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东方莎士比亚"李渔笔下的常山

常山旅游 2023-09-22 13:47:02

李渔(1610—1680)

字谪凡、笠鸿,号笠翁,浙江兰溪人,是明末清初着名的戏曲家、小说家、诗人,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李渔一生创作颇丰,有一百多卷。代表作有《比目鱼》《风筝误》等十种,合称《笠翁十种曲》。

李渔与常山的情缘非常深厚,一生多次踏进常山这片热土,留下了深深的足迹。

01

被衢州戏曲的繁盛所吸引

据《李渔全集》《衢州简史》《戏曲大师衢州古城缘》等史料记载,从明崇祯元年(1628)至清顺治八年(1651),为李渔与金华、衢州关系密切时期。李渔经常坐船到衢州一带游山玩水,体验民俗风情,留下了许多咏物状景的诗词和别出心裁的楹联,搜集积累了许多创作素材,为日后的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衢州繁盛的戏曲文化也让李渔流连忘返,着迷其中。清顺治八年(1651),李渔举家东迁杭州,过着“卖赋以糊其口,吮毫挥洒怡如”的生活。这期间,他创作了小说《无声戏》(又名《连城璧》)。其中第一回《谭玉楚戏里传情,刘藐姑曲终死节》素材来源于衢州府杨村坞,第七回《妒妻守有夫之寡,懦夫还不死之魂》素材来源于常山县。

《无声戏》

另据《明代商业与社会变迁》(许敏)和《钦定重修两浙盐法总志》(明·阮元)以及清嘉庆《常山县志》等记载,明末清初常山已经成为徽商在衢州经商开发的首选之地和闻名遐迩的徽商货物(特别是盐类)集散地。李渔受常山“徽人社区”的影响,曾在《无声戏》《十二楼》等着作中多次提及徽州负贩行商的落迁定居现象。

由此可见,衢州戏曲的繁盛深深吸引了李渔,而常山徽商兴盛,更增添了李渔的兴趣,因此,李渔在明崇祯元年(1628)至清顺治八年(1651),足迹曾遍及衢州府各县。

李渔故居

02

《治妒记》取材常山故事

李渔《无声戏》第七回,素材源自于常山的史料记载。该回小说主要写明永乐年间,常山费隐公设计疗治邻家妻淳于氏妒忌的故事,后人称之为《治妒记》。

这一史实,笔者还可以从《治妒记》内容中找到佐证。

《治妒记》一开始就介绍了一个治家方面有气魄、有才术的强硬丈夫。此人姓费字隐公,明洪武末年人,就住常山县,由进士出身,做到四品黄堂之职。他大小妻室共有20多房。不想四十之外,忽然丧了正室,娶了个极妒极悍的新寡之妇,作为续弦继室……

经翻阅历代《常山县志》,虽然对应的人物原型无法确切找到,但局部相似的历史人物却有几个,而且常山民间还有一些不同版本的治妒传说,也有类似醋大王试验奸情的故事,这说明李渔的《治妒记》是集民间传说之大成。

《治妒记》中,有些对话和表述是常山人经常会说的口头语。“鸡蛋里面寻出骨头来”“原来是净桶里面的东西,叫作‘米田共’”“怕她要取回席,不肯出去相见”等。这些语言似乎带有一点常山腔的“土味”,至今常山本地人还会在相应场合加以运用。这也许是巧合,也可能是李渔在写作时吸收了一些当时常山人的口头语。

《治妒记》以常山、江山一带广为流传的俗语作为结束语。可见,《治妒记》故事和这一俗语是有联系的,不是简单偶然的结合,它们都是带有常山、江山“接地气”的东西。

03

“即事诗”描写常山山水

李渔曾多次往返“常山—开化”采风,也留下了一些诗文佳作,如 李渔的即事诗十二首,即《自常山抵开化道中即事六首》和《自开化抵常山舟中即事六首》。

在《自常山抵开化道中即事六首》当中,李渔着重描写了自常山抵开化,步行在崎岖山路上的所见、所遇、所觉、所知及其心情的变化。不少诗句,都真实反映了当时常山至开化山路高低不平、弯曲狭窄,以及雨后山野如洗、油菜花麦穗如浪翻滚的景色。而“多情忽觏云头雨,催得诗成却又睛”“寻诗莫避山溪险,好句多从险处来”等诗句,则是李渔有感于常山山水风貌后的经典佳句。其中,“丈人相对岩阿立,不叱王候自下车”,则从其自身感觉出发,极好地描写了常山石门以北林间山路上岩石当道、奇险难行的状况。

在《自开化抵常山舟中即事六首》当中,李渔通过描写自开化抵常山,坐在船上的所见、所遇、所闻、所觉,集中反映了他在返程时的轻松愉快心情。李渔的两篇《即事六首》,语言朴实无华,却写得非常传神,足见他对常山、开化两地山水浓厚的感情。

转自:常山人

作者:毕建国

编辑:小逸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guoxue/13596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