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当年离开项羽追随刘邦,显然是他经过深思熟虑的决策。这个决策让韩信获得了事业的成功,同时也因此丢掉了自己的性命,那么韩信当年的考虑对不对呢?
我认为,韩信当年有两方面的考虑,一方面他看准了,另一方面他看走眼了。为什么这么说呢?
(韩信剧照)
咱们先来看韩信看准的一点。
韩信看准的那一点,就是他知道跟随刘邦有更大的上升空间。
韩信为什么不愿意跟随项羽?就是因为他知道跟随项羽,自己的上升空间极为有限。
之所以说,跟随项羽上升空间极为有限,是因为项羽一直在打胜仗。有人可能不理解,项羽既然一直在打胜仗,那么项羽就很有可能成为天下之主,为什么还说,作为项羽秘书的韩信,上升空间有限呢?
项羽确实很容易成功,但是这个成功,与韩信没有什么关系。因为江山都是项羽那些打仗能力非常强悍的将士们打下来的,不是韩信打下来的。享受成果的都是项羽和他的将士们,与韩信没有什么关系。韩信也不是不想在项羽打江山的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他也曾多次给项羽提建议,而且他所提的那些建议,也是非常不错的决策。但是项羽不听他的。既然项羽不听韩信的话,那么韩信怎么可能立下功劳呢?
韩信的那些计策,项羽不用,这样韩信就不可做项羽的文臣。项羽又不让韩信带兵打仗,韩信又不可能做项羽的武将。文臣武将都做不了,韩信还有什么上升空间。
而且,韩信清楚地认识到,凭着项羽的那种德行,他虽然暂时能够取得一定的胜利,但是最终还是会失败的。这样一来,韩信就完全没有前途了。
(刘邦剧照)
韩信跟着刘邦就不一样。刘邦本来是一个不会打仗的人,而且他的实力非常有限,只要韩信跟着刘邦,他是会成为三军统帅的。这样一来,韩信的上升空间确实非常大。
同时,刘邦还有一个很好的特点,就是他听得进别人的话。韩信给他提的那些建议,他都会听,甚至会让韩信独当一面。这也使得韩信能够大有作为,这是韩信非常喜欢的一点。
再来说韩信看走眼的一点。
韩信看走眼的一点就是,韩信认为,刘邦打下江山以后,一定会和他共同分享。
当年韩信投奔刘邦的时候,刘邦就曾经问过他,为什么会离开项羽跟随他刘邦?韩信没有说刘邦是一个英明的君王,没有说刘邦很愿意听从意见,更没有说跟着刘邦他的上升空间很好。当时韩信讲的是,项羽这个人薄情寡恩,不愿意对手下有功之臣进行封赏,所以大家不愿意跟随他。而汉王你却愿意封赏有功的大臣,所以我才离开他,投奔你。
后来有几件事,也印证了韩信的想法。
(项羽剧照)
比如当韩信打下齐地以后,他希望刘邦能封他为假王。而刘邦最终封他为真的齐王。这就给了韩信一种错觉,认为刘邦确实是愿意和别人分享的人。
再比如,当刘邦准备和项羽大决战的时候,刘邦发布命令,让他和彭越、英布等人发起进攻。但是韩信并没有第一时间响应刘邦的号召,而是等着刘邦封赏了他,他才出兵。这说明他觉得,刘邦封赏他是理所当然的,是公平交易。要是他知道这样做,刘邦将来会杀他,他还敢这样做吗?
又比如,当刘邦把他从齐王封为楚王以后,他在楚地积极作为,四处视察,了解百姓疾苦,关心照顾贫困的老百姓。
韩信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其实是非常坦然的。他为什么会那么坦然呢?就是因为他觉得,这是刘邦分封给他的土地,他是这块土地上的主人。既然是这块土地上的主人,就必须做一个贤明的君王,获得老百姓的拥戴。
如果韩信知道,刘邦其实是一个不愿意别人和他分享江山的人,他还敢这么做吗?都说韩信的政治智慧不高,但其实就算不高,也不可能做让君王不高兴的事情。只能说,他看刘邦,看走眼了。
韩信看走眼了,后果是严重的。最终他被刘邦抓了起来,软禁在京城里。接着,毒辣的吕后,更是要了他的命。
(参考资料:《史记》等)
韩信是西汉历史上一个非常特殊的存在,我们可以断言如果没有韩信的话,刘邦就不会在楚汉战争中取得巨大的胜利,那么也就不会有后来的大汉天下,但是韩信的一生却太过悲凉,韩信帮助刘邦打下了江山去,但是刘邦却对韩信忘恩负义,对韩信举起了屠刀,韩信是刘邦第1个杀的功臣,可以说这是一种莫大的讽刺,但是如果韩信当初没有投靠刘邦,而是继续待在项羽的辉下,那么韩信的结局会有所改变吗?小编认为那么韩信的结局也许会比现在更加的凄惨,究竟是什么原因让韩信放弃了项羽去投靠刘邦呢?下面就来具体的分析一下。
一:项羽的为人
我们要了解的是韩信当初是项羽手下的一名执戟郎,用现在的话说韩信是项羽的贴身侍卫,可以说韩信是最接近项羽的一个人,在日常的生活中韩信有这非常多的机会了解项羽这个人通过韩信的了解,他认为项羽这个人居功自傲目空一切,而且不会去听从任何人的意见,项羽的身边只有一个谋士范增,如果项羽能够对范增言听计从的话,那么很可能楚汉之争的结局会发生改变,但是项羽却对范增的话充耳不闻,连范增这样一个位高权重的人,项羽都不给予必要的重视,那么他更不会去重视韩信,所以这也就使得韩信离开了项羽。
二:项羽瞧不起韩信
上文中已经提到过项羽身边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谋士是范增,范增可以说是一个非常有眼光的人,他看出了韩信的才能,并积极的向项羽推荐了韩信,但是项羽非常的瞧不起韩信,他认为韩信曾经受过胯下之辱,韩信这样的人受了如此的屈辱而不反抗,所以他认为韩信是个懦夫,项羽自己认为我是个英雄,我怎么会让一个懦夫给我出主意呢?正是由于项羽的这种固执己见,才使得韩信最终放弃了辅佐项羽的想法。
三:张良的引荐
我们要知道,张良这个人在很早以前就认识了韩信,并且知道韩信在项羽的账下郁郁不得志,所以张良就把韩信引荐给了刘邦,并且向韩信讲述了刘邦这个人将来必成大器,韩信既然已经得知了项羽的真正为人,知道自己在项羽这里得不到重用,那么正好投靠刘邦也是一个选择,所以韩信也就离开了项羽。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3198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