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朱元璋的赛诸葛,助其打下大明江山,一生传奇值得称颂!

洪都烟客 2023-09-20 23:15:32

有句俗语说得好: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作为人民群众心中半人半神的历史人物,刘伯温可谓是明朝的诸葛亮,拥有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的能力,今天就让我们来认识下这位赛诸葛。

刘伯温本名刘基,是浙江人。年少时就喜欢读书学习,而且天资聪慧,拥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其他人还在努力诵读的时候,他已经背诵如流。所以学习东西特别快,老师大为惊奇,认为他以后必成大器。因为记性好,所以就有能力学习各类知识,刘伯温博览全书,不只有经史子集,像其他的天文地理,谋略兵法等,他都有认真研究。

成年后,刘伯温去元大都赶考,一举夺得进士。看到这个结果,不知范进他老人家看了有什么感慨。本来已经被授予官职,该立刻上任。可是当时已是元朝末年,兵荒马乱的,刘伯温只好在家又呆了三年,之后才去江西做了县丞。

刘伯温不光读书好,做官也是为民做主。他体察民情,严厉打击豪强恶霸,对于贪污受贿的同事,也坚决严惩。很快百姓就交口称赞,可是却得罪了特权阶层,于是处处找他麻烦,幸亏长官给力,才不至于被害。明明自己一心为民,但是却受人陷害,刘伯温受够了这种日子,于是弃官返乡,过起了隐居的日子。后来朝廷再征召他,他也是上书辞职,可见真的是伤心了。

当时天下已经大乱,各地起义风起云涌,元朝的统治已经摇摇欲坠。其中势力最大的要算韩林儿的红巾军,朱元璋一开始也是属于红巾军系。可是他胸怀大志,于是求贤若渴,四处招揽人才,就这样,刘伯温被朱元璋请到了南京。

朱元璋

刘伯温根据形势的发展,提出要各个击破,避免双线作战的策略,朱元璋十分赞同,于是集中兵力,逐个对付身边的起义势力。当时最大的势力要算陈友谅,他气焰嚣张,势力已经和朱元璋接触,双方面临直接的竞争。朱元璋的很多手下建议避其锋芒,固守南京,有的甚至建议直接投降。朱元璋还没下定主意,他见刘伯温沉默不语,知道他另有谋划,于是便把他请进内堂。刘伯温义正词严,坚决反对投降和妥协,甚至说要杀掉那些力主投降的人。他认为陈友谅确实实力强大,但是他的手下离心离德,而且骄兵必败,我们可以诱敌深入,以逸待劳,一举击败他。朱元璋茅塞顿开,坚定了对抗陈友谅的信心。

于是在刘伯温的谋划下,朱元璋将陈友谅的大军引诱进鄱阳湖,双方展开大战,就在在双方大战的时候,另一股势力也在蠢蠢欲动,张士诚想要趁机攻打朱元璋的地盘,可是被击败,只好撤退。这时候刘伯温建议不要管张士诚,全力进攻陈友谅。因为张士诚不是成大事的人,没有远谋。而陈友谅则是枭雄,是我们的直接对手,只有他才是我们直接的威胁。于是朱元璋对张士诚采取守势,集中全部力量攻打陈友谅,最终大胜,陈友谅则兵败身死。

陈友谅的势力已经一蹶不振,刘伯温和朱元璋都认为该对张士诚动手了,于是大军倾巢而出,四面出击,使得张士诚疲于奔命,最终却看着城池一个个陷落,自己困守杭州城。朱元璋给他送去劝降信,但是张士诚还是决议反抗,并组织兵力四处出击,但是都失败了。最终城中粮食开始紧缺,士气低落,杭州城再也坚持不住了,张士诚被俘,后来因为不降被杀。

中国历史上的统一大都是由北向南,只有朱元璋是由南向北。在消灭了陈友谅的残余势力后,朱元璋开始考虑北伐,消灭元朝。刘伯温为他制定了详细的进军规划,不要直捣黄龙,要稳扎稳打,徐徐图之。手下大将徐达和常遇春就像两柄利剑,势不可挡,很快就占领了元大都。

徐达,常遇春

前线将士浴血拼杀,朱元璋也没有闲着,他忙着准备自己的登基仪式。刘伯温也尽心谋划,观天文,定吉时。1368年,明朝建立,刘伯温被封伯爵,担任御史中丞。

朱元璋任命刘伯温出任御史中丞,正是看中了他不畏私情,秉公执法的性格。刘伯温也不负所望,整肃纲纪,严惩罪犯。丞相李善长的手下犯被捕,刘伯温毅然将他斩首,两人开始交恶。后来,朱元璋想另立丞相,询问刘伯温的看法。刘伯温直言各人利弊,这种做法,很快将自己置于不利的局面,其他人纷纷在朱元璋面前诋毁刘伯温。三人成虎,朱元璋也开始怀疑他。再加上刘伯温力主不要建都凤阳,言辞激烈,彻底惹恼了朱元璋,于是开始冷落刘伯温。刘伯温知道自己的处境,于是辞官回家。后来虽然短暂的回京任职,但是不久之后便身患风寒,于是再次辞官还乡。

返乡后的刘伯温不久之后就去世,享年六十五岁。作为朱元璋手下的首席谋士,刘伯温虽然不像演义里那样能够呼风唤雨,夺天地之造化。但他算无遗策,为朱元璋制定了一统天下的战略规划和详尽的战术安排,可谓再世诸葛。

大汉田间偶遇朱元璋,为朱元璋打下半壁江山,他是谁?

和尚皇帝朱元璋开创了大明王朝,但是大明王朝的半壁江山都是一个人打出来的。这个人就是徐达。徐达,明朝的开国第一功臣,位列开国六王之首,朱元璋的半壁江山几乎都是徐达打下来的,朱元璋就赞叹道:“虏平蛮,功贯古今人第一,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


在明朝的开国功臣们之间,徐达是一个可以说得上是寿终正寝的人。徐达得以善终,洪武元年正月,朱元璋称帝建明。洪武元年四月,朱元璋的北伐军队完全夺取中原,七月又克通州,元顺帝只得携带家眷及宫廷官僚北走上都,继续元室的统治,史称北元。八月二日,徐达师入大都,北伐取得了彻底胜利,元朝灭亡。

攻克大都之后,北方之山东、河南、河北等地尽入明军之手,尤其是元主北逃,使整个北伐战场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困据秦晋的元地主武装集团,完全陷入了群龙无首的境地。朱元璋得到徐达大军攻下大都的消息以后,不失时机地命其转入下一个战略阶段。

徐达是一个特别能征善战的将军,攻入大都之后,徐达连年出兵,浇灭元朝的残余势力,最后官至太傅,中书右丞相,徐达为人谨慎,低调,善于统领军队,戎马一生身经百战,为名拆哦的建立起到了不朽的功勋。徐达是明朝的开国第一功臣,也是朱元璋的主要力量,朱元璋的成功一半是刘伯温,一半就来自于徐达。

历史上的伟人通过他人的帮助取得成功的故事

1、韩信身为为将才,帮助刘邦夺得天下。

秦代末年,淮阴人韩信, 在项梁的楚军累过淮上之时投了军。他参加了好多次的战役,也跑了不少地方, 可以仍默默无闻。直到项梁阵亡, 楚军归项梁的侄儿项羽指挥。

韩信才做到一个郎中, 等于一名侍卫。 他也会把满腹经纶,军机战略,提供项羽参考,可以项羽不用他,?韩信就从楚军加弃职潜逃,想到齐邦领导的汉军中, 谋一条出路。

因为韩信本来是个不知名的人,到了汉军中,仍是没有出头的机会。好不容易得最一个小官, 又犯了法, 判成死罪, 在行刑的时候,他仰天长叹:汉王难道不想得天下吗? 为什麼要斩壮士?

监斩官夏侯婴狠注意他这句话, 就赦免了他, 并和他谈了一次, 觉得韩信才华横溢, 颇有大用, 就推荐给汉王刘邦,?汉王派韩信为治粟都尉 (管理粮食的官)。?

萧何几次召见韩信,见他出言吐语,绝不像平常的人,对他狠惊奇,韩信以为丞相赏识,必定转秦汉王, 加以重用。 谁知一个月过去了, 还是杳无消息, 他才知道汉军中也不可留。

这时汉军正流行开小差的风气,他也不告而别。 萧何闻知韩信逃走, 亲自快马加鞭, 把韩信追到。 韩信见萧何情辞恳切,只得回来, 果然萧何秦准汉王, 拜韩信为大将。?

韩信拜了将, 首先取得了关中的三秦之地。接就出兵伐楚,平魏、收燕取赵击齐。 活捉了魏王豹, 生擒了赵王歇, 降服了燕王臧荼,俘虏了齐王田广, 就屯兵在齐国, 自己假代为齐王。?

当韩信破齐的时候, 汉王刘邦正被霸王项羽逼得东走西窜,这时,韩信的使者到来,要求汉王给他代理齐王的名义。?刘邦破口大骂:我困在这里, 早也盼他来救, 晚也盼他来救。

他倒拥兵自重重 自封起三齐王来, 好小子……还待骂下去,陈平连忙踢汉王的脚,张良急递眼色, 附汉王耳朵说:大王正处在不利的时候,韩信既定三齐, 他要自立, 你能禁得住吗??

你必须善为处理, 要不然, 难保韩信不叛。汉王大司, 立即封韩信为齐王。 当楚汉战争, 最后一个大战役垓下战役, 韩信从齐国率领三十万大军, 从山东长驱直入。

席卷了苏北进入了安徽宿县、灵璧、泗县的地界。和彭越的军队会了师, 把项羽的楚军围在垓下, 阵地越压缩越小, 最后楚军只剩下十几个村落。 韩信知道项羽王骁勇勇 他釆用了步步为营。

十面埋伏的战术,回环攻战。项羽冲来冲去,冲不出重围。虽然后来终被项王脱出阵地,仍不免于乌江自刎,而楚汉战争也就此结束了。

2、在刘伯温帮助朱元璋打下大明江山。

朱元璋攻打元朝都城,意图推翻元朝统治。刘伯温听说了这件事,知道自己的机会就要来了,正好他可以凭借这个机会除掉让他不满的统治者,开创一个属于自己的朝代。

所以他被推荐去朱元璋那里做了一个谋臣,在这期间,刘伯温进贤给朱元璋的策略都获得了显著的效果,朱元璋也非常重视他,所以在建立了明朝之后,封了他开国元勋。

3、诸葛亮帮助刘备建立蜀汉。

诸葛亮在生死攸关的时候接受命令,第一次打仗。诸葛亮连夜出城,观察地形,然后策划攻退敌人的方法,当诸葛亮看到一个封闭式的山谷,高兴极了。看到这个地势诸葛亮就暗自计划。

诸葛亮回到军营,已经对这场战争已经胸有成竹了。诸葛把赵云请到了帐中,跟赵云商量了一下自己的计策,赵云也是一位能文能武的将军,听了诸葛亮的计策,感觉甚好,便痛快的答应了。说到这里,诸葛亮为什么不让关羽和张飞出战呢?

此时的他们要比赵云名气大得多,这就是诸葛亮的高明之处了,诸葛亮知人善用,这也是他的一项本事。他知道因为三顾茅庐的事,张飞关羽对他对刘备的态度有看法,而且关羽张飞也只是很有武力,兵法这方面就差了点。

不久,夏侯敦就攻了过来,赵云带着部下去抵挡。夏侯敦在官渡也是打了不少胜仗,而且有点功劳,也是十分骄横,很少把别人看在眼中,别说此时尚未成名的赵云了。

赵云从侧面攻击夏侯敦,连续斩杀曹军数十人,然后拍派人羞辱夏侯敦,夏侯敦恼怒,誓杀赵云,赵云假装败退,夏侯敦,以为赵云很弱,一路逛追,赵云一路上边走边停,终于把夏侯敦带进了封闭山谷中了。

等到夏侯敦意识到,这可能是一次陷阱,已经来不及了,诸葛亮早就在山上埋伏了人,然后命令手下投石,封断了曹军的出口,然后投油灌,放火。曹军打败,只有少数人逃了出去。这就是诸葛亮第一次的战争,火烧博望坡,干净利落,而且伤亡很少,胜利很大。

4、魏征帮助唐太宗明天下。

玄武门事变后,李建成被自己的弟弟李世民杀死,李世民做了皇帝。李世民君临天下之后,有人就向李世民悄悄告状,说魏征曾经替李建成出过好多对李世民不利的主意。唐太宗李世民于是召见魏征,问他:“你为何挑拨我兄弟之情?”

彼时魏征已经是阶下之囚,然而依旧镇定自若、理直气壮的说:“人各为其主。我之前在太子手下做事,可惜太子当初没有听我的话,要不然,现在坐上皇位的人还不知道是谁呢。”

大家都直冒冷汗,觉得魏征要完了。没想到的是,唐太宗李世民听了魏征这大逆不道的话之后,非但没有责怪魏征,反而说:“已经过去的事情,就不用再提了。”

5、邹忌帮助齐王治理国家。

邹忌身高八尺多,体形容貌美丽。有一天早上,他穿好衣服,戴上帽子,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跟城北的徐公谁漂亮?”他的妻子说:“您漂亮极了,徐公哪里比得上你呀!”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

邹忌自己信不过,就又问他的妾说:“我跟徐公谁漂亮?”妾说:“徐公哪里比得上您呢!”第二天,有位客人从外边来,邹忌跟他坐着聊天,问他道:“我和徐公谁漂亮?”客人说:“徐公不如你漂亮啊。”

又过了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看他,自己认为不如他漂亮;再照着镜子看自己,更觉得相差太远。晚上躺在床上反复考虑这件事,终于明白了:“我的妻子赞美我,是因为偏爱我;妾赞美我,是因为害怕我;客人赞美我,是想要向我求点什么。”

于是,邹忌上朝廷去见威王,说:“我确实知道我不如徐公漂亮。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怕我,我的客人有事想求我,都说我比徐公漂亮。

如今齐国的国土方圆一千多里,城池有一百二十座,王后、王妃和左右的待从没有不偏爱大王的,朝廷上的臣子没有不害怕大王的,全国的人没有不想求得大王的(恩遇)的:由此看来,您受的蒙蔽一定非常厉害的。”

威王说:“好!”于是就下了一道命令:“各级大小官员和老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得头等奖赏;书面规劝我的,得二等奖赏;能够在公共场所评论(我的过错)让我听到的,得三等奖赏。”

命令刚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言规劝,宫门口和院子里象个闹市;几个月后,偶尔才有人进言规劝;一年以后,有人即使想规劝,也没有什么说的了。

燕国、赵国、韩国、魏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来朝拜。这就是人们说的“在朝廷上征服了别国。”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3071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