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秦可卿才死,为何贾元春就晋升贤德妃 只因葬礼上发生的三件大事

君笺雅侃红楼 2023-09-21 14:03:32

秦可卿死后不久贾元春就晋升了贤德妃,印证了秦可卿所说“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之语。

秦可卿出殡在十月末。 元春晋升贤德妃那天是贾政生日,第六十二回贾探春细数荣府众人生日,一直到四月都没有说到贾政。推测贾政生日在冬月或腊月,秦可卿死后不久迎来 贾政生日,当天贾元春晋升。听闻消息的林黛玉、贾琏也是在过年前后快马加鞭赶回。

那么秦可卿葬礼和贾元春晋升有什么直接关系呢?回看秦可卿葬礼上发生的故事。除了贾珍有意让所有人知道“爬灰”莫名其妙之外。还有几件事不同寻常。

一,秦可卿的葬礼规模太大,棺材板太过僭越,遭皇帝忌讳。

古代婚丧嫁娶有严格的规制礼仪,需要各级人等严格遵守。贾家作为功勋贵胄,就在皇帝眼皮底下,尤其需要注意。

秦可卿葬礼的规格,除了仪仗排场规格,就算贾母去世也不过如此。

而她用的“坏了事”的义忠亲王老千岁的棺材板,就算贾母轻易也不好用。不止棺材板僭越,主要是“坏了事”遭忌讳,不是贾家臣子所为。

二,大明宫内相戴权跑来贾家祭奠,顺便卖给贾珍一个五品龙禁尉给 贾蓉。“龙禁尉”有“禁龙”谋逆之意,极其危险。

当时贾珍在“逗蜂轩”招待戴权。脂砚斋提示“轩名可思”。只因逗蜂轩的“蜂”字,在古代属于臭名昭着的“蜂麻燕雀”四大骗局之一,有圈套的意思。

结合后文贾家抄家结果“造衅开端实在宁”,“龙禁尉”一定是关键伏笔。

三,北静王不得圣旨悍然违法出席。不但将御赐的“鹡鸰香念珠”送给贾宝玉,还说自己深受海内众名士青睐齐聚门下,表达天命所归之意。

(第十六回)北静王道:“……若令郎在家难以用功,不妨常到寒第。小王虽不才,却多蒙海上众名士凡至都者,未有不另垂青,是以寒第高人颇聚。令郎常去谈会谈会,则学问可以日进矣。”贾政忙躬身答应。水溶又将腕上一串念珠卸了下来,递与宝玉道:“今日初会,伧促竟无敬贺之物,此系前日圣上亲赐鹡鸰香念珠一串,权为贺敬之礼。”宝玉连忙接了,回身奉与贾政。

北静王公然养士,宣扬天命眷顾,众望所归。以“兄弟情(鹡鸰隐喻)”拉拢贾家结党,暗示贾政儿子不学习可以来“兄弟”家里代为教导,我家里人才都是天下各处的名士。

北静王如此表现,无疑是对皇帝的不臣、不恭、不法、不敬……

贾元春就是在此后不久晋升贤德妃。她的晋升毫无疑问不是本人得宠,而是皇帝对北静王拉拢见招拆招,出手给贾家好处,分化瓦解贾家与北静王的关系。

从北静王和皇帝双方都在拉拢贾家看,贾家的势力关乎当时的政治格局。两方面都下了一部分“血本”。不过皇帝在拉拢贾家之外,无疑借戴权也给贾家设计了一个“请君入瓮”的局。具体收拾不收拾贾家还要看他们的表现。

贾家其实像之前一样老实本分,是可保无虞的。毕竟皇帝晋升元春表达出一家人的态度。谁想贾家昏了头响应太上皇旨意操办贵妃省亲,彻底与皇帝分道扬镳。

纵观历史,为人臣子最忌讳在太上皇与皇帝之间站错队伍。别说太上皇没死,就算是先皇,如果臣子念念不忘,都会让皇帝忌惮。何况太上皇还活蹦乱跳有权力公然下旨令妃嫔省亲,扫皇帝颜面呢。

太上皇与皇帝并立,这种情况李白有诗云:“双悬日月照乾坤”。贾家作为太上皇老臣,一朝天子一朝臣,不想着尽忠新皇帝,却对老皇帝言听计从,注定是好不了了的。

贾元春判词“虎兕相逢大梦归”,影射贾家抄家是经历了一场马嵬驿之变。

脂砚斋批语《长生殿》伏贾元春之死。对应杨贵妃死于马嵬驿。

贾蓉所在龙禁尉有“禁龙”谋逆之意。

贾珍又是元春堂兄“国舅爷”,贾家抄家“家事消亡首罪宁”。

以上种种都指向宁国府贾珍父子参与了北静王的谋逆行动失败,连累贾元春被“缢死”、贾家抄家,他们父子二人被杀。

回头再看贾元春判词图画最关键的那张“弓”。贾家开国元勋,皇帝承诺“苟富贵勿相忘”,享有世袭的富贵。可一朝天子一朝臣。“飞鸟尽、良弓藏”,贾家等于被“狡兔死,走狗烹”了。这也是“二十年来辨是非”的关键!

而皇帝与贾家君不君,臣不臣,也是兴亡往复的关键。北静王、贾家有异心,也有皇帝之责。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

《周汝昌校订批点本石头记》80回本 ;

《红楼梦》程乙本·启功校订;

《红楼梦》绘全本·清·孙温 。

红楼梦中的贾元春,为何突然被封为贵妃呢?

元春晋升贤德妃是没有的封号。要么德妃,要么贤妃,贤德妃就感觉很讽刺。“后边还是夏太监出来道喜,说咱们家大小姐晋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这里的元春封妃,竟然是从一个奴才口中说出。这表明元春封妃太不正式是有问题的。而前脚秦可卿刚死,后脚元春就封妃。某些红学家考证是元春向皇帝告密秦可卿,我觉得很扯。无论怎么样,假如秦可卿有问题。贾家都脱不了干系,元春怎么敢冒险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伴君如伴虎,稍有一点差池就万劫不复。

元春晋封在秦可卿的葬礼后。联系到秦可卿葬礼的浩大,用的棺木规格又超格了。很明显,皇帝不可能不知道。我认为元春晋升不但不是好事。很可能是皇帝要对贾家等老牌势力的欲擒故纵。

贾元春对富贵生活的态度是“骨肉分离,终无意趣”,还羡慕那些田舍之家能得享天伦之乐。但是,贾家把她送到那也 “见不得人的去处”之后,这一切也就由不得她了,她成了贾府的政治资本。老天似乎跟贾家人,或者说跟四大家族开了一个玩笑。本来已经没落了,又给他们来了个“烈火烹油,鲜花着锦”。"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在后来王子腾也突然去世之后,四大家族就彻底败亡了。


元春借四大家族之力成为妃子,成为妃子后又罩着四大家族,这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正如四大家族之间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四大家族与元春之间也是如此。元春本就是贾家的政治棋子,他的命运又与政治走向息息相关。政局瞬息万变,她的命运也就瞬息万变了。

元妃之死是在后四十回中第九十五回 因讹成实元妃薨逝 以假混真宝玉疯癫,是后人续写的内容。从八十三回元妃染疾到九十五回薨逝,从续写的小说来看并非突然去世。87版电视剧以《红楼梦》前八十回内容为主,对后四十回内容做了很大删改,在影视剧中将元妃的离世处理为突然仙去。从原作者曹雪芹的身世出发,元妃的过世几乎都倾向于是宫廷内斗的牺牲品。《红楼梦》这部小说的迷人之处,也许就是每个读者看后,对其中的章节内容都有自己的想法。

先是传言元妃过世,后又正式从宫中传来元春已死的消息:是年甲寅年十二月十八日立春,元妃薨日是十二月十九日,已交卯年寅月,存年四十三岁”, 卯年属兔,寅月为虎,按照周易的理论,这就是‘比’而又‘比’,‘劫’而又‘劫’”了,况且之前有过一段元春病重的描述,加上生命之无常,元贵妃之突然死亡就不足为怪了。

贾元春突然被封妃,与秦可卿有关吗?

贾元春的封妃,其实是和秦可卿有关的,但是我不认为是贾元春告密了秦可卿的身份而获封,应该是秦可卿的葬礼得到了四王八公的集体吊唁,使皇帝看到贾家的势力后,为了安抚贾家而给贾元春提了位份。

一、贾元春被封为贤德妃,并不是因为贾元春告发了秦可卿


秦可卿的身份非常的可疑,最起码不像《红楼梦》交待的那么简单,她大概率是坏了事的义忠亲王老千岁的后人,所以她的房间中才会有那么多来自皇家的摆设,但是贾元春既然能在宫中生存,智商最起码也是一个正常的女子,如果贾家私藏秦可卿,贾元春就算告发她能给提位份,但这毕竟是一个隐患,贾元春绝对不可能傻到去拿自己家族的未来做赌注。

二、秦可卿的葬礼,贾家的旧势力的力量才是皇上提升贾元春位份的主要原因


秦可卿因为不可告人的原因自尽了,虽然秦可卿有可能来自于皇室,但是她公开的身份毕竟是贾家的重孙媳妃,而且贾家现在也是越来越走下坡路,按理来说,贾家即使想大办秦可卿的葬礼,但是没有皇上的命令,秦可卿的葬礼根本不可能得到四王八公的集体吊唁。

可是现实却与想像中出现了明显的偏差,秦可卿的葬礼上来了一大群的王公贵族的后人,连被皇上极力拉拢的北静王都出现在了葬礼上,这种反常的现象都说明贾家旧勋贵的势力是可以被利用的,甚至可能会掀起一股大风浪。

自古前朝和后宫的利益都是密不可分的,皇上在看到了贾家的势力后,提升贾元春的位份,就等于变相地在拉拢贾家,希望贾家向皇上靠齐,而贾元春并不是凭借的恩宠获得的位份,所以地位的提升才是最脆弱的。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3268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