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亲王奕号称鬼子六,是道光皇帝的第六个儿子。不过在道光活着的儿子里面,却能够排行老二,因为大哥、二哥、三哥都去世了,五哥过继给了醇亲王,只有四阿哥奕詝排在奕前面。
奕号称是道光皇帝所有儿子当中,最聪明机灵一个。所以在争夺皇位的过程中,奕以压倒性的优势,几乎完胜四哥奕詝。可是在最后关头,因为一次打猎,使得奕与皇位失之交臂。
01打猎过程中,咸丰皇帝尽显伪装本色。
咸丰皇帝能够登基,那可不是偶然因素。道光皇帝50岁之前,只有一个儿子,据说被他一脚踢死了。人到中年不得已,担心江山无人继承,从此以后道光皇帝就疯狂吃药,拼命生儿子。
所以说咸丰皇帝奕詝和恭亲王奕,都是道光皇帝50岁以后所生的儿子。奕詝虽然年长,可是处处都比不上奕。
在读书方面,奕聪慧过人,精通满汉蒙三种语言,而且对西方文化非常感兴趣。在武功方面,奕弓马骑射样样精通,完全就是文武双全的人才!而奕詝在各方面都显得比较均衡,没有太突出的地方,跟弟弟奕比起来,就更加逊色了。
可是奕詝有一个地方是奕比不上的,那就是伪装能力。他知道自己凭硬功夫是比不过弟弟奕的,所以只能在软实力上下功夫。
文宗门六岁入学,受田朝夕纳诲,必以正道,历十余年。至宣宗晚年,以文宗长且贤,欲付大业,犹未决。会校猎南苑,诸皇子皆从,恭亲王奕欣获禽最多,文宗未发一矢。问之,对曰:“时方春,鸟兽孳育,不忍伤生,以干天和。”宣宗大悦,曰:“此真帝者之言!”立储遂密定,受田辅导之力也。---《清史稿》
比如说奕詝比较孝顺,这件事就没办法有一个衡量标准。再比如说奕詝比较仁慈,这件事还是没有统一的衡量标准。总之奕善于做有标准答案的题目,而奕詝善于做开放性答案的题目。
在一次春闱打猎中,奕打了很多猎物,而奕詝却一只猎物都没有打。道光皇帝不禁就问了:奕詝你咋的了?咋一只都打不到呢?酱油可不是这么打的啊!
奕詝小心翼翼地跟道光皇帝说:我看到那些动物都怀着小宝宝,现在是春天,正是万物繁衍后代的时候,不宜杀生。
道光皇帝听了以后,长长地吸了一口气,这小子还真不赖,连春天是繁衍的季节都知道。重点不是这里,重点是奕詝有老师教了,这么说一定会得到道光的欣赏。因此奕像个傻大个一样,打了那么多猎物反而失去了道光的宠爱。
02奕帮助慈禧太后,夺取了大清的政权。
就这么着,聪明的奕反而落选了,那个会伪装的奕詝成功晋升为咸丰皇帝。真可谓是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所以说到底谁更加聪明呢?显然伪装者奕詝是更加聪明一个,只不过他平时比较喜欢藏着掖着罢了。
奕詝上台以后,对自己的所有兄弟,采取打压政策,不让他们参与到朝政的管理当中来。虽然夺嫡之路比较顺利,可是奕詝的防备之心还是有的。
可咸丰皇帝对奕的态度却不一样,他打破了皇子不得干政的制度,让奕多次参与到朝政管理中来。不过总是在关键时刻救场用,用完再防着。
咸丰二年四月,分府,命仍在内廷行走。三年九月,洪秀全兵逼畿南,以王署领侍卫内大臣办理巡防,命仍佩白虹刀。十月,命在军机大臣上行走。四年,迭授都统、右宗正、宗令。五年四月,以畿辅肃清,予优叙。七月,孝静成皇后崩,上责王礼仪疏略,罢军机大臣、宗令、都统,仍在内廷行走,上书房读书。七年五月,复授都统。九年四月,授内大臣。---《清史稿》
所以说咸丰皇帝从始至终都没有相信过奕,奕也是无可奈何,只能逆来顺受。直到咸丰皇帝驾崩以后,奕的机会才再次到来。
当时咸丰皇帝设立了顾命八大臣辅佐同治皇帝,这八位里面没有一位是咸丰皇帝的亲兄弟,奕当然也不在其中。
这把奕给气惨了,所以他便倒向了慈禧太后,帮助两宫皇太后,捉拿了以肃顺为首的顾命八大臣,从此改变了他的人生。
慈禧太后掌权以后,奕终于可以正式参与到朝政管理中来,一直都是慈禧非常倚重的大臣,多次帮助慈禧渡过难关,可是他会一直这么一帆风顺下去吗?
03用完就扔的帝王之术,在慈禧这儿照样可行。
慈禧太后的政治手段实在是太高,她为了夺取权力,先拉拢了奕。等到恭亲王奕帮助她夺取了政权以后,她在逐渐削弱奕的实权。
奕是一个实干家,他知道西方比大清强大的地方在哪里。所以他掌握大权以后,开始重用曾国藩、李鸿章等人,组织他们兴办洋务。
从西方那边学习先进的技术,引进先进的人才,以此达到拉近大清和西方之间距离的目的。可是奕并不是完人,他在执政期间的政策也有失败的地方。比如说一味地迁就洋人,割让大清国的利益给洋人。
这些也就成了后来弹劾他的人,诟病奕的重要根据。慈禧太后本来是放权给奕去做事,可是逐渐看到奕的声威太大,心里也逐渐生起了不满。
十一年七月,文宗崩,王请奔赴,两太后召见,谕以赞襄政务王大臣载垣、端华、肃顺等擅政状。穆宗侍两太后奉文宗丧还京师,谴黜载垣等,授议政王,在军机处行走,命王爵世袭,食亲王双俸,并免召对叩拜、奏事书名。王坚辞世袭,寻命兼宗令、领神机营。同治元年,上就傅,两太后命王弘德殿行走,稽察课程。---《清史稿》
所以在一帮大臣的弹劾之下,慈禧太后终于把奕给撤了。从此奕就在家里养养鸟了,后来慈禧看他老实了一些,又逐渐把他拉回来继续参与朝政。
不过在同治皇帝去世以后,光绪登基不久,慈禧太后再次将奕革职。慈安太后去世后,奕长期失去了执政的资格。
一直到了甲午海战失败以后,慈禧太后才想起了还有一位恭亲王在家里没有启用。这才把奕给请出来。从上次被免职到这次重新出山,奕已经在家闲置了十几年时间,所以上来以后,也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帝王之术实在是一种可怕的东西,奕这样的人才,在慈禧太后的掌控下,几乎成了没有任何方向感的玩偶。
总结:若是奕一直执政,可能会扭转局面。
清朝末年的满清政府,简直已经到了一坨屎的地步,完全成了西方列强宰割的对象。只要是个列强,慈禧太后就赶到害怕。
哪怕人家只有几百人的队伍,手里只要端着枪,慈禧太后就会让李鸿章去签约。签什么约?当然是不平等的卖国条约。
甚至有一次在越南,左宗棠打赢了法国军队,李鸿章居然在京城还跟法国签了一份不平等条约,难道是签约签上瘾了吗?
奕执政的时候,极力推进洋务运动,这是非常值得认可的政治觉悟。如果继续实行下去的话,至少会比日本提前二十年进入现代化水平。
所以说,若是奕取代慈禧执政的话,满清的局面,或许就不是后来那个德行了。至少奕不会带着光绪皇帝满天下逃跑。因为他知道,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参考资料:《清史稿》
内容素材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联系删除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3071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