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拜年#
文:打起黄雀儿 配图:网络
忽然发现一个现象,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自古就有,历史有多长这种现象就蔓延了多长。2000多年的封建王朝里面,除了唐朝的白居易轻描淡写地争辩了一下。因为大唐盛世出现了一位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杨贵妃,中国妇女的地位在大唐来了一次彻底的颠覆。《长恨歌》里写道:“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杨贵妃的昙花一现并没有改变中国社会重男轻女的社会现象。其实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重男轻女的苗头,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里面有一首诗,多少透露了这方面的玄机。
中国的历史很有趣,最初的最初,为了鼓励婚配鼓励生育,围绕生娃这件大事催生了很多有意思的生育文化名词。
《诗经·小雅·斯干》中提到,“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其泣嗅嗅,朱带斯皇,室家君王。”
如果家里生了男娃,那就让他睡在床上,裹上大人的围裙,手里把玩美玉玩具。如果这娃哭声响亮余音绕梁,那就代表前途无量,很有可能成为君王。
同样出自诗经的还有一句:《诗经·小雅·斯干》有载“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无非无议,唯酒食是议,无父母治催。”
如果家里生了女娃,那待遇就有了天壤之别。睡床上是不可能的,只能睡到地上。给她个瓦块当玩具,当然这里的瓦块另有所指,指的是古代妇女常用的纺锤。男耕女织的时代,一出生就让玩纺锤,那就是说父母希望女娃将来能操持家务,做一个合格的贤妻良母。
弄璋之喜和弄瓦之喜时至今日还在沿用,尽管只有一字之差,但是从一个玩具就可以看出,男娃和女娃的地位一出生就有了天地之别,重男轻女的思想那是相当的严重。
好在历史在大踏步地向前走,当今社会,生男生女没区别,只要教育得当,男娃女娃都能成为社会的栋梁。
史说新语,历史原来如此有趣!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2765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长津湖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