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不难遇到有人疾病发作,却因为离医院太远而束手无策的时候,这时候不仅病人焦急万分,就连身边的人也会措手不及,要想救人救己于危难时刻。
我们来看两个例子:
1有位80多岁的刘大爷脸色煞白,头上大汗淋漓,右手捂着胸口,斜靠在墙角的地上,话都说不出来了。
这时按压郄门穴,1分钟后,刘大爷长出一口气,四肢也由冰凉逐渐转暖;5分钟后,刘大爷已谈笑风生。
2山东省文登中心医院近年来对20例高血压病人采用按摩劳宫穴等穴位降血压 ,效果较好。一般不用加服其它降压药物,病人经这样治疗后12例效果。
那么就请大家牢记这2个“救命穴” ,关键时刻,或许能救你一命!
郄门穴:治疗急性病 保护心脏
自己出现急病的时候,可以在尚有神志和活动能力的时候使劲按郄门穴,当我们身边的人出现急病的时候,我们也可以暂时采取这个方法。
比如,某人心脏病忽然发作,昏过去了,怎么办?
实际上,遇到了心脏病发作或急性哮喘这样的急症,通过中医的取穴进行急救,是最快速、最有效的。
比如,心脏病突然发作,就马上取心包经上的郄门穴这个“救命穴”。
郄门穴位置:伸直胳膊,仰掌,位于前臂掌侧,在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5寸处。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腹按压郄门穴,注意按压时力度要稍重,每次3~5分钟,每日2次。
功效:
“郄”的意思是指“深的孔穴”。郄门是心包经的“郄穴”。
郄门穴在经络中具有特殊功效,专门用于治疗急性病。当心绞痛、心肌缺血、胸痛、胸闷时点揉郄门穴也可即时缓解症状。经常按揉郄门穴可以保护心脏。
劳宫穴:缓解聚升的血压
高血压病人如果血压骤升,很有可能会导致晕厥或者休克,甚至给我们带来更大的伤害,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按压劳宫穴这个“救命穴”,能够有效缓解骤升的血压。
劳宫穴位置:位于手掌心,当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时中指尖处。
按摩方法:用大拇指按压另一只手的劳宫穴,左右手交替按压,每次3~5分钟。
功效:
高血压病人可因生气、暴怒或激动使血压急剧上升,此时,可按压劳宫穴,按压时要保持心平气和、呼吸均匀,按压后突然升高的血压可得到缓解。
劳宫穴可缓解心脏病、治疗心烦、急躁、善怒、疲劳、悲笑不休、胸肋痛疼诸症。
记好这2个“救命穴”,很有可能会在关键的时刻救你一命!不过,在用穴位治疗的时候,也别忘了打急救电话,专业医师的治疗才最安全有效~
正元养生疗法四位一体养生疗法:一招两式法打开太阳伞、泡脚法、推腹发、金鸡独立法。一、一招两式法,打开太阳伞一招两式即:一招就是早睡觉,在每天的22点至1点必须在熟睡中;两式:1、敲胆经:从环跳穴开始沿着大腿的外侧也就是裤缝,半握空拳往下敲至膝盖部的膝阳关穴,只能从上网下,不能从下往上,每天敲三次,一次5-6分钟;2、压心包经:用大拇指和其他四指并拢,用右手拇指压左液窝处的极泉穴,
亚腋窝处中间的一根经也是压挤(手指一张一合的挤压),压完右液窝再压左腋
窝,一天两次一次5-6分钟;3、做两试15天之后打开太阳伞。打开太阳伞在做完敲胆经和压心包经15天以后,同样每天要做敲胆经和压心包经三次以后就可以打开太阳伞,方法如下:1、双手十指交叉,手心向上置于背后,双肩用力向后聚拢同时头往后仰整个动作5秒种,做五次。2、做完(1)以后将双手十指交叉,手心向上置于身前,身体向前倾斜45度角,双肩用力向前聚拢,同样是聚拢5次,每次5秒钟。3、做完(2)动作后身体直立,将双手十指交叉,手心向上置于身前,然后
深吸气同时将交叉的双手向上移动至檀中穴(心口向上三指处),然后翻转双手
吐气双手至丹田穴,同样做5次。4、做完以上三个动作后,将双手心搓热后在檀中穴处顺时针方向搓揉3-5分钟,这就是打开太阳伞。二、泡脚法每天用温水泡脚15--20分钟,如果有时间的朋友最好是上午的辰时9--11点,下午的申时3—5点这两个时辰泡脚最好,在泡脚的同时楺压太冲穴、用双手指关节敲打两腿足三里穴100下,泡脚法的作用在于:疏肝理气、健脾健胃、降低血压、缓解心脑血管。三、推腹法每天晚上在睡觉前平躺在床上用自己的双手叠加用手掌心从檀中穴沿着任脉线(任脉线间人体经络图)往下推至中极、关元穴处也就是丹田处,每天推20下即可。作用在于:提升元气、排除浊气、提高脏腹的功能。四、金鸡独立法每天的早、午、晚做三次单腿独立闭上双眼,开始的时候可能只能站三五秒种,开始站不稳可以扶一点东西,但必须锻炼的能独立站住,逐渐就会延长时间起道养生强体的作用,其作用在于:增强自身的平衡能力,对心脑血管病、高血压都有调理的作用。养生的重要理念是:重在调理、贵在坚持。救命穴两个少冲穴,位于小指指甲底部内侧(邻食指),突发心绞痛时,可摁或用牙齿咬。郗门穴,位于手腕第一横纹与肘关节弯曲处之间中间点,发病时,按此穴位同时转动手腕。注意事项:一般情况下都按左边,因为离心脏较近。谢谢采纳!
合谷穴大家都知道的吧,中医讲究的是穴位养生,通过不同的穴位可以起到很好的保健的作用和效果的呢。合谷穴是一种可以救命的穴位哦,来看看合谷穴的好处吧。
预防中风、高血压
中风的发生与肝的关系十分密切,从五行的角度看,肺和大肠属金,金克木,而肝属木,当肺和大肠的功能失调的时候,肝失去约束,进而产生与肝相关的病症,如中风、抽搐、口眼歪斜、头晕、眩晕等。如果经常用贴敷或者按摩合谷穴,使肺和大肠的气机保持顺畅,一旦因情志或饮食等原因产生肝火,顺畅的肺和大肠的气机就会使肝火平复下来。合谷穴可以有预防中风和高血压的作用哦,对于缓解头晕目眩有一定的作用和效果。
急救大穴
我们用脑一段时间后,大脑疲劳,头昏脑胀,需要提神解乏,这时可按合谷穴。当出现神昏,晕厥,癫痫发作,需要醒脑开窍时,也可按摩合谷穴。如果因中暑、中风、虚脱等导致晕厥时,可用拇指掐捏患者的合谷穴,持续两三分钟,患者便可苏醒过来。如果同时用指尖掐捏患者的人中穴,醒脑回苏的效果则更好。合谷穴可以镇静安神,同时也可以缓解中风啊或者是中暑的作用,对于醒脑开窍有帮助的哦。
关于合谷穴的好处,你都知道了吧,可以有预防疾病和救命的作用哦,可以缓解乏力的同时也可以有预防中风和高血压的作用,对于提神醒脑有好处,大家可以经常按摩这样的穴位,对身体健康有帮助。
中医经络穴的最伟大之处就在于,我们普通老百姓,就可以掌握一些简单而且实用的方法来帮助调理疾病。
今天我们就给大家介绍一些穴位最基本的用法,调理什么病,就按什么穴。
? 一病一穴,穴准病退 ?
1、救命穴——人中
2、万能穴——合谷
3、长寿穴——足三里
4、消气穴——太冲
5、强胃穴——足三里
6、腰痛穴——飞扬
7、疏筋穴——阳陵泉、涌泉
8、健脾穴、肚胀穴——公孙
9、补肾穴——太溪
10、止痛、冠心血管穴——膻中
11、补血穴——血海
12、止咳穴——极泉、尺泽
13、皮肤病穴——曲池
14、消炎穴——商丘
15、耳鸣穴——少海
16、颈椎病穴——天窗
17、膝痛穴——内关
18、头晕、呕吐、肠炎穴——梁丘
19、打嗝不止、呕吐穴——涌泉、内关
20、鼻炎穴——丰隆、手三里
21、护膝穴——曲泉
22、手脚麻木穴——复溜、环跳
23、糖尿穴——地机
24、牙痛穴——合谷、肩井
25、胆结石穴——中渎
26、失眠、遗尿遗精穴——然谷、太冲
27、恐惧病穴——太溪
28、治痘穴——太冲、曲池
29、感冒鼻塞、嗓子痛、痔疮穴——孔最
30、雀斑穴——丝竹空
31、眼袋穴——承泣
32、鱼尾纹穴——瞳子髎
33、噩梦穴——厉兑
34、肚子痛穴——下巨虚
35、胃肠炎穴——天枢
36、膀胱炎、前列腺炎、肾炎穴——水道
37、嗓子失声穴——大钟
38、黑眼圈穴、皮肤增白穴——四白
39、减肥穴——带脉
40、月经不调穴——水泉、带脉
41、脑供血不足穴——解溪
42、糖尿病穴——腕谷
43、扭伤穴——大包
44、厌食、脱发穴——太溪
45、便秘穴——带脉
46、过敏性鼻炎穴——迎香
47、脑血管穴——瘛脉
48、网球肘穴——少海、肘髎、尺泽
49、手麻穴——支正
50、坐骨神经穴、脊椎病——后溪
51、腰椎盘突出穴——筋缩
52、美容穴——天容
53、急性咽喉肿痛穴——少商、关冲、涌泉
54、慢性咽炎、咳嗽穴——天突、尺泽
55、急性扁桃体炎穴——中渚
56、咳喘穴——中府
57、夜间 咳嗽穴——鱼际
58、补气穴——经渠、气海
59、感冒、白内障穴——肩髃
60、明目穴——中渚
61、乳腺炎穴——天池
62、白发穴——浮白
63、胆囊炎穴——日月、肝俞
64、晕车穴——关冲
65、疲劳穴——液门
66、急性胃痛、急性肠炎穴——曲泽
67、高血 脂穴——环跳
68、腰酸穴——风市
69、化痰穴——丰隆
70、慢性肝炎穴——三阴交
71、 抽筋、扭筋穴——阳陵泉
72、消化不良穴——率谷穴
73、荨麻疹穴——太冲、风池
74、鼻出血穴——内庭
75、痛经穴——蠡沟、带脉
76、口腔溃疡穴——间行
77、瘙痒、调节血液穴——血海
78、腰背痛穴——委中
79、肌肉萎缩穴——大都
80、心脏供血不足穴——神道
81、痛风穴——复溜、筑宾
82、外脚踝关节穴——丘墟、外关、解溪
83、性功能穴——会阴、地神
84、老花眼穴——光明
85、心脏补血穴、抑郁穴——极泉
86、冠心病穴——云门
87、肾结石穴——筑宾
88、落枕、偏头痛穴——外关
89、电脑病穴——天窗
90、甲亢穴——天柱
91、中风穴——百会
92、精神病 穴——涌泉
93、水肿穴——承浆
94、口眼歪穴——颊车
95、痴呆穴——老人穴
96、静脉曲张穴——太渊
97、黄褐斑穴——天容
98、耳炎穴——前谷
99、中暑穴——十宣、人中
100、心肌梗塞穴——极泉、膻中
101、半身不遂穴——风市、足三里
102、发热穴——膻中、大椎、肺俞
103、瘫痪穴——环跳、阳陵泉、委中
古人云,问好药,必学中医;学中医,必学经络;学经络,必学穴位;学 穴位,必了解五腧穴。
五腧穴是人身上最重要的一部分穴位,今天要和大家分享学习的是 五腧穴中的井穴。(其他穴位后续也会分享,记得关注我们~)
井穴是咱们经络的源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之前我们也说过,井穴有着 急救 的特殊作用!就冲这一点,大家也要好好往下看呀,关键时候能救命!
十二井穴——经气的源头!
古人将经脉比作河流,气血便如河水一样流淌其中。
体表的经脉是地面部分的河流,体内的经脉就像是地下的暗流。 井穴便是沟通这两条河流(经络)的“井口”(源头),所以称它们为井穴。 (经气的源头!你说重不重要?)
《黄帝内经.灵枢 》记载:“以上下所出为井。”
井穴多分布在人体手指、脚趾的末端,是体表经脉内的气血流注到体内经脉中的必经之路。
由此, 井穴成了十二经脉的“根穴”(源头),主管着十二经脉中的支脉!
十二井穴主调五脏
能清热解毒、开窍安神
1、主调五脏疾病!
《黄帝内经.灵枢》将井穴喻为水之源头,是精气所出的部位对于调节脏腑、气血、经脉之气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灵枢.九针十二原篇》中又提到 : “病在脏者,取之井” 。透过井穴,可以治疗相应脏腑的疾病。
日常我们可以通过井穴按摩来保养身体,精神不济时, 按压十指井穴也能活络脏腑、重拾元气。
方法:按压手指第一个指节以上的指甲两侧,然后再捏紧指甲上下方的指头,一指大概20秒,十指开过只需要三分多钟,就能有效刺激井穴。
2、可清热解毒
一般来说,每一个井穴都可以调治所属经脉、脏腑的热证。
比如少商可以清肺热,调治肺热引起的咳喘。对于风热邪气侵犯肺经引起的咽喉肿痛,在少商穴针刺放血,往往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井穴不但可以清泻所属脏腑经络的火热,还可调治以全身发热为主的病症。 由于十二经脉中所属脏腑、经络有阴阳表里对应的关系,井穴的清热作用也会表现出阴阳表里的对应特点。
例如商阳是大肠经的井穴,却可以清肺热,调治肺热咳喘、咽喉肿痛等症。
2、可开窍安神(有急救作用)
除了清热,井穴还有 醒脑开窍和安神镇静 的作用。
井穴位于四肢末端,分布有丰富而敏感的神经末梢。俗话说“十指连心”, 刺激手部的井穴具有极强的醒脑、苏厥、开窍、止痛的作用,因此也多用于各种病症的急救。(如果突发心脑血管疾病需及时送往医院就医遵医嘱抢救)
像《乾坤生意》中说“凡初中风跌倒,卒暴昏沉痰涎壅盛,不省人事,牙关紧闭,药水不下,急以三棱针刺手指十二井穴,当去恶血,又治一切暴死恶侯,不省人事及绞肠痧,乃起死回生妙诀”,点明了 井穴急救的特殊作用。
脚部的井穴在医生急救中也有较为广泛的应用。肾经井穴——涌泉在此方面作用非常显著,常用于调理中风、癔病、发热导致的昏迷和休克。
此外,涌泉还有开肾窍的作用,肾气亏虚的人可以通过艾灸或按摩涌泉来鼓舞肾气。
1、肺经井穴——少商穴
取穴:在大拇指指角的两条线,就是沿着指甲壳边缘的横向和竖向向外延长,两条线的连接点。
少商是肺经的井穴,太阴肺气之根,故能 清肺热,利咽喉,疏卫解表,消散郁热。
古今医家都公认少商穴是急性咽喉肿痛调理最佳的穴位。 外感风热引起咳嗽、咽喉肿痛时可以刺激此穴。有咳嗽胸闷时,垂直掐按穴位,左右两手轮流进行,有刺痛感即可,每次各1~3分钟。
2、大肠经井穴——商阳穴
取穴:在食指桡侧,距指甲根角0.1寸处。
商阳是手阳明大肠经的井穴,有 消化不良、腹泻、便秘情况时可刺激此穴 ,此穴在临床上称为人体自带的“开塞露”,对气虚以外的便秘很有效。
日常生活中,经常用拇指尖掐一掐商阳穴,能 旺盛大肠经的气血,调节消化道功能,加快人体新陈代谢,对身体有强壮补益的作用。
3、心包经井穴——中冲穴
取穴:在手中指末节尖端中央。
中冲为心包经的井穴,是阴阳经脉交接之处,其穴位含义为:体内心包经的高热之气由此冲出体表,有 苏厥开窍、清心泄热 的作用。。
心脏病的急救多用中冲穴催醒, 日常有心律不齐、心慌心跳等情况可刺激此穴。 有心慌时,可用拇指指腹按压中冲穴,力度要适中,每次5分钟,每日2次。
另外,中冲对疼痛较为敏感,困倦时揉捏此穴,还能醒脑提神。
4、三焦经井穴——关冲穴
位于人体的手环指(无名指)末节尺侧,距指甲角0.1寸(指寸)。
关冲穴是手少阳三焦经之井穴,特点是 清宣三焦 。
这个穴很小,除了艾灸,需要用指甲掐捏才能比较好的刺激到。但它用处巨大,是三焦经的出气筒。 人心里堵闷,心烦意乱又说不出是哪儿难受的时候,就应多灸多捏关冲,把心中的气放出去。
此外,关冲穴还可以调理晕车。
5、心经井穴——少冲穴
取穴:在小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
《内经》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少冲穴是心经的井穴,在五行属木而为心之母穴,特点是 清心除烦。
现代人多心血不足,常有心虚之证,容易 心悸怔忡、惊惕不安、健忘、多梦 ,或者 呼吸急促心下暴痛 等症状,可以多刺激少冲穴。
6、小肠经井穴——少泽穴
位于手背,在小指末节尺侧,距指甲角0.1寸 。
少泽为手太阳小肠经井穴,《黄帝内经》中记载小肠经“主液所生病”,因此,中医临床凡与“液”有关的疾病都可先从小肠经寻找解决办法。
少泽穴有调整局部气血运行,使经脉里的水流动起来的作用,可温经通乳。
刺激少泽穴,可以采用按摩的方式,按摩时以手指指尖或指腹向下按压,并做圈状按摩。注意用力要适中,以局部有酸胀感和轻度温热感为度,一天2次。
关于井穴,最后再多说一点:
就像我们养树浇水一样,肯定得多把水浇在树根上。我们养经络也一样,肯定是从它的根子入手,多浇根!
而十二井穴就是十二经络的树根(源头),经常刺激它们,可以促进本条经络的经气滋生,从根子上滋养、滋补十二经络!
关于五腧穴今天我们讲了井穴,下周将为讲解手脚背上的十二荥穴,建议大家关注,就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哦!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9536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