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人征服过数以千计的城市,然而成吉思汗屈尊进入的城市,历史上仅仅提到一座。通常,当胜利得以确保的时候,他就带着他的朝臣侍从撤回到远方更舒适的营 地,而由他的勇士去完成剩余的任务。1220年(即龙儿年)3月的某一天,这位蒙古征服者打破他独特的传统,带领骑兵进入到新征服的布哈拉城中心。该城是 花剌子模算端(今译“苏丹”)最重要的城市之一,今属乌兹别克斯坦。尽管布哈拉城既非首都,也非主要的商业城市,但在整个穆斯林世界,它占据了崇高的情感 地位,被视为“高贵布哈拉”。因具有“为所有伊斯兰教徒带来荣耀与欢愉”的称号而知名于世,该城成为伊斯兰教的圣地。由于成吉思汗非常清楚,通过征服并进 入该城市的行为,具有重要的宣示意义,因此他耀武扬威地骑马穿过城门,经过一片遍布着木房与小贩货摊的拥挤区域,来到位于城市中心的巨大砖石建筑群之中。
在或许是军事史上最大胆创新的成功突袭之后,成吉思汗进入到布哈拉。当时,他的一部分 军队从蒙古出发,沿着直线正面攻击算端的边境城市;而他自己则与辎重同行,率领另一支部队长距离远征,这一距离比任何其他军队行进的路线都要长——需要穿 越两千英里的沙漠、山川及草原。最后,他们几乎不可思议地出现在敌方防线背后的纵深处。即便是商业旅行队也会绕道数百英里,避开克孜勒库姆沙漠,即传说中 的“红沙漠”;不过这正好是成吉思汗选择从那个方向进攻的原因。通过与那个地区的游牧民建立良好的关系,成吉思汗得以率领他的军队,沿着至今仍未能确知的 路线,穿越那片沙漠地带。
他的目标布哈拉城,矗立在阿姆河一条支流两岸的肥沃绿洲中部,那里的居民大多数是塔吉 克人或波斯人,但却被新建立的花剌子模帝国的突厥部落所统治,花剌子模帝国是那个时代众多短命帝国中的一个。花剌子模算端所犯的一个严重的致命错误,就是 他劫掠了蒙古商队,并把派去进行和平商业谈判的蒙古大使毁容,这一行径激怒了成吉思汗。虽已年近六十,但听到自己的人受到攻击时,成吉思汗毫不犹豫地召集 了他那支纪律严明、作战经验丰富的部队,再次跨上战马,兴师问罪。
几乎不同于历史上任何一支重要军队,蒙古军队是轻便上阵,没有补给供应的。即便等到最 冷的月份横跨沙漠,人和马畜也仅需少量的水。因为这样的季节有露水,可以刺激部分草的生长,这些草可供牧马,并可吸引到猎物,那是以狩猎为生的人所需的。 蒙古人不是动作缓慢地运送攻城武器和重型装备,相反,他们带有快速机动的工兵部队,能当场使用可获得的材料,建造任何他们所需的东西。在跨越广阔的沙漠之 后,蒙古人遇到第一片林子,他们就将其伐倒,制作攻城的梯子、武器及其他攻击器械。
当先头部队走出沙漠,发现有第一个小部落时,快速行动的特遣部队立即会改变速度,慢慢运行,动作迟缓,仿佛他们是来贸易的商人,而非快速攻击的勇士。在居民们意识到他们是谁,并在听到警报之前,蒙古军队正若无其事地漫步在城镇的门口。
出人意料地从沙漠中出现之后,成吉思汗并没有立即行进,并趁势攻击布哈拉。他知道,没 有援军能离开正被他的部队所进攻的边境城市,因此,他可从容地运用一种令人痛苦的方式,左右布哈拉民众的忧虑和希望。这种策略的目标很简单而又往往是相同 的:在战斗真正开始之前,用恐吓手段迫使敌人投降。起先通过夺取邻近的几个小城镇,成吉思汗的部队释放了很多当地的平民逃往布哈拉,逃亡者不仅充斥该城, 而且大大地加剧了城内的恐惧氛围。蒙古人在敌军防线背后的侵袭,立即给整个帝国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恐慌。正如波斯编年史家阿塔篾力克·志费尼所描述的那 样,当人们看到环绕在他们周围的乡下居民时,他们“被骑兵和骑兵带来的暗如黑夜的灰尘窒息住了,惊吓和恐慌压倒了他们,而且担忧和恐惧盛行。”成吉思汗从 给予民众两种选择开始,着手准备对一座城市展开心理攻势。他给城外的民众提供宽待的投诚条款,若他们接受条款就可加入到伟大仁慈的蒙古人之中,用波斯编年 史家志费尼的话来说,“无论谁屈从于他们都可获得安全和自由,并远离严酷的恐怖与耻辱。”对那些拒绝接受苛刻条款的俘虏,蒙古人就会在下一次进攻中,将他 们置于军前,充当战争的炮灰。
进攻被设计成一次势不可挡的兵力展示,观众不是布哈拉已被征服的民众,而是远方的军队 和成吉思汗下一个目标城市——撒马尔罕的民众。蒙古入侵者展示了他们新造的围攻武器——弩炮、投石机,这些器械作为武器,已被围攻部队使用了几个世纪,它 们不仅能投掷出石头和火焰,还能射出燃烧的液体、爆炸装置和燃烧物质。他们调来了装在轮子上的巨大弩炮,而大队大队的人马则带着可伸缩云梯攻上塔楼,从塔 楼那里,他们能够击中内城中的守军。从城市上空进行攻击的同时,坑道工兵们开始在墙底挖地道。在展示空中、地面和地下令人生畏的技术威力的同时,某些情况 下,成吉思汗还逼迫已被俘的内堡守军的同伴去攻城,有些囚犯冲锋在前,尸积城壕,有些则推着武器活着冲入到城堡之内,通过这种方式,成吉思汗加剧了守军的 心理紧张。
蒙古人从曾经接触过的不同文化中吸收经验,发明和使用各式武器;而且通过这种知识的积 累,他们还创立了全球性的武器库,能够适应所遭遇到的任何形势。蒙古人试验成功了会喷火或爆炸的武器,这些武器后来变成为迫击炮和加农炮。在志费尼的描述 中,我们对其准确讲述他们周围发生过什么的证据感到困惑。他将蒙古人的进攻描写成“就像炽热的火炉吸收了坚硬的木头,火势更盛,从炉腰将火花射向空中。” 成吉思汗军队将草原勇士所具有的凶猛与速度,和中华文明的最高科技智慧结合在一起。成吉思汗使用快速机动并训练有素的骑兵去对付地面上的敌军步兵,而通过 使用新型的火力轰击技术和空前的破坏器械,则减弱了内堡城墙的防护威力,使蒙古军队得以突破要塞,从而胁迫城堡守军。随着炮火和死神纷纷降落到城堡内的守 军身上,用志费尼的话来说,算端的勇士很快便“淹没在完全毁灭的汪洋大海中。”
成吉思汗认识到,战争不是一场身体的比赛,或仅仅是对手间的竞争,它是一种人反对另一种人的总体事业。胜利不会倾向于那些按规则行事的人;它垂青于制造规 则并将规则强加给敌手的人。胜利不可能是局部的。它是完全的、全部的,而且也是无可否认的——或者什么都不是。战争时期,这意味着对恐怖和突袭的肆意使 用;和平时期,它则意味着对一些基本要素以及不可动摇原则的坚定遵守,这种原则可以在平民大众中间建立忠诚。抵抗将面临死亡,而忠诚者则得以安全。
成吉思汗对布哈拉的进攻,被视为一种巨大的成功,不仅因为那个城市的民众投降了,而 且还因为当蒙古人攻击的消息传到首都撒马尔罕时,军队也投降了。算端弃国而逃,蒙古人所向披靡。成吉思汗带领主力部队,翻越阿富汗山脉到达印度西北部的河 流区域,而另一支分遣部队则绕过里海,穿越高加索山脉,进入到俄罗斯平原。从1220年开始的那天起,直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苏维埃主义兴起时,成吉思汗的 后裔作为布哈拉城的可汗和埃米尔,统治了该城正好七百年的时间,这是历史上统治时间最久的家族王朝。
来源:电视剧《忽必烈》官方网站
成吉思汗创军事史五个世界第一
世界著名军事家、美国麦克阿瑟将军曾经说:“如果有关战争的记载(除了成吉思汗的战争记载以外)都从历史上抹掉,只留下成吉思汗战斗情况的详细记载,且被保存得很好,那么军人将仍然拥有无穷无尽的财富。从那些记载中,军人可以获取有用的知识,塑造一支用于未来战争的军队。那位令人惊异的领袖(成吉思汗)的成功使历史上大多数指挥官的成就黯然失色。”
内蒙古自治区知名蒙古学者巴拉吉尼玛认为,能够佐证麦克阿瑟这段话的是,成吉思汗在军事艺术上创下的五个世界第一。
组建了世界上第一流强大的快速骑兵
对于成吉思汗的成功原因,各国学者各有各的说法,但有一点大家是公认的,那就是一直为人津津乐道,赞叹不已的蒙古骑兵。
巴拉吉尼玛撰文认为,成吉思汗的骑兵威震天下,骑兵因成吉思汗名垂军史。他根据蒙古社会以游牧狩猎经济为主的特点,使蒙古全军骑兵化,组建了举世无双的强大骑兵。
史料介绍说,蒙古骑兵速度惊人,成吉思汗发挥了这一特长,将它当作战争中最好最快的进攻武器,充分发挥了蒙古骑兵类似坦克部队那样强大的冲击威力和类似机械化部队那样的快速机动能力:集中兵力,快速机动,长驱直入,纵横驰骋,摧枯拉朽。
在巴拉吉尼玛看来,成吉思汗是当之无愧的蒙古骑兵的鼻祖。他将蒙古骑兵的威力发挥到了登峰造极、淋漓尽致的境界,达到了冷兵器时代的巅峰。
首次实现了全民皆兵
蒙古人从能站起来走路就学习骑马射箭。《多桑蒙古史》说,蒙古人是“生而为战士”者。这种旦旦逐猎,年年游牧的生活,既锻炼了蒙古人强壮的体质,又磨练了他们坚强的意志,也培养了他们高超的骑射技术。
巴拉吉尼玛认为,成吉思汗建军、训军、用军都没有离开游牧民族经济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游牧民族平时放牧狩猎,一到战争,马上组织成骑兵投入打仗,个个都是很好的骑兵和射手。
成吉思汗创造了史无前例的由战士组成的一国人民,由武装的骑兵组成的一个国家,这个国家就是蒙古大帝国。巴拉吉尼玛说,蒙古大帝国是军事封建帝国,其社会的最大特点是军政合一,军民一体,其民皆兵,其兵皆民,广大牧民平时参加劳动生产,战时则跨马弯刀投入战斗。成吉思汗根据战争的需要和蒙古社会的特点,建立了一个生产、行政、军事三统一的“领户分封”制的封建政权。
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炮兵部队
据史料记载,公元1220年蒙古军征服花剌子模时,创建了炮兵团,任命智勇双全的窝阔台为炮兵最高指挥。
蒙古军对尼沙布尔城的攻城战中,动用了强弩3千、投石机300、云梯4千、石囊2千5百,还有攻城车、破城车等。进攻撒麻而干时,使用了火焰喷射器,日本一名军事家认为,成吉思汗八百年前就首先使用了凝固汽油弹。
巴拉吉尼玛撰文说,成吉思汗曾采纳了归附者唵木海的建议,为了更好地攻坚,组织了一支以唵木海为首的500人的炮兵部队。后来又设置了“回回炮手将上万户府”和“炮手万户府”。在一般万户府中,也设置了“炮手万户府”。这支炮兵部队在攻金、攻夏、攻花剌子模以及后来的攻宋、攻大理、攻高丽的战斗中,都发挥了巨大作用。这个炮兵团用于攻城战的军械齐全,不仅有抛石器、铜制火炮、火箭发射器,还有火焰喷射器、凝固汽油弹等。
组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军事参谋部
“成吉思汗在斗智赛谋方面,胸有妙计,高敌一筹,非常重视在谋略上战胜敌人。”巴拉吉尼玛说。
据史料记载,成吉思汗在采取一个战略行动之前,总是长时间地进行调查研究,收集详细的情报,在此基础上制定周密的计划,做充分的准备工作。在征讨乃蛮部之前,成吉思汗对其军队委任了千户之官、百户之官,并组建了千员中军;委任了脱仑、朵歹等6名扯儿必(官名即常侍),这是最初的总参谋部。据多名史学家认为,成吉思汗的参谋部比拿破仑的参谋部还要早600年。
1206年,成吉思汗称大可汗之后,对忽必来降恩旨说,“凡军旅之事,汝其总领之。”忽必来就此成为了第一任总参谋长。从此蒙古军总参谋部就成了组织健全、效能极高之统帅部。这个参谋部里有汉人、契丹人、畏兀尔人、阿拉伯人、回回人。
发明了“闪电战”
布尔霖在其著作《成吉思汗》一书中说,“为什么一个不开化的军队,于攻击强盛开化人民时,均获得成功,其理由安在?概言之,即进行近代闪电战之方式也。”
巴拉吉尼玛说,闪电战,是成吉思汗的首创。在他看来,蒙古军被西方人称之为“蒙古旋风”,所进行的闪电战其特点,首要是犹如急风。蒙古军“靠马的机动性,有如急风袭来,进行掠夺,来如天坠,去如闪电。”
中国近代军事家万耀煌将军说:“成吉思汗之进兵也,如飙风迅雷,千里瞬至……”史料介绍,闪电战的要点是突然袭击,速战速决,成吉思汗打了一辈子仗,绝大部分的仗是进攻战,一般用的是大胆奇袭、突袭和奔袭的战法。他一贯主张用兵神速,利用神速机动,发起大胆、冒险的进攻,猛打猛冲,速战速决。
巴拉吉尼玛说,闪电战是歼灭战、进攻战、运动战和速度战的有机结合物,在用兵如神的成吉思汗指挥下,形成了整体力量,演出了有声有色、威武雄壮的活剧来。
一提起中国 历史 上的大一统时期,人们反射性的就会第一个想到秦始皇,不得不承认,他建立了秦王朝,实现了那时候的大一统。更何况,那时候提起秦始皇,大家都是瑟瑟发抖的。可是在这漫漫的 历史 长河之中,有一个人地位堪比秦始皇,甚至比他略高一筹。他就是成吉思汗。
自古以来的英雄,生命中总会有那么些或多或少的不顺利,这许多的坎坷磨砺了他们的心性,使他们在日后有了更多的面对困难的勇气和毫不退缩的坚定信念。成吉思汗也不会例外,他其实并不叫成吉思汗,这只是对他的一种尊称,他的真实姓名是孛儿只斤·铁木真。在他很小的时候,就饱受战争之苦,他深切的理解战争是件多么残酷的事情,但是有时候战争是不可以避免的。
在孛儿只斤·铁木真九岁的那一年,因为战争失去了他的父亲,而他和自己的母亲也被部落赶了出来。生活从来不会因为你已经受苦了就停止向你发难,在孛儿只斤·铁木真十八岁的时候,当初那个伤害了他父亲的人又夺走了他的妻子。
他从小就立志让金国获得胜利,正是因为这份雄心,后来付出了无数努力的他也终于做到了。生活不停的打压让孛儿只斤·铁木真开始反击了,他向蔑儿乞部宣战了,这场战争也让他有了不小的名气。孛儿只斤·铁木真封自己为可汗,引来了很多人的不满,曾经的和现在的敌人都对他虎视眈眈。战争永远都是这样,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符合双方的利益,所以曾经的敌人和现在对孛儿只斤·铁木真不满的人决定联合起来向他发出挑战。这次战争也是孛儿只斤·铁木真人生中关于战争唯一的败笔,因为他从来没输过,唯独这次的"十三翼之战",他失败了。
英雄之所以是英雄,正是因为他不会简单的就放弃最初的梦想,不会因为一次失败就止步不前。孛儿只斤·铁木真不失为一个好的例子,这一场战争的失败让他开始反思自己的作战计划,他又重新制定了方针。毕竟是联合的部落,本质上还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所以他抓住了这一点,决定对他们实行逐个击破。
凝聚起来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上一次的失败也让孛儿只斤·铁木真意识到了这一点,但是当他们成为一盘散沙的时候,让他们失败就是小菜一碟了。将各个部落都打败后,孛儿只斤·铁木真成功的统一了所有的部落,也有了资本让他们臣服于自己。后来蒙古各部商议,尊称孛儿只斤·铁木真为"成吉思汗"。也有了后人口中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如果孛儿只斤·铁木真的成就仅仅只是统一了这些部落,他也不会在人们心中有如此之高的地位了,毕竟很多人都认可他是在中国悠久的 历史 上有能力统一世界的人物。从孛儿只斤·铁木真建国之后,他就颁布了很多的法律条例,特别是在军事上,也可以说完成了他最初的理想。在他看来,国家的军事实力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兴盛程度,当他颁布的新的法律条例有了一定的成果的时候,国家的实力也愈加增强,他变开始规划扩张自己国家的版图。
有了想法就要去实践它,孛儿只斤·铁木真向西夏出兵了十万,成功的扩展了这片疆土。是人的话好像都会偏心,哪怕是这样的英雄。花拉子模杀死了蒙古的四百九十九名无辜的和平商人,他的这一行为无疑彻底惹怒了孛儿只斤·铁木真,孛儿只斤·铁木真决定御驾亲征,面对孛儿只斤·铁木真的不停追逐,花拉子模害怕了,一路逃亡到了印度。
成吉思汗的战斗能力都是有目共睹的,但是由于在一次战争胜利回朝时感染风寒离开了这个世界,不然他应该是有能力统一这个世界的吧。
成吉思汗画像
成吉思汗时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出生在漠北草原,父亲为孛儿只斤?也速该把阿秃儿、母亲为弘吉剌氏?诃额仑,父亲给他取名为铁木真。在他去世后,后人敬仰他的成就,追封谥号为法天启运圣武皇帝。
当时,草原部落为金国所统治,曾经金熙宗将蒙古部落的首领俺巴孩处死,这件事情让蒙古部落深深记恨,成吉思汗出生后,祖父辈打败金国的愿望,自然也成为了成吉思汗的奋斗目标。1171年,铁木真只有九岁,他的父亲被札邻毒死,父亲去世后,泰赤兀部的塔里忽台乘机联合其它蒙古部落,大家一致将铁木真母子赶走,这件事情成为了成吉思汗人生重要转折点,他家从首领沦为了部落抛弃的对象,这种遭遇让铁木真快速的成长起来。
1180年,18岁的铁木真向蔑儿乞部展开斗争,并打败了蔑儿乞部,随后,过了四年时间,铁木真被拥护成为乞颜部首领。
铁木真势力的快速扩大,引起了其它蒙古部落首领的不满,其中也包括了札木合的妒恨,他联合了塔塔儿等13个蒙古部落对对铁木真发起战斗,这场战役被称为“十三翼之战”,这这次战争中,铁木真不敌他们的联合进攻,以失败而告终。而这场战役也成为了成吉思汗征战生涯中唯一一次失败的斗争。
1206年,蒙古贵族和群臣们拥护铁木真为首领,尊称为“成吉思汗”,随后,成吉思汗建立了蒙古国,开始了对外扩张生涯。
据不完全统计,成吉思汗征服了七百二十多个民族,先后剿灭了四十多个多家,六亿多人口臣服于成吉思汗的统治。1227年,成吉思汗在征伐西夏时在途中去世。
《成吉思汗的意愿》剧照
在这部电影中,成吉思汗被塑造成为了一位富有使命感的斗士,他建立了版图辽阔的蒙古帝国,在《成吉思汗的意愿》这部电影中,所有的语言都是方言,并且用了很大的制作手笔描绘了贝加尔湖等景观的壮观景象,在看这部影片之时也被这一系列最壮观的风景所震撼。这部影片将众人所熟知的成吉思汗形象给予了重新塑造,成吉思汗征讨之时,是为了复仇才将其它部落逐一消灭,然后统一了草原各个部落。
在他建立蒙古国之后,为了巩固政权和扩张领土,成吉思汗征讨了西夏等国家,成为了一代霸主形象。但是在这部影片中,将成吉思汗塑造成了一位传奇英雄形象,他扩张领土为了更多的百姓,他不是为了复仇,影片中的成吉思汗有血有肉,他重感情和道义。
这部电影制作方非常有信心,认为这部影片拍摄的十分成功,并且会在电影市场占有一席很重要的地位。这部电影上映后,很多观众对电影十分感兴趣,通过这部电影了解其它视角下的成吉思汗形象。而这部影片中的服装和道具成为观众讨论的重点。
《成吉思汗的意愿》也是一部由俄罗斯萨哈共和国作家尼古拉.卢季诺夫的同名小说作品。
成吉思汗版图
后来,美国学者塔夫里阿塔斯对成吉思汗时期建立的蒙古版图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在他所著的《全球通史》一说中提到:历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一个政权横跨亚欧大陆。
可以说,成吉思汗的一生都在征战。成吉思汗和他的继承人们在前后二十五年的时间,先后剿灭了四十多个多家,他们十分骁勇好战,即使军队人数还不到二十万。据不完全统计,成吉思汗征服了七百二十多个民族,六亿多人口臣服于成吉思汗的统治。在蒙古国政权稳定之时,国土面积甚至超过了4400万平方公里。以现在的亚洲面积为例,如今的亚种面积总和包括岛屿等土地,加起来一共差不多4400万,可想而知成吉思汗打下的版图之广。
成吉思汗所率领的蒙古军到达了印度河、多瑙河等地区,在三万里西征途中,打败了俄罗斯、波兰等国家。后来人在评价成吉思汗时,认为他和继承人所打下的版图,简直不可思议,当时金朝和花剌子模都有很强盛的兵力,而成吉思汗的军队只有二十来万人,尤其是花剌子模中,成吉思汗打响了征服亚欧大陆的第一声,而这一声非常响亮,让成吉思汗这个名字享誉中外政治舞台。
木华黎雕塑
除此之外,木华黎、赤老温、博尔忽、博尔术被称为成吉思汗将领中的“四杰”,成吉思汗显赫的战功与他们的努力息息相关。
四杰之一的木华黎被成吉思汗任命为攻打金国统领。在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部落时,木华黎跟随成吉思汗进行统一,立下汗马功劳。后来,在蒙古军和金军的战争中,木华黎率领士兵们勇猛进攻,以少胜多的取得胜利,歼灭了大量的金军。随后,率领军队进攻辽东、辽西地区,拿下它们的控制权。1217年,成吉思汗封他为国王,将抗金全权交给木华黎指挥。
赤老温是十大功臣之一,以前任职于泰赤乌部,早年间,铁木真遭到泰赤乌部的打击,在赤老温的营救下,铁木真得以脱困。随后,他跟随铁木真参加统一蒙古部落战争,立下很大的功劳。后来,统领色楞格河一带。
博尔术是四杰之一,早年间一直跟随铁木真统一蒙古部落,受到铁木真的重视,安排他救援克烈部王汗。博尔术在作战方面有很高的技巧,跟随成吉思汗屡立战功,是蒙古国的开国功臣之一。
1203年,在与克烈部的对抗中,博尔忽一马当先只身一人前往营救出窝阔台,在军事方面有很高的作战技巧。
成吉思汗画像
后来,美国学者塔夫里阿塔斯对成吉思汗时期建立的蒙古版图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在他所著的《全球通史》一说中提到:历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一个政权横跨亚欧大陆。
可以说,成吉思汗的一生都在征战。成吉思汗和他的继承人们在前后二十五年的时间,先后剿灭了四十多个多家,他们十分骁勇好战,即使军队人数还不到二十万。据不完全统计,成吉思汗征服了七百二十多个民族,六亿多人口臣服于成吉思汗的统治。在蒙古国政权稳定之时,国土面积甚至超过了4400万平方公里。以现在的亚洲面积为例,如今的亚种面积总和包括岛屿等土地,加起来一共差不多4400万,可想而知成吉思汗打下的版图之广。
成吉思汗杀死的人数据不完全统计,有两亿左右,金国、南宋和西夏一共有一亿五千万左右,分别举例来说,金朝人口大约六千多万,1234年金朝被成吉思汗灭掉,人口只剩下一千万左右;南宋人口接近八千万,1279年灭亡时,只剩下一千八百万左右;西夏人口有一千万,几乎全国人口都死于成吉思汗的马蹄之下。而中亚、欧洲等国家死亡人数加起来有九千万左右。后来有人说,成吉思汗曾经在一小时内有杀掉174.8万人的传说,从这些数字看来,成吉思汗在征讨中杀了大量的人。
成吉思汗雕塑
成吉思汗无疑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在用兵作战方面,成吉思汗有独到的眼光。他戎马一生,打下了历史上面积最大的蒙古帝国版图,并且创下了世界上很多第一。比如,成吉思汗是“千年以来世界最富有的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成功者”等等。后来,美国学者塔夫里阿塔斯对成吉思汗时期建立的蒙古版图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在他所著的《全球通史》一说中提到:历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一个政权横跨亚欧大陆。从客观上来说,成吉思汗间接地促进了东西方经济和文化的交流,随着成吉思汗不断地向外开拓,越来越多的国家知道了中亚的存在。成吉思汗所发动的东征和西征,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和强盛。
成吉思汗实行的铁血政策给无数国家带来了灾难,大量的无辜百姓死于成吉思汗的铁骑之下。
成吉思汗杀死的人数据不完全统计,有两亿左右,金国、南宋和西夏一共有一亿五千万左右,分别举例来说,金朝人口大约六千多万,1234年金朝被成吉思汗灭掉,人口只剩下一千万左右;南宋人口接近八千万,1279年灭亡时,只剩下一千八百万左右;西夏人口有一千万,几乎全国人口都死于成吉思汗的马蹄之下。而中亚、欧洲等国家死亡人数加起来有九千万左右。蒙古军所到之处实行三光政策,给数以万计的百姓带来战争灾难。
成吉思汗(1162年—1227年)名铁木真,姓孛儿只斤,乞颜氏,蒙古开国君主,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统率蒙古军向北、向南和向西的征伐,震动了欧亚大陆,使他的名字家喻户晓。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有一个苦难的童年,他父亲也速该本是蒙古尼伦部(主要包括泰赤乌部和乞颜部)共同的首领,被塔塔儿人毒死后,尼伦部的泰赤乌人掌握了大权。泰赤乌人迁营抛弃了铁木真母子一家,连乞颜部的贵族、百姓甚至铁木真家的奴仆,都离开了他们,没给他们留下一只牲畜。那时铁木真才八岁。
失去了畜群,也就失去了游牧人赖以生存的基础。但铁木真的母亲并没有泄气,带着儿女们奔波于鄂嫩河上下两岸,采野果,挖野菜,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铁木真目睹了家庭的苦难,心早熟了。他没有像其他孩子那样过着五彩般的童年生活,而是主动承担了家务,带领弟弟们到河里钓鱼,在草原上弯弓射雕,为母亲减轻了很多负担。
泰赤乌部首领担心铁木真长大后报仇,带人去捕捉他。为了躲避捕捉,铁木真逃进山林,后来忍受不住饥饿,下山寻找食物,被俘虏了。铁木真被套上木枷,到处示众。黑夜时,铁木真用木枷打倒看守,机敏地逃走了。几经周折,终于回到家中。后来,泰赤乌部的贼人偷走了铁木真家的马匹,铁木真不顾日落天黑,上马追击敌人,一直追踪6天,终于追上了贼人,夺回了失马。
就这样,铁木真在苦难中不断成长,变得更加坚强,也更加睿智了。而这种坚强和睿智,使他在后来震撼了整个世界。
铁木真18岁时同另一部落的美丽姑娘孛尔帖成亲。两人相亲相爱,共度患难,感情很深。但不久,蔑尔乞人抢走了孛尔帖。铁木真发誓要夺回爱妻,便联合了王罕和札木合在1180年的一个夜里,联军突袭蔑儿乞部,打败了蔑儿乞人,夺回了孛儿帖,同时也壮大了自己的力量。
1192年,27岁的铁木真被部众拥戴为大汗,这引起嫉妒心很强的盟友札木合的反目,并以兵戎相向。札木合纠集了13部30万兵力出击,铁木真也以3万兵力分13翼迎战。蒙古史上这个著名的“13翼之战”虽以铁木真的失败告终,但由于札木合生性残暴,残酷地杀戮战俘,反而引起许多部属的不满,甚至倒戈投奔铁木真,因此在实力上铁木真反而更强大了。1196年,铁木真家族的宿敌塔塔儿部反抗金朝,兵败逃窜,铁木真和克烈部应金朝大军统领完颜襄丞相之约,合力阻击塔塔儿部,捕杀其首领,虏获大批人畜财物。大功告成后,完颜襄授予铁木真以“札兀惕忽里”(意为百夫长,或指招付使)的称号。铁木真既复了仇,又提高了威望。从此,铁木真的部属成为蒙古草原上一支强大力量。随后,他与父亲的生前好友、另一部落首领图格勒结盟。历经多年部落战争之后,铁木真终于找到了登上人生的顶峰之路。
蒙古人素以骑马和勇猛善战闻名,历史上,他们突袭中国北部的事件时有发生。但在铁木真崛起之前,各部落把主要精力放在部落间的倾轧上。铁木真凭借其超群的军事、外交、组织才能,以及其冷酷的性格,成功地把各处部落置于自己的领导之下。
1206年召开的蒙古族将领会议上,铁木真被推为“成吉思汗”,意为“全天下之皇帝”。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在中国历史上起了促进作用。他攻金灭夏,为元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军事上,他在战略上重视联系远近各方,力避树敌过多;用兵注重详探敌情、分割包围、远程奇袭、佯退诱敌、运动中歼敌等战法,史称“深沉有大略,用兵如神”。同时,他作战具有野蛮残酷的特点,大规模屠杀居民,毁灭镇田舍,破坏性很大。由于13世纪主要封建国家社会危机深重,这为成吉思汗实行大规模军事扩张提供了有利条件。他一生征战40多年,统一蒙古各部,随后又攻灭西辽,覆亡西夏,鏖战中原,三败金朝,西攻花刺子模等国,威慑欧亚,先后征服40多个部落和国家。
成吉思汗一生金戈铁马,横扫欧亚,他的军事指挥艺术和谋略思想,不仅在蒙古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就是在世界战争史上也是罕见的。成吉思汗将草原上落后、分裂的蒙古族融为一体,并成功地建立了地跨欧亚两大洲的大帝国,重开了“丝绸之路”,推进了东西方以及阿拉伯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他的巨大贡献令世人瞩目。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3129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