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苏 是个怎么样的人物呢?扶苏为人耿直,很听秦始皇的话,有点书呆子的感觉。结合扶苏劝谏 秦始皇 的话可以知道扶苏对孔子的儒家学派比较推崇,这才形成了他愚忠的性格。若他顺利当了皇帝,必定是一个宽厚仁慈的明君,可在政治斗争方面,他就差点火候了。公子扶苏自小学习儒家思想,而儒家思想是古代皇帝的御民之术,儒家思想的核心在于遵守社会规章制度,不得去触犯法令,对待君主绝对服从。
在儒家思想的熏陶下,自小在深宫中长大的公子扶苏,慢慢变成一个"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死脑筋,不知变通。 赵高 命人将假圣旨传给扶苏,扶苏竟没有半点心疑,立刻回到营中打算自杀。蒙括将扶苏拉回来,慢慢解释其中的蹊跷,劝说扶苏等见到秦始皇再自杀也不迟。可扶苏深受儒家思想的感染,自己本身又不知变通,不顾蒙括劝阻,带着哭腔回到营中,还是自杀了。
直到死都悟不出秦始皇到底为什么派他来长城监工,难道仅仅是监工吗?那30万虎狼之师到底是什么意思?是个稍微有心机的人都知道是什么意思。综合以上可看出扶苏的性格偏向懦弱无能,根本没有他爹秦始皇的雄才大略。他明明掌握着 秦国 建国之初的30万虎狼之师,依靠自己在民间的声誉,又有蒙括加持,就算始皇没死,也有可能直接杀回咸阳。
扶苏突然被赐死,又不告诉谁是新太子,这不符合常理。其中会不会有诈,有猫腻?其次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为了确定中间有没有误会,先不要着急自杀,完全可以先把宣诏的人扣下来,详细了解一下怎么回事,父皇是在什么情况下下的这道诏书呢?而这些,扶苏竟然想都没想,只是一心想着自杀。我想他心中根本就没有天下,一切都是为了讨父皇欢心,从小在深宫大院长大,没有经历过人世间的辛酸苦辣,心中根本就没有天下。
他的一切,都是围着父皇转的,儒家也好,顶撞也好,也许都是在演戏给父皇看。他书读的一般般,圣人之道只知皮毛,不知其根本。不过一个被贬,就让他误会了秦始皇,以为父亲把他贬到边境,就是不再宠爱他了,于是就彻底心灰意冷,认为被赐死是理所当然的,这哪是做大事的样子?我觉得扶苏就是天生性格柔弱,缺少社会阅历。温室里的花朵,又怎么能经得起风吹日晒,又怎么骤逢大变,岿然不动,泰山压顶不变色?
扶苏什么样的人,可以肯定是没主见,懦弱之人,至于他的政治主张,以性格来推断,是个主张仁政之人,也和始皇帝的政治制度格格不入。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赵高借秦始皇帝之名下旨,扶苏心怀仁义,含泪自杀了!赵高就和李斯密谋,让 胡亥 做了皇帝,就是秦二世,而且直接下旨赐死了扶苏。扶苏很无奈的结束了自己生命,但他应该是个忠臣孝子。如果做皇帝,也该不错,可惜历史不容假设。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3153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