涿鹿、阪泉是先民们流传下来、后经记载的两个地名,真正见于当时记载的地名则以奴隶社会的殷商王朝为最早。那时还没有纸张,也没有布帛,卜辞文字是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这些刻字的龟甲、兽骨实际上就是当时王室的档案,其中当然包括很多的地名资料。
甲骨文中的地名
自从清末在今安阳小屯一带(即殷墟)发现甲骨后,人们又在河南其他地方以及陕西、山东、河北等一些地方陆续有所发掘。仅安阳及其附近估计即有10万片被发现,其中一部分已流落海外。根据1965年出版的《甲骨文编》所收已识和未识的字达到4672个。据陈梦家估计,“卜辞中所记载的地名约在500个以上”(《殷墟卜辞综述》)。其中,有商代的都城地名和不少方国地名。
周本来也是殷的附庸国,因为受到北狄的侵扰,由今陕西彬县一带南迁到今陕西的岐山和扶风间的周原地区。近些年来在这里也发现了大量甲骨与铜器,后来周又先后迁都于丰和镐,终于灭了殷商,建立了周王朝。
周原出土的甲骨与青铜器都较殷商时期有很大进步。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6043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新莽时期地名的混乱
下一篇: 西汉的王国、侯国、州、道与西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