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唐宋的国运大动脉

华章同人 2023-09-21 14:50:17

中国历史上就隋炀帝开凿运河的动机众说纷纭,有的认为他徒耗民力只为了游玩江都方便,有的认为他自知关内物产不足为了保证首都物资而开凿运河。

主论调还是认为他开凿运河的这个举措是他为政的败笔,后人往往以此为罪证对他大家指责。然而在历史的过往中,我们看到后世六百多年的唐、宋帝国却因这条运河而受惠。

经济史学家全汉昇的《唐宋帝国与运河》一书,就仔细考证了这六百年间这条运河对唐宋帝国各方面的影响。从地理、经济等角度看历史,看这条运河如何在历史发展中逐渐成为唐宋帝国的大动脉。

全汉昇

北方地区在商朝就是一片肥沃之土,黄河的各个支流肥沃了广大的土地,尤其是关中地区,周人因此地而发迹继而成为一方诸侯,而后周、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诸多政权都在关中建立政权,就是看中了关中这片最早被称为“天府之国”的沃土。当时的经济生产主要围绕着黄河流域,但自汉末以后,胡族的入侵,北方人口的南迁与战乱影响,导致大量土地荒芜,农业生产停滞。虽有逐渐恢复,但是恶劣的影响使得北方土地的生产力日益耗尽,耕地面积逐渐减少。

《唐宋帝国与运河》

作者在书中举例,东周时期开通的郑国渠,西汉时期开通的白渠,是关中重要的两个农业灌溉渠。初时两者可灌溉四万四千余顷,初唐时期永徽年间只能灌溉一万顷左右,而后到了中唐时期大历年间更减至六千余顷,到了唐末甚至连两千顷也不到了。可以说当时的关中地区首都的所在地连自给自足都难保证,更别提经济的发展。因此这条运河沟通南北可以说是保证了北方尤其是首都地区的基础生存。

隋唐时期的统一是我国历史上第二次大一统的时期,隋唐大一统帝国的形势和之前的秦汉帝国又有着不同。一方面北方的塞防仍旧是国防的重点,因此基于北方地理等诸多因素,隋唐帝国仍像秦汉帝国一样将政治和军事重心留在北方。然而,由于汉末动荡北方生产事业的破坏,南方经济的开发,使得帝国的经济重心移向南方。如何把军事政治和经济重新串联成一体?运河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出现了。

隋唐宋运河图

因为帝国的重要基础部分被客观地分割成南北,那连接南北的运河就成为维系帝国牢固的主动脉。自运河开通以来,它便成为了隋唐五代南北宋的大动脉,运河通畅帝国便实力雄厚,国运兴旺。如果运河受到阻碍或者发挥不了作用,那么这个帝国就会面临着撕裂的危险。

安史之乱前,运河通畅,政权可以确保将南方的大量物资运送到北方,用来支持中央保证国防需求。因此,盛唐时期唐玄宗可以放心大胆地开疆拓土,不用考虑后顾之忧。唐宪宗中兴、北宋政权的发展我们从运河的角度来看,都能看到运河通畅带来的繁荣。北宋虽然与契丹难分胜负,但经济却呈现出飞速增长,凭借着经济的支撑与北方的契丹也难分伯仲。由此可见,运河与唐宋帝国的兴衰发展是有着密切关联的。

在书中我们能看到,随着唐宋时期运河的繁荣,一批新兴城市也随之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一些就有的交通要道城市也被提到了帝国的咽喉地位。我们经常挺到东都洛阳的称呼,洛阳自古四通八达为中原的中心,最早营建的目的是服务于政治,是西周时期为了更好地统治商朝遗民而建。然而到了后世,其战略与政治地位突出了出来,相比较长安而言,洛阳的地势优势就比较明显了。运河开通后,南方的物资粮食经过长途以北端的洛阳为终点,待物资运到后,再转运至北方各地。而送往长安的物资通常要转为路路,通过三门峡,因为中国的地势是西高东低,所以这段路程会比较艰难。之后再沿水路运往关中,供中央政府使用。因为关中的如此不便,在唐代中央政府常常洛阳、长安两地来回奔波,主要就是为了减轻关中的粮食压力,节省人民的劳力消耗。

北宋的首都东京汴梁也是如此,是运河航道上非常重要的交通枢纽,在中晚唐时,这里就是唐政府重兵把守的要道,后来朱温以此为根据地,夺取了中央政权。自此之后后梁、后晋、后汉、后周都以此为首都。这里是四通八达的交通要道,交通的顺畅也使得这片一马平川的城市无险可守,这里作为首都无疑是非常冒险的。但是综合考虑下来,当时经历了藩镇割据,武人政变频繁,为了杜绝此类状况,执政者不断地增加直属部队,以巩固中央集权。因此围绕着首都庞大的军队供给就成了问题,在物资方面一旦出了什么问题,很容易引起兵变。在这种前提下,汴梁方便的交通可以快速获得大量粮食的供应,因此可以 养活为中央集权而设置的数十万禁军,执政者为了经济放弃了山河之险。这也可以看出于运河所承载的运输线,已经左右着国家的发展,执政者不得不依赖运河的便利才可以稳固政权。

《清明上河图》背后反映的北宋繁华,本质上也是运河文明的繁华

这条运河甚至在偏安的南宋时期,也在发挥着作用。在南宋与金国对立时期,虽然北段航线出于荒废中,单南段航线自杭州到扬州的线路,依旧为南宋政权提供着交通和经济的便利,支撑着这个偏安政权,但基本上这条沟通南北的大运河已走到了它的尽头。尽管后来元朝重修沟通南北的运河,直接连到元大都北京,但修复的大部分航道已经不是隋朝所修的运河故道了,随修的大运河,随着宋朝的灭亡,也走下了历史舞台,成为了记忆。

书 名:《唐宋帝国与运河》

作 者:全汉昇 着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年10月

END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3279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