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不入流”的金庸武侠,为何却影响那么多人 解读金庸,我只服他

沁说 2023-09-20 06:20:19

1999年,王朔发表了《我看金庸》,将当时正火的金庸武侠一顿痛批:“金庸的东西我原来没看过,只知道那是一个住在香港的浙江人……港台作家的东西都是不入流的…谁读琼瑶金庸谁就叫没品位,一概看不起。”

王朔不留情面地将金庸小说,与红极一时的四大天王、成龙电影、琼瑶电视剧,并称为“四大俗”,足见他有多厌恶。

彼此的王朔,在文学创作上颇有建树,除了他作为编剧的《编辑部的故事》,他还有四部小说,一口气被改编成了电影(《过把瘾》、《阳光灿烂的日子》、《一半海水一半火焰》、《甲方乙方》),毫不夸张地说,他成就了不少导演。

王朔是根正苗红长大的北京大院子弟,京圈的文化标杆,他的小说极具先锋色彩,多是京腔对白,叙事风格通俗戏谑,调侃着主流思想与大众文化。

王朔对于金庸武侠的口诛笔伐,不啻是以自己为代表的严肃文学对通俗小说的愤慨,是对正统文学声威的维护。特别是最后那句“我们自己的那些艺术家呢,莫非他们也在努力证明他们都是短命的?”带着对主流鉴赏能力的痛心疾首。

王朔作为一个文学鬼才,其作品自然也是好看的。但从普罗大众的角度来说,文学应该是宽泛的,金庸武侠作为通俗文学来看,也是影响了几代人的经典之作,所谓的“雅”与“俗”,应该并行不悖才是。

知识分子的自傲,终归是脱离群众的曲高和寡。

自媒体时代,创造了很多个人的奇迹。 作为深受金庸作品影响的一代人,看到像“六神磊磊读金庸”这样的自媒体IP所创造的影响,真的深感欣慰,好像少年时期的武侠情怀,有了个情感的归处,也是金庸影响力的一种笃定的印证。

一旦与情怀挂钩,很多情感就会变得固执且厚重,不容亵渎。所以金庸小说,应该是不少成年人心中的“白月光”。

六神磊磊说他的三观底色是金庸奠定的,他总结金庸作品有两句纲领性的、灵魂的话,一句叫做:“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第二句话,叫做:“怜我世人,忧患实多。”

非常赞同。可以说,正是这两句话,让少年时的我知道什么是家国和人道,构建了是非善恶的原则雏形。

王朔对此的评判是“渴望正义也是大众娱 乐的目的之一,但我觉得,扯淡就是扯淡,非要扯出个大原则,最恶心”,既然武侠是为成年人编织的童话,那纯粹的“渴望正义”,又有什么不对呢?

非常喜欢六神对李萍的解读。金庸小说人物繁多,很多小角色都没留下什么印象。小说里对她的描述不多,只说她是乡村贫妇,粗手大脚,容貌本陋,下流似段天德,在掳走她后,尽管两个人日常相对,都毫无非礼之念。

六神读金庸的精妙之处,就在于对小人物的深刻解读。他说“李萍之伟大,首先还不在于最后求死,而恰恰在于求生。人有些时候活比死要难。求生、努力活着,反而需要更大的勇毅。”

是啊,李萍一个不识字的人农村妇女,从未出过远门,连丈夫郭啸天的全名都不知道。丈夫死后,怀着郭靖颠沛流离,快临产了还被金兵抓走做苦力,在苦寒的沙漠里挑着担子走了数十日。

夜半雪地,李萍在昏厥中分娩,郭靖的啼哭让虚弱的她出一股力气,挣扎爬起躲入沙丘旁的一个浅坑中以蔽风寒,她与风沙如刀的沙漠相搏,剥下死兵的皮裘,以死去的马肉为食,一路东行,最终坚韧地活了下来。一个江南女子,自此扎根于苦寒之地。

当纯粹从女性的角度,来看李萍一路艰苦卓绝的磨难,为了给腹中的郭靖一个生的机会,她所迸发出的强悍生命力,令人肃然起敬。再看书中那句“贴肉抱在怀里,喜极流泪,”,不禁泪目。

二十年后,成吉思汗以李萍安危,逼迫郭靖带兵攻宋,面对两难的儿子,李萍佯装劝说,自杀而亡。六神说得极好,李萍伟大,“是因为明明以无比坚强的勇力求生过,明明知道生的价值,明明无比珍惜生存的机会,明明充满了生的力量,而最后又毅然放弃。”

多年以后,当郭靖说出那句“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定然记得母亲将短剑刺入胸膛前那最后一眼的温柔,定然记得母亲那句:“人生百年,转眼即过,生死又有什么大不了?只要一生行事无愧于心,也就不枉了在这人世走一遭。”

小人物李萍,用她的生与死,给了郭靖“忠厚的品性与博大胸襟,让他有了通向伟大的可能。”

金庸武侠若真如王朔所评的那么“不入流”,那为何影响了我们这么多的人?金庸曾说武侠小说之所以受到中国读者的普遍欢迎,原因之一是,其中根本的道德,是中国大众所普遍同意的。

人心向善,坚守正道,我们将个人的理想主义,放在那刀剑如梦的江湖。

《六神磊磊读金庸》序言开头是“不再心中一荡,谁来怜我世人”,如果仍有如六神这样的自媒体人,在坚持着以自己的视角“读金庸”,那么这江湖梦,还在。

-End-

看古今世事,读书中天地,欢迎关注@沁说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2852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