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读:2007年,湖南一个基础设施的工地上,无意间发现战国古墓群。墓中出土一把青铜剑和其他百余件珍贵随葬品。附近村民议论纷纷,一致认为这种规模的古墓群,一定是战国贵族的古墓。然而专家的回答却出乎了大家的预料:这其实只是个平民墓。
一声脆响时间回到2007年的年底,郴州南塔公园正在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推土机将一层层的黄土铲开,而工人们则用锄头、铲子等工具进行细致的修整。
无意间,一名工人一锄头下去,人们听到了一声脆响,开始大家都以为碰到石头上,可是那块被挖出的泥土中,却隐约地露出了一块黑色的东西,在红色的泥土中甚是抢眼。
于是,工人小心翼翼地落下了第二锄头,这一挖,一把短剑的剑身出现在了人们的面前。
施工部门马上联系当地文物部门,而考古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发掘工作后,一座战国时期的古墓逐渐地显现出来。
可是由于密封条件不好,棺椁已经完全腐朽,陪葬物品中的青铜礼器和陶礼器,也已经完全被坍塌下来的夯土压碎,只剩下一把青铜戟,和这把被折断了剑鞘的青铜剑。
看来这把不幸被折断了剑鞘的青铜剑还是幸运的,因为它竟然还能还原几千年的历史,重新回到这个久违的世界。
考古人员相继又发掘了其他的古墓,历经大半年的时间,几十座古墓相继重见天日,南塔公园俨然成了一个巨大的古墓群。因此附近的村民都纷纷议论,这个古墓群肯定是古代的将相王侯之墓,不然谁会拥有如此财力?
然而专家给出的答案却出乎大家的意料,这个古墓群的主人其实是个平民。
平民大墓随着古墓的发掘工作进一步展开,一批珍贵文物也随之出土,其中有铜镜、滑石壁、陶罐等物件。只是保存完好的并不多,并且质地一般,在战国时期属于非常常见的物品。
可以说,在众多的陪葬品中,也就是这把青铜剑还稍有价值。
这把剑长约40公分,虽然剑鞘已经碳化,但剑身却保存得十分的完整,可以达到国家一级文物的鉴定标准。
那么墓主究竟是什么身份呢?如果是古代的王侯将相,那为什么陪葬的物品那么的简陋和寒酸?如果不是,怎么会有如此规模的墓葬群呢?又为何选择在郴州南塔岭修建呢?
出乎人们意料的是,考古人员根据出土文物和墓葬规格判断,墓主人只是战国时期一般的平民,之所以给出这个结论,主要有以下3点原因。
1、在战国时期,并非只有将军才会佩剑,许多游侠、剑客等平民也会携带佩剑。
2、战国时期的战争非常频繁,因此许多男子也都会佩戴佩剑,以此达到防身的目的。
3、墓葬虽然出土了百余件文物,但从规格以及质地来看,属于非常普通的物品,就连这把青铜剑的质地也是非常的普通。
这把青铜剑不仅非常轻薄,且剑身上布满了致命的泡状铜锈,并且是从剑身的里面长出来的,也就是说外表看上去没什么,但内部已经腐蚀,而这种铜锈会把外面的一层铜顶开,从而造成了剑身的斑驳陆离。
既然不是贵族的墓葬,那么为何会有如此规模呢?
专家通过墓葬规格及陪葬品判断,这座墓葬群应该是一个民间普通家族的墓葬,可能是由于连年战乱,家族中去世之人较多,也就逐渐形成的这个大规模的墓葬群。
而之所以选择南塔岭为墓葬之地,主要是因为这里的地理环境较好。
南塔岭位于郴州市南端,坐南朝北,是一个海拔250米,微微隆起于地面的小丘陵,它山势不高,坡度也比较平缓。
同时南塔岭离郴州的老城区特别近,这就有利于古人将棺木方便地运抵此地,也不需要费多大的力气,就能将棺木抬上山。
此外,南塔岭的土质非常好,是典型的南方红泥土,紧实度好、黏性大,这就有利于棺木及其他随葬品的保存。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南塔岭地势开阔,从岭上放眼望去,整个郴州市区尽收眼底,这样的地理位置,在古代来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
参考资料:《史记》、《南塔岭古墓发掘记》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3641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