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此仗起初只有主席一人要打!49年后黄克诚说:主席的决策真是高明!

陈冠任 2023-09-21 15:49:27

毛泽东一生力排众议,打了不少的好仗,令人敬佩。

1931年,根据毛泽东“诱敌深入”的方针,红军将蒋介石的第一次“围剿’粉碎了。随后,在上海的临时中央派项英、王稼祥等人来到中央苏区,组成了中央局,并建立了军事委员会。项英为中央局书记兼军委会主席,毛泽东为军委副主席兼红军政治部主任,不再担任红一方面军总政委兼总前委书记的职务,朱老总也当军委副主席。

这是在上海的临时中央决定的。

随即,不甘失败的蒋介石的第二次“围剿”又来了。这次,蒋介石采取“步步为营”的战法,筑堡前进。敌人重兵压境。中央苏区的最高领导者项英没有什么作战经验,他主张跑,离开苏区,把红军带走。

但是,毛泽东反对这个做法。

黄克诚后来回忆说:

“开始,就毛主席一个人反对项英的逃跑主义,反对离开苏区,主张就地打仗。”

在红军高级将领中只有毛泽东一个人主张打!

这是多么不一样的眼光。

这个争论持续了一个多月,毛泽东终于得到较多的将领的支持,不少人开始认为按照毛泽东的战法,可以打垮蒋介石“步步为营”的堡垒政策。但是,多次会议仍然没有做出打还是不打的结论。

这时,敌人已经进到了江西的富田和东固一带,敌兵在东固的山上把堡垒都修起来了,情况非常紧急。怎么办?这时候,毛泽东拿出了胆识,果断地下令出击。

战斗一发起,红军一下子把敌人的几个师消灭掉了。其中敌公秉藩的28师被红三军团全歼,敌将公秉蕃也给活捉了。

就这样,一度乌云压顶的敌第二次“围剿”被毛泽东轻松粉碎了。

1980年,当时在红三军团的黄克诚谈起此仗,意犹未尽地说:

“毛主席当时以政治部主任的名义下命令指挥了部队。别人没有办法嘛!如果实行项英的办法,那就糟糕了,红军就要离开中央苏区,根据地就会丢掉。在这个关键时刻,毛主席的决策比任何人都要高明,这是明摆着的铁的历史事实。这段历史毛主席不好讲,别的人也没有讲。所以,很多同志都不知道。”

正是毛泽东杰出的智慧,使得他在各种风雨中不倒,且每打一仗,更获红军将士的拥护和爱戴。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3292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