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皇太极主动与明朝和谈,条件相当诱人,可崇祯最终却拒绝了

小倩经融说 2023-09-20 01:23:18

松锦大战过后,明朝损失惨重,不仅主将洪承畴被俘,祖大寿还带领大军投降清军,让崇祯陷入十分尴尬的境地,不过这还不算什么,当时崇祯还面对着诸多更加棘手的事情,比如农民起义军李自成以及张献忠对明朝的威胁,让崇祯彻夜难眠。

就在这种四面受敌的关键时刻,皇太极居然派人前往明朝请求和谈,他提出的和谈要求,对于当时的明朝而言,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一样的美事,最开始崇祯确实也心动了,可是为何最终却拒绝了皇太极呢?

皇太极真心实意请求和谈

明朝在崇祯上位之前,就已经千疮百孔了,他有心改变明朝的命运,但是自己的能力实在有限。在崇祯上位之后,首先就杀了可以维持明朝大局的宦官魏忠贤,以至于东林党再次成为左右朝局的首要党派,这对后来的很多事情都影响巨大。

杀掉魏忠贤之后,崇祯还杀了袁崇焕等一大批愿意为明朝卖命,并且确实有能力的大将,就连把李自成起义军打得找不着北的孙传庭,在最为关键的时刻,也被崇祯送进牢房之中,以至于错过剿灭李自成的最佳时机。

可以说崇祯的操之过急以及犹豫不决、过度怀疑的性格,导致原本就无人可用的明朝,变得更加糟糕了,等到松锦大战的时候,明朝比较有能力一些的大将洪承畴,又是一个墙头草,被清军俘虏之后,就投降清军追随他们对付明朝了,此外还有祖大寿直接带领一群士兵投降清军,对明朝而言,损失更加严重。

此时的明朝,已经是四面受敌了,在辽东地区,有清军皇太极的威胁,在中原地区,还有实力逐渐增加的李自成以及张献忠起义军在虎视眈眈,崇祯压力山大,但是又不知道该怎么办。

就在崇祯以及明朝陷入极度危险的境地之时,皇太极突然提出和谈,并且给出的和谈要求特别诱人,对于明朝而言,这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情,崇祯看到这些和谈条件之后都心动了,究竟是什么和谈条件呢?

皇太极提出的和谈条件主要包括三方面,第一方面是关于两国之间互市的,皇太极提出每年明朝向清军提供100万两白银以及一万两黄金,以换取清军为明朝提供的1000斤人参、1000张貂皮。

第二方面的条件就是关于两国领土的问题,皇太极提出两国以宁远、塔山一线为边境,保证双方互不侵扰,要是明朝人员不小心进入清的地盘,他们会立即将其遣返;第三方面就是两国之间的领导人关系,皇太极提出希望崇祯本人或者安排一个明朝内阁高官,前往辽东地区与皇太极会盟,双方宣誓变为兄弟之国。

对于当时的明朝而言,皇太极提出的这三个和谈条件,其实都是很容易就能做到,并且对明朝利大于弊的,比如说第一个互市的条件,一百万两白银对于明朝而言,就是小菜一碟,因为当时明朝每年用于辽东地区养军队和作战的开支高达几千万两白银。此外,一旦互市之后,清军那里物资匮乏,必然会大量从明朝采购东西,这样一来,明朝将会在互市中赚取更多钱财。

崇祯最开始看到皇太极这个和谈条件,自己都有点不敢相信,还一直担心皇太极怕是有诈,后来随着与皇太极有过几次交涉之后,崇祯通过皇太极对使臣的谦卑态度,看出皇太极确实是真心实意和谈,才放心了一些。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皇太极在占据优势之际还要与崇祯和谈呢?关于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以及满人的发展历史,才能理解皇太极这样做的原因。

从当时的历史背景而言,皇太极在松锦大战中,虽然收获颇丰,但是在这场战争中,他们毫无疑问损失也相当惨重,需要时间好好休养方可,所以请求和谈是赢取休养时间的最佳措施。

从满人的历史发展来看,我们可以追溯到金国的金人,在北宋时期,金国很是强大,最终还搞垮了北宋,可是他们始终无法真正管理汉人,最后还被南宋与蒙古联手灭了,只剩下少数存活下来,分支发展成为后金,也就是努尔哈赤时期,清这个称号是皇太极上位之后才拟定的。

从满清的发展历史中,皇太极明白了一点,作为数量很少的满人,想要去统治数量庞大的汉人,那是几乎不可能的,自己的先辈以及元朝就是活生生的例子,与其去干一件不太可能的事情,还不如趁着现在自己处于有利地位之际,与明朝和谈,达到偏安一隅的目的,不是更好?

事实上当时皇太极身边的很多满人大臣都是持有这种想法的,他们觉得能够取得当时的成绩,已经相当满足了,并没有想要继续攻打明朝的意思,之所以后来有了入主中原的想法,主要还是受到投降过去的明朝官员影响,要不然不会有后来发生的那么多事情。

为何崇祯拒绝了皇太极呢?

明明皇太极提出和谈,恰似天上掉馅饼一样了,可是崇祯最终却拒绝了皇太极,也实在是无可奈何啊。对于皇太极的和谈要求,崇祯当然是比较动心的,可是他当时肩上的压力也很大,因为明朝在之前从来没有过任何和谈先例,

自从朱元璋创立明朝以来,就提出“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祖训,后来的皇帝都遵守这个祖训

,就算是当年朱祁镇御驾亲征被瓦剌俘虏之后,明朝也是坚决不和谈的,这种气节让崇祯面对皇太极提出的和谈压力很大,他一直犹豫不决,不敢轻易跨出这一步。

此外就是当时东林党控制着朝局,他们更是成天只会满口道义,背地里却干些贪污腐败的事情,对于和谈这种事情,那是坚决不支持的,正是因为这个关键因素,崇祯连和谈这件事,都是派人在秘密进行,生怕被大臣知道。

怕归怕,最终这件事情还是被东林党那些大臣知道了,原因是崇祯安排负责和谈的兵部尚书陈新甲犯了一个不可原谅的错误,他在将和谈内容整理好,打算秘密上交给崇祯的时候,疏忽了一下放在桌子上,结果被仆人当成一般奏折提交给了皇帝。

明朝时期的一般奏折都是需要公开的,这份秘密文件被当成一般奏折公开之后,崇祯一直秘密进行的和谈一事,就此被大家知晓,那些东林党大臣不断弹劾,说要惩罚陈新甲,坚决不接受这种“丧权辱国”的和谈。

崇祯原本就犹豫不决,现在有了东林党的影响,更是陷入迷茫之中,最终将陈新甲杀掉,拒绝了皇太极的和谈要求。不久后,李自成闯入北京,崇祯自缢而亡,那些曾经口口声声喊着“不和谈”的东林党,一下子就投降了李自成,还把之前舍不得拿出来当军费的贪污款,统统上交给了李自成以保命,简直讽刺不已。

结语

明朝的灭亡,早已不是一个人能够改变的了,不管是内部大臣的贪腐,还是那些豪强地主的贪婪,亦或者崇祯皇帝的犹豫不决与多疑,都足以摧毁明朝,就算没有皇太极、没有李自成、张献忠,明朝也会在这群人的带领下走向灭亡的!

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欢迎评论留下有趣思想。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2785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