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陆柱国:只要拿得动笔,就要勤勤恳恳写下去

鹿鸣新闻 2023-09-21 07:26:21

陆柱国家的书柜里面摆放着5个奖杯,分别为两个华表奖、两个金鸡奖和一个夏衍文学剧本奖,这些记录着他的创作历程,印证着他的辉煌成就。不过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我就是一个兵,没什么好写的。我的思想、生活都表现在作品中了。”

1948年3月16日,在陆柱国的记忆中是个很难抹去的日子——刚刚解放的洛阳又遭到了敌人的反攻,我们的部队开始撤退。炮火声中,陆柱国在老城十字街头看到了陈谢大军宣传部的曾部长,他曾在陆柱国所在的学校洛阳师范为学生讲过话。尽管只有一面之交,但陆柱国却打心眼儿里佩服他。当听说部队缺人,特别是缺文化人时,陆柱国当即和另外三位同学报了名,参加了第二次解放洛阳的战役。从此,他成为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

到部队后,他被分派担任战地记者,采访的第一场战斗就是豫东鸡窝山战斗。采访中,他听说有一位叫鄢永昌的班长,牺牲时仍保持着立射的姿势,便马上来到八班驻地了解鄢永昌的事迹,写出了《悼八班班长鄢永昌》的第一篇通讯。没过几天,纵队政治部出版的油印报发下来,这篇通讯竟然占了整整一个版,虽无署名,但人尽皆知这是纵队下来的“记者”写成的。这为陆柱国走上创作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1950年到1956年,陆柱国主要从事军事题材小说的创作。1950年他发表了反映淮海战役的中篇小说《决斗》,这是他文学之路的开始。同年,陆柱国调入总政治部文化部创作组,并赴朝鲜前线体验战争生活,相继创作了《风雪东线》《上甘岭》等小说。陆柱国的《风雪东线》以抗美援朝战争为背景,描写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一个连队在冰天雪地里穿插到敌后打击敌人,最终炸毁敌人后退的桥梁,全歼被围困的美军的过程。作品气势磅礴,通篇所洋溢的英雄主义精神撼人心魄。

真正为陆柱国赢得声誉的是《上甘岭》。1950年11月,陆柱国和另一位总政创作组的同志奔赴朝鲜,参加了抗美援朝战斗。最令他难忘的是,他有幸参加并用笔记录了上甘岭战役。陆柱国当时目睹了志愿军战士浴血奋战的景象,被他们顽强的战斗精神所震撼,跑到距离阵地200米远的一座废弃碉堡里奋笔疾书。最后用了不到10天的时间,就完成了《上甘岭》小说的原稿。

小说取材于抗美援朝战争中着名的上甘岭战役,但作者没有全景式地表现战役的全过程,而是巧妙地避大抓小,把视点投向一条坑道和一个连队,塑造了英勇善战、不怕牺牲的志愿军英雄群像,将这场气壮山河的战役真实地烘托出来。凭借着对战斗生活深刻的观察与体会,作者以简练、概括的笔触,巧妙地抓住人物性格的主要方面加以描写,通过人物本身的具体行动来展示人物心理,很好的处理了正面描写战争的残酷与歌颂志愿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之间的关系,因而小说《上甘岭》所塑造的英勇顽强的英雄形象感人至深。长春电影制片厂于1956年拍摄了同名电影,这也是第一部表现抗美援朝战争的影片,在观众中产生了极为广泛而强烈的反响。

1955年,陆柱国根据曾在“南昌号”军舰和一江山岛战斗的生活体验,创作了长篇小说《踏平东海万顷浪》,这也是他的一部代表作。小说以浙江前线章雪松一个团队为主要线索,描写了陆、海、空三军配合,于1955年1月一举解放一江山岛的历史画面。其中两个倒叙式的传奇情节却写得异常生动、感人,令人难忘。

作者通过主人公章雪松在探亲途中回忆起自己苦难的童年和成长经历,带出了第一个传奇故事——他在部队当连长时,他的父亲在他手下当排长。作者一方面写出了作为排长的父亲对连长身份的儿子在工作中的尊重和服从,另一方面则较细致地刻画了这对父子间的深情。儿子与父亲之间这种独特的官兵关系和血缘情义,使故事情节传奇、生动,有较强的感染力。

侦察科长雷震霖出场后,作者又巧妙地带出了小说中的另一个传奇故事。1946年雷震霖任“尖刀英雄排”排长的时候,连里给他们排配了一名“女扮男装”的副排长——高山。她矮小黑瘦的体格,破烂的外衣都让雷震霖从心里看不起她。但通过捉俘虏、救雷震霖两个细节充分展示了她的机智和勇敢,令包括雷震霖在内的全排战士刮目相看。由于一次负伤的经历使她暴露了女性的身份,也俘虏了排长雷震霖的心。高山是新型花木兰式的女指挥员和女英雄,在书中充满了奇异的光彩,令人印象深刻。

1957年,陆柱国与当时的着名剧作家毛烽(曾任《英雄儿女》编剧)合作的电影文学剧本《最后一个冬天》诞生,这是他首次创作剧本。1958年根据这个剧本拍成的电影《黑山阻击战》公映,并获得了当年文化部电影文学剧本三等奖。

1958年后,陆柱国开始主要从事电影剧本的创作,先后与人合作或独立创作了《海鹰》《战火中的青春》《独立大队》《雷锋》《闪闪的红星》《花枝俏》《道是无情胜有情》等十余部电影文学剧本。

陆柱国的剧本创作,善于把握情节发展,具有较强的故事性和传奇性。剧本《海鹰》讲述的是新中国海军的战斗故事。我海军鱼雷艇靠渔船作伪装,埋伏在暗礁很多的鬼屿岛,出其不意,以弱胜强,击沉了敌人军舰,在激烈战斗中,我海军一鱼雷艇被击沉,由张敏中队长带队的士兵经受严峻的考验,终于得胜归队。

于网络

陆柱国的另一部代表作《战火中的青春》,将小说《踏平东海万顷浪》中雷震霖与高山的故事加以集中,以两人的思想性格冲突为中心线索,展开了一串串波澜起伏、引人入胜的故事。整部作品带有浓厚的传奇色彩,但作者并没有猎奇,也不在主人公的女扮男装上做文章,而是通过这个特殊事件,以新颖的角度,真实可信地刻画了高山刚强、机敏、细腻、稳重的性格特征。

在经历了“十年浩劫”的桎梏和磨难之后,新中国军事题材电影在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迎来了第二次发展期。1979年的电影《小花》,扬起了第一面反叛的大旗,把战争场面推到背景,将主要精力用来表现战争中人物的命运。陆柱国创作的电影剧本《花枝俏》(1980年)、《道是无情胜有情》(1983年)也体现出题材上的拓展和对人性思考的深入。

《花枝俏》讲述的是在越南战场上英勇牺牲的战士黄永亮的故事。但剧本并没有完全聚焦在战争上,而是着重凸显了黄永亮思想上的进步和转变。剧本还围绕着主人公描写了父子情、官兵情、亲情和爱情,塑造了司令员父亲、连长罗大江、姐姐越华等一系列人物形象。

《道是无情胜有情》的主人公袁翰是一位优秀的军事干部,剧本将其置身在国家利益、军队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矛盾中,凸现了他作为军人的牺牲精神和强烈责任感。面对家、国的冲突,袁翰也曾经一度产生离队的想法,但是团长却给予他极大的鼓励和支持,让他背着超假处分接任三连连长。部队对袁翰思想和家庭的关心及帮助使他坚定了报效祖国的决心,勇敢踏上了对越反击战的前线。

通过这两个剧本,我们看到,陆柱国善于通过选取典型事件,展示人物的内心情感变化,为“高、大、全”的英雄形象注入了丰富的人性内涵,使其显得丰满、生动,具有感染力,较好地诠释了新一代军人的崭新风貌。

1999年建国50年纪念,陆柱国通过国内军事题材影片回顾展发现,银幕上反映我军抗战题材的大片仍是一个空白。尤其是还没有一部表现朱德总司令驰骋沙场的重头戏。这增强了他创作抗战大片的责任感。

于网络

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今,陆柱国先后参与创作的电影文学剧本有30多部,其中18部被拍成电影。《海鹰》《战火中的青春》《雷锋》《闪闪的红星》等讲述英雄成长的革命现实主义影片曾经伴随几代人成长,至今仍是中国百年电影史上不朽的经典作品。尽管曾获奖无数,年逾古稀的陆柱国仍然没有停下创作的脚步。

2005年,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陆柱国创作了剧本《太行山上》。它集中反映八路军对日作战最辉煌的一段历程,塑造了朱德、八路军独臂团长贺炳炎、阎锡山、卫立煌,以及日军将领阿部规秀等一系列人物形象,而且涉及平型关大捷、火烧阳明堡等大型战役。剧本人物众多且牵涉到我军、友军、敌方、顽固派间的复杂关系。

陆柱国善于通过典型事件来完成人物形象塑造,比如对朱德形象的刻画,就从他处理对敌人、友军、部下三个方面的不同态度和做法入手,重点刻画朱总司令在民族危亡和战争紧要关头的大智大勇、大仁大义及其人性、人道的独特魅力。由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陆柱国任编剧的同名电影《太行山上》一举获得第25届金鸡奖的最佳故事片奖,他也凭此剧本获得夏衍电影文学奖。

2005年,八一电影制片厂为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而筹拍重点影片《我的长征》,陆柱国仍是剧本的创作者。《我的长征》构思新颖,不再以领袖人物为主要刻画对象,而是以一个小人物的角度切入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创作。通过红军小战士王瑞的视角,剧本将视点主要对准基层官兵,着重表现长征的过程,再现长征的艰苦卓绝。剧本以细节震撼人心,以真情催人奋进,关注个人情感,注重人物内心世界和人物之间的情感关系,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作者对“长征精神”的深度开掘更具深意,长征精神就是我们民族的精神,是坚强的革命意志和炽烈的爱国情怀的体现。热情讴歌长征精神的可贵和伟大对于鞭策、激励后人具有积极的意义。

2005年,在纪念中国电影诞生百年之际,中国电影文学学会授予77岁的电影编剧陆柱国“终身成就奖”。“一支笔描绘出人民战争的雄奇画卷,一腔血五十年银幕后默默耕耘,古稀之年,太行山上,老兵壮志,谱写新篇。”这是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为陆柱国授奖时的评语,更可看做是对其文学创作的总结。

“电影是拍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观众是看电影,不是看剧本的。正因为我深谙这个道理,所以我才安分守己甘居幕后。只要我还能拿得动笔,只要我不得老年痴呆症,我就要勤勤恳恳地写下去!”第16届金鸡百花电影节颁奖典礼上,陆柱国手捧“电影终身成就奖”奖杯时曾眼含热泪说。

简介:

陆柱国(1928—),河南宜阳人。1948年毕业于河南洛阳高级师范学校。历任解放军中原野战军第四纵队前线记者,总政治部文化部创作员,《解放军文艺》编辑,八一电影制片厂副厂长、一级电影编剧,中国文联全委会委员,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1950年开始发表作品,代表作有长篇小说《踏平东海万顷浪》,中篇小说《风雪东线》《上甘岭》。1957年至今,他参与创作的电影文学剧本有《黑山阻击战》《海鹰》《战火中的青春》《雷锋》《独立大队》《南海风云》《道是无情胜有情》《花枝俏》《分水岭》《闪闪的红星》《大进军——南线大追歼》《大进军——席卷大西南》《太行山上》《我的长征》等近20部。其作品曾获西南军区创作一等奖、文化部优秀影片奖、全国少年儿童文艺作品奖二等奖、中央电影局三等奖、总政治部创作优秀奖、中国电影华表奖、金鸡奖最佳剧本奖及夏衍电影文学奖。

来源:洛阳中心、河南文学史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3181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