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大火发生后,官方媒体的报道让人看到了某些倾向性——执行“焦土政策”的结果。
11月14日,中央社发表《坚壁清野,长沙已成废墟》的短评:“依据既定计划,诱敌深入,而成为敌军进犯目标之长沙,则不得不为坚壁清野之计,使敌纵能深入亦无所得,于是当局自13日凌晨3时起,即自动毁城。”并宣称;“此次大火,长沙将无一草一木可以资敌。”
1938年11月15日《申报》3版《长沙城内火势仍炽平民仍在忽遽撤退》记载:据闻昨日长沙突有五十处同时起火,原因未详,火势甚烈,城中少数救火员及军队,均无法施救,财产损失甚巨。因城中居民多已撤退,是故死伤较少。长沙附近公路,难民塞途,时有受日机扫射之危险,逃难南昌之难民,均携其所有而去,政府当局现正帮助工厂搬运机器。今晚华军当局承认长沙大火乃华军所放者,目的在于实行“焦土政策”,彼等承认日军大有包围长沙及南昌之可能,是以两地均不能久守,彼等预言下次战略上之大战,将发生于衡阳及粤汉路以西一带。(美联社十四日电)
日军并没有紧接着进攻长沙,只是在大火之后,派飞机到长沙上空拍照,又在广播报纸中大加渲染,说火后长沙“全城如舔”,极尽奚落挖苦之能事。引起了长沙市民的强烈愤慨及对火灾真相的迫切怀疑。
为平息民愤,1938年11月16日蒋介石赶到长沙,下令速捕首事有关人员,依法严惩,并限两天内结案。
1938年11月21日,《申报》2版《最高当局亲临长沙采取必要善后处置》记载:中宣部发表大火真相
(重庆二十日电)……十二日夜长沙大火,实为地方军警轻信流言,自卫民众激于义愤所造成。盖阵地转移,我军对于预定撤退的战略支点,及重要城市之建筑物,施以破坏,免资敌用,原为作战上之必要。在各国战区上,亦不乏先例。故长沙既临战区,政府于事先有所准备,当为必然之事实……由于地方军警负责者,误信流言,事前准备不周,临时躁急慌张之所致……最高当局闻耗,已亲临长沙,立即采取下列处置:(一)逮捕首事相关人员,依法严惩。(二)拨付巨款,救济被灾民众。(三)调集重兵,加紧长沙防卫。(四)改组长沙地方军警机构,办理一切善后……
关于对相关人员的处理结果如下:
一、长沙警备司令鄷悌、警备二团团长徐昆,以辱职殃民,玩忽职守罪被执行枪决;湖南省会警察局长文重孚,以未奉命令,放弃职守罪,被执行枪决。
1938年11月20日,三人在南门口外侯家塘刑场枪决。
二、湖南省政府主席张治中,用人失察、防范疏忽,革职留任,责成善后,以观后效。
三、湖南省保安处长徐权,惊慌失措,动摇人心,革职查办。
四、长沙警备司令部参谋长石国基、参谋处长许权在逃,予以革职,通缉查办。
五、长沙市市长席楚霖弃职潜逃,革职留任。
牛恒刚:2016年11月7日于上海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3015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坐在医生面前的病人冻得浑身哆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