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多年,好漫长。
两千多年,好短暂。
据《云南通志》记载:“汉武年间,彩云现于南中,遣吏迹之,云南之名始于此。"两千多年里,云南驿历经县、郡、州、驿站等的设置。直至今天,依然把“云南”一名保留。
距祥云县城21公里,历经两千多年风雨浮沉的云南驿,饱阅古往今来世事沧桑,以其古朴、静谧、悠远及永不褪色的红色记忆得到世人的青睐。
刚走进云南驿,一股古老厚重的气息便扑面而来,抬头仰望古牌坊,仿佛穿越时空隧道,来到了两千多年前,那些如诗的华章,一一浮现。
千年繁华,古道风烟。一条古道穿过云南驿绵延而过,遗留下一路的人文历史和动人故事。
(李传富 摄)
凹凸不平的青石板路上,残留着深浅不一的马蹄印,马帮的蹄铃声和赶马调好似忽然响起,绵长而悠远,又渐渐消逝在岁月深处。大量的商铺、旅店、马厩散落在古道两旁, 云南驿处处遗留着昔日马帮的痕迹。
走进马帮文化博物馆、钱家大院、李家大院,细细了解马鞍、马镫、货物、头饰、服饰、鞋履等各种物件,如入旧日时光。
据史料记载,清代、民国期间,云南驿是茶马古道上最重要、最繁华的集散地,每天都有大大小小的马帮经过,大的马帮有三百多匹马,最小的马帮也有五六匹马。这些马帮在东南和西北之间行走,驮运着药材、茶叶、布匹、食盐和百货等物品,沟通南北,互通有无。
对于每一位马帮人而言,云南驿都是他们漂泊旅程中温暖安心的家园。当夕阳西斜时,一队队马帮逶迤而至,顷刻间,嘚嘚的马蹄声,马匹打起响鼻,赶马人的招呼声,瞬间聚集在小镇上,拥挤而热闹。
待晨曦初现时,马匹的蹄声和赶马人的吆喝声响起,马帮继续开启跋涉之旅。
一方文明造就一方之遗存,如今,马帮已经淡出“江湖”,但马帮的故事却保存了下来,与当地文化融合交织,造就了波澜壮阔的风云传奇。
云南驿,云南之源、彩云之乡,正如其名一样,古老的历史都加注在这里。当触碰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指尖传来的的温度都在诉说:
这里是“彩云之南”的故里
是古西南丝绸之路上的咽喉
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
更是“驼峰航线”上的重要中转站
是二战期间中缅印战区的重要军事基地……
云南驿,一座身怀荣耀的古镇,包容了太多历史留下的辉煌与荣光,心酸与泪水。
“史笔如铁评二战成败,年华似水说一代英雄。”走进二战中印缅交通史纪念馆,古旧的阁楼,黝黑的青砖,每一景致都把烽火狼烟中的云南驿,深深烙印在骨子里,不禁让人肃然起敬。
纪念馆内,东西厢房的四个展室,讲述着二战时期云南驿的故事。沙盘之上,驼峰航线上的云南驿机场就在眼前。二楼大厅,飞虎队的英勇事迹静静陈列。
云南驿很美,是悲壮和伟大的美。时光一步一隐退,历经壮怀激荡的岁月,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云南驿,如今重归静谧。
(郑云荷 摄)
淡定典雅,宁静平和的云南驿,深厚的历史文明掩映下,柴米油盐酱醋茶,构成了古镇人的日常生活。
暖阳下,白发苍苍的老人在散步,和身旁人聊着天儿;雕刻精美却布满斑驳痕迹的门窗前,稍大一点的孩童聚在一起玩躲猫猫……,岁月静好,应该就是这般模样。
杨金敏 文
大理州文旅局 祥云县文旅局 云南驿景区 供图
责编 马寅瑞
审核 陈大衡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2922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