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军因潇水阻挡没能攻下永州,洪秀全、杨秀清顺湘江而下看,深入湖南腹地的战略被迫终止。为了保存实力,洪秀全、杨秀清临时制定了南下的计划。太平军在永州对岸发射炮弹瞒天过海,主力则沿潇水西岸偷偷南下,伺机渡过潇水再北上。太平军向南行军的同时,和春率大部队扑向太平军后面部队。为了拖住和春,让主力顺利南下道州,太平军后卫军在黄田铺一带和清军展开激战。在太平军南下之前,清军将领余万清早已经率兵抵达双牌,双牌山高水险,地势居高临下,是伏击的绝佳地点,太平军向此进军存在风险。看到太平军大军气势汹汹奔袭而来,驻守双牌的余万清觉得自己势单力薄,跟太平军打硬仗没什么胜算,于是他率军弃城往道州方向奔跑。
太平军放弃永州南下
1852年6月10日,太平军轻松占领双牌。这里有个小小的疑问,既然是为了渡潇水,为什么太平军占领双牌后没有马上渡江呢?也许是因为清军重兵汇聚永州,太平军蓑衣渡刚败,元气受损,不想急着跟清军硬碰硬吧。从当时整个战场局势来看还是非常有利于太平军南下的,清军比较能打的当属乌兰泰、向荣、和春、鲍起豹、江忠源等,其他的将领并没有给太平军带来什么压力。乌兰泰在桂林被太平军伏击后因伤卒于阳朔,向荣称病留在了桂林,鲍起豹坚守自己的岗位,尚沉浸在永州守城胜利的喜庆氛围之中,和春则在黄田铺和太平军后卫军纠缠,太平军大军南下道州没什么险阻。
太平军经双牌南下
余万清率岭两百多人马离开双牌赶到道州,当他进入道州城时吓了一跳,道州全城仅有五百守兵,加上自己带来的人马,总兵力不过千,道州凶险矣!虽然太平军的后卫军还在永州城西战斗,但太平军大部队上万人马也是有战斗力的。太平天国起义时就拖家带口,十六至六十岁的男子称为“牌面”,是主要的作战力量,其余的老弱妇孺成为“牌尾”。牌尾中的青少年从起义时就跟随大军走南闯北,他们在战火的洗礼中成长,正慢慢发展成为新的战斗力量,不断充实太平军的作战队伍。无论如何,清军的这点兵力想守住道州确实非常困难。
太平军直取道州
道州城南面是潇水,东、西、北三面是开阔地带,地理位置不适合防守,要冒背水一战的风险。余万清跟太平军交过手,深知眼前事态的严重性,他觉得除了弃城没什么好的办法。于是余万清给上司湖广总督程矞采写去书信,陈述当前道州的险峻形势,请求允许撤出道州,退守衡阳,程矞采没有答应,要他坚守城池。道州知州王揆比较有责任心,他决定驻守城池,与太平军开战。余万清想弃城,王揆却坚持守城,虽然余万清想逃,但是不好意思告知王揆,而且上司程矞采也不同意他弃城。太平军的脚步声越来越近,余万清心急如焚,他在寻找时机逃命。
太平军铁流从山谷奔涌而出
1852年6月12日,南进太平军距城四十里,余万清借防守道州西门之际,从西门撤出道州,道州西门门户大开。太平军大军从山口中涌出,直扑道州城。太平军攻城时发现西门是空虚的,他们从西门冲入城中,防守东门的王揆大惊失色。绝望之际王揆拔剑自刎,被手下阻止。看到城池被迅速攻破,王揆又恨又怒,他无奈地选择了余万清的逃跑策略,迅速离开阵地。太平军顺利攻下道州,他们将在这里完成一系列重要举措。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3108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