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阉宦乃明亡之因。然阉宦之祸,盖厂卫所兴。
厂卫兴,为君者遍布耳目,为臣者兢兢战战。盖惧厂卫之毒,臣之忠心日衰。
赤诚之臣终被权阉巨宦或威胁,或迫害。至门路蔽塞,君无所知也。
分析
盖厂卫之始,起于洪武。
洪武帝起于丐儿,终成大业,立大明276年基业于应天。
权臣惟庸欺上瞒下,跋扈于朝野,欺圣聪于上,威群臣于下,有代洪武而“帝”之心也。
惟庸一案满门皆诛,涉案者,万数有余。开国勋臣,难免其祸。为防后患,洪武帝始建锦衣卫。
设置锦衣卫锦衣卫,原为朱元璋所设的“拱卫司”,后改名为亲军都尉府,早期工作职能就是负责皇家的仪仗、护卫等工作。
胡惟庸案爆发后,朱元璋畏惧丞相一职的权力过大,从自己的手中分走的权力太多。为了把相权统收为君权,对官职进行了改革。
这一改革,的确把君主的权力更加集中。却也出现了新的弊端。
原本在皇帝与群臣之间,有丞相一职作为桥梁。即方便百官向上传递消息,也方便皇帝通过丞相这个过渡,来了解群臣。
一旦这个桥梁崩塌,途径就被堵塞了。虽然皇帝可以通过奏疏来进行办公,但如果想要了解群臣的动向却少了丞相这个途径。
在此大背景下,锦衣卫成立。锦衣卫成立之初,并非以办案为目的。他们的主要工作就是担当皇帝的耳目。让皇帝了解百官的动向。以便及早地做出应对之策。
此时的锦衣卫其实就是皇帝的探子。是朱元璋为了驾驭群臣所设置的一个情报机构。
权力的扩大随着时间的推移,锦衣卫的权力也逐渐在扩大。
锦衣卫之所以权力能够扩大,所仰仗的就是皇帝对他们的信任。对朱元璋而言,锦衣卫就是他的贴身护卫,是距离自己最近的人。
洪武年间,爆发了很多贪腐案,皆是因为上下串通所导致。这些案件的爆发让朱元璋失去了对群臣的信任。
正是因为失去了对群臣的信任,锦衣卫开始逐渐做大,能够插手刑狱了。
在朱元璋看来,手下的大臣们是不值得信任的。如果由那些大臣们来审案子,很多情况下就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所以,他赋予了锦衣卫插手刑狱的权力。这些锦衣卫直接的负责对象就是朱元璋。不用担心他们和文武百官相互勾结。可随之问题也就出现了。
所谓的废除题目中所说的废除了锦衣卫其实是不准确的。朱元璋没有废除锦衣卫,无论是从朱元璋本人的性格底色来看,还是从当时的政治需求来看,锦衣卫也不能够被废除。
朱元璋做的是对锦衣卫的一次改革。他亲自下诏,焚毁锦衣卫刑具,把锦衣卫的犯人们都转交刑部负责,锦衣卫的内外狱交由三法司管理。
这一次的下诏,是朱元璋对锦衣卫做的一次大改革。朱元璋从赋予锦衣卫刑狱职能,再到从锦衣卫手中剥夺刑狱职能,跨度只有五年的时间。
而朱元璋之所以这么做,其根本原因就是因为锦衣卫仗着手里的刑狱权,搞了太多的冤案。
他们因为朱元璋的信任而非法虐待囚犯,导致了很多案子的扩大化。朱元璋后来也意识到,很多案子牵扯的人数过多,就是因为锦衣卫滥用刑狱而导致的。
在朱元璋一朝,有两个锦衣卫的实际负责人,一个是毛骧,另一个是蒋瓛。他们在完成了朱元璋所安排给的重要工作后,都被处死了。
归其死因,完全是朱元璋为了平愤而一手炮制的。二人的结局,充分地诠释了什么叫“狡兔死,狐狗烹”。
对于朱元璋这种皇帝而言,锦衣卫是最好的工具,就像是佩剑一样,需要的时候就拿出来砍人,不需要的时候就收起来,更或者说是换一把。
锦衣卫看似权力大,但那些权力完全是由皇帝的信任所拥有的特权。就和宦官一样,只要失去了皇帝的信任,任何权力也没有了。
他们为了办好朱元璋的案子,不遗余力地去搞刑狱,所有的酷刑那是都用上了。可有一截,锦衣卫是一个没有实权的差事。
像这样一个既没有实权,同时又兼有刑狱职能的工作,他们的存在本身就是最大的“冤狱”。
他们在办案的时候,必须要把案子办成铁案,即便是有冤假错案,也得把涉案人办死。因为一旦出现了错误,就很容易成为弃子。于是,很多冤案就出现了。
当朱元璋认识到这个问题后,他就把锦衣卫的刑狱职能给剥夺了。他绝不允许锦衣卫成为欺骗自己的另一个机构。
结语朱元璋之所以要成立锦衣卫,说到其根本目的还是要让锦衣卫充当他与群臣之间的耳目。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朱元璋也发现刑部等司法部门在办案的时候与案犯有勾连,在此大背景下,他赋予了锦衣卫刑狱职能。
然而,锦衣卫只是侍卫出身,他们不能很好地行使工作本分。反而在有了刑狱职能后,开始凌辱、虐待犯人,导致了更多的冤假错案。
这样一来,朱元璋就不得不废除他们的刑狱职能了。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3112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