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一派为何力量涣散:多人认为清朝已亡,大功告成

读万卷书破万里浪 2023-09-20 04:18:59

▲宋教仁系辛亥革命元勋

1913年3月20日,“窃国大盗”袁世凯雇佣杀手将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暗杀于上海火车站;随后,袁大肆向外国银行借款,扩充军备,准备扼杀南方的革命力量。孙中山在上海紧急召开会议,敦促南方各省独立,准备集中军力对抗袁世凯北洋军的讨伐,发动“二次革命”。无奈,响应者寥寥;即使赣、皖、闽、粤、湘、川6省及南京、上海的国民党籍督军们,也都根本不听号令,一盘散沙,仅仅2个月就被北洋军个个击破。

▲二次革命形势图

“二次革命”一败涂地后,孙中山痛定思痛,认为“非袁氏兵力之强,实同党人心之涣散”。鉴于袁世凯复辟当皇帝的野心日益暴露,为了重新整合力量与其对抗,维护辛亥革命成果,孙中山决定在国民党基础上建立中华革命党,并于1914年7月8日正式在日本东京举办成立仪式。所有人都要站在孙中山面前立誓,其中甚至有“服从命令”、“如有贰心,甘受极刑”之类的话;还要抄写一遍誓言,并用右手中指留下墨印。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孙中山此举无疑是要剔除革命队伍里的投机分子和动摇分子,进一步壮大革命力量。不料,此次加入中华革命党的党员总人数不足800人,还多是留日学生,另外还有国内各省的议员和军官,年龄也普遍比较年轻。那么,跟随孙中山奋斗多年、遍布全国的老国民党们为何未能大范围加入呢?这要从以下三个原因来看:

▲武昌起义

老部下认为满清王朝覆灭就已大功告成

众所周知,国民党的前身就是1905年8月成立的中国同盟会,这一组织的主要目标就是推翻满清王朝的腐朽统治,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为此,同盟会在孙中山领导下先后发动镇南关起义、广州黄花岗起义等,也涌现出了陆皓东、秋瑾、喻培伦等一大批仁人志士。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成功后,全国十余省纷纷宣布独立,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系统也临阵倒戈,与革命力量联合,逼迫清末帝溥仪退位。清王朝的覆灭,使得大批激于民族意识和反清而投身革命的同盟会员认为革命已经成功,因此不愿参加新的中华革命党。

▲黄兴

亲信们因意见分歧而分道扬镳

加入中华革命党的宣誓和打指模等仪式,即使在孙中山身边的重要人物中也引起非议,许多人认为此举损害个人的自由和人格,“革命这么多年,出生入死,到今天还信不过吗?”因此,纷纷反对加入。同时,孙中山最亲密的战友黄兴也对中华革命党组建的初衷表示不赞同,认为毕竟袁世凯还没有当皇帝,因此师出无名,等其做了皇帝再行讨伐不迟;当时国民党内有军队和政治影响的李烈钧、柏文蔚、陈炯明等人都抱着同一观点,最后选择与黄兴一起离开。

▲袁世凯积极准备复辟

有人因袁世凯的拉拢利诱而变节

无论同盟会还是国民党,其成员多半是地主、官僚家庭的子弟;尤其是辛亥革命成功后,大批官僚政客也混入其中,这些人本就对孙中山先生的革命主张暗中抵触,袁世凯又大力腐蚀拉拢,并特意颁布“乱党自首条例”,规定凡自首者不但不问罪,还一律优先录用。有的人即使加入了中华革命党,依然偷偷溜回老家自首,还获得了县长的高位,结果让更多人一走了之。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2825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