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溥仪退位时,隆裕太后为何在朝堂上大哭 三个原因,都很现实

大嘴搞笑 2023-09-20 02:24:20

公元1912年,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走到了历史尽头,末代皇帝溥仪宣布退位。裕隆太后则在朝堂上,不顾身份的号啕大哭起来。

如今,问题也随之而来了,隆裕太后为什么要大哭,或说她在哭些什么?在笔者看来,是这三个很现实的原因造成的。

一、愧对先祖

在慈禧死活,清朝名义上的掌舵人,便是隆裕太后。毕竟当时的溥仪还是孩子,许多大事都需要她点头才能成行。就如清帝溥仪退位,更是如此!在溥仪所写的《我的前半生》中,写出了当时的一些细节情景,如下:

宣统三年旧历十二月二十五日,隆裕太后颁布了我的退位诏。一部分王公跑进了东交民巷,奕匡父子带着财宝和姨太太搬进了天津的外国租界。醇王在会议上一直一言不发,颁布退位诏后,就回到家里抱孩子去了。

这其实就是第一个,隆裕太后在朝堂上大哭的原因。因为如此重大的历史责任,却无需年幼的皇帝溥仪承担,完全是她来承担的。等于是她亲手终结了老祖宗的辉煌!在这种情况下,裕隆太后不哭?那才奇怪呢!

二、对自身命运的哀叹

第二个原因,则是隆裕太后在哀叹自己的一生。她本是光绪的皇后,却跟光绪几乎毫无感情。因为这桩婚姻,是慈禧的主张——把自己的侄女隆裕太后,放在光绪身边,其目的就是监视。

对此光绪也心知肚明,所以光绪戊戌变法失败,被慈禧软禁起来时,虽隆裕太后常去看望,可却被光绪视为仇人一般,最严重的一次是,光绪在暴怒中,砸坏了隆裕的发饰,将她打得鼻青脸肿。好容易,慈禧和光绪都死掉了,可也就四年多的时间,清朝就在她的主持下成为过去这等命运,如何不哭呢?

最能说明这个问题的是,在清朝灭亡后的第二年,即公元1913年,裕隆太后临死前曾对溥仪说:汝生帝王家,一事未喻,而国亡,而母死,茫然不知。吾别汝之期至矣,沟渎道途,听汝自为而已。

这段话,都能让今人落泪。因为在裕隆太后眼中,小溥仪跟自己的同病相怜,都是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甚至根本不明白怎么回事呢,事情就结束了。所以裕隆太后的大哭,也有悲哀自己命运的因素在内。

三、对现实的绝望

最后一个原因,即是对以袁世凯为首的汉臣的绝望,也是对当时的八旗王爷们的绝望,其实就是对现实的绝望!因为,裕隆太后和溥仪,这对孤儿寡母,最初依靠的是以摄政王为首的八旗王爷们,可惜却根本没有得到强力支撑。所以,裕隆太后不得不转而重用汉臣,比如袁世凯。

在时任总理公署秘书的许宝蘅的日记中曾写到,裕隆太后曾跟袁世凯长谈一个多小时后,说:余一切不能深知,以后专任于尔!

可哪料不但八旗王爷靠不住,就连汉臣的佼佼者们也靠不住,清廷还是不得不退位。这种绝望心情下,自然裕隆太后,要大哭了。且在隆裕太后颁发清室退位诏书后,袁世凯公开对自己的心腹说:“隆裕太后若是年轻,我还可以考虑纳之为妾呢。”从这个记载就能看出,裕隆太后当时所处的环境有多现实(冰冷)。

不过,站在更高的角度来分析,裕隆太后主持的清廷退位,却是一件大功劳。一则保全了清朝王室血脉,二则,也让当时的中国,避免了许多王朝,在改朝换代时的杀戮!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2799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