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当的走路姿势会对我们的膝关节造成磨损,保暖不当也会对腿部的关节造成损伤,所以很多人容易患关节炎,当然有的人没有去医院看过也并不知道自己的关节好不好,但是从平时的走路姿势就可以看出关节怎么样,那怎么看关节好不好呢?关节不好怎么办?
1、可以看这些
(1)走路艰难:除了骨折、手术的患者以外,健康的人若是走路艰难,迈步时腿脚跟不上,想快速行走却力不从心。那么,这很可能是由于腿部肌肉萎缩,身体骨骼密度降低导致的腿部力量不足。常见于骨质疏松的人群、年老体弱的耄耋老人。走路艰难的人群,一定要注意谨防跌倒。否则,很可能会发生严重骨裂的情况,危急关节健康,甚至是生命安全。
(2)走路时一只腿弯曲,始终抬高行走:如果发现他人在行走时,一只腿始终不伸直、相对弯曲,而且脚部在走路时会抬得很高,特别着急落地。那么,这很可能就是其膝盖处患有风湿、或者受伤所致。因为,风湿或受伤会导致膝盖关节处活动受限,活动范围缩小,直接影响人体迈步、膝盖回弯等正常活动。
(3)走路不低头,梗着脖子走:有的人在走路时,会故意梗着脖子走。其实,习惯于这种走路姿势的人,多数都是情非得已的。因为,当颈椎病复发、颈椎肌肉拉伤、颈椎活动受限时,只有不低头行走、梗着脖子行走,才能减轻颈椎的疼痛感,让患者在行走的过程中,颈椎部位更舒适一点。
(4)走路时手臂不晃动:如果在走路时,手臂不随着步伐迈动而摇晃。那么,这除了是一种行走习惯之外,最大的可能就是人体的背部关节受限,摇晃手臂会使其产生疼痛感,导致患者不敢晃动手臂。举例来说,当腰椎出现问题发生扭伤时,走路时若是晃动手臂,就会使扭伤的腰部出现疼痛感,无限放射到整个背部,让患者异常难受。
(5)走路时小碎步行走:患有脑部中枢神经类疾病,会导致人体出现小碎步行走的现象。除此之外,如果发现他人在行走时,出现了小碎步走路的姿势,迈步快、步伐小,就基本可以推测其膝盖骨关节的活动能力降低、关节有衰老蜕化迹象。同时,这也有可能是臀部肌肉拉伤,使其不敢行走导致的。不过,无论哪种原因都需要患者尽快就医,避免伤情恶化或者膝盖关节加速老化。
2、缓解的方法
(1)上下楼梯。大大小小的身体关节中,以膝关节最常、也最容易受伤。杜心如说,上楼梯时,膝关节承受着4.8倍的体重,下楼时承受6.7倍的体重。非常容易对髌骨关节产生压力,久了就易造成软骨间的疼痛。
解决方法:尽量放慢上下楼梯及上下坡时的速度,可以尝试侧身45—90度;下坡时,尽量使用扶手;老人可以多用拐杖,减轻身体对膝盖的重量压力。
(2)跪着擦地板。杜心如说,门诊中不时会遇到膝盖疼痛的女性前来就医,她们大多是习惯在家中跪着擦地板,引发的髌骨股骨疼痛。跪着擦地板,髌骨的压力会压在股骨上,等于两块骨头间的软骨直接压到地面上,时间一长,有的膝盖就无法伸直,起不了身了。
解决方法:尽量不要跪着擦地板,即使非要跪着擦,可以考虑在膝盖下方垫个软垫,且跪的时间不能太久,最好每10—20分钟就要休息一下,可以保持血液循环,滋养关节软骨。如果想舒服些,不如干脆就直接坐在地板上,或是准备个小板凳。男女都一样。
(3)盘腿坐。很多人喜欢盘腿坐,有些年轻人还喜欢盘腿坐床上,使用笔记本电脑。其实,在盘腿坐的同时,膝盖软骨已经受到了压力,还要同时承受上半身的重量。如果盘腿坐使用的力道不对,时间一久,有些人的膝盖甚至立刻就能痛得起不了身。
解决方案:有盘腿习惯的人,可以只弯一条腿,自然轻松就好,不要把两只脚都弯曲盘在一起,更不要用力将腿下压。
(4)手部过劳。家庭主妇干家务,劳动量虽然都不大。但长时间洗碗、擦地等,手腕关节肯定痛。再加上长时间受凉水刺激,更容易发炎。过度负重,则会引发手腕及手肘的关节炎。
解决方案:注意劳逸结合,避免长时间劳动。洗衣服、洗碗尽量用温水。
3、睡觉治关节
(1)颈椎:睡觉时,颈椎位置是否摆放正确,直接关系着睡醒后,人体能否恢复精神抖擞、能量充沛的轻松状态。所以,这就要求大家在睡觉时,要尽量保持平卧姿势,并选择高低适宜的枕头,将颈椎充分垫起到合适的高度。只有这样,才能通过头部的重力作用,帮助变直的颈椎逐渐恢复健康的生理曲度,同时对健康的颈椎起到预防患病的作用。
(2)腰椎:很多人都习惯了侧卧睡姿,尤其是喜欢在睡觉时,将腰部45度角倾斜,腿部斜跨在棉被或玩具熊身上。虽然,这样做可以减轻腰部的整体受重,但是同时也会使腰部因为长时间的错误姿势,变得腰酸麻木,甚至诱发腰肌劳损症。所以,睡觉时应该注意,保持侧卧姿势的时间不宜过久,需要频繁更换睡姿,以更好的呵护腰部健康。另外,对于臀围较大、腰围较细的人群,在平卧姿势时,可以选择腰垫等辅助工具垫于腰下,缓解腰部悬空带来的腰部疲惫感。
(3)膝关节:裸睡,虽然有缓解疲劳、释放压力、催眠等作用。但是,习惯裸睡的人都会有这样的体验:起床后,膝关节冰凉;明明盖好了被子,却经常在睡梦中踢掉被子,彻底裸睡。天长日久,裸睡的人就会因为风寒湿邪的频繁侵袭,致使膝关节疼痛、活动不灵活等情况发生,导致膝关节的健康受损。所以,习惯裸睡或者睡眠时下肢穿衣较少的人,一定要注意在膝关节处盖上一层薄被子,避免膝关节受风着凉或患病。
英国著名医学专业期刊《柳叶刀》曾刊载过一系列研究,指出缺乏锻炼已成为一种全球“流行病”,也是让大家头疼的一种病。长期久站久坐、暴饮暴食但缺乏锻炼让高血压、心脏病、腰肌劳损等疾病长期困扰大家的健康。
走路作为健身运动的项目之一,被国际卫生组织将行走定义为“世界上最好的运动”,曾经因微信一万步的打卡风靡朋友圈,它不仅是年轻人社交的符号,也是保持个人健康的重要方式。
1. 利于心脑血管健康 经常久坐的人容易有下肢静脉曲张等疾病,走路有助于促进下肢静脉回流,保护心脏;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锻炼身体协调能力和平衡感,进而促进心血管健康,降低死亡风险。
2. 活动筋骨,练出好身材 民间有句老话:“百练走为先”,走路可以锻炼筋骨,疏通淤滞的脉络,使四肢更加健壮有力。同时走路也可以消耗多余的脂肪,练出流畅优美的线条,解决众多女性的肥胖烦恼。
3. 延缓衰老程度 在看颜值的年代,没有比一张透露着灵魂美的脸和散发青春朝气的身体更容易让人亲近。走路作为0成本高效的运动方式,在你迈开双腿时就已将健康和美预定。研究发现,走路速度越快,白细胞端粒长度就越长,人更年轻,寿命更长。
4. 愉悦身心,降低抑郁症风险 走入户外,置身于开阔的原野和新鲜的空气中,远离城市的喧嚣和繁杂,身心得到前所未有的放松和愉悦,对于治疗抑郁症大有裨益。走路降低了神经的紧绷感,提高了兴奋性,可以舒缓低沉、抑郁的情绪,形成情绪上的正向引领。
不过,走路也有讲究,“日常万步,有益健康”并不适合所有的人,走路也要注意强度。
对于有冠心病、肥胖、下肢骨关节有疾病或损伤的人群,长时间走路可能会对心脏、下肢等部位造成影响,走路时间不宜过长。
走路时膝盖微弯可以减轻身体重量对膝盖的压力,同时缓冲地面的反作用力,还有就是微弯的膝盖可以更好地控制身体的重心。你会发现把腿绷直了站立比微弯膝盖站立容易累,还有就是跑步比赛时你也会发现运动员会采取弯腰屈膝的动作。所以走路时不要把膝盖伸直而要微弯。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4771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