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1毫克致癌,20毫克致命!高温都杀不死的它,你家也有...赶紧扔掉

食养人 2023-07-19 10:42:07

比氰化钾毒10倍!比砒霜毒68倍!北京一家四口因为它全部患癌,这个东西究竟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家住北京的王女士,2013年被检测出患有癌症。更可怕的是,她的爸爸、哥哥等亲属都是癌症去世。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一家人都逃脱不了癌症的阴影呢?医生进行了大量的分析实验,发现王女士家的致癌因素——黄曲霉素!

1毫克致癌,20毫克致命

黄曲霉毒素,曾造成数以十万计的牲畜突然死亡,是一种毒性极强的剧毒物质。黄曲霉毒素B1的毒性是砒霜的68倍,是氰化钾的10倍,对肝脏组织的破坏性极强。

它还是我们所知的最强的生物致癌剂,1毫克就是致癌剂量。1993年它就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1类致癌物。

图片来源:北京卫视《我是大医生》

摄入1毫克就可能致癌,一次性摄入20毫克就能致命。1毫克是多少呢?我们以前使用的材质为铝合金的兰花1角硬币,重量1.15g克。我们把它大约看做1克,也就是说,这1毫克就是一枚1角兰花硬币的一千分之一。

最让人无奈的是这种剧毒致癌物就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小心!这些食物里都藏着黄曲霉素

1久泡的木耳木耳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纤维素,本身是没有毒素的,久泡后,可能会变质产生类似的生物毒素,或者滋生细菌和真菌等致病微生物。

2没洗干净的筷子筷子本身并不会长黄曲霉菌,但我们平时使用筷子来吃花生、玉米等淀粉含量高的食物时,筷子缝里最容易藏淀粉,一来二去霉变了,黄曲霉素就藏在里面了。

3发苦的坚果如果吃到变苦的瓜子,一定要及时吐掉并且漱口,因为瓜子等坚果的苦味正是来自霉变过程中产生的黄曲霉毒素,经常摄入会增加肝癌风险。

4劣质芝麻酱有些商家为了降低成本,用糠芝麻、瘪花生甚至变质的芝麻、花生做芝麻酱、花生酱,其中变质的花生中含有黄曲霉毒素。而且这种加工后的产品,可比发霉花生难识别多了!

5变质的米饭别以为做熟了就能放松警惕,变质的米饭是最容易产生黄曲霉毒素的!

6发霉的花生玉米黄曲霉素藏在发霉的食物里,特别是淀粉含量高的食物里,比如花生、玉米等。淀粉在高温和潮湿的环境下会滋生导致肝癌的黄曲霉菌。我们常吃的大米、小米、豆类,尤其是在高温湿润的环境下,一旦霉变也会陷入它的魔爪。

7小作坊自榨油一些油料作物如花生、玉米等在储存过程中如果发霉,榨得的油中还可能带入黄曲霉素。而一些小作坊的压榨机或家用榨油机工艺简单,缺乏除去有害物质的工艺,不能对原材料进行精炼。

高温能杀死黄曲霉素吗?

能,但黄曲霉素要280°的高温才能杀死,水的沸点是100°,所以用水煮发霉的花生、玉米是很难杀死黄曲霉素的。

连消毒碗柜都不行,黄曲霉素对紫外线有抵抗力。

这样做,远离致命杀手

1油热了先加盐在花生油等食用油倒入锅里加热后,放入少量食盐,搅拌10~20秒,这样基本上就能消除大部分的食用油里的黄曲霉素。食盐对黄曲霉素的中和和降解,大概能消除95%的黄曲霉素。

2多吃点绿叶蔬菜多吃绿叶蔬菜可以让我们平时不小心吃下去的黄曲霉素失效一部分,因为叶绿素能够阻止黄曲霉素吸收,预防肝癌。

3勤洗手除了食物,生活中很多东西都有可能污染有黄曲霉毒素,勤洗手是远离毒素最基本的做法。

4尽量不要囤积食物避免黄曲霉毒素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斩断源头,防止食物霉变产生黄曲霉毒素。

购买食物时,如果发现包装不清洁、已破损的不要买;

购买坚果应尽量选择小包装。买回家后,最好在低温、通风、干燥处保存(温度最好在20℃以下,相对湿度在80%以下),并避免阳光直接照射。

5丢掉发霉的东西发霉的不一定是黄曲霉,但很多霉菌都会对身体有害,所以坚决丢掉丢掉,不要用水洗掉或者把霉变部分去掉,这是不行的,因为黄曲霉中毒只需要一点点就会中毒,肉眼看不见的不一定就没有毒素。

6吃坚果尽量不要用嘴破壳勤快一点,用手剥,坏的不要吃,尽量减少黄曲霉的污染。

很多人有时候都会舍不得丢掉发霉的东西,但是危害太大了,高温都杀不死,大家看到了一定要分享给亲友,功德无量!

浑身都致癌的菜,最后一样饿死都不要吃!

1、茭瓜

茭瓜我们都习惯叫它西葫芦,它自身是没有致癌物的,但若经过高温的炒制,就会产生一种致癌物质。

2、拳头菜

拳头菜是大多人都爱吃的一类野菜,但现在环境污染的厉害,野菜也都被破坏了,而且拳头菜中的原蕨菜素,还会引发癌症,所以不要再吃它了。

3、青瓜

青瓜是较常见的蔬菜了,吃起来清口,还能养颜。但现在很多的青瓜都是催熟的,吃的多了对健康不好,还会影响肠道的消化和吸收。

4、没根的豆芽

豆芽吃着清脆,营养还多,是饭桌上的常菜。但现在市面上的豆芽在加工的时候会加入很多的化学颜料,如:漂白粉、保鲜粉等,不光危害健康,还会致癌。

是不是真的有毒,有多厉害,还有别的么?重金属

是真的,你可以到百科上查一查KCN,这玩意0.03克就够,还想要毒药的知识,我给你看看

做好心理准备

1.氰化钾
氰化钾呈黄色晶体状,极毒,溶于水。性质与卤素有很多类似之处。
在其溶液中加可溶性铜盐(如硫酸铜),将有无色气体氰放出,有刺激性气味。
冶金工业中可以提取金、银。
氰化钾对环境有很大的污染。主要污染物是电镀、炼焦等。对人类及牲畜、欲类影响很大

,可以造成农业减产。
氰化钾所引起的急性中毒,重者立即昏迷,在2—3分钟内呼吸停止;较轻者先有昏厥、头
痛、呕吐,以后有心悸、呼吸困难、惊厥、昏迷,最后呼吸停止。
应迅速吸入亚硝酸戊酯,静脉注射亚硫酸钠和硫代硫酸纳等进行急救。
在工业生产中所需氰化钾需密闭生产
物质名称:氰化钾(Potassium Cyanide)
化学式:KCN
危害性分类:毒性物质
颜色:黄色
性状:粉末或结晶固体
气味:淡杏仁味
熔点:634℃
水中溶解度:71.6% (重量百分比,25℃)
腐蚀性:水溶液会腐蚀金属或合金
反应性与不相容性:与强氧化剂、酸、酸盐类、二氧化碳或水反应产生氰化氢
动物半致死剂量(LD50):5 mg/kg(大鼠、吞食)
解毒剂:亚硝酸钠针剂(Sodium Nitrite);硫代硫酸钠 (Sodium Thiosulphate);亚硝酸戊酯吸剂(Amyl Nitrite)

另说:
无色,或白色颗粒,相对密度1.52,熔点634.5 剧毒!!!

吸湿性,易潮解, base
吸CO2,H2O产生苦杏仁味,与酸产生HCN
与S共热可得 KSCN

2.亚硝酸钠
无色或浅黄色晶体,有咸味,是一种工业用盐。有毒,有致癌性。
(NO2)-中的N为+3价,所以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在酸性介质中:HNO2/NO =0.99 V, 有较强的氧化能力。
(NO2)- + 2I- + 4H+ == 2NO + I2 + 2H2O
因在酸中有NO+存在,易得电子成NO,故很容易将I- 氧化。这是亚硝酸和稀硝酸的区别反应。硝酸盐的酸性溶液,不能将I-氧化,是由于上述动力学原因所至。遇强氧化剂时,也有还原性。
5(NO2)- + 2(MnO4)- + 6H+ ==== 5(NO3)- + (Mn)2+ + 3H2O
在无氧化剂和还原剂时,易歧化。

亚硝酸钠Sodium Nitrite也作为食品的增色剂,用于肉类食品。但是由于其致癌性,不允许超标

药理:能使血红蛋白变成高铁血红蛋白,对氰化物的解毒过程与亚甲蓝相问,但作用较亚甲蓝强。适用于氰化物中毒的解救。

亚硝酸钠是重要的偶氮化试剂,它与芳胺发生的偶氮化反应是染料工业里最常用的反应之一

亚硝酸钠属第6类危险品,有毒物质

它还可以用作媒染剂, 漂白剂, 金属热处理剂, 电镀缓蚀剂, 也用于制亚硝酸钾, 偶氮染料等

酸性条件下有强氧化性,弱还原性。

用什么方法可以检测出来呢,最好方便一点的,家里就可以拿来检测。
1、其实亚硝酸钠与食盐在物理性质上还是有一定差别的:亚硝酸钠是白色而略显淡黄的斜方晶体,而食盐是白色立方晶体;亚硝酸钠熔点为271℃,受热极易熔化,食盐熔点为801℃,受热很难熔化;它们虽都溶于水,但亚硝酸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大,在热水中的溶解速度明显变快,溶解度变大,而食盐受温度的影响却很小。
2、亚硝酸钠是强碱弱酸盐,用ph试纸可以检测
3、还可以加入硝酸银 取少许样品溶于蒸馏水中,加入几滴0.1M硝酸银(AgNO3)溶液,若出现浅黄色沉淀,并且沉淀溶于稀硝酸者为亚硝酸钠;若出现白色沉淀,且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者为食盐。
**********
请教一下亚硝酸钠的性质是毒性还是致癌性
亚硝酸钠毒性很强,误食0.3~0.5克就会中毒。进食10分钟后,便出现中毒症状:呕吐、腹疼、紫绀、呼吸困难,甚至抽搐、昏迷,严重时危及生命安全。一旦发现上述症状,要及时送医院进行抢救。
亚硝酸钠不仅有毒性,而且可与仲胺在人体内合成亚硝胺,它具有极强的致癌作用,能诱发各种器官的肿瘤,尤其是食管癌和肺癌。因此,千万不要误食亚硝酸钠。
像腌制食品一般都含有亚硝酸钠,什么泡菜、香肠、腊肉、榨菜等
亚硝酸钠与铵盐反应生成氮气,是实验室制N2的一种办法
3.甲醇
工业甲醇在常温下是无色、透明、易挥发、易燃烧的有毒气体。沸点64.51℃,相对密度(20℃/4℃)0.7913。工业甲醇化学性质较活泼,能发生氧化、酯化、羰基化等化学反应,甲醇不具酸性,其分子组成虽有能作为碱性特征的羟基,但也不呈碱性,对酚酞及石蕊均呈中性。

甲醇之一

甲醇是无色可燃的液体,有类似酒精的气味,沸点65℃,跟水能以任意比率混溶。从甲醇水溶液中分馏甲醇,纯度可达99%,如要除去残余的水,可再加入适量的镁,镁跟甲醇反应,生成甲醇镁[(CH3O)2Mg],它跟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甲醇,经蒸馏得绝对甲醇。

甲醇有毒,饮用10mL,就能使眼睛失明,再多可使人中毒致死。在酒精中加入甲醇叫做变性酒精,饮用这种酒精,有致盲的危险。

最早是用木材干馏法生产甲醇,所以甲醇也叫木精,1920年以后逐渐停止使用这种方法。近代主要用一氧化碳和氢气(俗称合成气)来制造甲醇。

甲醇是优良的有机溶剂,还是制造甲醛等的原料。甲醇可以掺入汽油或柴油中作为内燃机燃料。由于合成气用焦炭(煤干馏的产品)制备,用甲醇作燃料可以节省石油资源,而且甲醇燃烧产物不污染环境。)

甲醇之二

甲醇 又名木醇(因最早从木材干馏中得到)。无色、易燃、有刺激味的液体,熔点为-97.56℃,沸点为64.7℃,相对密度为0.7913,溶于水及大多数有机溶剂。其毒性很强,能损伤视神经,误饮可使眼睛失明,甚至死亡。

目前我国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存在下加压加温制备甲醇:

如严格控制条件,产率可达100%,纯度可达99%。

也可把甲烷与氧混合(9∶1,V/V),在加温加压条件下通过铜管制得甲醇:

甲醇具有脂肪族伯醇的一般性质,连有羟基的碳原子上的三个氢原子均可被氧化,逐步生成甲醛、甲酸,最终可生成二氧化碳。因此甲醇的一个重要用途是合成甲醛。甲醇也很容易转变为羧酸甲酯、一氯甲烷和甲胺等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甲醇还是重要的有机溶剂、抽提剂和酒精变性剂。

4.一氧化二氮
一氧化二氮,无色有甜味气体,又称笑气,是一种氧化剂,化学式N2O,在一定条件下能支持燃烧(同氧气,因为笑气在高温下能分解成氮气和氧气),但在室温下稳定,有轻微麻醉作用,并能致人发笑,能溶于水、乙醇、乙醚及浓硫酸。其麻醉作用于1799年由英国化学家汉弗莱?戴维发现。该气体早期被用于牙科手术的麻醉。

一氧化二氮 物理性质
熔点 -90.8℃ K ({{{2}}}℃)
沸点 -88.49℃ K ({{{2}}} ℃)
临界点 36.5℃
7265 bar

生成
加热或撞击硝酸铵可以生成一氧化二氮和水。 NH4NO3=N2O+2H2O
工业上对硝酸氨热分解可制得纯度百分之95的一氧化二氮
(一个笑气分子与六个水分子结合在一起。当水中溶解大量笑气时,再把水冷却,旧会有笑气晶体出现。把晶体加热,笑气会逸出。人们利用笑气这种性质,制高纯笑气。)

一氧化二氮的制取

【原理】硝酸铵在169.5℃熔融,在220℃分解成一氧化二氮和水
NH4NO3 N2O+2H2O

【用品】大试管、铁架台、酒精灯、水槽、集气瓶、硝酸铵
【操作】
1.在能适当加热的干燥装置中,在80--100℃的温度下,使硝酸铵充分干燥。然后用干的研钵磨碎,再在80--100℃的温度下干燥后,迅速放入瓶里加塞保存备用。

2.取2g上述干燥的硝酸铵,加入干燥的试管里,按图装配好,加热(剪短酒精灯的灯蕊,使火焰不太大)后。硝酸铵熔融成液体,以后像水沸腾那样,气泡翻滚。用排水法收集一氧化二氮气体。

【备注】
1.本实验加热的温度不宜过高。温度过高,可能分解生成氮气、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特别是在高温下容易引起爆炸。

2.硝酸铵的用量控制在2g左右,以免发生爆炸。

3.试管口应略低于水平。这样就能避免反应生成的水跟加热部分接触,引起试管破裂。

4.2g硝酸铵在常温、常压下理论上能收集到610mL一氧化二氮,但由于部分熔融硝酸铵随生成的水流去,只能收集到300mL气体,用一只250mL集气瓶就可以了

5.氯气
氯气(CL2)分子是由二个氯原子构成的双原子分子.在通常情况下,氯气呈黄绿色.在压强为101kPa,温度为-34.6度时,氯气液化成液氯.将温度继续冷却到-101度时,液氯变成固态氯.
氯气有毒,并有剧烈的刺激性,人吸入少量氯气会使鼻和喉头的黏膜受到刺激,引起胸部疼痛和咳嗽,吸入大量氯气会中毒致死.所以,在实验室里闻氯气气味的时候,必须十分小心,应该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扇动,使极少量的氯气飘进鼻孔.
氯原子的最外电子层有7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结合1个电子,使最外电子层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氯气是一种化学性质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它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与多种金属和非金属直接化合,还能与水,碱等化合物起反应
氯气可以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起反应来制取

6.硫化氢
硫化氢为无色气体,有臭鸡蛋味,别名氢硫酸。分子量为34.08,蒸汽压为2026.5kPa/25.5℃,闪点为<-50℃,熔点是-85.5℃,沸点是-60.4℃,相对密度为(空气=1)1.19。易溶于水,亦溶于醇类、石油溶剂和原油。燃点为292℃。

硫化氢为易燃危化品,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硫化氢所发生的安全事故主要是着火和泄漏。一旦发生着火事故,消防人员必须穿戴全身防火防毒服,并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能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同时,要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发生泄漏事故时,应迅速将泄漏污染区人员撤至上风处,并立即进行隔离。同时切断火源。应急处理人中应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从上风处进入现场。处理时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并用喷雾状水稀释、溶解。还要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果发生人员中毒,是皮肤接触的要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如果是眼睛接触的,应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如果是吸入的,要将中毒人员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这些处置过后都要立即就医。

(1)氰化物。在农村中常见的是苦杏仁、桃仁樱桃仁内服中毒以后面色潮红、嘴里有苦杏仁的味道,致死量很小,一般口服0.15-0.25毫克(不到千分之一两)就会致死。
(2)砷化物。砷本身无毒。但砷的化合物一般都有剧毒。最常见的毒物就是砒霜,它的化学名称叫三氧化二砷,也叫做信石、信精。砒霜外表与食盐、面粉等很象,因此容易被误食而引起中毒。
(3)汞类毒物。一般会以蒸汽形式进入人体,汞蒸气有剧毒,另外医药用的甘汞、升汞、白降汞等等都是剧毒物,其中升汞毒性最强。
(4)农药类。包括有机磷农药、含氟农药、有机氯农药。其中对硫磷、内吸磷、赛美特、西梅抚、甲拌磷、乐果、敌敌畏等属于有机磷农药。
(5)生物类毒物。这类毒物在农村是非常普遍和常见的,这类毒物主要有:番木鳖碱、马钱子碱、河豚子、乌头、巴豆、斑蝥、桐油、曼陀罗、钩吻、颠茄、大麻、芥草、鱼藤等等。
对于剧毒药品的管理。储存的时候,要将农药存放在专门的室、柜、箱内,并放在通风、阴凉、防潮、干燥、小孩子够不到的地方。使用时要穿防护服装和长袖、长裤,戴口罩、手套。在操作时不要吃东西、吸烟、喝水。使用喷雾器喷洒农药,要在上风、侧顺风、隔行行走,不能左右喷洒,大风或高温天气应该停止喷洒,一般应由懂农药常识和熟悉喷洒器材性能的人喷洒,儿童,哺乳期、孕期和月经期的妇女,精神病人,有皮肤病,皮肤破损的人不能喷洒农药。使用完后,应给用剩的农药贴上标签或其他标志并存放好,以防人、畜误用误食。

光气:化学式是COCl2,属高毒类,系窒息性毒气,毒性比氯气大10倍,常温下无色气体,有特殊霉干草或烂水果样气味,高浓度有辛辣气味。吸入光气主要损害呼吸系统,引起肺水肿甚至窒息。应急处理: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泄露处理:氢氧化钠溶液或液氨喷雾解毒。有被固体光气(三光气,一般毒物)取代的趋势,应用广泛:高档药品、农药、染料、有机合成以及高分子材料等。

酚: 酚具特殊臭味,能使蛋白变性或沉淀。对皮肤、粘膜有强烈的腐蚀作用,引起神经系统损害。在体内经肝脏解毒,大部分失去毒性,一般不会急性中毒。可以作为化妆品的防腐剂,人体均有一定毒性。某些毒性强的防腐剂已被禁止使用,如二氯酚,溴氯酚。茶叶中中含茶多酚,却是良好的解毒剂。茶多酚作为一种天然抗氧化剂,可清除活性氧自由基,能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降低血脂,缓解血液高凝状态,增强细胞弹性,防止血栓形成,缓解或延缓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压发生。

{下面是化学药品方面}
氯气:
主要经呼吸道和皮肤粘膜使人中毒,吸入后立即引起咳嗽、气急、胸闷、鼻塞、流泪等粘膜刺激症状,严重时可发生支气管炎、化学性肺炎及中毒性肺水肿,心力逐渐衰竭而死亡,水溶液也具腐蚀作用。
1、室内通风良好,操作时带口罩
2、立即离开现场,重患者应保温、吸氧、注射强心剂(禁用吗啡)
3、眼受刺激时用2%苏打水洗眼;咽喉疼痛时吸入2%苏打水热蒸气
一氧化碳 及 煤气:
通过呼吸道进入体内,与血液中血红蛋白和血液外的其它含铁蛋白结合,使血色素丧失输氧能力
轻度中毒时头晕、恶心、全身无力;中等中毒时并发生意识障碍;重度中毒时立即陷入昏迷,呼吸停止而死亡
1、将患者移至新鲜空气处,注意保温
2、停止呼吸者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并给以含5-7%二氧化碳的氧气
3、发生呼吸衰竭者,同时注射强心剂
硫化氢:
强烈的神经毒物,具臭蛋味,由于易产生嗅觉疲劳而失去警觉,从而造成急性中毒
轻度中毒时头晕、头痛、恶心、呕吐;重度中毒时呼吸短促,突然失去知觉,死亡.
1、室内通风应良好,感到不适时立即离开现场.
2、眼受刺激时用2%苏打水冲洗,湿敷饱和硼酸液和橄榄油.
二氧化硫:
由呼吸道吸入,对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引起结膜炎、流泪、流涕、咽干、疼痛;重度中毒能产生喉哑、胸痛、吞咽困难、喉头水肿以至窒息死亡.
1、立即离开现场,呼吸新鲜空气。如发现肺浮肿应输氧.
2、服碳酸氢钠或乳酸钠治疗酸中毒、
3、眼受刺激时用2%苏打水冲洗.
氮的氧化物(NO、NO2):
通过呼吸道对深部呼吸器官起损害作用,可能发生各种程度的支气管炎、肺炎和肺气肿,严重者可致肺坏疽。由于损害神经系统,吸入高浓度时迅速窒息死亡.
1、立即离开现场,保持绝对安静,呼吸新鲜空气.
2、静脉注射50%葡萄糖20-60mL.
3、进行对症处理.
氨:
可由呼吸道、消化道及皮肤粘膜侵入人体。强烈刺激眼睛,流泪,咳嗽,声音嘶哑。0、45g/m3接触30min可危及生命.
1、室内通风,操作氨或浓氨水时带口罩或瞬时停止呼吸
2、吸入中毒者立即离开现场;误食中毒者谨慎洗胃,皮肤接触中毒者立刻用水或稀醋酸充分洗涤.
氟化氢:
经呼吸道侵入,腐蚀骨胳、造血神经系统、牙齿、皮肤、粘膜等。水溶液为氢氟酸,对肌体组织有强烈的腐蚀作用。被低浓度氢氟酸灼伤后几小时才会感觉到疼痛,造成的溃疡不易愈合,引起剧痛.
1、严格按规程操作,特别注意带好胶皮手套
2、慢性中毒及骨胳、神经、造血系统受损害者应长期治疗
3、氢氟酸腐蚀的救治,参见表1-14
甲醇:
通过呼吸道及皮肤吸收中毒。
吸入中毒损害神经系统,引起视神经疾病;误服中毒引起恶心、呕吐,全身青紫,重者很快停止呼吸而死亡.
1、通风应良好,中毒者移至新鲜空气处.
2、严禁当乙醇使用.
3、吸入中毒者注射解毒剂.
四氯化碳:
由呼吸道吸入中毒。主要引起肝脏、肾脏以及神经系统的损害。急性中毒会引起头晕、呕吐、视力紊乱、黄疸、肝肿大;慢性中毒引起神经衰弱、胃肠功能紊乱. 1、使用时应通风良好,不要滴洒在台面上.
2、急性中毒者立即移至空气新鲜处,施以人工呼吸,吸氧.
苯及其同系物:
主要通过呼吸道和皮肤渗透侵入而中毒。
急性中毒会有沉醉状,继而面红、头晕、头痛、呕吐,甚至肌肉痉挛昏迷而死;慢性中毒损害造血、神经系统,鼻腔、牙龈出血,肝、肾受损、全身无力.
1、使用时应通风良好
2、尽量用其它无毒或低毒溶剂代替
3、急性中毒者施以人工呼吸,吸氧。全身性中毒者静脉注射器0%硫代硫酸钠.

下面是排行榜

首先,我们的前提条件是不包括放射性的物品,如5克钚元素就可以凭借其放射性杀死世界上所有的人,而钋210的毒性比氰化物高2.5亿倍。其次,世界上有毒物质有几百万种,这里只选几种最有名的。
第10名,氰化物,其实如果要讲毒性,氰化物连前50都进不了,但既然这里只讨论名气大的,并且氰化物是致死速度最快的毒物。所以算个第10吧。
代表人物:氢氰酸、氰化钾
毒性:一克可杀500人(不要跟我说一克有多少你都不知道哈)
来源:到处都有,冶金,电镀,金矿... ...
纳粹德国大部分高官都用此自杀,指甲盖那么一点点就可使人在几秒内死亡,号称闪电毒药,所以倍受欢迎。
第9名,毒鼠强
毒性:超过氰化物几倍
来源:农村卖耗子药的
可能很少人能想到这个东东居然这么毒。前几年到处都有买,但自从南京发生大毒杀事件后,全国已经禁止生产和销售 ,现在谁要沾倒这东东就有牢狱之灾,所以劝你不要尝试拥有
第8名,尼古丁,
毒性:略强过毒鼠强
来源:香烟,据说把烟叶用化学试剂处理可以做出来,具体怎么做偶不知道-_-! 我的天呀,我和这杀人魔鬼亲密接触了二十多年啊
第7名,眼镜王蛇毒
其实有的毒蛇更毒,如澳大利亚海蛇,但我们只讨论常见的名气大的
毒性:一克可杀15000人 ,是氰化物的30倍
来源:把眼镜王蛇的毒牙卡在杯子边上,毒液就会流到杯子里,如果你在这个过程中被...赶紧坐飞机去大城市医院找血清,赶得上的话还有救,顺便说一句,如果你嘴里没伤口的话,那个毒液可以喝下去,因为你的消化系统会把它分解掉,但前提条件是消化道绝对无伤口 。威信最毒的蛇大概是青竹飚和响尾蛇
第6名,蓖麻毒素
这是很有名的毒药,各国的间谍如007、克格勃、中中情局等经常用来做暗杀的武器
毒性:蓖麻毒素是一种毒性非常大的毒素,70微克就足以致命,其毒性是氰化物的70倍,也就是说一克可杀35000人
来源:百度搜索上说,用高纯度酒精和乙酸铅就可以制造,一个专业药剂师就能整出这个东东来。“蓖麻”毒素这魔鬼威信是没有的,我只晓得威信有一种有毒的植物叫“霍麻 ”,被它刺了难受得很,但死不了
以上几种比起普通毒药来,要厉害很多倍,但还不够资格作为化学武器,为啥?要做化学武器,它们还不够毒!我们接下来进入前5名,那才是毒到够格做化学武器的
第5名,相思子毒素
“红豆生南国,此物最相思”古诗里说的那个红豆又叫相思豆,里面含的毒素超级可怕,不仅毒性猛烈,中毒的人会全身内脏溃烂而死,比起闪电结束痛苦的氰化物,此东东极不人道的说 。
毒性:成年人摄入的致死剂量小于0.01克,其毒性强度是蓖麻毒素的70 多倍,相思子毒素是目前已知最毒的植物毒素之一,已被列为潜在的重要毒素战剂和生物恐怖病原物质之一。
来源:相思子毒素是从豆科藤本植物相思子的种子中提取的一种剧毒性高分子蛋白毒素,其含量约占种子2.8%~3.0%。阿弥陀佛,威信好像没有相思豆,只有巴豆子,吃一大捧最多就是拉几天稀屎(好恶心的)
第4名,沙林毒气
毒性:一滴针眼大小的沙林毒气液体就能导致一名成人很快死亡
惨状:受害者会因为肺部肌肉萎缩窒息而死,死前会出现抽搐、口吐白沫和视力模糊等症状。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发明了这种毒剂,但没有使用。萨达姆在上世纪80年代曾对伊拉克北部库尔德人使用了这种无色无味的毒剂。日本“奥姆真理教”制造的沙林毒气案,是世界上首次出现利用化学武器进行的恐怖活动。邪教组织自己制造的沙林毒药质量和纯度都太差,不然绝对不是5000人中毒那么简单
沙林的制法:百度搜索上说,甲基氧二氯化磷与氟化氢反应,得甲基氧二氟化磷,与甲基氧二氯化磷及异丙醇反应,即得沙林。说的轻巧,威信到哪里去找这些东西,什么“氟化氢”,地下水里面倒是含有大量的氟,不然威信人的牙齿就不会黑了
第3名,VX神经毒素
一汤匙VX毒素挥发在空中,附近8条街的人全死光,看过电影“勇闯夺命岛”(就是里面有20个装满VX毒素的绿色玻璃球那个电影),你就知道这玩意儿有多可怕,伊拉克过去曾经在战争中使用过
制造方法简单得让人吃惊,百度搜索上说用去污粉加洗洁精一混合就能生成极少量VX神经毒素。去污粉和洗洁精威信倒是多得很,但千万不要尝试,除非你想死,你绝对是第一个跑不掉的,你在市场上买的防毒面具什么的根本挡不住这厉害的玩意
第2名,炭疽毒素
美国研究了几十年,准备和苏联打生物战争的东东,只要5加仑播撒在纽约上空,3天后就会有50万具尸体,人类在制造毁灭方面真是天才,哈哈
毒性:要在1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造成大规模杀伤要用4吨蓖麻毒素,但同样的范围只需用一千克炭疽毒素孢子。
来源:炭疽毒素是由一种不常见的大型细菌——烟草杆菌产生的。既然是不常见的,你就不要再找了吧。威信这地方,烟草倒是有,2007年就收购600万斤烤烟,但烟草杆菌的确没有听说过
第一名出场了,毒王之王,世界记录上最毒的东西,
你绝对想不到它竟然是你日常生活中很容易碰到的东西,有的生猪肉中有一种肉杆菌,它分泌出的毒素肉杆菌毒素是世界上最毒的东西,一亿分之7克就可杀死一个成年人,换算下来就是半公斤这玩意就足够杀光全人类,所以医生告诉大家猪肉千万不能生吃。还有蜂蜜中也含有肉杆菌,成年人的消化系统可以分解掉,但是婴儿就不行,所以6个月内的不能喝蜂蜜
毒性:一克可以杀1200万人
来源:生猪肉,还有,化妆品中的除皱针药剂就是微量的这个东东做的,你可以买几万瓶除皱针,可以从中可以提炼出百万分之几克来,当然这么少你得用电子显微镜才看得到,但是你有那个技术吗?而且,太花钱。

空气炸锅很火,它真的健康吗?

是不健康的。

空气炸锅工作原理:炸锅内部有一个加热装置,通过热风循环,将锅内食物“烤”熟。因其宣传语常含“健康”“低油”,给人传递了一种美味和健康可以“兼得”的观念。

但相比普通油炸,空气炸锅烹饪的食品脂肪含量确实低一些,但它的加热温度超过120℃,多在180℃~200℃,会产生丙烯酰胺类的疑似致癌物。长期食用这种食品对人体有害。

扩展资料:

空气炸锅的具体原理是利用机器内的烘烤装置快速加热空气,在密闭空间内形成循环热流,使食物快速变熟,同时带走食材表面的水分,使其拥有酥脆的口感。

按照空气炸锅的工作原理,与使用普通的锅具相比,在使用空气炸锅烹饪鸡翅、五花肉、鱿鱼等本身就含有脂肪的食物时,可以不用放油。不过,并非所有食材都不用放油,比如很多蔬菜在油这种传输介质的帮助下才能实现其营养价值被人体吸收的目的。

人民网-多吃空气炸锅食品对人体有害

人民网-空气炸锅无油烹饪更健康?高温或可破坏食物营养

有哪些为了健康你一定不吃的食物?

为了健康晒吃的食物:

1、油炸类食品

油脂被反复高温加热会产生有害物质。比如其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在经过高温处理后会产生聚合物——二聚体、三聚体。另外,大部分的油炸类食品中都含有高浓度的丙烯酰胺,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丙毒”,这是一种致癌物,进入人体后,会破坏维生素,改变蛋白质的性质,“攻击”人体免疫系统,成为心血管疾病的“头号杀手”。炸薯条中的丙烯酰胺含量尤其高,需特别注意。

2、腌制类食品

腌制类食品由于在其加工过程中会添入大量的盐,因而很容易产生诸如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尤其是在腌制蔬菜的过程中,如果盐分少于15%,同时气温高、腌制时间短时,蔬菜中本身含有的硝酸盐很有可能被微生物还原为亚硝酸盐。

科学研究显示,食物在腌制1小时后,其中的亚硝酸盐含量会增加,直至2周左右到达高峰,这种状态至少持续2~3周。亚硝酸盐进入人体后,首先会对肠胃系统产生刺激,影响黏膜组织,并引发炎症甚至是溃疡;还会使血压升高、肾脏负担加重,甚至增加患癌风险。因此,经常食用腌制食品对人体健康有着很大的影响。

3、肉类加工食品

大部分肉类加工食品中也都含有一定量的亚硝酸盐。另外,火腿制品等含有大量的钠,经常食用会导致人体盐分摄入超标,从而造成血压波动明显,甚至对肾功能造成永久性的伤害。

4、饼干类食品

饼干中含有大量糖分和反式脂肪酸,经常食用,容易产生饱腹感,还会影响身体对其他富含营养食品的摄入,从而造成人体缺钙、缺钾、缺维生素等营养不良的现象。青少年经常过多食用饼干类食品,容易肥胖,不利于身体健康发育。此外,有调査发现,人体摄入过多甜食,容易导致胰岛素分泌过高,引发内分泌失调的同时,还会诱发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肥胖、佝偻病、近视、龋齿等多种疾病。

而反式脂肪酸会降低人体血液中的高密度胆固醇含量,增加血液黏稠度,从而增加患动脉硬化和糖尿病的风险。因此,饼干虽然味道香甜,但是食用应该适可而止。在选购饼干或其他类似食品时,如果包装配料表上标明有“起酥油”“植物奶精”“植脂末”“植物奶油”“氢化植物油”等字样时,都说明含有反式脂肪酸,购买宜慎重。

5、碳酸饮料

碳酸类饮料口味独特,尤其适合夏季消暑解渴,所以常常让人欲罢不能。殊不知,碳酸饮料中的多种物质,是人体骨质疏松、糖尿病、肠胃功能紊乱的“元凶”,儿童经常饮用,易得龋齿;成年人过量饮用,也不利于健康。

6、烧烤类食物

当肉类食物在烤炉上散发出诱人的香味时,你可曾想到,这些香味的背后,是蛋白质在发生变化、维生素在被破坏。这些改变,不仅使得肉类的营养价值下降,甚至还会产生致癌物质。有些烤肉外焦里嫩,其实嫩的肉还没有熟透,可能带有多种细菌和微生物,再配上胡椒、辣椒、孜然粉等热性食材,对人体消化系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有可能伤害消化道黏膜,进而诱发癌症。

7、蜜饯类食品

蜜饯类食品含有大量的甜蜜素、防腐剂以及亚硝酸盐,这些物质进入人体后,很容易形成亚硝酸铵。另外,蜜饯类食品中过多的香精等也是损害人体肝脏的“利器”,较多的盐分则会导致血压升高,加重肾脏负担。因此,蜜饯虽美味,食用也要谨慎。

人民网-保护肠道健康,哪些食物要少吃?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9536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