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匈奴“妻后母、报寡嫂”婚俗怎么来的 老婆多数可能是其嫂子

文社历史 2023-09-20 13:34:20

匈奴人是中国北方强大的民族。从战国至汉朝,中原地区一直将北方民族统称为匈奴。对匈奴,华夏人的印象一直不太好,人们一想到匈奴,脑海里就是一群野蛮的男子骑马奔驰。我们所说的“匈”是“乱糟糟”之意,“奴”是“奴隶”的意思。我们把匈奴称为“混乱的奴隶”从商周开始,这一民族就与华夏民族为敌,经常南下掠夺。

千百年来,匈奴为何不能与华夏并驾齐驱?太史公司马迁就此作出解释。夏王朝的最后一个君王叫夏桀,是一个极其残忍贪婪的暴君。随后,商朝开国皇帝商汤在“鸣条”之战中击败夏桀,取而代之。

当时,夏桀的儿子淳维,逃到了北方草原,还带走了大批他父王的嫔妃,随后淳维为了私欲无法再遵守伦理,娶了这些人,生下来的后代逐渐演变成了匈奴。其后,又经过了与其他民族的交融,最终形成了匈奴等草原大族

按照司马迁的说法我们可以推断出两点:一、其实匈奴也是中原汉人的后裔,只是迁往北方生活而已。二、匈奴认为中原地区是属于自己的家园,所以不断进行攻伐,历代皆以收复中原为目标。另外,这一段记载也隐含着另一层含义,也就是作者所说的匈奴的一种特殊习俗——“妻后母”制度。被称为“妻后母”,即收继婚姻。

在丈夫死后,妇女与兄弟或儿子结婚的行为、习俗或法律。据《史记·匈奴传》记载:父亲死了,妻后母死了;兄长死了,均取妻为之。据史书记载,匈奴的这种婚姻非常普遍。当时的上至匈奴单于,下至普通民众,都流行着这种婚姻制度,并且从不认为这种做法有任何不妥。

《史记》上认为这种“有违人伦”风俗的创始人应该是淳维,毕竟他已经娶了自己的后母。刘邦在位期间,汉朝一直因为这种事情而发表檄文讨伐匈奴,就是因为文化差异太大了。

但不是所有汉人都对匈奴的“妻后母”习俗表示厌恶,也有些汉人站在历史背景角度对这种行为表示理解。据说有一次,汉文帝的使者来到匈奴与匈奴人就这个问题还激烈讨论了一番。汉使者说:“父死后,儿子竟作母为妻。兄弟姊妹死后,在世的兄弟姊妹娶死者的妻子为妻。真是令人作呕!

然而,匈奴人却讥笑说到:“匈奴多战争,男子通常征战在外生死未卜,他们害怕家族无人,害怕孤儿寡母受到威胁。匈奴人虽然伦理规矩方面不及中原齐全,但仍得立自己家族的子孙。现在,汉人虽然自诩正派,不娶父兄之妻为妻,但亲人家族之间关系却越发冷淡,有的竟改姓易姓,这才是大逆不道。”从他的话中,我们似乎也能理解匈奴人了。

匈奴人居住在草原上,环境恶劣,生活不易,部落之间把打仗当作常事。在这种情况下,男人往往很难活过壮年,留下的孤儿寡母必然很多,为照顾这些人,匈奴只能以这种制度维持家庭稳定。不要让她们再结婚了,而是要照顾自己的家庭。

此后,汉朝对匈奴“妻后母”的习俗了解越来越充分。例如娶了匈奴王昭君为妻,就是娶了匈奴三代单于为妻。王昭君的前夫呼韩邪单于病逝时,他曾表示自己不愿意遵守这种制度。但汉成帝的回答却很冷淡:“从其俗”。于是,王昭君只能独自承受这一切,与自己的“儿子”举案齐眉。

结语:但是世上没有一尘不变的习俗。汉代,有些匈奴人进入中原,成为南匈奴。在逐渐学习适应汉文化后,一些匈奴人也开始对“妻后母”的制度表示无法接受,比如,五胡乱华时期,皇帝刘聪(匈奴人)曾与单氏母后暧昧不清。单王后的儿子刘乂知道后严厉斥责了母亲:“你要好好检查一下。”最后,单皇后羞愧地自杀了。

由此可以看出,匈奴人的习俗在逐渐地向汉人靠拢,这也为匈奴人完全融入华夏埋下了伏笔。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2947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