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明朝中后期的历史,经常是宦官和文臣的相互斗争,皇帝就好像是这两方相互争夺的阵地,有的时候皇帝重用宦官,有的时候重用文臣。
但是不管怎么说皇帝还是天然的亲近宦官,原因无他因为宦官的权利来自皇帝没有后代,也就是没有退路,他们的贪钱其实都是给皇帝的,后面杀魏忠贤也就是一句话的事。
而文臣不一样,他们的权利来自科举和他们所在的派系,他们有后代有退路,大不了换个主子,魏忠贤在天启皇帝的时候已经把文臣派系打残了,所以就有很多的官员依附在魏忠贤的身边,这就是他叫九千岁的原因。
但也是因为他是宦官,他是比别人更加知道皇帝重要性,有一次天启皇帝掉水里,他想都不想就跳下去救人,本身他是不会游泳的,所以后面天启更加信任他,所以明朝晚期他已经控制了大部分的官员为他所用,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
而崇祯想做一代明君,他被文人洗脑了,上来就杀了魏忠贤来安慰文臣派系,但是就是因为他这样打破了权利的平衡,造成了朝廷混乱,宦官势力就此末落了,没有牵制文臣派系的力量。
再加上崇祯的个性对人严厉怀疑心重,这就是为什么他最后会写文臣都该杀,也是为什么在京的文臣派系不想给他出力的原因。
所以说,魏忠贤不死,大明未必不灭。把魏忠贤的死亡定成大明灭亡的直接原因也是不负责任的。
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魏忠贤的死加速了大明灭亡的步伐。魏忠贤的死,到底让崇祯朝损失了什么?
首先,丧失了中央对地方最强有力的统治,尤其丧失了对南方的有效控制;
其次,.朝廷的效率变的极其低下,在税收、缴费、平叛等方面更是如此,结果是经济发达地区虽然没受破坏,但朝廷依旧是入不敷出。
最后,朝廷再也没有一套行之有效,而且高效的机制。
对此,您怎么看呢?欢迎留言分享。
天启时期,明熹宗朱由校极其信任魏忠贤,魏忠贤号称九千岁,他掌握着大明朝廷的最高权力。但是天启皇帝去世后,魏忠贤却被17岁的崇祯皇帝处死,魏忠贤为何连一点反抗都没有?魏忠贤的真实官职是锦衣卫指挥使和司礼监太监,锦衣卫指挥使是三品,根据皇明祖训司礼监太监是四品,魏忠贤的官职和其他大臣在职务级别上相差大,他的权力是来自于皇帝的信任和临时授予,当皇帝不再信任和授予时,他只有那个不太大的官职,九千岁无非就是依附于皇权的一个太监而已。
魏忠贤在位,崇祯完全可以把他当做棋子,魏忠贤再坏再恶,他也不敢越权于皇帝,崇祯意气用事(当然魏忠贤的所作所为确实该杀),如果深思熟虑在当时的明朝的那种状态下,用好了魏忠贤确实是可以让明朝再续命的。明朝后期文官集团已经变成了流氓集团,真正能够力挽狂澜的人少之又少,加上天灾人祸,民变四起,财政赤字,明朝气数已尽也确实是天道所为。魏忠贤的死不死用不用,只会让明朝续命,但是亡国之祸,在所难免,这就是天命。
崇祯杀了魏忠贤,导致东林党掌握朝政,加速了明朝的灭亡速度。好笑的是,崇祯大智慧干掉了魏忠贤,自己治国水准竟然在魏忠贤之下。魏忠贤敢杀东林党人,崇祯如果会做事,可以先用着魏忠贤,提拔自己的人,将来再以这个滥杀无辜治魏忠贤的罪,这样用魏忠贤打击了东林党人,再过几年废掉魏忠贤提拔自己的人,一样可以收获民心。老百姓会说皇帝经过几年终于搞死了魏忠贤,这就是帝王之术。
他倒好,直接废掉魏忠贤,东林党人迅速一家独大,表面上支持皇帝其实政令都无法下达,更别说收税了。魏忠贤死的太早,崇祯还没有培养自己的宦官势力来对抗朝臣时就清洗掉魏忠贤,导致财政权力全被朝臣控死,这才是压垮明朝的最终稻草。老百姓的忍耐力是极强的,事实证明,造反的确实也是李自成这种底层的官员,勉强也算吃国家饭的,只有这种人才会去带头反,而普通老百姓有一口饭吃,不会反的。
在中国历史上,每朝每代几乎都有几个能够一手遮天的太监,比如秦朝的赵高,汉朝的十常侍,唐朝的李辅国,宋朝的童贯、明朝的刘瑾、清朝的李莲英等等。
这些太监,在后世,都是人人唾骂的对象,然而,在明朝,却出现了这样一位太监,评价出现了两个极端,有人说他是祸国殃民的大权宦,有人却说如果此人不死,国家不会灭亡,此人便是魏忠贤。
这魏忠贤究竟有何本事?一个小小的太监,竟然能和国家的生死存亡挂上钩呢?其实就一件事,魏忠贤能办到,而崇祯却死活办不到!
初入宫廷
魏忠贤的前半生,活的那叫一个浑浑噩噩,吃喝嫖赌,样样精通,最大的梦想,便是希望能在赌桌上发大财,然而,十赌九输,魏忠贤也不例外。
一次,魏忠贤惨输,被人家把腿给打断了,老婆一边给他喂药,一边哭哭啼啼,劝他找个正经活干干,好挣钱养家,老婆的哭声和断腿的剧痛,终于刺激到了魏忠贤,魏忠贤决定干一番大事。
可魏忠贤大字不识一箩筐,能干什么呢?思来想去,魏忠贤发现,自己只有一条路可走,那便是入宫当太监!
这魏忠贤也是狠人,二话不说,挥刀自宫,进了宫。
别的太监,都是自幼入宫,由老太监教育,可魏忠贤入宫的时候,已经21岁,算是大龄青年,再加上长相也不讨喜,入宫之初,干的都是最苦最累的活。
但魏忠贤有一点,是宫内太监无法比拟的,那便是察言观色,溜须拍马的本事,凭借街头混混这一独有技能,魏忠贤很快便在宫中打开局面,先是巴结自己的上司太监孙暹,进入了甲字库。
不久魏忠贤又通过皇太孙的母亲王才人,结识了司礼监秉笔太监王安的下属魏朝,二人结为兄弟,魏忠贤事业步入正轨。
但没多久,魏忠贤便和魏朝反目成仇了,原因无他,魏忠贤抢了魏朝的“对食”客印月,这客印月,是皇孙朱由校的乳母,通过客印月,魏忠贤成了皇孙朱由校身边红人。
2.一朝发迹
公元1620年,此时的魏忠贤入宫已经31年,也是在这年,魏忠贤走上人生巅峰。
这年,明神宗朱翊钧驾崩,新上位的明光宗朱常洛,因为纵欲过度,短短一月便驾崩,最终,皇位落在了一门心思专研木匠活的皇孙朱由校身上。
朱由校称帝后,对“奶爸”魏忠贤,“奶妈”客印月是宠信至极,再加上朱由校对政事不感兴趣,于是便将奏折一股脑丢给魏忠贤,魏忠贤成了大明王朝太监的领军人物,联合司礼监王体乾和李永贞、石元雅、涂文辅等人,在宫中一手遮天。
朱由检的宠幸,也让魏忠贤变得目中无人,自称九千岁,大肆铲除异己,朝中官员为了巴结魏忠贤,四处给魏忠贤修建生祠,魏忠贤走上人生巅峰。
3.权宦末路
魏忠贤的风光,也仅仅持续了七年,公元1627年,明熹宗朱由校驾崩,其弟信王朱由检继位,史称崇祯皇帝。
在朱由校临终前,曾对崇祯说:“魏忠贤恪谨忠贞,可计大事!”,但可惜的是,当时的魏忠贤,恶名在外,崇祯对此人是厌恶至极。
很快,便有嘉兴贡生弹劾魏忠贤“十大罪”,魏忠贤被发配凤阳守墓,不久,崇祯又听说魏忠贤发配途中仍然蓄养死士,大怒,命人召回魏忠贤,魏忠贤惊惧交加,在途中一小旅馆上吊自杀。
一代权宦,死的窝囊无比。
4.崇祯的怀念
时光荏苒,转眼之间,便到了崇祯17年,这年三月十四日,李自成大军已经兵临北京城下,大明君臣是一筹莫展,正在崇祯发愁之际,太监曹化淳低声呢喃道:“忠贤若在,时事必不至此。”。
曹化淳一句话,让崇祯再次想起了当年被自己逼死的老太监魏忠贤,魏忠贤要是活着,大明王朝还会不会短短17年便走向灭亡?答案很明确,不会,因为魏忠贤能办到这件事,而崇祯不能!
大明王朝为什么会灭亡?是因为李自成、张献忠这些农民军起义,这些农民为什么要起义?因为崇祯年间出现了小冰河时期,蝗灾、旱灾导致饿殍遍野,当时的百姓,根本活不下去,这是原因之一。
还要另一个重要原因,那便是百姓手中没有土地,没有生产资源,只能揭竿而起,那么大量的土地和财富掌握在什么人手中呢?官僚、王公贵族、大地主手中,百姓无法生存,卖儿卖女,而这些人,却金山银山数之不尽。
明朝灭亡的时候,至少还有上百万军队,为什么不继续打?原因很简单,没有军费,无法指使这些人。
崇祯也曾想朝中大臣筹过款,可得到的结果是什么呢?崇祯的老丈人,周皇后的父亲嘉定伯周奎仅仅捐献了5000两,老丈人都这么不给力,那朝中大臣就更不用说了,你100两,我50两,本来打算筹集几百万两军费的崇祯,黯然收场。
崇祯没筹到钱,是因为这些王公大臣穷吗?当然不是,崇祯没有抽到的钱,最终都到了李自成手中!
李自成攻破北京后,让刘宗敏筹集军饷,在刘宗敏的夹棍下,北京城的那些大明旧臣是哀号一片,那位不愿帮助崇祯的国丈周奎,在刘宗敏的酷刑下,交出了300万两白银,而朝中高官为了活命,更是“踊跃”,几万两白银,眼睛都不眨,便上交给了刘宗敏,短短7天,刘宗敏便筹到了7000万两。
有这7000万两白银,大明王朝便能调集军队,赈济灾民,灭亡的时间,便能稍稍往后推一推,要知道,在大明灭亡的第二年,天下便风调雨顺......
那么,崇祯筹集不到的钱,魏忠贤能筹到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魏忠贤跟崇祯不一样,是个奸臣,是个无恶不作的大奸贼,仅凭这一点,只要魏忠贤活着,明朝的国库,便不会空虚到如此程度。
“忠贤若在,时事必不至此。”,也许,听到这句话,崇祯才真正明白,哥哥朱由检临终前说的那句:“魏忠贤恪谨忠贞,可计大事!”的真正含义吧!
这个说法其实是后来的崇祯皇帝说的。
大家都知道魏忠贤是一个奸臣,当初要不是他,明朝也不会被搞得乌烟瘴气,百姓民不聊生,而当时的统治者最讨厌这样的人,所以在登基后不久,就下令将他斩杀了,但是他却后悔了。
我们都知道魏忠贤是一名宦官,当时他利用自己的权利将朝廷的财力基本上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可以说是富可敌国,这样的人很贪婪,但是却将政治上的事情打理的井井有条,他将边防上边的关系处理的很好。我们都知道在明朝的时候,其实战争是很多的,朝廷经常会与周边的国家发生战争,但是因为魏忠贤当时还在,周边的国家的人并不敢有什么大作为。
魏忠贤虽然是一个宦官但却也是一个有名的政治家,他知道什么才是对自己最好的。他贪财,他也知道这样做是不好的,君王始终有一天会盯上自己,所以他就尽可能的重用武臣,让一些能征善战的臣子们去与周边的国家的人打仗,虽然国家的百姓过的不是很好,但是他们还是能够免受战争的疾苦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要多亏了魏忠贤。
而崇祯皇帝在登基之后很快找到借口除掉了魏忠贤,而明朝也很快灭亡了,所以他十分后悔,觉得如果不是他这么冲动杀掉魏忠贤的话,国家也不可能会这么快灭亡。不过这些到底是不是崇祯皇帝说的话我们也不得而知,也许是后人说的呢。毕竟一传十,十传百,最后假的都会穿成真的了。不过魏忠贤如果真的还在世的话,明朝也许真的能够存活的长久一点也说不定。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3228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大聋”吴昌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