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梁山征辽第三战,五虎八彪轮番发威,头功却是走报头领

搞笑麦片 2023-09-20 14:20:30

前文提到了梁山征辽的第二战——玉田县之战,这场仗虽然以梁山的获胜而结束,但过程实在是莫名其妙,明明玉田县在卢俊义手中,但在城外遭受辽军突袭时,大军居然不回撤,反而四散奔逃。而辽军也犯了个错误,光顾着追击城外梁山大军,却没有抢占玉田县。这场糊里糊涂的战事直到宋江率部增援才分出了胜负,最终辽军被击败,被迫撤回了蓟州。

或许是玉田之战使宋江对卢俊义的指挥能力产生疑虑,故此进攻蓟州时,宋江留下了二十三将留守檀州,其余人马分成左右两军,分别由自己及卢俊义率领,向蓟州进发。而当两路大军进至平峪县时,左右两军便合兵一处。

蓟州之战的前哨战发生在城外三十里处。耶律得重命宝密圣与天山勇率部迎敌,宋江不敢大意,以豹子头林冲及金枪手徐宁出战,结果将两员敌将斩杀,梁山大军长驱直入,兵临蓟州城下。

随后,耶律得重又以洞仙侍郎率咬儿惟康、楚明玉、曹明济等人出战,宋江依然以最强阵容出战,结果急先锋索超砍死咬儿惟康、九纹龙史进斩杀楚明玉,辽军大败,不得不紧闭城门进行防御,同时向邻近的霸州、幽州驻军求救。

看到辽军不敢出战,宋江找吴用商议对策。吴用提出“四面竖起云梯炮架,即便攻城。再教凌振将火炮四下里施放打将入去。攻击得紧, 其城必破”。为何吴用有如此信心?原来在战前梁山另有好汉进城,已呈里应外合之势。

战前入城的梁山好汉有两位,一位是拼命三郎石秀,一位是鼓上蚤时迁。战前按照宋江的部署,石秀扮作辽军的败军混入蓟州,而鼓上蚤时迁又提出前往城中的制高点宝严寺埋伏,等到梁山攻城便在宝严寺塔上放火的建议,得到宋江的首肯。

等到梁山大军连夜攻城,时迁见时机已到,便在城中放火,“火光照的三十余里远近,似火钻一般。然后却来佛殿上放火。那两把火起,城中鼎沸起来。百姓人民,家家老幼慌忙,户户儿啼女哭,大小逃生。石秀直爬去蓟州衙门庭屋上博风板里,点起火来……没多时, 山门里又一把火起,却是时迁出宝严寺来,又放了一把火。”这一招彻底摧毁了守军的斗志,耶律得重惊慌失措,率部出城夺路而去,蓟州也因此落入梁山之手。

蓟州之战,是宋江自征辽以来打得最漂亮的一场仗。此战胜利的关键有两条:一是梁山以最强阵容出战,五虎将、八骠骑轮番建功;二是时迁、石秀战前深入蓟州埋伏,在城中放火,打乱了守军的防御部署,故此梁山才得以顺利拿下蓟州。

《水浒传》小说,花荣、杨志、孙立和朱仝谁更有实力进“五虎”?

三国蜀汉五虎将,个个都是超一流的存在。相对来说,梁山五虎将却并非如此。仅梁山上,就有号称棍棒天下第一的卢俊义。放眼整部水浒,武力相当五虎甚至超越部分梁山五虎的,起码有史文恭、栾廷玉、兀颜光、琼妖纳吉、石宝、宝光、王寅等十余人。尤其是秦明曾三十合败于史文恭,更让人们对梁山五虎的实力打个问号。其实,梁山上,除了卢俊义,武力不次于或超过五虎武力垫底秦明的,也大有人在。于是,才有了题主的问题。

正如题主所言,如果单纯以


武力来说,小李广花荣、青面兽杨志、病尉迟孙立、没羽箭张清等是可以替代秦明的。花荣不仅箭法在水浒中是超一流的,而且,枪法出众,曾与秦明大战五十回合不败。花荣的武力绝对在秦明之上。杨志是杨家将之后,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曾中武举,官至殿帅府制使。杨志与林冲、鲁智深、呼延灼、索超等高手都交过手,未曾败绩。张清靠着石子绝技更一连打过梁山数名大将,那武力自不必言。孙立是栾廷玉的师弟,任登州兵马提辖时,威震海寇。征辽时,靠实力硬生生击杀辽国副先锋寇镇远。那一场单挑场面与细节的描写,也是水浒中最精彩、最生动的。


那么,这几位武力高强的好汉怎么只名列八彪呢?虽然,五虎将的人选,武力高强是一个必备条件,但并非唯一条件,更要符合宋江的政治需要,符合江湖规则,那就是资历、背景、名气和功劳等。

宋江其人,虽武艺不高,但自幼读书,腹有权谋。他一上梁山,无论政治主张还是重大军事行动,就成为梁山的实际一把手。他用人要对他坐稳头把交椅有利。花荣武力高强,而且与宋江是莫逆之交,八彪正需要这样一个人来驾驭。杨志其人虽一身好武艺,但一直走背字,江湖声望不高,而且,与宋江以前没有来往交情。孙立虽武艺高,为梁山立过功,但他是登州派的领头人,而且,这些人都是亲戚关系,把孙立的地位安排高了,不利于掌控,所以,孙立在梁山一直是被边缘化的状态。张清打过梁山上的很多人,结怨太深,宋江当然不会把张清排进五虎。


至于美髯公朱仝,与宋江私交很好,但武艺在梁山上只能排在强二流,而且,江湖名气也不大,他排不进五虎是很正常的。

有人说水浒中孙立不逊五虎,可石秀武艺不低似孙立又该如何解释?

对于这个问题,先一个一个来解答。

病尉迟孙立是否不逊于五虎?就拿战绩来说话:

孙立全书一共出手9次。败绩为0,胜场为7,平手场2。最后得到一个比率是7:2:0。

孙立出手不是赢就是平,从来没输过,这个必须要承认。

从上面战绩直观来看,说孙立有五虎水平证据不足。所以,只看孙立的战绩不能说他有五虎水平。但是这个战绩放在八骠骑里面是没问题的。

下面再来解答下一个问题 : 石秀武艺不低似孙立。

这确实是作者说的。问题就在于 不低似 到底如何解释。

先不急着解释 不低似。 单看这句话我们知道作者是要给两个人进行定性,也就是武功定位。

既然是武功定位,那么这里就一定有一个人武功有定位。石秀和孙立谁之前有定位?

翻看原著,从石秀出场,到石秀被捉之前,作者给过石秀明确的武艺定位吗?还真没!这就清楚了,两个人中石秀是没定位的。

那有定位的只有孙立。孙立有他师兄栾廷玉定位。

所以,石秀和孙立的这场战斗,准确来说是用孙立来定义石秀。石秀是跟着孙立来的。

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再来看石秀武艺不低似孙立 ,如果解释为 石秀武艺高于孙立,就变成了用石秀定义孙立,这是不是和前面推断的有误? 是不是有些变扭?

其实对于这句话的真正理解还要结合那个时代的时代背景。

《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是古代人,古代人的书写习惯和用法和现在很大不同。

古人用繁体,现人在不用,古人是竖着书写,现在人是横着。 总不能用现在的思维习惯去定义古人的思维习惯吧!

其实这句话的争议就在于 标点符号。 在作者那个年代,书写是没有标点符号的。在没有标点符号的情况下,这句话就会产生两种不同的意思。每一个看书的人会有自己的理解。

哪两种意思呢?

1、石秀武艺不低似孙立。

2、石秀武艺不低,似孙立。

第一种是石秀定义孙立,第二种是孙立定义石秀。

我们能百分之百肯定作者一定会用第一种吗?还真不能。结合我前面分析的两人武功定位问题,作者很有可能用的是第二种。

暂且不提作者用的哪一种。现在对于石秀和孙立的说法,普遍都是石秀是孙立的上限,也就是上限论。

作者生活的那个年代有没有上限论这个用法还有待商榷。作者是否懂什么叫上限也是一个问题?再者说了,作者写作的时候真的往上限这方面去想了吗? 都说《水浒传》没有阴谋论,作者根本没这么想。为什么偏偏在这句话上,我们就认为作者就想多了呢?

所以,这样分析,感觉现在所谓的上限论,真的有些问题。

再结合书本来看,一句话就能给人定性死吗?说石秀武艺高于孙立,后面也没见到石秀哪里高于孙立的啊。 作者还说过无用能超越诸葛呢!结果他超越了吗?周通还能比项羽呢?他真的能比吗? 所以,这样看,这句话可能是一句修饰。

孙立在原著中会玩枪;会玩鞭;会射箭;能拉硬弓;骑劣马;会躲暗器;马术了得。 这些都是实实在在展现过的。但是石秀作者并没有给他这些能力啊。算综合能力,石秀肯定不如孙立啊。

有人说石秀和孙立一战,石秀假打了。石秀用自己的短板对战孙立的强项。 首先,作者说过步军头领就完全不会马战吗?从没说过。

就像作者也从没说过天罡一定比地煞厉害,地煞就一定不如天罡。这些都是读者们认为的,作者本人却从来没有定义过。

说石秀不会马战的,是没有仔细看过书,作者白纸黑字写过石秀之前是卖马的,卖马的就和现在卖车的一样,不会开车,车技不高,不了解车的性能,还卖什么车?

同理,石秀不会骑马,还卖什么马?所以,这里作者就提供了石秀会骑马的依据,而且石秀的马术水平很可能不比孙立差。

至于假打情况,也不是很多人理所当然认为的那样。虽然说当时是表演秀,但是是有观众的,而且观众个个都是行家,石秀假打人家真的看不出来?

所以,当时的情况也要按不同的角度去分析。这里简单的分析一下。

这里罗列一下孙立和石秀两个人假打的所有情况,来一个一个分析,看哪个最符合当时的情况。

两个人假打无外乎以上四种情况。

先来看第一种石秀假打,孙立真打。 前面说了,石秀马术很高,孙立和石秀马术处在同一水平线上。

孙立真打,也就是全力以赴的去对战石秀,而石秀放水和孙立交战。

如果是这样的对打,不仅不能让祝家庄相信,甚至还可能会怀疑两个人做戏。为什么这么说?

祝家庄不是一个内行,而是四个内行,就算一个看不出来,不可能都看不出来。石秀是否放水,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来。孙立全力以赴才能打平放水的石秀,最后竟然还能捉住石秀?这是不是太假了?明明打不过,最后打赢了。换成谁都不信。若果说别人不懂,现场可是有一个对孙立知根知底的栾廷玉啊。

所以,第一种情况,排除。

第二种情况 孙立假打,石秀真打。 假如是这种情况,也会让祝家庄产生怀疑。

祝家庄请孙立来是当帮手的,作为外援的孙立应该要全力以赴,结果,孙立放水,这不得不让人怀疑孙立会不会和梁山有勾结?

再有,前面说了栾廷玉对孙立知根知底,假如孙立能用一招取胜,结果却用了十招。这也会让栾廷玉怀疑为什么孙立如此托大。

这样的假打结果就是,石秀明明不如孙立,孙立却和石秀打了五十回合。这样做能收买人心?鬼才相信呢!

第二种情况,排除。

第三种情况, 孙立假打,石秀假打。 这样的对决是不可能存在的。孙立只要一假打,栾廷玉立刻就能看出来。而石秀也配合着假打。这真是 该配合你演出的我尽情表演。 这不得不让人觉得孙立和石秀之间有猫腻。这样做能让祝家庄的人信任?更不可能。

第三种情况,也排除。

前三种都被否决,最后只剩第四种情况。 侦探剧里常说,最后的结论无论怎样让人难以接受,排除其他错误选项,剩下的最后一个就是真相。

通过前面三种情况我们可以知道,有栾廷玉在,孙立没法假打。而石秀要是假打,也会被看出来。

所以,只能是一种情况,这五十回合,石秀是真打,孙立也是真打。 肯定有人问,假打在哪里? 这就是作者写作的高明之处,前面五十回合,孙立和石秀是打真的,给人势均力敌的感觉。不会引起别人怀疑。

做戏的地方就在于孙立活捉了石秀,这个地方,石秀做假了一下。

是孙立先露出破绽让石秀钻,石秀也很配合的去钻。 假打的地方就在这里。前面的五十回合就是为了后面这一下子假打。

这样的假打才是真正能获得信任的。也是不会让人怀疑的。

综上,石秀武艺不低似孙立,这句话我认为是石秀武艺不低相似孙立,也就是孙立和石秀旗鼓相当。作者的意思也应该是这样。

以上就是本人发表的一点愚见。不要求所有人都接受。毕竟一千个人心里面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没必要让所有人都相信唯一一种解释。

同时名著阅读也不是应试语文,没有固定答案,坚持自己心中的那个答案就好。

最后,这世上没有绝对的事情。这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任何你坚信不疑的东西,仔细研究起来会发现动摇自己的信念。所以,对待任何东西,要多思考,而不是着急的下结论。

读古典小说不能用一段话,一件事或一个人的经历以偏概全,要全面客观地综合平衡后再作出研判。孙立和石秀可能在某一次大战中接近五虎将的水平,但并不是每战如此。综合考量才能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

孙立的武艺毕竟不如五虎将,否则,施耐庵就不会只让他与呼延灼打三十回合。在整部《水浒传》中,孙立也只是有这一场真打,凭什么就判定他不逊五虎呢?

至于“石秀武艺不低似孙立”这句话究竟如何理解,还得以文本为准。我认为,原著中应当没有这句话。因而,也就不能以孙立为基准,衡量石秀的武艺。

那么,孙立、石秀的武功究竟有多高呢?



孙立擒石秀多此一举 宋江两次攻打祝家庄不利,一筹莫展之际,吴学究从梁山带来了登州提辖孙立,双掌连环计,试图里应外合拿下这个堡寨。为了骗得祝家庄的信任,梁山摆开阵势,以一场假打让孙立阵前活捉了孙立。

然而,细读文本,这场假打十分的蹊跷,按照对阵的形势分析,以孙立擒石秀大有画蛇添足之嫌。

孙立是栾廷玉的师弟,又带着家眷及许多车仗行礼,祝氏三杰根本就没有起疑心。梁山这边为把戏演足,便不断地展开袭扰。孙立到祝家庄的第三日,花荣前往挑战,小郎君祝彪与花荣大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败。祝彪大赞花荣枪法,孙立却说,小弟虽然不才,来日捉他几个。



第二天,梁山出动了大队人马,又来挑战。祝家庄先派出祝龙单挑林冲,二人打了三十回合不分胜败,各自回阵。祝家庄内,祝虎杀出,穆弘出马迎战,三十回合之后,也是不见输赢。祝彪见两个哥哥不能取胜,大怒杀出,杨雄接住厮杀。

祝家庄内,孙立早按捺不住,飞马出庄叫阵。宋江队里,拼命三郎石秀一骑马飞出,挺抢大战孙立。这两人大战了五十回合,孙立卖个破绽,将石秀活捉了去。祝朝奉一见孙立活捉了石秀,大喜,说梁山合当被灭了。

此时,书中有一句交代: 看官听说, 石秀的武艺不低似孙立,要赚祝家庄人,故意教孙立捉了,使他庄上人一发信他



这句话根本就没有必要说,完全是画蛇添足之笔。从原著文本来分析,这句话不一定是施耐庵的原笔,极有可能是后人添加的。为何?

这段故事讲的就是“连环计”,以孙立做卧底,里应外合拿下祝家庄。孙立扬言要捉将,梁山配合孙立演戏,以赚取朱家的信任,这是明摆着的,何须添此蛇足交代这一笔?

《水浒传》以隐喻笔法为主,如此俗套的旁白,与全书风格格格不入。

不仅这句话是蛇足,孙立擒石秀也是多此一举。



石秀武艺要高于孙立 假装活捉了石秀,孙立成功卧底,“李应”外合拿下祝家庄,便是大功一件。此后,又在呼延灼征讨梁山时,以单鞭对双鞭,大战了三十回合。孙立虽然没有输给呼延灼,但却并不能证明他的武功一定不低似呼延将军。

虽然孙立后来也参加了一些战斗,但大多是以副将的身份出战,再也没有单挑记录。仅凭这一战,孙立是不足以与五虎将相提并论的。

《水浒传》中的单挑以五十回合为上限,只有王英、郑天寿在清风山下打到了六十回合。五十回合战罢不分胜败,才能判定双方势均力敌。孙立只与呼延灼打了三十个回合,说明他与呼延灼之间不是平手关系。否则,祝龙三十回合平林冲又当怎讲?


祝龙在与林冲单挑之前,还与秦明有过一次对阵,书中写道: 秦明和祝龙斗到十合之上,祝龙如何敌得秦明过 。假如林冲与祝龙打成平手,是不是说秦明可以在十回合开外打败林冲?

何况,呼延灼与孙立交手之前,先遭遇了林冲(五十回合)、花荣(三回合)、扈三娘(十回合以上)的轮番冲击,孙立占了些便宜。

所以,施耐庵以孙立三十回合战平呼延灼,是把孙立的武功写低了一个级别,孙提辖不够五虎将的水平。

说孙立的武艺不够五虎将级别,还可以拿栾廷玉做参照。

栾廷玉这个人物的武功因为宋江的一句话而被高看了,宋江说:“ 只可惜杀了栾廷玉那个好汉 ”,宋江都看得上的人,武艺能低吗?但是,栾廷玉却不敌秦明。


栾廷玉绰号“铁棒”,但他上阵从来就不用这件兵器。第一次单挑,未等欧鹏近身,栾师兄起手就是一飞锤,简直就是以暗器取胜,算不得好汉。随之,与秦明单挑。两个斗了一二十合,不分胜败。看看打不过秦明,栾廷玉卖个破绽,“落荒而走”。

落荒,就是败了,栾廷玉在秦明这里只能走二十几个回合。但是,施耐庵写得很有意思,说是栾廷玉往荒草丛中走,然后,以伏兵捉了秦明。这个细节仿佛是说“落荒”是往荒草中走的意思。即便如此,栾廷玉还是败了,被秦明追赶,不得不借助伏兵逃命,连使飞锤的机会都没有。

孙立与栾廷玉是师兄弟,武功即便要高出师兄,恐怕也难以达到五虎将的高度。

因而,把“石秀武艺不低似孙立”这句话当真,也不足以证明石秀要高于五虎将。但是,石秀的武艺是要高于孙立的,排名十大步军头领第八位都嫌稍低了点。



三打祝家庄暗藏玄机 上文讲到,孙立擒石秀,然后迷惑祝家庄是多此一举。为什么呢?

祝家庄可以出战的战将总共有四人:栾廷玉,祝氏三杰。祝氏三杰先后杀出,庄上只剩下栾廷玉一人。此时,祝朝奉、栾廷玉、孙立三人在庄门上观战。而在祝家庄内,有解珍、解宝、邹渊、邹润、孙新、顾大嫂、乐和七人卧底,假如这几人放出秦明、黄信、杨林、时迁,从中闹事,火烧祝家庄。然后,孙立假装出战,打开庄门,梁山人马一拥而进,岂不是一举拿下了吗?

这样写,同样是“双掌连环计”,有必要再以石秀演戏,让孙立活捉了吗?但是,这样写就没有意思了,远远达不到施耐庵以故事隐藏真相的目的。那么,这段故事中,又隐藏着怎样的玄机呢?


三打祝家庄实则“三打朱家庄”,孙立做“李应”,必定要到最后时刻,以火烧祝家庄、栾廷玉失踪为结局。

栾廷玉,实则“銮廷玉”,有读者解读为“銮庭御”。我觉得,那位网友的解读比我更高明。这是因为,栾廷玉绰号“铁棒”,但他却从来就没有用过这件兵器。其实,“铁棒”就是天棓,是天棓星。天棓星寓意为帝王的前驱,是挑起帝王战争的星煞。所以,栾廷玉即“銮庭御”,以朝廷兵马抵御朱棣的燕军。

孙立就不用多做解读了,他就是洪太尉误走的妖魔,也就是朱洪武立孙子做皇帝。祝家庄中的这对师兄弟,共同隐喻了靖难之役中的最后一战。



而石秀的隐喻却要比这两人深得多,我也从来没有解读过,这里只提一笔:石秀的身上同样有靖难之役的暗藏符码。究竟是怎么回事,我将在专栏中详细解读。因而,这场战斗必须是石秀出场演戏。也因为此,我才判定“看官听说,石秀的武艺不低似孙立”这句话是后来人塞进去的,施耐庵要隐藏真相,不会这么写。

孙立活捉石秀,是画蛇添足,更是为了把靖难之役的最后一战隐藏其中,暗写建文帝是宫内失火之前就被弓箭射杀了。

栾廷玉绰号“铁棒”,隐藏的是天棓星。同样,孙立能开硬弓,则是暗示病尉迟如真尉迟那样,有射杀“栾廷玉”的嫌疑。



祝家庄的故事,我已经解读过许多次了,此处不再重复。总而言之,孙立擒石秀不是为了配合登州人马做卧底,更不是对比孙立、石秀的武艺。施耐庵以十分蹊跷的画蛇添足笔法,暗藏了一段真 历史 。

粉丝邀请,必须作答!

孙立这个人物,无论在梁山还是读者的眼中,都是一个非常尴尬的存在。对于这个人物的设计,说他重要吧,可最终无缘天罡,说他不重要吧,可好歹是登州派的领军人物。说他武艺高强吧,貌似连石秀这样的野路子都打不过,说他武艺平平吧,又可以和五虎之一的呼延灼大战三十回合不分胜败,确实奇哉怪也。


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先来看看为什么说孙立的武艺不逊于五虎,最具说服力的战例就是孙立VS呼延灼的这场打斗,且看原文——

通过这场打斗,我们不难看出,孙立的武艺就算不及五虎,也相差不太多,呼延灼的武艺基本可以代表五虎的平均水平。我们再来看看为什么说孙立的武艺低于石秀,且看原文——

这段描写似乎实锤了孙立的武艺不低石秀,这就令读者感到非常困惑,既然孙立连个野路子出身的石秀都打不过,又怎么可以和五虎之一的呼延灼斗的难分难解,这中间的变化未免太大了吧?


为什么原著中说 石秀的武艺不低似孙立? 这句话的意思并非单纯的对他们二人进行武力对比,而是为了突出孙立的诈降,二人上演双簧,这样才可以取得祝家庄的充分信任,为日后里应外合攻破祝家庄埋下伏线。试想如果没有这句话,那么攻打祝家庄的难度和精彩度势必大打折扣。

那后来孙立为什么又可以和呼延灼大战三十回合不分胜败?读水浒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样一条规律,就是新加入的好汉,施公都会在就近的情节中专门给他一次亮相的机会,不管他是浓墨重彩的重量级人物,还是打酱油跑龙套的人物,不信你细读原著,几乎无一例外。

自从三打祝家庄之后,孙立的个人传记已经结束,除了和石秀那次演戏之外,没有真正正面交锋的记录,那么安排他在大破连环马中与呼延灼交手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并让他在这次亮相中出尽风头。另外,石秀虽然是野路子出身,但也不是废柴啊,好歹入选了天罡星,谁敢保证他的武艺在五虎面前就是个渣渣?


这些打斗都是为剧情服务的,这就不可避免的出现武艺值忽强忽弱甚至有些自相矛盾的差异,这些相较于剧情发展,人物刻画,心理活动描写等等,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切不可把这当做瑕疵看待。

所以,水浒中的武力值绝对不能以不等式的传递性来衡量,A B,B C,未必就能得到A C。比如祝龙十回合不敌秦明,而与林冲大战三十回合不分胜败,你能得出林冲武艺不如秦明的结论吗?显然不能。个人认为,读水浒不要老是把焦点放在武评上,看它的行文笔法要远重于武评,也远比武评有趣的多。

其实,无论是旧式武侠小说抑或是新式武侠小说,有时候在武打设计等方面都难免有矛盾或者是说不清楚的地方。

譬如说《隋唐演义》、《兴唐传》等旧式武侠小说,明明把李元霸定位为力大无穷天下第一条好汉了,却又搞出一个什么宇文成都的师傅鱼俱罗出来弄死李元霸,为宇文成都报仇……甚至还整出李元霸竟然惧怕第七条好汉罗成的罗家枪来!

再譬如说金庸先生的《天龙八部》小说,武功通神的扫地僧竟然被萧峰用降龙十八掌打断了肋骨----既想让扫地僧武功天下第一,又想烘托萧峰武功独占鳌头!

个人觉得《水浒传》当中,孙立的武功情况可以这样去理解:

首先是,与石秀的武功不相上下。因为这个情况是作者明确说明的,应该不存在有什么太大的争议的。况且,石秀绰号叫做“拼命三郎”。石秀一旦杀得兴起玩起命来,其武功水平是没有什么上限的。也就是说把孙立的武功水平定位为“与石秀不相上下”完全是一个可以让人接受的事实。

其次是,孙立在梁山大军征辽的某一次战斗当中,干净利落地绝杀辽国大将寇镇远。让许多孙立的粉丝在大呼过瘾的同时,都认为孙立的武功完全不低于梁山马军五虎上将。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貌似该次胜利孙立确实是超水平发挥了。

此外,孙立在归顺梁山的时候,有射杀过师弟栾廷玉的嫌疑;另一方面,凭孙立的武功身手竟然排不进梁山三十六天罡(星)。这难免让人怀疑是“宋江有意打压病尉迟孙立”了。因为,孙立的本事和功绩大家都是看得见的。因此,不少人就把“抬高孙立的武功”来求得一些心理平衡。就有不少声音认为“孙立的武功不输于五虎”了。

说起梁山七十二地煞,难免要讨论扈三娘、时迁、白胜、孙立、孙二娘等人。在这些人中,孙立可以说是备受争议。

争议在哪几个方面呢?最多的是排名和武艺。

很多人看水浒,觉得孙立武艺高强,说他的武艺不比五虎将逊色,应该排到三十六地煞星中。实际上,梁山排名是天定,不是宋江安排的,职位才是宋江定的。而且,好汉排名也不是根据武艺高低决定的。

然而,孙立的武艺真有五虎将水平吗?我看未必。

孙立战绩颇多,但是跟高手单挑的战绩不多。

呼延灼统兵攻打梁山时,孙立曾与呼延灼单挑。两人战斗三十回合,不分胜负。于是,很多人据此认为,孙立武艺很强,堪比五虎将,甚至说他比五虎将还厉害。

然而,仅仅和呼延灼打了三十回合,就能说明孙立武艺堪比五虎将吗?当然不能。

某人真要是有五虎将的实力,或稍逊一筹,书中往往会写他与五虎将大战四五十回合。比如鲁智深单挑呼延灼,杨志单挑呼延灼,花荣大战秦明,徐宁大战董平,史进单挑鲁智深等,都是四五十回合不分胜负。

孙立战呼延灼才三十回合,回合数太少了,不足为证。而且,当时呼延灼已经和扈三娘打过一阵子了,体力稍损。

对了,扈三娘也和呼延灼单挑之时,两人战到十回合不分胜负。呼延灼都急眼了,恨不得吞了扈三娘,而且他急于打败扈三娘,卖了个破绽,算是使了杀招,但是仍然被扈三娘躲过了。

如果说孙立有五虎将的水平,那扈三娘恐怕也有五虎将的水平了。

单论武艺的话,杨志、史进、花荣、徐宁等人,都曾和五虎级猛将单挑四五十回合,且不分胜败,最终也只是八骠骑而已,孙立和呼延灼只是打三十回合,凭什么说他有五虎将的实力?

对了,梁山好汉大排名后,宋江又给众好汉安排了职位。这个职位,则是按照个人能力而排名。

孙立只是十六马军小彪将里第二人,次于镇三山黄信,他之前还有八骠骑呢。从后面来看,大家对这个安排也没有意见。

这就说明,孙立的武艺,在马军头领中,也只能是小彪将的水平,连八骠骑的门槛都没够呢,就别去碰瓷五虎将了。

如果要拿同类书对比,看看三国演义,那就更明白了。

管亥跟关羽交手,也有数十回合,起码也有二三十回合,多了说不定有五六十回合,虽然被杀,但前面三十回合没落下风;纪灵跟关羽大战三十回合,部分胜败;庞德跟关羽打了七八十回合,也没见输赢……

也没见有人说纪灵、庞德有五虎将水平吧?纪灵甚至连二十四名将榜都没上去,庞德上了也是靠后。

孙立和石秀比,水平更明显。

三打祝家时,石秀被孙立活捉,作者说“石秀武艺不低似孙立”。这句话,无论你怎么理解,都只有两种结果。

第一种,石秀武艺,不低于孙立,即等于或者强于孙立;

第二种,石秀武艺不低,像孙立一样,即两人武艺相当。

石秀排名也不过三十三,在步军十大头领中,他排倒数第三,次于鲁智深、武松、刘唐、雷横、李逵、燕青和杨雄,仅比解珍、解宝高而已。

鲁智深和武松有五虎将的实力,刘唐、雷横、李逵和燕青则没有,排在他们之后的石秀,又怎么可能有五虎将实力?

石秀没有五虎将实力,孙立又怎么可能有五虎将实力呢?

所以,别拿孙立碰瓷五虎将了,碰碰史进、徐宁这样的八骠骑还有点靠谱。

对了,或许还有人会说,梁山好汉攻打辽国时,孙立大战寇镇远,作者写得很精彩。说明作者偏爱孙立,说明孙立武艺很高。

其实,这只能说明寇镇远武艺不高,而不能说明孙立武艺很强。

地煞星中,不少人都有精彩表现,扈三娘、欧鹏、焦挺等,都有过类似经历。

尤其是焦挺,一招就撂倒李逵了,而李逵发怒时,五虎将上前才能拦住他,能说焦挺比五虎将厉害吗?当然不能。

李逵还曾被穆弘拖着走,能说明穆弘比五虎将厉害吗?当然不能。

总之,孙立武艺没有五虎将水平,石秀也是。

如按120回夲综合看,孙立就是五虎水平;感觉五虎里秦明董平较弱,平方腊时都早早就挂了,而孙立未有败绩。还有一个五虎水平的就是朱仝,七十回后,表现越来越好,平方腊后做了同关胜呼延约同等的官职;梁山后传再出来,同王进栾廷玉关胜呼延灼孙立李俊等同为梁山后传的顶梁柱。

五虎下与八彪上没多大差距,杨志、花荣与五虎没啥差距。
单挑时,孙立单鞭对呼延双鞭不落下风。
其实孙立最强的是带队能力,登州帮八人打完全场只损三人,其中两个还是脱离队伍的。

病关索杨雄被踢杀羊张保劈胸带住,背后又是两个军汉来拖住了手,几个帮闲的破落户逼住了,杨雄施展不得,只得忍气,解拆不开。

石秀见了,大怒,焦躁起来,将踢杀羊劈头只一提,一跤翻在地。那几个帮闲的要来动手,早被石秀一拳一个,都打的东倒西歪。杨雄方才脱得身。

石秀出手不落空,祝家店里三五个赤条条的大汉,一拳一个都打翻了。拔脚望大路便走。

祝彪怒道:这厮们伙里甚么小李广花荣的,枪法十分了得。与吾斗五十余合,那厮尚且走了。我自去上马拿此贼。

石秀见了,大喝一声,拈条朴刀,直奔祝彪马前杀将来。祝彪抵挡不住,急勒回马便走,早被一朴刀,戳在马后股上。那马负疼,笔直立起来,险些儿把祝彪掀在马下……

孙立心中忍耐不住,便叫唤:取我鞭枪来!披挂了,牵过自己马来,这骑 号乌骓,鞴上鞍子,扣上三条肚带,腕上悬了虎眼钢鞭,绰枪上马。

一棒锣响,病尉迟孙立顶盔贯甲出马。那石秀,人称拚命三郎。一骑马跑将过来战孙立。

两 相交,双枪并举,四条臂膊纵横,八只马蹄撩乱。两个斗到五十合,孙立卖个破绽,让石秀一枪搠入来,虚闪一个过,把石秀轻轻的从 上捉过来。

官见了:石秀武艺不低似孙立,要赚祝家庄人,故意教孙立捉了,使他庄上人一发信他。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2957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