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古人为何吃饭从不问多少钱,直接放下银子就走,店小二也不阻拦

原始人侃历史 2023-09-20 21:19:44

其实古人去酒店吃饭喝酒,就跟我们现在的人下馆子吃饭一样,如果在古代直接拿出一锭银子,就相当于你现在下馆子吃饭给人家开出一张支票,问题是你什么时候下馆子吃饭的时候见人开支票付账?

要知道在古代来说,银子的购买力是非常强的。如明朝的万历年间,一两白银可以购买二石大米,当时一石是94.4公斤,一两银子就能购买188.8公斤大米,折合377.6斤,拿到现在来说按照一斤大米2元左右计算,明代万历年间一两银子就相当于如今的755元左右。再如范文澜先生在《中国通史》中有过详细的记载,在清代为1000-1200文兑换一两白银,而乾隆年间做长工的一年的工钱也就2500文左右,折合2-2.5两白银。康熙年间猪肉是30-35文一斤,到了嘉庆道光年间涨到了50-60文,我们按照1000文兑换一两白银,今天大约30元一斤猪肉计算,一两白银在康熙年间的购买力相当于如今的1000元,在嘉庆道光年间的购买力也相当于如今的500元左右。

因此根据以上的资料,我们不难看出一两白银在古代来说,其购买力基本相当于如今的500元以上。而在古人下馆子吃饭的时候,突然拿出一锭银子,这是什么概念?一锭银子动不动就是五两、十两甚至更多,这就好比你今天下馆子吃饭,可能只有百把块钱的饭钱,你一下子至少是拿出了大几千给老板,人家会怎么看你?肯定会把你当神经。

之所以我们会形成古人下馆子吃饭动不动就拿出一锭银子的印象,是古装剧的误导,在古装剧中,往往是一个大侠点了一桌子酒菜,然后大快朵颐地吃了起来,吃完了以后直接放下一大锭银子走人,显得十分地潇洒。(似乎那些大侠从不为钱发愁)

但是在真实的古代环境中,这种情况应该是极少出现的。按照我们正常的情况来说,在付账的时候会拿出比桌子上的饭菜钱稍微多一些的钱给店家,不可能会拿出数倍于饭菜钱的银子给店家。

而真正用银子结账,无非是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点的饭菜确实点多了,比如请客或是一帮人胡吃海喝的情况下,也是有可能用银子结账的。如果老板与客人不熟的话,当客人拿出银子付账的时候,老板也会先验下银子,店小二也会小心翼翼地把银子拿给店掌柜,店掌柜在验完银子的成色后还会用专门的戥子称重,之后就是找零之类的。

PS:银子在古代来说相当于如今的千元大钞,就拿如今来说如果你给店家100元通常还会用验钞机之类的验一下。在古代来说如果收到的是假银子,店家就真的亏大发了,所以对于银子如果不是熟人熟客的话,通常都会小心地验一下。

古代称碎银的工具——戥子

二是客人和老板本身就很熟,而且经常在这家饭店吃饭,一次给一大锭银子就当时存在这里,把这笔钱记在账上,以后来这里吃饭就在这次给的银子里面扣,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充值卡之类的,你在饭店充个几千上万的卡,以后来这家饭店就在卡里面扣。这是因为客人和老板往往是当地相熟多年的人,所以客人给的银子老板放心,客人也不担心老板会不认账。

三是土豪不在乎钱的。这种人也不能说没有,如今我们偶尔也会遇到只是生活中不多而已。当然也不排除在古代就有那种不在乎钱的土豪,过着非常潇洒的生活,明明可能就几两银子的饭菜钱,随便从兜里拿出一大锭银子(几十两),然后潇洒地跟店小二说道“爷吃饱了,不用找了”,然后店小二点头哈腰地目送这位爷然后扬长而去。

最后说一下,其实古装武侠剧中很多场景都是有意为之,而非真实情况。比如一位大侠进了饭馆,通常要好几斤酒、几斤肉之类的大餐,吃完以后把一大锭银子放在桌上潇洒走人,其实是为了衬托大侠的豪爽,给形象加逼格而已。而且如果你是导演的话你也会这样拍,因为店小二在拿了银子以后,如果按照古代的正常程序还要把银子拿到掌柜那里去验,验完了才会让客人走人,你说这个过程会有多麻烦?观众会看吗?所以大侠在放了一大锭银子之后就潇洒走人才是最佳的剧情方式。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3046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