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落沧江静,云散远山空。鹭飞林外白,莲开水上红。” 这首描绘夏日傍晚风景的小诗,风格丽而不艳,有正言之风,雅语之气。不知道的可能以为是唐朝着名诗人李白、白居易、刘禹锡等人的作品,但是实际上这首诗的创作者,却是一位亡国之君。
说起擅长诗文的亡国之君,很多人会想起唐后主李煜、陈后主陈叔宝,甚至是北宋亡国之君徽宗赵佶。但是隋炀帝杨广同样是一位擅长诗文的诗歌皇帝,他的作品学习庾信,因此与李白早期的作品有一丝相似。
但是杨广的诗歌又有浓厚的梁陈宫体风格,总体而言比较粗糙,却反映了当时的时代风貌,在我国文学诗歌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正如杨广被忽视的文学天赋一样,他所在的王朝同样也是一个被误解的王朝。
隋朝,我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开国既是盛世的大一统王朝,无论是面对国内的割据势力还是国外的异族政权,都称得上百战百胜。但是在历史上,却一直被抹黑。唐朝称隋朝民不聊生,尸横遍野,国力凋敝,国家衰弱。李世民说杨过好大喜功,奢侈无度,暴政虐民,但历史上真正的隋朝又是怎样?
581年,杨坚接过北周静帝的皇位,成为新的帝王,因此改国号为隋,史称隋文帝。得益于权力的和平交界,隋朝建国基本上没有什么大的动荡和战乱,充其量只不过是一些不满意杨坚称帝的臣子举兵造反,事后也被迅速平定。
因此隋朝一开国便是盛世,隋文帝杨坚在位的开皇年间,隋朝国力不断上升,而杨坚自然不满足于一个割据的政权,他的野心是统一南北,建立大一统的隋朝。于是公元589年,隋军在晋王杨广的带领下,灭亡了陈国,俘虏了陈后主,正式统一了自西晋以来的分裂局面,结束了300多年来的列国时期。
也正是在此之后,杨坚对隋朝实施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从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各个领域进行大革新。政治上创立了三省六部制,巩固了中央集权,这一制度一直沿用到清朝灭亡。唐朝就是三省六部制的最佳继承人。
同时杨坚和杨广还推行完善了科举制,让优秀的寒门子弟有前往中央任职的机会,打破了世家大族对人才和官职的垄断,为隋朝的政治提供了大量的新鲜血液。而科举制也和三省六部制一样,沿用到清朝灭亡,甚至现在的高考制度,和国外的考试制度,多多少少都有科举的影子。
其次杨坚强化了政府的机制,通过建立完善议事制、监察制、考绩制,让隋朝的官员不再人浮于事,结束了300年来自西晋流传下来的官场不良风气。并且根据南北朝改革的经验,修建了水路通道,包括大运河和驰道在内,完善了国内交通。
在军事、经济和文化上,隋朝也有大变革,完善了府兵制,实行均田制,减轻了百姓和农民的压力。对外开放,让周边国家都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影响,也正是这一时期,日本开始派遣使者进入中国学习。
由此可见,隋朝的强大远不是我们了解的那样,可为何这样一个盛世王朝一直被黑呢?
其实最关键的一个原因,还是唐朝对于隋朝的抹黑,导致人们对隋朝的印象不佳。唐朝作为我国最强盛的王朝之一,延续了数百年,比隋朝更具代表性。而唐朝虽然在许多方面继承了隋朝,但是为了宣扬其正统性,自然要打压隋朝。
因此唐朝制定的史书上,列举了许多隋朝的罪名。这些罪名有的是真实存在的,有的却是子虚乌有。而隋朝只有紧紧37年国祚,如此短命的王朝,自然而言难以受到人们的关注,久而久之人们对隋朝的印象就仅剩下隋炀帝,且隋炀帝在唐朝史书中又是一个不折不扣暴君,因此人们才会对隋朝咩有多少好感。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2896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