征、阿斯综合征及心肌病、心肌梗塞等
3、脑源性晕厥,常见于脑动脉硬化、一过性脑缺血、椎底动脉病变、主动脉弓综合征及癫痫小发作等。
4、其它如低血糖、重度贫血、急性失血、窒息、气体中毒及换气过度综合征等可引起昏厥。
急救方法:
1、立即使患者平卧,头部稍低,脚抬高,同时松解衣扣。
2、用拇指末端压迫患者人中穴位1~2分钟。
3、让患者饮热茶、姜糖开水或糖开水一杯。
4、如患者呕吐,将患者头偏向一侧,以免呕吐物吸入气管。
5、心源性昏厥急救宜采用胸外心脏按压术,并迅速呼叫“120”,到医院查明原因,进行治疗。
预防措施:
主要预防措施为夜间排尿时采取坐位,如在站立小便时,应扶住物体,排便用力勿过大。如为血管抑制性昏厥者,应避免劳累,适当休息,调整生活节奏。
中暑的现场处理
中暑是对长时间在高温和热辐射的作用下,机体体温调节发生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症状的总称。颅脑疾患的病人、老弱及产妇耐热能力差者,尤易发生中暑。
中暑的原因很多。如在高温作业的车间工作,再加上通风差,极易发生中暑;农业及露天作业时,阳光的直接暴晒,再加上大地受阳光的暴晒,使大气温度再度升高,使人的脑膜充血,大脑皮层缺血而引起中暑;空气中湿度的增强易诱发中暑;在公共场所,人口集中,产热集中,散热集中,也易引起中暑。
急救方法:
1、将患者搬到阴凉通风的地方平卧(头部不要垫高),解开衣领,同时用浸湿的冷毛巾敷在其头部,并快速扇风
2、轻者一般经过上述处理会逐渐好转,再口服一些人丹或十滴水即可。
3、重者,除上述降温方法外,还可用冰块或冰棒敷在头部、腋下和大腿腹股沟处,同时用井水或凉水反复擦身,扇风进行降温。
4、对于重症中暑病人,要立即拨打“120”电话,求助医务人员并送往医院紧急救治。
预防措施:
充分准备,预防中暑非常重要。最好的办法是加强劳动防护,白天出门一定要打伞、戴帽子、延长中午休息时间;随时补充体液,宜多饮防暑降温饮品;不要过度劳累,保证充足休息时间,室内应有良好通风;准备十滴水、藿香正气水、清凉油等备用。
及时拨打急救中心电话,并可按以下方法操作:
【急救法1--胸外按压】
"胸外按压"就是在体外对患者的心脏区域部位的胸廓施加压力,促使心脏工作,维持血液循环。再进行"胸外按压"时,应将病人置于硬板床或平整地面上,否则将会影响效果。
【急救法2--通畅呼吸道】
要帮助患者"通畅呼吸道",就需将病人抬至通风的地方,解开衣领扣子。戴假牙的病人一定要取下假牙。使病人处于仰卧体位,躺在坚固平(地)面上。用手按压病人额头并稍加用力,另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置于病人下颌将其上提,使头部后仰以保持气道通畅。
【急救法3--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需要救护者深吸一口气,用压病人额头的拇指、食指捏住病人鼻孔,双唇将病人嘴包严,再进行口对口吹气。每吹气一次,放开捏病人鼻孔的手,使其将气呼出。救护者侧转头,吸入新鲜空气,并观察病人胸部起伏,再进行第二次吹气。一般以吹气后病人的胸廓略有隆起为宜。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9734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胡希恕亲述经方治愈案例十则
下一篇: 彭静山:介绍四种疾病的快速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