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
作为当时排名前二的军事大国,长平之战可以说是秦赵生死之战。
白起坑杀四十万大军;秦军动员百万人。
很多人质疑这个数字。
认为古代战争并不能动员如此多的士兵...等等因素。
那这个怀疑有没有道理呢?
就要知道这两组数据是怎么得来的?
有公式。
01时间
现在一般认为长平之战是三年。
是从白起遮绝太行道开始算的。
一般以《史记·白起列传》为时间线:
“四十四年,白起攻南阳太行道,绝之。四十五年,伐韩之野王。野王降秦,上党道绝。”
然而这些人都无视了一个重要事实,那就是四十七年王龁才开始“攻赵”。
据《睡虎地秦简》记载:
(四十三年)四十四年,攻太行。四十五年,攻大野王。十二月甲午雞鳴时,喜產。四十六年,攻亭。四十七年,攻長平。
也就是说,从上党被孤立,到王龁开始在上党敲打赵国,中间有两年多没动静。
七月免去廉颇,九月就结束了。
02
现在有很多人质疑长平之战的人数,是从粮食供给和后勤能力角度质疑的。
如果参考所有已知材料,长平之战具体参战兵力统计可以得出如下解释:
我们就先假设秦军有50万参与决战。
每个月每人口粮1.5石,2个月3石。
这个数字也不是随意报的。
陕西汉唐石刻博物馆里,保存有一个石秦权。
这件秦权为铁铸,半球形,平底,顶部有钮。
权身上的铭文依稀可见,其中几个清晰的文字显示,这件权为秦时一石重的标准权。
而秦代的衡制是以战国时期秦国的衡制为标准制定的。
其衡制为:1石=4钧=120斤,相当于现在的60-70斤左右。
那我们推算长平之战决战阶段,秦军消耗粮食是150万石。
按照里耶秦简税田简的记录,大体上,每一亩收租1石5斗4升,约写为1石5斗。
所以亩率一石半约是一个全国的定额标准。
那么如果我们做理想化平均的话,则150万石=每户15石的10万倍。
也就是说,这是10万户一年的田税总额。
假设一户5口,则10万户也就是50万人。
当然秦国后勤人数不可能是这么少。
03
那为什么上党降赵2年以后,王龁才开始敲打赵国?
原因就在于要攻打上党,秦需要用这2年时间用接力式的办法,从全国各县开始交替向河东郡输粮。
这还不算王稽拜为河东守三年期间,河东郡自己的产粮。
战国时代的秦郡为军区性质。
秦制,首先在边地征发编户民为兵,不足的则从各地调集。
绝非很多人以为,部队都在关中集结,粮草也都从后方集结,大家一起开步往前线走。
实际上,就因为有分散征兵,到了前线统一集结的形态,才会有秦律里的禀食方面的种种规定。
因为这些从自己家乡从军的人,家乡政府会发给他们每人凭证。
依据这些凭证,从沿途各官仓领取口粮。
而接力式的运粮,保障了运输途中粮食的量不至于减少。
所以往往以徭役形式,让编户民自备车马口粮进行县与县之间的短途运输。
这就好比,如果在秦代爆发淞沪战役,在上海爆发战争了,首都在南京。
那么粮食供给前线的模式是:苏州仓就近供给上海,然后无锡仓补苏州仓,常州仓补无锡仓这样的形式。
因为运粮的人是自备口粮,所以运输期间,粮食基本不受损失。
所以秦相当于用了至少2年的时间,做了这个长平之战几个月的准备。
04
我们又从口粮需求总数上,可知当时秦国人口仅仅缴纳田租就可以承担这些人几个月的消耗。
秦的田租税率是十税一。
那也就是说,秦在决战期,根本不需要考虑运输,所有后勤人员全部由民转兵。
再一个,十税一的意思,不是说你收了150石粮食,15石作为税。
是根据庄稼涨势,从你田里划十分之一面积作为税田。
不是总产量的多少。
而且根据里耶秦简的迁陵税田简记录,很多地方因为土地质量问题是要相对扩大授田面积的。
比如你这里的土地质量不行,原本该给你100亩,实际给了你150亩,然而你的税田面积依然是10亩。
05
还需要指出一点的是,我们看自从魏献安邑,秦置河东郡以后,有一个记载是秦国赐爵募徙河东。
《史记·秦本纪》载:
(秦昭襄王)二十一年,错攻魏河内。魏献安邑,秦出其人,募徙河东赐爵,赦罪人,迁之。
这透露了一个什么信息呢?
秦国关中本土,可能已经没有多少地,可以按规定授田了。
所以,“魏献安邑之后,秦尽出其人。”
就是秦国不要你当地的魏人,而是从秦本土招募,去填充安邑。
也就是说,长平之战前,秦国已经经营河东郡二十多年了。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说长平之战秦赵双方真有几十万参战是可以的。
但也有另外一种可能的解释,就是那个兵力是“积”出来的。
什么意思呢?
06
来看里耶简里的户数统计记录:
说,秦始皇三十二年迁陵县积户55534户。
但里耶简里还有一个记录:
说,秦始皇三十二年,迁陵县见户161户。
再看,同样是二春乡在秦始皇三十年八月所用刑徒数量统计:
对比一下发现有什么规律?
上面城旦、鬼薪积90人;下面,城旦鬼薪3人。
上面仗城旦积30人;下面仗城旦1人。
那为什么是三十倍?
因为下面这张图代表的是月积簿。
也就是所谓的积,是人数乘以单位时间天数的结果。
为什么统计的时候,既要统计实际“见”数,又要统计某年某月的“积”数呢?
因为“积”数会反映一定的变化,它与见数进行核对的时候,积数表示的是某一时间段的大概情况。
综上,另一种解释就是,长平那几十万人,是人数x两个月的时间积出来的。
07
积数意义何在?
我们现在考虑这么一个情况,假设现在长平有200人驻扎2个月,那么就是200(人)*2(月)*30(天)=12000积;
但是假设,这里只有100人驻扎了2个月,另有100人是在2个月的最后一天到的,则是100(人)*2(月)*30(天)+100(人)*1(天)=6100积。
前线兵力要么增加,要么减少,不会在长时间一直不变对吧?
那么我们就知道,如果有变化,那么积数肯定不会等于见数乘以那个时间段的天数。
按照秦的行政文书制度,凡是这种人口,户数的增减变化,必须记录具体的时间和事由。
然后上级官府考核的时候,就可以看到这里面包括的禀食、禀衣、出徭赋的数量,基层是否存在一个弄虚作假的问题。
因此,核对见数和积数是有必要的。
08
所以,为什么长平之战后,白起立刻杀降,而且后面马上就跟了个数字。
这是因为,长平之战的决战在秦昭王四十七年九月结束。
这是这一年的最后一个月。
(秦以十月为正月)
根据秦律,调整口粮标准等,都是在来年第一个月也就是10月开始的开始执行。
所以从这个角度,一个可能的解释是,史书上说的那几十万,可能是个积数。
但是我们考虑这样一个情况,记载说白起到达长平以后,分别动用了25000人和5000骑实施对赵的分割包围。
那这就是3万人。
如果说这3万都在那里待了60天,实际上更可能是59天,那就是177万了。
然而我们知道,这并不是秦的全部兵力。
所以为什么给出上面两种解释呢?
因为那个人数也很可能是一个复杂的积数结果——
相对较短的单位时间内,可能人数很多,但实际人数要少。
故而秦国也负担的起。
也就是说,白起坑杀的赵卒人数/秦军人数,实际上可能达不到40万/百万。
PS:
秦国经过变法,综合国力是远超其他六国的,因此他的某些方面,是后世的一个模板。
后世无论怎么改,还是在他那个条条框框里。
所谓百代皆行秦政,不是吹的。
反观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大部分政策是失败的。
从当时政府的政策从行为分析来看其实也不算什么毛病,因为做决策的人不可能超越历史,路径依赖是必然的。
但实际上政治环境变化了政策却没调整,这就是失败了。
秦国当时的劳役征发是按照爵位来确定的,也就是爵位到了一定等级就可免除劳役。
可是爵位的取得是以军功和事功为基础的。
那秦国的本土,也就是巴蜀和关中平原的秦国故地的百姓自然比六国的百姓的爵位高。
始皇帝征发的劳役,基本上是以六国百姓的劳役为基础的。
虽然形式上,始皇帝是统一了六国,但从法律、财政、劳役系统来看,其本质就构成了秦国对六国地区的一种压迫。
这种压迫表现在秦国故地和六国地区的百姓的待遇是不一样的。
基本上这就是引起六国反抗运动的根本原因。
从秦末的反抗战争来看,反抗军都是六国的,秦国内部很安定的。
只是到了战争中期,才有将领们扛不住了,投降了项羽他们。
不过秦始皇那会也有其本身的局限性。
汉代用的就是改良版。
越往后越改良。
所以你看清朝内部什么问题都能解决,没有外戚太监权臣,农民起义也压的下来。最后打爆它的是外国人。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3747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你的伤口,也许需要这十味止痛药
下一篇: 这就是人性!(太现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