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中美的120年与16分钟

看鉴 2023-09-21 01:12:56

1492年,在西班牙王室的赞助下,哥伦布踏上了寻找中国的远航之旅。10月12日凌晨2点,越过大西洋的哥伦布,意外抵达今美国佛罗里达州的一个小岛。他以为这是中国,甚至给当地土着取名“印第安人”。这场在投资上完全失败的航行,却意外影响了今天的世界格局。

1784年,乾隆盛世。带着对财富的渴望和东方文明的向往,新生的美国派出“中国皇后号”前往中国。一百多年后,大清轰然崩塌,美国却在通往霸权之路上畅通无阻。

再往后一百多年,中国从睁眼看世界到改革开放建设现代化国家,努力追赶着时代步伐。而曾为冒险家用于逃脱寻找中国失利责任的美国,则在几个世纪后,接替中国成为人人向往的“文明灯塔”。

但该是谁的就是谁的。

2021年3月18日,在谈判桌上,当不可一世的“美国文明”开始不断坠落,甚至仿佛拿错台词一般说出“拳头不代表正义”时,向来低调的中国人却一扫百年前积弱的形象,极其罕见地在世人面前喊出: 和中国人说话注意你的态度。

双方实力的此消彼长,也是东西方两个世界和两个时代相织交错的侧影。要更深刻地理解中美两国乃至中国同世界的关系,遵血钻惯例,让我们从头说起。

茶叶风波

几百年前的西方人有多向往中国?

1700年,一手把巴黎乃至法国建成世界时尚之都的国王路易十四在宫殿内举行了一场“中国庆祝”:整个宴会场面都是各式各样的中国元素,路易十四本人甚至打扮成中国的康熙皇帝出场。之后,路易十五也曾学中国皇帝,在地头扶一下犁,以示对农业的重视。1753年7月,瑞典国王阿道夫.弗雷德里克为国王准备的生日惊喜,是一座中国楼台。

从皇室贵族到教皇,甚至罗马教廷,都把模仿中式生活当作身份的象征。他们沉迷于中国的瓷器、丝绸及其他物件。而在那个大殖民时代,这股中国风很快就沿着欧洲殖民者的足迹刮到了北美。

以中国风风格为主要标志的瓷器、漆器等十分抢手,来自东方的一切商品,在北美都大行其道,供不应求。而在这股风靡全球的东风中,北美人民却意外因着一项中国商品开启了独立建国之路——中国茶叶。

在彼时中国并不关心的地方,茶叶正牵动着经济的脉搏。

英殖民时期,美国人就培养了喝茶习惯。而最早将茶叶贩卖到北美殖民地的,正是英国的东印度公司。1698年,东印度公司垄断了北美茶叶进口权,并成为北美销售茶叶的唯一机构。他们从中国广州购买茶叶,先运回英国,再通过分销商卖到北美。

因运输成本和课税,在北美终端的茶叶售价高昂。这导致不少人开始从法国、荷兰等国向北美走私茶叶。最终,畅销北美的茶叶只有约一成的比例是直接来自英国。这严重损害了东印度公司的利益。

1773年,英国国会通过了《茶叶法案》。这一法案出台后,东印度公司不再通过中间商售卖茶叶,而是直接把茶叶卖给北美,其价格一度比走私茶叶还便宜。

天真的英国人以为自己的茶叶这么便宜,殖民地的消费者一定会选择东印度公司。但他们明显小觑了北美茶商和走私贩。

1773年12月16日晚,波士顿。一群由走私茶贩组织起的茶党,以“自由之子”的身份,制造了波士顿港口倾茶事件。当晚,60名“自由之子”化装成印第安人上了茶船,将英国东印度公司三条船上的342箱茶叶全部倾倒入海。

一周后《马萨诸塞时报》描述道,“涨潮时,水面上飘满了破碎的箱子和茶叶。自城市的南部一直延绵到多彻斯特湾,还有一部分被冲上岸”。而这些被倾倒的茶叶,多为中国武夷山产的正山小种红茶。

助力特朗普上台、反对奥巴马的茶党成员

波士顿倾茶事件后,英国政府认为这是对殖民当局的恶意挑衅,为压制殖民地民众的反抗,英国议会通过了一系列惩罚性的法令。这激起了北美十三州的联合反抗,直接导致了第一届大陆会议的召开。

1775年4月19日,一年前将镇上的中国茶叶悉数焚毁的列克星敦,打响了北美独立的第一枪。9年后,美国建国,英国对其进行了经济封锁。为了稳固国本,这个初生襁褓的新生国,急需打破这一封锁。所有人都不约而同地指明了国家未来发展的方向—— 到中国去。

1784年2月2日,这天是华盛顿将军的生日。“中国皇后”号从纽约港启程,前往广州贸易。而此次的贸易大宗,正是茶叶。

到中国去

1783年,美英在巴黎签署《巴黎条约》,英国承认美国独立。但独立后的美国形势并不乐观。漫长的经济封锁线决定了美国只能向西开拓。而彼时的美国对这些印第安人的土地还没多少兴趣。于是,对刚刚独立的美国来说,前往遥远的中国开拓贸易,就成了救亡图存的唯一选择。

和拥有两百年对华贸易经验的英国相比,美国甚至连份前往中国的详细航海图都没有。这次航海,无疑是一场大冒险。

几个月后,“中国皇后号”出海。在抵达印尼附近的一道海峡时,恰好遇到了正准备驶往中国的法国军舰。因独立战争,美国和法国之间关系很好。于是,在法国军舰的保护下,“中国皇后号”经澳门顺利抵达广州。后来的美国总统 托马斯.杰斐逊还特意就此致谢法国政府。

1986的24克“中国皇后号”银元

抵达广州后,“中国皇后号”特别鸣礼炮13响,代表了当时的美国13州。很快,它所携带的商品在广州被十三行抢购一空,也在广州采办了大批如茶叶、丝绸等中国商品。扬帆回国时,没有详细海图的“中国皇后号”又幸运地跟着荷兰商船一道启程,最终顺利归国。

无论怎么看,美国的这次远航冒险,都充满了运气色彩。但更关键的是 :此时的广州,国际贸易繁荣,络绎不绝的外国商船让这艘承载了美国国运的小船一路畅通。

一年后,“中国皇后号”归国,带回来的中国商品销售一空,获利25%。随后,另一艘美国商船同样顺利从中国返航。船长曾在英国东印度公司跑过16年船,深谙东西商贸之道。这艘船吸引到了乔治.华盛顿,他通过中间人,向船长开了一个长长的购物清单,购买中国商品。

1789年,乔治.华盛顿成为美国首任总统。憧憬中国的华盛顿上台后,美国各州都立法特别保护对华贸易,并对中国商品实行低税。

在政策的刺激下,各种船只开始竞相奔赴广州。同一时间,法国大革命爆发,拿破仑崛起,欧洲爆发大战。这给了美国千载难逢的机遇——置身事外的美国得以专心跟中国做生意,而从中国购买的茶叶等商品,还可以转销到欧洲。

靠着一门心思跟中国做生意,美国站稳了脚跟。但同时受益的,还有中国。截至1800年,短短20来年,美洲大陆75%的白银都输送给了中国。到了1806年,美国超过英国,成为对华输送银圆最多的国家。

彼时,中国大清对美国在内的商人都统称为“夷商”,当帝国以鄙夷的心态看待这些给自己送银子的“蛮夷”时,东与西的天平正悄悄倾斜。

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商品中,排在第一的是茶叶,其次就是棉布。然而,1872年,在美国南方种植园内,一台轧花机正在以人力8倍的效率摘取棉花。这一技术很快推广到整个南方。英国用坚船大炮打开大清国门后,美国南部供应了全球60%的棉花。

中国的棉布已经无力占领美国市场。实际上,早在1820年,美国本土提供的棉布需求,大过了对中国茶叶的需求——借着工业革命,西方正在默默超越东方。

但美国还是要到中国去,因为他们终于找到了能从富裕中国赚到钱的办法。

1820年,这年嘉庆驾崩,道光继位。广州十三行,出口的茶叶和丝绸仍然畅销,但它们在大清进出口中的地位,还是悄悄让位给了一款特殊商品:鸦片。

中国梦

因自给自足的经济体制,在对华贸易中,西方国家无法将工业产品倾销中国。相反,中国的茶叶、丝绸、瓷器等商品却能在西方大行其道。

长期的贸易逆差让西方国家的财富源源不断地输送往中国。

到了18世纪末期,为改变对华贸易赤字,英国东印度公司开始逐步走上了贩卖鸦片的道路。高昂的利润同样吸引了不少美国商人加入其中。

1833年,小沃伦.德拉诺离开马萨诸塞州,前往南非,接着去到太平洋岛国,最后抵达中国。他先是在澳门跟着前辈学习怎么跟中国人做生意,接着前往广州城外的旗昌洋行,开始管理物流。在旗昌洋行,德拉诺最引以为傲的业绩,就是帮公司扩大了鸦片生意。

归国后,其家族一跃成为美国最富裕的前400支家族之一。随后,他的小女儿嫁给了远房表亲詹姆斯.罗斯福一世。两年后,这对新人生下了 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美国第32任总统。

文章将近1万多字,鉴于篇幅有限,如果你对这段中美历史感兴趣,可关注看鉴的好朋友—— 【血钻故事】

回复 20年阅读全文

血钻故事(ID:xuezuangushi),专攻国际硬派历史。他是世界历史方面的行家,特别擅长把枯燥的史实,写得扣人心弦、读来欲罢不能。

这个号的内容堪称深度硬核,篇篇都是万字长文,因为他每写一篇文章,参考十几本书是常事:

由于文章的信息量爆表,经常有读者表示,通过血钻故事的一篇文章,几乎了解完了一个国家的前世今生。

如果你对这类内容感兴趣,下边这些血钻故事的文章,一定也是你的菜:

棉花!棉花!

2021年3月24日上午9时,快销服装品牌H&M官网发布声明,称“禁用新疆棉花和相关外包工厂”。当晚,淘宝、京东等多家电商平台下架H&M产品。

随后,人们发现,Nike、优衣库、GAP、Zara等品牌也均在境外官网发布过“禁用新疆棉花”的声明。

3月25日,“新疆棉花”引爆网络一整天。关于此事,网上已有太多相关报道及事件分析,在此不多赘述。而本文要解答的问题就一个:为什么是棉花?

回复棉花即可阅读

普京内心最痛的那根刺

普京自2000年成为俄罗斯总统,若能执掌权柄到2036,将成为斯拉夫人过去几百年里在位时间最长的领导人。放眼整个俄罗斯历史,与普京执政时长接近的,一个是彼得大帝(在位36年),一个是叶卡捷琳娜二世(在位34年)。

评价乃至理解一个人,不能脱离开他的生存土壤和历史环境,若只执迷于某种意识形态,便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今天,血钻将之前的代表作《俄罗斯安魂曲》上下部合二为一,重新推荐给大家。

从精彩刺激的故事里,还原出一个有血有肉的普京。

回复 普京阅读全文

印度最致命的错觉

中国、巴基斯坦、尼泊尔……印度几乎把能得罪的邻居都得罪遍了。但这里面的套路还是跟上世纪一样:打不过的闹完就走;差不多的就僵持在那儿;能打过的就打人家或者刺激人家跟自己打。

印度的边境纠纷就像一个陀螺,看似在飞快旋转,好像整个世界都要迎来一场腥风血雨了。但那驱动力又始终来自内部。旋转的目的并不都是为了往前走,也可能就是消耗那股驱动力。等内部矛盾缓和了,历史又开始了下一轮循环。

2020年的印度不是1962年的印度了,可印度还是印度。

回复印度即可阅读

村上春树的偶像:再见1988

1988年,卡佛去世。他的短篇小说集《我打电话的地方》刚刚出版,《纽约时报》将其列为二十世纪最受欢迎的图书之一。卡佛的作品以二十二种文字出版,《泰晤士报》把他称为“美国的契诃夫”。

卡佛说过这样一句话,我曾经戒了酒,比起我生命中的任何事情,我更为此感到自豪。

回复 卡佛即可阅读

血钻故事,专注写作深度历史内容

在波诡云谲的历史中,叩问人性

关注血钻故事,让你重新认识这个世界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3096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