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周王室的衰落,失去了对天下的控制,所以天下进入了你方唱罢我登台的群雄乱斗时期。经过春秋时期的攻伐和兼并战争,周王室封的很多诸侯国被吞并而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天下逐渐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7个强国,以及众多的小诸侯国。
七个强国之间,互相攻伐不断,他们对小国也不断用兵,所以战国时期,战争不绝。因为战争频繁,战国时期也涌现出了不少名将。我们来看一下,战国时期最优秀的10位名将都是谁?
10、蒙恬
蒙恬是秦国名将,秦始皇灭六国时,他跟随王贲攻打齐国。秦帝国建立后,他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收复河南之地,威震匈奴,被誉为“中华第一勇士”。但可惜,这样一员智勇双全的猛将,在秦始皇去世后,被胡亥、赵高和李斯联手害死,让秦朝损失了一名将,导致秦朝二世而亡。
9、赵奢
赵奢是赵括的父亲。秦国进攻韩国时,韩国弱小,挡不住秦军,赵惠文王准备派人去救援韩国。秦惠文王开始问廉颇和乐乘,但两人都觉得路途遥远且艰险狭窄,没有胜算,而赵奢则认为,狭路相逢勇者胜,最终秦惠文王派赵奢领兵去救援韩国。随后,赵奢在阏与之战中大胜秦军。
8、乐毅
乐毅是中山灵寿人,到燕国之后,被燕昭王拜为了上将军。燕昭王时期,齐国趁燕国内乱而攻打过燕国,这让燕昭王对齐恨之入骨,但是燕国实力太弱小,报不了仇。这个时候的齐国,是齐愍王时期,实力很强大,不过齐国接连攻打楚国、魏国、赵国、秦国等国,让他成了诸国的共同敌人。燕昭王敏锐地发现,他报仇的良机到来了,于是他联合韩、魏、燕等国攻打齐国。
乐毅率领赵、楚、韩、魏、燕5国联军,连续击败齐国,拿下了齐国70座城池。乐毅为了彻底瓦解齐国,对齐国最后两座城池围而不攻,但是随后燕昭王去世,其子燕惠王不信任乐毅,用骑劫替换了乐毅。随后齐国用计谋迷惑燕军,大败燕军,使其功败垂成,乐毅逃到了赵国。
7、田单
田单是齐国名将。他在乐毅将齐国打着只剩下两座城池时,通过离间计,让燕王撤换了乐毅,随后,又用计谋迷惑燕军,将其一举击溃。齐国损失的70座城池,又再次回到了齐国手中。田单可以说在齐国命悬一线之际,利用计谋击败了燕军,帮助齐国收复了大片失地,避免了亡国噩运。
6、廉颇
廉颇是赵国名将,也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他曾率兵讨伐齐国,夺取齐国阳晋。长平之战前期,他通过防守策略,拖住了秦军,让秦军陷入了困境,但是随后,赵孝成王中了秦国的离间计,用赵括替换了廉颇,导致赵军在长平之战惨败,付出了阵亡45万士兵的惨痛代价。随后,廉颇还率兵赢得了邯郸之战,让赵国避免了亡国之祸,以及率兵击败了乘机进犯的燕军。
5、王翦
王翦是秦国的一位名将,他替秦王灭掉了赵国、燕国、楚国三国,成了秦王统一六国、疆扩土的最大功臣。他的儿子王贲还为秦始皇灭掉了魏国和齐国,也是战功显赫。王翦才能很好,因功被拜为太师,封为武成侯,但是王翦是个非常聪明的人,他建立不朽之功后,选择了急流勇退。
4、李牧
李牧年轻的时候,替赵国镇守边疆,多次击败匈奴。后来他又率兵多次击败秦军的进犯,避免了赵国被秦国所灭的噩运。但是尽管李牧已经成了赵国的最后一根支柱,可是赵王昏庸,还是中了秦国的离间计,将李牧给杀了。李牧死后,赵国没有了抵抗之力,被秦国的虎狼之师吞并。
3、孙膑
孙膑和庞涓是同窗好友,但庞涓嫉妒其才,陷害孙膑,让魏王对他施以膑刑和黥刑。后来孙膑在齐国使臣的帮助下,逃到了齐国,随后他开始了他的报复之路,他通过围魏救赵的方法,在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中,两次击败了庞涓,还在马陵之战时,将庞涓逼着走投无路,被迫自杀了。
孙膑留下了《孙膑兵法》,他本人还是兵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军事理论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
2、吴起
吴起是战国时期的名将,他效力过鲁、魏、楚三国,分别率领鲁国之兵击败秦军,率魏国之兵击败秦国、鲁国等,他是一位军事奇才,一生百战百胜,没有败绩,不过最后因在楚国变法,得罪了楚国贵族的利益,导致在支持他变法的楚悼王去世后,他就被守旧的楚国贵族给射杀了。
1、白起
白起是战国时期,功勋最多的大将,他从公元前293年担任秦军主将起,在之后的20多年中,他攻打赵国、魏国、燕国、楚国等国,从无败绩,他为秦国夺取了数十座城池,以及歼敌近百万,尤其是他在长平之战时,白起坑杀了45万赵卒,为将来秦始皇灭掉六国奠定了基础。
分别是:白起 ,蒙恬, 王剪 ,王贲。
白起:
白起(?—公元前257年),芈姓,白氏,名起,郿邑(今陕西眉县常兴镇白家村)人。战国时期杰出的军事家、“兵家”代表人物。楚平王之孙白公胜后代。
熟知兵法,善于用兵,交好秦宣太后和穰侯魏冉的关系很好。辅佐秦昭王,屡立战功。伊阕之战,大破魏韩联军;伐楚之战,攻陷楚都郢城。长平之战,重创赵国主力。
担任秦军主将30多年,攻城70余座,为秦国统一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受封为武安君。功高震主,得罪应侯,接连贬官。秦昭襄王五十年(前257年),赐死于杜邮。
蒙恬:
蒙恬(约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姬姓,蒙氏,名恬,祖籍齐国(今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人 ,秦朝著名将领。
蒙恬出身名将世家,自幼胸怀大志。公元前221年,蒙恬被封为将军,攻破齐国,拜为内史?,深得秦始皇的尊宠,当时与其弟蒙毅号称“忠信”。秦统一后,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
收复河南地(今内蒙古河套南鄂尔多斯市一带),率军修了万里长城和九州直道,克服了国内交通闭塞的困境。大大促进了北方各族人民经济、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死,中车府令赵高同丞相李斯、公子胡亥暗中谋划政变,胡亥即位后,赐死蒙氏兄弟,蒙恬吞药自杀。
王剪:
王翦(生卒年不详),频阳东乡(今陕西富平东北)人,战国时期秦国名将、杰出的军事家。
少时喜欢军事,随侍秦王嬴政。率军攻破赵国都城邯郸,扫平三晋地区。统兵六十万大败项燕,消灭楚国?[1]??。联同儿子王贲,成为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最大功臣。凭借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与白起、李牧、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
司马迁《史记》认为:王翦作为秦国将领,平定六国,功绩卓著,被秦始皇尊为太师。可惜,不能辅佐秦始皇建立德政,巩固国家根基。和白起比较,可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王贲:
王贲,生卒年不详,频阳东乡(今陕西富平东北)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王翦之子,秦朝著名将领,是秦灭六国战争中的主要将领。
公元前226年,王贲大败楚军,夺取楚国十几座城池。公元前225年,王贲水淹大梁,灭亡魏国。公元前222年,王贲夺取辽东,灭亡燕国,继而消灭赵国残余势力。公元前221年,灭亡齐国,自此秦国统一六国,王贲因功受封通武侯。公元前219年,王贲随秦始皇东巡。其后事迹不详。
扩展资料:
主要成就:
白起
白起指挥许多重要战役,平生大小70余战,没有败绩。伊阙之战歼灭韩魏24万联军,彻底扫平秦军东进之路。大破楚军,攻入郢都,迫使楚国迁都,楚国从此一蹶不振。
长平一战一举歼灭赵军45万人,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歼敌战先例,奠定了自己被后世尊为一代名将的基础?[3]??。据梁启超考证,整个战国期间共战死两百万人,白起据二分之一。?
白起的作战指挥艺术,代表了战国时期战争发展的水平。白起用兵善于分析敌我形势,然后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对敌人发起毁灭性的进攻。
如伊阙之战中集中兵力,各个击破;鄢郢之战中的掏心战术,并附以水攻;华阳之战长途奔袭。长平之战以佯败诱敌,使其脱离既设阵地,尔后分割包围战术,全歼敌军。
蒙恬
秦国兼并天下后,蒙恬奉命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收复河南地(今内蒙古河套南伊克昭盟一带),自榆中(今内蒙古伊金霍洛旗以北)至阴山,设三十四县。又渡过黄河,占据阳山,迁徙人民充实边县。
其后修筑西起陇西的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至辽东(今辽宁境内)的万里长城,把原燕、赵、秦长城连为一体。长城利用地形,藉着天险,设置要塞,有力的遏制了匈奴的南进。
后受遣为秦始皇巡游天下开直道,从九原郡(今内蒙包头市西南)直达甘泉宫,截断山脉,填塞深谷,全长一千八百里,可惜没有修竣完工。蒙恬驻守上郡十多年,威震匈奴。
王翦
长平之战后,王翦向秦昭王献计,由昭王修书一封,约平原君来函谷关赴宴。昭王依计而行,诱使平原君上钩。待平原君来时,借机扣留,将其押解至咸阳。再传讯邯郸,称不得魏齐,就不释放平原君。
长平之战刚过,赵孝成王正惊魂未定,赶紧派兵围住平原君府,擒拿魏齐。魏齐逃到魏信陵君那里,信陵君不敢收留。魏齐走投无路,拔剑自刎。赵孝成王得魏齐之首,星夜派人送往咸阳,秦王才释放了平原君归赵 。王翦未费秦国一兵一卒而得魏齐之首,解了相国范雎多年的心头之恨。
王贲
王贲大败楚军,夺取楚国十几座城池,水淹魏都大梁,降杀魏王假,灭亡魏国,与李信攻取辽东,俘虏燕王喜,灭亡燕国,俘虏代王赵嘉,消灭赵国残余势力,与李信攻灭齐国,使秦国统一六国。
-白起
-蒙恬
-王剪
-王贲
白起,王翦,蒙恬,王贲,蒙毅,李信,章邯等。
王翦,战国时期秦国名将,关中频阳东乡(今陕西富平东北)人,秦代杰出的军事家,主要战绩有破赵国都城邯郸,消灭燕、赵;以秦国绝大部分兵力消灭楚国。与其子王贲一并成为秦始皇兼灭六国的最大功臣。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使其与白起、李牧、廉颇并列为战国四大名将。王翦是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的始祖。
西汉司马迁认为王翦作为秦国将领,平定六国,功绩卓著,秦始皇尊其为师,可是他不能辅佐秦始皇建立德政,以巩固国家根基,和白起比较可谓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白起(?—公元前257年),又称公孙起,战国时期秦国郿县(今陕西省眉县常兴镇白家村)人,中国古代著名的将领、军事家。
白起行伍出身,勇于拼战.善于用兵,在秦昭王时征战六国,为秦国统一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曾在伊阕之战大破魏韩联军,攻陷楚国国都郢城,长平之战重创赵国主力,功勋赫赫,白起是继中国历史上自孙武、吴起之后又一个杰出的军事家、统帅,与廉颇、李牧、王翦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位列战国四大名将之首。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3279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唐宋的国运大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