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韩信真的死得冤吗,如果可以重来,他用什么方法才能保住性命

原始人侃历史 2023-09-21 05:13:59

看《史记•淮阴侯列传》,韩信的死不完全是冤杀。

韩信功劳太大,打败魏王豹,平定魏国、代国,一个早晨消灭赵国二十多万军队,杀赵国成安君,活捉赵王歇,燕国不战而降,项羽派龙且救援齐国,也被韩信打败,齐王田广逃走,齐国被韩信拿下。

韩信请求刘邦允许他做代理齐王,刘邦大怒,但刘邦这时候自顾不暇,他和项羽相持胶着,而且还用得着韩信,又怕韩信会谋反,所以,刘邦听取张良和萧何的意见,封韩信为齐王。这时候的韩信对刘邦并无二心。

项羽因为和刘邦僵持不下,龙且战败,项羽也怕韩信,所以他派武涉劝韩信自立为王,说天下形势取决于韩信支持谁,韩信如果支持刘邦,项羽必败,如果韩信支持项羽,刘邦必败,如果韩信自立为王,则天下会三国鼎立,三分天下。武涉还劝韩信,说刘邦是一个毫无信义、不可信任的人,打败项羽,刘邦下一个就会来消灭韩信。韩信没有听武涉的劝告。

齐人蒯通扮作看相术士也劝韩信自立为王,说韩信功劳太大,楚王和汉王都不可能容得下他,只有自立为王,楚王和汉王才奈何不了他。蒯通两次劝韩信,韩信都没有听。

刘邦对韩信从来没有放心过,几次剥夺韩信的兵权,还抓捕过韩信,韩信确实不该对刘邦心存幻想。韩信的聪明才智让刘邦害怕,只有除掉韩信,刘邦才能踏实睡觉。

韩信确实为难,如果反,这不是韩信的初衷,他只指望建功立业,能够得到刘邦的重用和尊重,他的最高理想不过是封王封侯。韩信的功劳远远超过其他人,但刘邦并没有对韩信另眼相看,韩信很失望,也知道刘邦忌惮他,韩信郁闷不乐,最终萌生了反叛的思想,他准备和陈豨里应外合反叛刘邦。后来陈豨果然反叛,韩信准备配合陈豨叛乱,袭击吕后和太子,韩信有个家臣得罪了韩信,韩信打算杀了他,这个家臣的弟弟告发韩信谋反。所以吕后和萧何设计谋杀韩信。

韩信用什么方法才能保命呢?

一,听取武涉和蒯通的意见,项羽、刘邦两不相帮,趁早自立为王,这样刘邦和项羽还真的奈何不了他。如果是这样,那天下形势就是三国鼎立。韩信临死前后悔没有听蒯通的话。

二,学张良、范蠡隐退,放下对刘邦的幻想。既然看透刘邦,既然失望,在韩信做齐王的时候都没有反,等建国以后再反,已经失去了最佳时机,反而坏了他自己的一世英名,还连累家族宗亲全部被杀。

《史记》作者司马迁这样评价韩信: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则庶己哉,于汉家勋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徙,后世血食矣。不务出此,而天下已集,乃谋畔逆,夷灭宗族,不亦宜乎!

司马迁的意思是:如果韩信能够学道家的谦恭退让,不夸耀自己的功劳,不自恃自己的才能,那或许可以保全自己。他对汉朝的功劳可以和周朝的周公、召公、太公这些人相比,后世子孙也会祭祀不绝。可是他没有这样,在天下已经安定后,还要图谋叛乱,以致于宗族被诛灭,不也是应该的吗?

汉朝建立之后,韩信到底怎么做才能避免兔死狗烹的结局?

自古忠臣难两全,韩信为汉朝立下赫赫战功,但局势稳定之后,却成为刘邦的心腹大患。想要避兔死狗烹,他只能放弃手中的兵权,放下自己的身段,忘记自己曾经是个忠诚这件事,才能委曲求全。同时,韩信还需要一个能够指点他的谋士,一个能够受胯下之辱的人,必定是拿得起放得下的。

我觉得韩信之所以被杀,是因为他忘记刘邦不再是曾经那个依赖他的人了。在他眼里,曾经的刘邦对他足够信任,并对他许下承诺,等功成名就必定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他也不是没有想过当上帝王之后,刘邦会变心,所以特地提出三不杀以保全自己的性命,但他忘记了自古以来,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在刘邦的眼里,韩信手握兵权,并持才傲物不把自己放在眼里,而且当时的韩信还那么年轻,虽然现在没有谋逆的心思,如果自己有一天死了,难保韩信不会有谋反之心。而且,韩信手握兵权又有军功在身,时刻让自己忌惮,与其如此,还不如除掉,以绝后患。

韩信是一个骄傲和自信的人,而且做事坦荡,不会想到刘邦竟然如此忌惮他。所以他需要一个能够摸清刘邦心思的谋士,从而看清朝中局势,看清刘邦的真心,并认清目前自己与刘邦的差距和地位悬殊,一步一步放下手中让刘邦忌惮的东西,最好能像张良一样远离朝堂,只有这样,韩信才能保住自己的性命。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3150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