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跟大家介绍三国时期的第一家族,说起三国后的第一家族,那当然是最后的赢家司马家族,人家毕竟统一了天下,但说起三国纷争时期,最牛的却是靠着一龙一虎一狗征服三国的诸葛家族。
但是在阿飞看来,三国时期最牛的家族并不是这三家中的任何一家,毕竟这三家只能在自己家的地盘上当皇帝,还不一定掌握着实权。而有一个家族却能在三个国家中立足,而且地位显赫,对三国时期历史的发展起着重大作用,这个家族同样大名鼎鼎,他就是——诸葛家族。
说起诸葛家族,我们第一个想起的就是诸葛亮。诸葛亮是刘备手下的重要甚至说是头号谋臣,在刘备当上皇帝后,诸葛亮就被封为了丞相。而刘备死后,蜀国实际上就是诸葛亮说了算了,小皇帝刘禅什么都不管。
诸葛诞起兵的同时,联络的吴国一起抵御司马昭,吴国就了被他打败过的文钦来支援。但是,诸葛诞为人刚愎自用公元258年3月,魏国攻破寿春城,诸葛诞仓皇出逃的路上,被胡奋追杀。原本诸葛家三个兄弟在三个国家,到最后总会有一个赢家。结果诸葛诞来了这么一出,三个人都以失败告终。
马超就不必多说了,为了给父亲马腾报仇,曾在西凉骑兵,联合羌人,杀得曹操溃不成军。当然他的胜利只是暂时的,谋略方面和曹操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的,所以马超在军事失利之后,先是投靠了张鲁,后又归顺刘备,被封为五虎将之一。
但在历年的战争中,马超的家人也死伤大半。父亲马腾被曹操杀死,马超的妻子和子女也被张鲁砍杀,最终他只剩下堂弟马岱和马抗了。先说马岱,他的寿命最长,在马超去世之后,一直跟着诸葛亮,熬死了诸葛亮之后,还依据他的计谋,杀死了魏延,尔后还有一次领兵北伐曹魏的消息,也就从此时开始,马岱突然神秘地从历史上消失了。
207年,在徐庶推荐下,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帮助自己,实现统一。诸葛亮为刘备提出了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即着名的“隆中对策”,刘备的迅速崛起,都是与他的规劝和具体帮助分不开的。221年,刘备称帝,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任丞相。223年,刘备死,刘禅即位,诸葛亮被加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辅佐刘禅,治理蜀国,死后追谥忠武侯,后来东晋政权推崇诸葛亮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
蔡讽长女嫁给了黄承彦,小女嫁给了另一个人:刘表。这一下,诸葛亮就跟荆州所有叫得上名字的士族有了关系。成为一枚可以联系所有荆州名士的棋子。因为这,才不断有人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刘备才可能带着关羽张飞去见诸葛亮。不然,刘备才不会去了三回,非要见到不可。
本来是来逃难的,逃着逃着,就成了荆州交际圈的中心人物,可见诸葛叔叔用心良苦。最后诸葛亮投名主刘备,成就了自己的事业,这个原本不是特别出名的家族最终成为了三国第一个家族,而关于诸葛诞的事情,我们下回再聊。
三国中刘关张三人第一次分散是因为徐州之战。
徐州之战,吕布在陈宫辅佐下设计将刘关张骗到山谷并予以围攻,刘备得知中计立刻下令撤退,可吕布杀得太快,打乱了刘军,刘备带领十几骑人马冲出重围时,曹操才赶来救援。
三国时期,诸葛家族三兄弟很有意思,分别效力于魏蜀吴三个国家,《世说新语 · 品藻》中有言:“于时以为‘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龙虎的说法倒还贴切,但狗似乎不是那么动听,所以,后面添加了注解:注云:狗乃“功狗”之狗,虽非龙虎之比,亦甚有功之人,故曰并有盛名。
“蜀得其龙”是指诸葛亮,为建立蜀汉政权立下赫赫功劳,并被后世称为千古良相,忠义的典范;
“吴得其虎”是指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作为孙权手下的重要谋臣,深得孙权信任,一度任大将军。
“魏得其狗”则是指诸葛亮的堂弟诸葛诞,仕宦魏国,官至征东大将军。
有人说,诸葛家族审时度势,分侍三国,在天下未统一之时,各国都安排一人,避免出现一损俱损的结果,而无论哪个势力统一江山,诸葛家族都能一荣俱荣。事实真的如此吗?恐怕不见得。
《三国志》中,诸葛氏三兄弟均有列传,上面提到他们是“汉司隶校尉诸葛丰的后人”,而诸葛丰是汉元帝时被任命的,距离诸葛亮兄弟已经近两百年,而且这两百年间,诸葛家族在政坛上几乎是默默无闻。只有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珪才做了小官“泰山郡丞”,然而他在诸葛亮八岁那边就因病去世,留下三个儿子和两个女儿。诸葛瑾承担起奉养母亲的责任,而两个弟弟诸葛亮和诸葛均以及两个未出阁的姐姐均由叔叔诸葛玄抚养。
后来,诸葛瑾带领母亲,举家迁往江东,躲避战火;因博学多才,在江东名士圈中有了名声,后来得到孙权赏识。而诸葛亮他们则被叔父带到荆州刘表治所,但诸葛玄去世较早,所以,诸葛亮他们独立谋生,用他的话一边“躬耕陇亩”,一边勤学苦读,在相对太平的荆州,与很多有名望的人士交往,逐渐有了自己“卧龙先生”名号;后来,在刘备“三顾茅庐”邀请之下,提出隆中对,从而在刘备麾下。至于堂弟诸葛诞,他一开始就投奔曹魏,经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名声与升迁。
由此可见,诸葛家族并非望族,只能算是没落的小家族,事实上,没有很强凝聚力,所以很难说有家族的战略规划,让三兄弟分侍不同势力,很大程度上都是机缘巧合。
时代的特殊性,三国的独特政治生态,也让他们能够在三股不同势力各得其所。
例如刘备大举兴兵伐吾之时,因为诸葛亮在蜀国位高权重,吴国就有诸葛瑾通蜀的流言,但孙权却坚信:“孤与子瑜(诸葛瑾的字)有死生不易之誓,子瑜之不负孤,犹孤之不负子瑜也”。这种信任关系,可见一斑。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3287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人文不是科学,人品和学问是两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