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之战最终以曹操取得胜利而收尾,之后,曹操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南下,而南下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刘表所在的荆州,只可惜据《后汉书》记载“十三年,曹操自将征表,未至。八月,表疽发背卒。”可以说,这两位乱世中的枭雄很遗憾的丧失了一次正面交锋的大战争,而我们这些历史的读者也缺少了一次品味大对决的机会。不过,就在刘表病逝襄阳之前,刘表他老人家做了些什么呢?在刘表他老人家病逝后,荆州又发生了些什么呢?且看我慢慢道来。
首先是立嗣问题,这是一个所有君主都不得不去面对的一个大问题,那么刘表膝下我们所最熟知的二位公子便是刘琦和刘琮,不过呢,刘表并不只有这两个儿子,还有一个叫做刘修,字季绪,可惜这个刘季绪跟刘琦、刘琮比起来就差远了,《三国志》中记载“季绪琐琐,何足以云”。就是说他刘修絮絮叨叨,是一个不值得去理会的人,于是在立嗣上有竞争力的就只有刘琦、刘琮二人。
《后汉书》中明确写到,一开始的时候,刘表是十分喜爱自己的长子刘琦,原因就是刘琦和自己长得像(就这个理由来说和袁绍有点像,都是老帅哥都喜欢小帅哥),但是刘琮对于自己的个人问题处理的比较好,娶了个好老婆(刘表继室蔡夫人的侄女),这样一来就是亲上加亲,接下来的就不用在多说了,蔡夫人必然是喜爱刘琮而厌恶刘琦,在以后漫长的夫妻生活中,各种枕边风就不断在刘表耳边吹呀吹,刘表又宠爱自己的老婆,日子久了,刘琦在刘表心目中的地位也就愈来愈不如刘琮了。不仅如此,蔡瑁和张允二人也和刘琮的关系特别好。至此,对二人做上一个比较,不难看出在立嗣竞争上,刘琦只有长的帅一个优点,而刘琮从结婚开始起步,内联夫人,外结重臣。如何能不在决定君主位置上这件事胜过自己的哥哥呢?包括我们提到的刘表病重之时刘琦前来探望,却被张允等人拒之城外,这就是没有结好于重臣、大族最直接的弊端的体现,你这个公子哥完全没有话语权嘛。
当然,刘琦也并不傻,上楼抽梯这一招倒也是聪明,硬生生的把诸葛亮拉进了这趟浑水,又恰逢黄祖为孙权所杀,接下来江夏太守这个位子,也算是自己目前最好的一个归宿。而不久之后刘表因病去世,刘琮便被众人拥护上位(《后汉书》中有记载:“十三年,曹操自将征表,未至。八月,表疽发背卒。在荆州几二十年,家无余积。”可见刘表还是相当清廉的,并不贪财)。
同时客观的说,刘琮的继位其实并不能说完全是个错误,在继位之后,面对曹操的大军压境,刘琮并没有我们所第一想法的那么懦弱,面对一种大臣(蒯越、韩嵩、傅巽等)的劝说归降,刘琮还算是比较强硬的。原话是这么说,“今与诸君据全楚之地,守先君之业,以观天下,何为不可?”这其实表面上是说“何为不可”,可我觉得没有哪个会真的傻得把父辈基业拱手相让,不过可惜这并不是刘琮自己就能决定的,史书中记载刘琮是后来被“巽曰:‘逆顺有大体,强弱有定势。以人臣而拒人主,逆道也;以新造之楚而御中国,必危也;以刘备而敌曹公,不当也。三者皆短,欲以抗王师之锋,必亡之道也’”的三项对比论和刘备的成败结果假设论:“诚以刘备不足御曹公,则虽全楚不能以自存也。诚以刘备足御曹公,则备不为将军下也。愿将军勿疑”所劝动的。
我这里简单的翻译一下这两个对比论和假设论,对比论就是说我们臣子,对抗朝廷是叛逆的;我们荆州刚刚发展起步,对抗中原是危险的;靠刘备对抗曹操,是不现实的,三者一比,优势全无,这仗没办法打,抵抗只会自取灭亡(这个话我怎么听着像当年荀谌劝降韩馥的话呢),而刘备的成败结果假设论就是说,首先,你不如刘备,如果刘备打不过曹操,那荆州要完蛋。如果刘备打赢了曹操,那刘琮你得完蛋。不管怎么看,只要不投降,你就得完蛋。
这里的一番话,看似劝动了刘琮,但我认为刘琮完全是被逼着投降的,荆州的主导权其实完全不在他刘琮的手中,刘琮不过是一个被架空的君主,荆州的话语权尽在豪族大家和名门重臣手中,而投降这个方针对于他们来说非但无害反而有利,这个与之前张济等的军事战争不同,在于张济等人的是掠夺性战争,是只会对他们产生负面影响,侵害他们利益的战争,所以必然荆州集团上上下下会有积极地抵抗措施。而面对曹操的大举用兵之时,荆州豪族和重臣们心里面都明白,抵抗的话无论胜负所付出的代价都是惨痛的,反观投降的话,曹操必然会保护他们的利益以用他们来为自己在荆州立足而服务。两相对比不难看出,荆州的投降非刘家一人所言可定,刘琮的话语也是非常的无力。
当然啦,刘琮最后的下场倒也不错,没有像演义里面一样被截杀途中,而是为谏议大夫,参同军事,是个四品的官阶(其实也完全没有截杀他的这个必要,就如同刚刚分析的一样,当曹操可以更大限度的保障荆州士族大户的利益之时,刘琮的存在就已经不具备其威胁性了)。
而刘表相比其子刘琮,在位荆州之时虽然没有完全能够控制住荆州的全部势力,但是也是有自己的独到的手段的,无论是招张绣还是收刘备,都是一种强有力的自我军阀的建立,但是这些力量始终难成大统,被中心力量一直排除在外围,文化行政军事人员亦是如此,在核心力量的阻挠下,所有不姓“蒯”、“蔡”等的人才一直也肯定都是被排挤的状态,难以深入到荆州的核心当中,没有豪门大族的力量支持,刘表所有的行动都是相当的无力且不持久的。再加上刘表身为一名读书人,虽有魄力和霸气,但是确实是如《诸葛亮传》中所说“刘表性缓,不晓军事”,这样的一个致命缺点在军事建设上也是体现了出来。如此看来一没有姓“刘”的人才团队,二没有姓“刘”的有规模且忠心听命的军队,刘表在面对荆州的大族控制的局面也只能之勉强支持了了,而随着他的撒手归天,刘琮必然无法压制得住这些各怀鬼胎的大族们,这样看来,荆襄地区的改“刘”换“曹”也是无奈且必然的结局了。
纵观刘表一生,也算得上是乱世之能臣了,经历了党锢之祸、单骑入荆、韬略江南、坐看官渡等等,虽然最后历史并没有选择他,但这并不能影响他是一位英雄的事实,谁又说只有真正一统天下的才算得上是英雄呢?我相信,当时的人们也一定是喜爱这样一位的君主的,而他的存在,更给这个乱世添上了温和宁静的色彩。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3641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