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查嗣庭出了一道试题“维民所止”,因而被雍正皇帝杀掉吗

勇哥读史 2023-09-20 18:55:18

《清稗类钞》记载了一件发生在雍正年间的案子:

1726年,礼部侍郎查嗣庭奉命出任江西乡试的正主考。期间,查嗣庭引用《诗经·玄鸟》中的“邦畿千里,维民所止”,出了一道试题“维民所止”。这句话是说:国家广大的土地,都是百姓所居住的,含有爱护人民之意。可是,有人对查嗣庭不满,故意诬告他出这道试题是对雍正皇帝“心怀异志”。因为“雍正”两个字去掉头部,正好是“维止”。查嗣庭的寓意是要砍雍正皇帝的脑袋。雍正皇帝大怒,将查嗣庭满门抄斩。

查嗣庭是一位真实历史人物。他是浙江海宁袁花人,哥哥查慎行是清朝着名诗人。他的后代里走出了一个赫赫有名的武侠小说作家金庸(查良镛)。“维民所止”一案,在雍正年间传得沸沸扬扬。金庸在《侠客行》第一回的注释里提到了此案。

然而,查嗣庭真的是因为出了试题“维民所止”而被雍正皇帝杀掉的吗?

清朝时期,乡试一共要考3场。每一场考试都有多个内容,有多道试题,全部由主考官来出。查嗣庭出的试题里,雍正皇帝认为有6道试题有问题。

查嗣庭所出试题“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被雍正皇帝认为是在“有心讥诽”国家的官员举荐制度。

查嗣庭所出试题“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为路,为间不用则茅塞矣,今茅塞子之心矣”,被雍正皇帝认为莫名其妙,“更不知其何所指,何所为也”。

查嗣庭所出试题“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见矣”和“百室盈止,妇子宁止”,被联系在一起,拆出“正止”两个字,认为是在攻击“雍正”年号。

查嗣庭所出试题“以京察为谢表”,被雍正皇帝批为“实在不知意欲何为”,难道是想让考生们代他称谢吗?

查嗣庭所出试题“君犹腹心,臣犹股肱”,被雍正皇帝说试题内“不称元首,是其不知有君上之尊矣”。

查嗣庭所出试题“勤始怠终,勉强自然”,被雍正皇帝批为“蛊惑人心”……

雍正皇帝拿着放大镜,将查嗣庭所有试题都吹毛求疵地拿出来攻击了一番,唯独没有提到“维民所止”几个字。如果查嗣庭真的出了这道试题,以雍正皇帝的脾气,会轻易放过去而只字不提吗?

唯一的可能是,所谓“维民所止”试题,只不过是民间野史的编造,而非真正发生的史实。

其实,雍正皇帝之所以要惩处查嗣庭,也不是因为他出错了几道试题,而是另有深层次原因。雍正皇帝坐稳了皇位后,开始收拾位高权重而日渐飞扬跋扈,以至于威胁到皇权的权臣,如年羹尧、隆科多。许多与他们有牵连的大臣,都倒了霉。查嗣庭正是其中一员。

查嗣庭是1706年的进士,点了翰林,授任翰林院编修。此后,查嗣庭得到了隆科多的赏识。1722年,在隆科多的推荐下,查嗣庭授任内阁学士。不久,在吏部尚书蔡珽的推荐下,查嗣庭兼任礼部侍郎,成为正二品的朝廷大员。

在查嗣庭试题案之前,雍正皇帝已经扳倒了年羹尧,并将与年羹尧关系密切的汪景祺等人株连在一起。接下来,雍正皇帝又怀疑蔡珽与李绂拉帮结派,搞朋党关系,将蔡珽抓捕下狱,判处“斩监侯”。下一步,雍正皇帝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搞隆科多。查嗣庭受过隆科多和蔡珽的推荐,平时里相互之间不免有来往,很容易被雍正皇帝认为是同伙关系。

这一点,雍正皇帝在谕旨里说得清清楚楚:“查嗣庭向来趋附隆科多,隆科多曾经荐举。朕令他在内廷行走,授为内阁学士。后见其语言虚诈,兼有狼顾之相,料其心术不端,从未信任。”

查嗣庭是一个读书人。读书人素来有“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传统,喜欢评论时事。查嗣庭没有例外,经常在各种场合议论朝政。雍正皇帝在朝野都有耳目。查嗣庭的这些议论自然会传到雍正皇帝耳里,引起他的不满。

因此,雍正皇帝才会怒不可遏地说:“自唐宋以来,去古已远,习俗浇漓,人心诈伪,狂妄无忌惮之徒,往往腹诽朝政,甚至笔之于书,肆其诬谤,如汪景祺、查嗣庭,岂能逃于天谴乎?”

俗话说:“祸从口出。”查嗣庭纵然聪明绝顶,恐怕也万万没有想到,这些议论会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3015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