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晋武帝为何要把帝位传给低智商的晋惠帝 四个理由,必须得这么干

历史来评说 2023-09-20 11:42:35

西晋王朝是一个虎头蛇尾的王朝。

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司马炎三代四人精心运作,篡魏代晋,并吞并了蜀汉、孙吴两国,但是,结束了东汉倾覆后的大混乱,建立起了西晋大一统王朝。

但是,西晋享国时间只有五十一年,随后,爆发八王之乱、出现了五胡十六国局面,大量百姓与世族开始南渡,南北朝长期分裂、互相对峙。

西晋王朝的早亡,跟西晋第二代帝王惠帝司马衷的智商不无关系。

司马衷是晋武帝司马炎和皇后杨艳所生的二儿子,很早就被册封为太子了。

之所以立二儿子司马衷为太子,是因为他们的长子司马轨早早就夭折了。

司马炎膝下一共生有二十六个儿子,其他个个聪明伶俐,唯独司马衷是个智障人士。

司马炎和杨皇后除了生司马轨、司马衷,还有一个司马柬。司马柬相貌堂堂,智力超常。

可司马炎还是把太子大位传了给司马衷。

究其原因,除了周礼上说的“传嫡不传庶,传长不传贤”那一套外,主要是杨艳的坚持。

这个女人,对于儿子的天生脑残感到非常负疚,坚持要把最好留给司马衷作为补偿。

当然,杨艳的坚持,背后也是得到了司马炎的默许的。

司马炎是司马昭的长子,而当年,司马昭很是想把自己的事业交给已经过继给司马师为子的二儿子来继承。如果不是大臣贾充等人的力劝,他司马炎根本不可能有今天。

现在,司马炎有很强烈的代入感,觉得司马衷其实就是昨天的自己。

他也许在想,我小时候也不受父亲待见,智商也不高,但,只要权力过渡得好,不也照样打天下?

所以,不管群臣怎么争辩,司马炎夫妻俩还是在司马衷九岁那年义无反顾地把他推上了太子宝座。

并给他请了最好的老师——尚书令卫瓘,让尚书令卫瓘负责培养他。

卫瓘的学识很高,但他并非医学大师,对弱智人士司马衷毫无办法。

卫瓘的舌头抽筋、唾沫说干,也没能让司马衷的辨识能力提高一分,在人生观和世界观、甚至对自然界的认知上,司马衷还是该蠢蠢,该傻傻。

据说,有一天晚上,司马衷听见花园里有东西“呱呱呱”、“呱呱呱”地叫个不停,就觉得很新奇,扭头问身边的宫娥,说:“是什么东西在叫?”宫娥以实相报,说:“是蛤蟆在叫。”

“蛤蟆在叫?叫得这么好听,请问,它们是在为公家叫还是为私人叫?”司马衷斜着眼、撇着嘴,自以为聪明地问。这一问,差点没把宫娥给噎死。

还有一次,司马衷听说民间发生了饥荒,很多人被饿死,就义愤填膺地对左右侍丛说:“该!这些人死了活该!没米饭吃,可以吃肉啊!要我说,这些人不是饿死的,是笨死的!”

司马衷的这番高论流传出去,朝野哗然。

卫瓘觉得自己的一张老脸都给这小子丢光了。

在司马炎的一次家宴上,卫瓘借着酒劲,抚摸着司马炎的龙椅喃喃地重复着相同的一句话,说:“这张龙椅太……太可惜了!”

司马炎听出了弦外之音,却没表态,假装糊涂地挥手说:“老先生醉了,老先生醉了,来人,把老先生扶下去歇了吧。”

卫瓘的委婉劝告不起作用,尚书和峤就来了个直接的,对司马炎说:“皇太子为人厚道老实,但社会复杂,他是担任不了皇家大事的。”

司马炎沉默了。

从这开始,司马炎有了要改立太子的念头,找杨艳商量。

杨艳刚听到“改立太子”这几个字眼,就一蹦三尺高,大骂司马炎是个两面三刀、出尔反尔的小人物,不该不遵“立嫡立长”的旧制,虎毒不食子,改立太子,就是坑害儿子,人面兽心,禽兽不如!

杨艳这“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杀伤力巨大,司马炎闭口不敢再提改立太子之事。

司马衷的太子宝座是暂时坐稳了。

而让司马衷的太子宝座彻底坐安稳的,则是杨艳之外的另一个女人。

这个女人在历史上的名气很大,因为她,她的整个家族都“光荣”挤上了历史的奸人榜。

她的父亲,更是千百年来,骂名不断。

当然,她的名声也更臭了,臭不可闻。

她的名字叫做贾——南——风。

他的父亲就是对司马炎有过大帮助的贾充。

在晋泰始七年(公元271年),贾充曾遇上了他人生中的第一场政治危机:朝中大臣任恺等人凝聚起一股合力,要把他遂出朝廷,到边疆巡守。

为了化解这场危机,贾充和他的党羽们齐心协力,成功地把女儿贾南风许配给了司马衷。

而实际上,在许配贾南风这件事上,出力最大的还是杨艳。

原本,司马炎看自己的儿子脑子不够灵光,就想从改良基因的方向入手,为儿子迎娶卫瓘的女儿。要知道,卫瓘的这个女儿,是和她老子一样,以聪明贤达而闻名的。

可是杨艳不干。

杨艳和贾充的老婆郭槐关系很好,是闺中密友,又收受了郭槐贿赂的奇珍异宝,就在司马炎跟前大赞特赞贾充的家教有方,贾家的女儿贤淑得体,可母仪天下,是做太子妃最合适不过的人选。

而司马炎对贾充也非常有感情,这样,在老婆的规劝下,司马炎把目光投入了贾家。

贾家有两个女儿:十五岁的贾南风、十二岁的贾午。

这一年,司马衷十三岁,司马炎为儿子所物色的人选是十二岁的贾午。

贾家人有三个共同特点,即:矬、黑、丑。(史称:“丑而短黑”)

虽说贾南风和贾午在这三个特点上是一样的,但,她们也有一个很大的区别。

那就是贾午年龄小,尚未发育,身材瘦削,象根芦柴棒,不利于生养皇子;而贾南风却长得胖嘟嘟、圆滚滚,屁股奇大,活脱脱的一台生育机器。

杨艳和郭槐一合计,得,来个偷梁换柱,用贾南风替换掉了贾午,迎娶进宫。

贾南风除了长得矬、黑、丑以及肥胖之外,脸上还有一记长着毛的大青痣,活脱脱就一个“青面兽”!

这副尊容,在毫无思想准备的前提下,洞房揭开红盖头的那一瞬,没准会把新郎官吓尿。

可是,新郎官司马衷却无知无觉,傻呵呵地接受了这个极品新娘。

新郎官司马衷是不会以貌取人的,从不!因为,以他的智商,还不足以分辨美丑。

贾南风入宫后的第二年,司马炎嫌皇宫美女不足,下诏大规模征选,妒嫉心强盛的皇后杨艳被气病了,拖了一年多,觉得不行了,担心自己一死,傻儿子的太子位置被别人夺了,就在临终前要求丈夫继娶自己的堂妹杨芷为皇后,在取得司马炎的同意后,又反复要求杨芷要倍加维护傻儿子。

杨艳死,杨芷成为了新一任皇后。

杨芷谨遵姐姐遗训,不但百般爱护傻太子,连傻太子的老婆贾南风也是呵护有加。

其实,贾南风是一个生性酷虐的女人,而且,妒嫉心比杨艳强盛得多了。

傻太子司马衷和其他侍女有染,贾南风一一亲自动手,把这些侍女摧残至死。

有一个宫女,怀胎九月,肚子挺得很高了,贾南风在妒怒之下,挺着一柄长长的尖戟朝宫女的肚子狠命捅入,再往外一拉,肚子裂开,一个八九个月大的胎儿被拖出活活戳死。

这真是令人发指!

司马炎知道了,气得吹胡子瞪眼睛,下令将贾南风废锢在专门囚禁宫嫔后妃和皇族的金墉城内。

杨芷饭也不吃,赶紧过来求情,说什么贾南风的父亲贾充曾杀死曹爽,为大晋江山铺平了道路,有大功于国家,即使是他们家有天大的罪行也应再三宽赦,更别说他的亲生女儿了。现在小贾年幼,正是好生嫉妒的年龄,不该因为她的一点点小的过失而抹杀了她父亲的大功劳等等。

絮絮叨叨了大半天,司马炎被迫打消怒气,释放了贾南风。

不过,看着傻乎乎儿子,司马炎很是不放心。

可不是吗?那些怀孕的侍女都被杀光了,他毫无感觉,一天到晚挂着副爽歪歪的笑容。

把这样一份家业留给他,他能应付得过来吗?

司马炎心里直犯嘀咕,决定试一把。

他找了个时间,把太子东宫里的大小官属都招至皇宫内宴饮赐酒,然后拣了几件还没有处理过的公文,用大信封密封好,派人送给傻太子断决。

这么做的目的,就是想在没有东宫官吏帮忙的情况下检查傻太子处理政务的能力。

司马炎还特意叮嘱送公文的使臣就在东宫门外等太子的文件批复。

要说,这么考实在也没什么意思。你看,傻太子整天眨巴着眼珠、拖着两条大鼻涕的模样,像是能处理这些公文的人吗?他要认得全公文上的字,就已经是阿弥陀佛了。

但做父母亲的,总是不忍心把自己的儿女看得那么扁,总是在心里安慰自己,说,他应该不至于这么不堪罢?

总之,在敝帚自珍式的心理支配下,考核开始了。

不出我们许多人所料,傻太子笑嘻嘻地接过了公文,翻来倒去,什么也不懂,只是笑。

如果没什么意外,这场考核将以交白卷收场。

可是,丑婆娘贾南风的智商还算正常,她清楚交白卷的下场是什么,一旦真那样了,她将从太子妃掉价成普通的王子妃,身份地位,有了天渊之别。

为此,丑婆娘贾南风打发周边的人到府外高薪聘请枪手。

可别说,嘿,真给她逮着了一个。

那人难有这样的机会显摆显摆自己的才学,技痒难忍,就旁征博引地洋洋洒洒写了一大通,夹杂了不少的成语、典故。

丑婆娘看了,也不知好坏,准备就这样交差。

偏偏,东宫内有个名叫张泓的宦官嘴欠,说了一句:“就这样交上去,十有八九要坏菜。”

咦?却是为何?贾南风扭头看他,静等下文。

张泓不慌不忙地说:“太子读书不好,识字不多,这是人尽皆知的事情。你在御批文件上引古证今,一下子写这么多,皇帝看了肯定不会相信,到时追查起来,还不坏菜?!”

“那,要你说,怎么办才好?”贾南风急了。

张泓狡黠地笑了笑,说:“很简单,不要过多地吱吱歪歪,就事论事,直接上结论。”

贾南风一听,觉得有理,就对张泓说:“那这事就交给你办了,你把这些长篇大论删了,要快,日后保你富贵荣华。”

张泓满心欢喜,认认真真地修改了一遍,交傻太子抄好,由守在门外的使臣送交给了还在酒席之上的司马炎。

司马炎一看,嗬,傻儿子的字写得虽然像乌龟爬泥,字数也不多,但判词意思清楚,理事也颇为得当呢。

儿子都已经长成那样了,司马炎本来也不抱什么希望,现在发现他的表现竟远远超出了自己的期望值,不由得有几分飘飘然,乘着酒意,喜形于色地把这些文件递给卫瓘,激动地说:“看看,这是太子批的,还过得去吧?”

他这一来,周围的人都知道卫瓘有过诋毁太子的行为了。

卫瓘也吓得脸色大变,心里叫苦不迭,赶紧挽救地说:“啊,想不到,想不到,太子竟已经大为长进了。”

司马炎更加高兴了,马上派人带上大批珍宝前去打赏东宫。

司马衷的太子位好歹是保住了。

应该说,司马炎对傻太子还是很不满意的,之所以决定不再更换太子,还有一个原因,即傻太子生有一个儿子,聪明伶俐。

这个儿子名叫司马遹,很有几分当年司马懿的范,聪明过人。

据说,司马遹五岁那年,某个晚上,宫中失火,司马炎站起来要到栏杆上察看情况,司马遹死死拉住他的衣角不让去。

司马炎大感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

司马遹回答说:“现在天色大黑,爷爷您在高楼看火,目标很明显,万一是刺客故意纵火引您出来的,就有危险了。”

就这么一句话,迅速秒杀了司马炎的神经。

估计司马炎当时的想法就是:这孩子了不得,这帝位日后就交给他坐了。

而要这么做,就必须先传给处于嫡长地位的傻儿子,日后再让司马遹以皇太孙的身份继承帝位。

就这位,不明就里的司马衷坐稳了太子位,并在司马炎病逝后顺利登上了帝位。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2923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