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以前多半都是中老年人患颈椎病,但是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患颈椎病,可能是因为大家的生活习惯以及工作习惯不太好导致的,所以我们在生活中要注意预防颈椎。那么,一般颈椎常见的并发症都有哪些呢?
1、颈椎病并发症
(1)吞咽障碍
吞咽时有梗阻感、食管内有异物感,少数人有恶心、呕吐、声音嘶哑、干咳、胸闷等症状。这是由于颈椎前缘直接压迫食管后壁而引起食管狭窄,也可能是因骨刺形成过速使食道周围软组织发生刺激反应所引起。
(2)视力障碍
表现为视力下降、眼胀痛、怕光、流泪、瞳孔大小不等,甚至出现视野缩小和视力锐减,个别患者还可发生失明。这与颈椎病造成自主神经紊乱及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而引发的大脑枕叶视觉中枢缺血性病损有关。
(3)颈心综合征
表现为心前区疼痛、胸闷、心律失常(如中搏等)及心电图ST段改变,易被误诊为冠心病。这是颈背神经根受颈椎骨刺的刺激和压迫所致。
(4)高血压颈椎病
可引起血压升高或降低,其中以血压升高为多,称为“颈性高血压“。由于颈椎病和高血压病皆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故两者常常并存。
(5)胸部疼痛
表现为起病缓慢的顽固性的单侧胸大肌和乳房疼痛,检查时有胸大肌压痛。这与颈6和颈7神经根受颈椎骨刺压迫有关。
(6)下肢瘫痪
早期表现为下肢麻木、疼痛、跛行,有的患者在走路时有如踏棉花的感觉,个别患者还可伴有排便、排尿障碍,如尿频、尿急、排尿不畅或大小便失禁等。这是因为椎体侧束受到颈骨刺的刺激或压迫,导致下肢运动和感觉障碍所致。
(7)猝倒
常在站立或走路时因突然扭头出现身体失去支持力而猝倒,倒地后能很快清醒,不伴有意识障碍,亦无后遗症。此类病人可伴有头晕、恶心、呕吐、出汗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这是由于颈椎增生性改变压迫椎动脉引起基底动脉供血障碍,导致一时性脑供血不足所致。
2、怎么预防颈椎病
1、仰卧位
睡觉最好能够采取仰卧位。睡觉的时候如果采用的是俯卧位的话,为了更好地保持呼吸,头颈部位往往需要进行侧弯,长时间如此容易造成颈椎韧带的慢性劳损。采用仰卧位这种情况就可以避免,而且也不需要担心睡着之后颈肩部位肌肉放松会导致颈椎失稳。
2、侧卧位
颈椎病患者在侧卧的时候最好能够保持左右膝关节微屈对置,因为脊柱受到床垫的影响会出现弯曲,所以脊柱病不宜长时间采用,脊柱长时间侧弯会发展成为脊椎病。最好的办法是能够在晚上睡觉的时候以仰卧为主、侧卧为辅,避免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还要进行左右交替活动。
3、枕头合适
睡觉的时候出了要注意睡觉体位的正确性,还要注意头部、颈部和枕头之间的间隙。如果枕头不合适,睡觉的时候,头部、颈部处于悬空状态下,很容易造成颈部的慢性损伤,久而久之发展成为颈椎病。如果是患上了颈椎病的患者头颈部不能很好地贴合枕头,会加重病情。
4、良好的坐姿
如果坐姿不正确,特别是需要久坐的人群,经常低头、凳子过高过低都会使肩颈部肌肉长时间处于一个姿势下,时间一长很容易发展成为颈椎病。要保持良好的坐姿就要注意使背部、颈部挺直,肩颈部自然放松,在保持一个姿势一个小时之后要注意活动肩颈部位。
5、良好的站姿
颈椎病产生的一个原因就是肩颈部位肌肉慢慢出现劳损而发展形成,如果在站立的时候也能够昂首挺胸,双肩能够稍微向后展开,下颚微收,后腰收紧,尽量使脊柱保持正常的生理弯曲就能很好地预防脊椎病,也能帮助缓解颈椎病带来的不适感。
很多年轻人和中老年人都患有颈椎病,颈椎是人体中活动性最大,活动最频繁的一段关节,因此也最容易受到损害,患有颈椎病的时候,会感觉到脖子和肩膀都非常的酸痛。但是颈椎病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疼痛,还可能会引起其他的并发症。
2、引起高血压。很多人的血压忽高忽低,即使平时按时吃降压药,血压还是一直降不下来,很可能就是由于颈椎病引起的,因为颈椎病会导致患者的脖子疼痛酸痛,上肢发麻。当颈椎病的病情得到控制之后,血压也会随之下降。
3、心律失常。颈椎病可能会引起心脏的各种不适,患者会出现胸闷,心慌,气短,心律不齐的症状,是因为颈椎压迫了神经导致的,所以当患者出现了胸闷,气短,头晕头痛以及脖子酸痛的症状的时候,一定要及时的去检查,看看颈椎有没有引起其他的并发症。
4、造成视力障碍。颈椎病严重的时候会引起视力下降,视力模糊以及眼睛酸胀,因为如果患者长期低头的话,颈椎病就会压迫到视神经,导致患者的视力出现障碍。
颈椎对人体的影响,上到头顶,下到脚底,浅到皮肤,深到内脏。颈椎的构造很复杂,虽然只有短短七节,但是包含了脊髓、血管、神经。 当颈椎不正,就会压迫到它们,导致局部缺血或神经传导不畅。
当颈椎病反应在视力上,通常和交感神经与椎动脉这两大因素有关。
眼睛的脉络膜受交感及副交感神经调节,当颈椎结构异常导致交感神经不平衡,就可能波及脉络膜,进而影响视力。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还会伴随肩颈疼痛、手臂麻、眩晕、头痛等症状。
如果颈椎的椎动脉病变,则会造成脑部和眼睛的血流供应出问题,容易引起视力障碍、眩晕、猝倒等症状。
应该延伸颈椎,而非挤压颈椎
放松颈椎,视力也会变好。
做任何抬头、低头、转头的动作,都要有保护颈椎的概念。特别注意每一个动作都要延伸颈椎,而非挤压颈椎。
试着抬头看天花板,很多人会觉得颈椎有压力,不太舒服。这往往是由于头部直接往后倒,压迫颈椎所致。
正确的做法是,身体坐直,将注意力放在下巴上,让下巴向上拉。此时,颈部后方不会受到挤压,而是自然地延展开来,而且头可以抬得更高。
抬头时将注意力放在下巴上,拉伸下巴,延伸颈椎,而非挤压颈椎。
1. 摩擦颈椎
在中国古代健身方法“八段锦”中,有一个很有名的动作——“摩擦玉柱”,也就是用双手来摩擦颈椎。郑云龙将这个动作稍做调整,在做摩擦同时,加上抬头的对抗力量,加强效果。
放松颈椎、改善视力的动作一:摩擦颈椎。
作法:
① 双手相叠,放在颈椎后方,右手在上,贴着发际,微微低头。
② 下巴向上拉伸,同时双手往下压,并顺势搓揉颈部。
③ 换成左手在上,再做一次。共做6次。
平常眼睛不舒服的时候,就可以做这个动作来舒缓眼睛疲劳。做完后也会觉得脖子很舒服,后颈筋膜得到放松。
2. 左右旋转颈部
当肌肉筋膜紧绷,氧气、养分就不能顺利到达眼睛。脖子左右旋转的动作可以使肌肉筋膜放松、弹性增加。
放松颈椎、改善视力的动作二:左右旋转颈部。
作法:
① 右手压在后颈处。
② 脖子向右转,眼睛看向右边;同时右手沿着颈部反方向搓过来。
③ 换左边进行。共做3~6次。
在做的过程中会发现,头部能够转动的角度越来越大。
3. 按压风池穴
风池穴位于耳后头枕骨下,发际内的凹陷处。它是头夹肌和颈夹肌的附着点,这些肌肉原本负责左右转头的动作,但现代人习惯驼背,头部不正,因此它们的功能“沦落”为牵拉头部。此处也变得非常容易酸痛。按摩风池穴,能够改善颈椎循环,使眼睛变亮。
放松颈椎、改善视力的动作三:按压风池穴。
① 大拇指按在风池穴上,四指放于后脑。
② 吸一口气,吐气时头向后顶,做出收下巴的动作;拇指向前顶按。按摩3~6次。
做完后,再把双手搓热,敷在眼部,改善眼睛循环。
4. 环绕肩关节
现代人普遍有圆肩的问题,颈椎总是不正,所以必须多做扩胸,张开胸肌,活化肩胛骨的功能。这个动作能够扩展胸部,舒缓肩关节,同时改善视力疲劳。
放松颈椎、改善视力的动作四:环绕肩关节。
① 双手握拳,举至肩膀前方,然后手肘向上抬到肩关节正上方。
② 手肘慢慢向身体两侧拉开,夹紧肩胛骨,挺起胸部。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5374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哪些坏习惯容易诱发糖尿病
下一篇: 感冒发烧吃什么好得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