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刘禅投降曹魏后怎样度过余生的 其遭遇不禁让人潸然泪下

史说新语 2023-09-19 19:06:12

刘禅,字字公嗣,人称“扶不起的阿斗”,却在位四十一年。公元263年,邓艾偷渡阴平,直捣成都,刘禅开门投降。在刘禅投降曹魏后,他的晚年是如何度过的?下面分司马昭和司马炎两个时期,依据演义和《三国志》,分析如下。

晋公司马昭时期:

高平陵之变后,世人皆知,皇帝虽然还是姓曹,国家还是魏,其实天下已经是姓司马了。公元263年,名义上是曹魏灭蜀,其实是司马家族灭蜀。本来刘禅已经放弃抵抗,投降曹魏征西将军邓艾,万事大吉。却发生了意外,钟会和姜维意图作乱,反被众多魏将所杀。经过这次动乱,蜀汉不少大臣遭受池鱼之灾,如蜀汉前太子刘璇、汉寿亭侯关彝也被乱军所杀。

刘禅经历了这次事件,仅有樊建、张绍、谯周、郤正数人跟随他去洛阳。刘禅一行到了洛阳后,先受到了晋公司马昭的恐吓,后被其封为安乐公,还是可以世袭的爵位。我国古代爵位分为五等,即公、侯、伯、子、男,由此可知安乐公乃是“公爵”,已经是爵位制度中最高的了,在它之上就是“王爵”了。当时司马昭因灭蜀之功,才从晋公进位为晋王。

刘禅受封为安乐公后,受到了晋公司马昭的盛情款待。席间,奏完魏乐,接下来奏蜀乐时,蜀国大臣樊建、张绍、谯周、郤正等人皆哀伤流泪,唯独安乐公刘禅喜不自禁。此种情景被司马昭看在眼里,他故意询问刘禅道:安乐公,还想念蜀国吗?

刘禅随口答道:在这儿过得很好,并不想念蜀国了。后司马昭又问刘禅还思念蜀国吗?刘禅将郤正所教之言一字不差叙述而来。司马昭捧腹大笑,认为刘禅愚蠢诚实,胸无大志,对其彻底放心。演义中是这样描述的:

昭曰:“何乃似却正语耶?”后主开目惊视曰:“诚如尊命。”昭及左右皆笑之。昭因此深喜后主诚实,并不疑虑。

其实,这正是刘禅的高明之处,此时,蜀汉已成历史,如果自己表现得不服不忿,还想和司马昭掰手腕,这必然会引起司马昭的猜忌,后果很严重,自己身死是小,连累家人和蜀汉子民是大事。他以不输于其父刘备的“精湛演技”,安全过关,消除了司马昭的猜忌。

如后来投降的东吴末帝孙皓,在司马炎面前不服不忿,被封为归命侯。无论是从爵位上,还是待遇上,他比刘禅都差多了。演义中是这样记载的:

皓曰:“人臣弑君及奸佞不忠者,则加此刑耳。”充默然甚愧。帝封皓为归命侯,子孙封中郎,随降宰辅皆封列侯。

晋武帝司马炎时期:

公元265年,司马昭去世,世子司马炎继承晋王之位。不久,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登基为帝,建国号“晋”。洛阳发生了改朝换代的大事,此时的安乐公刘禅看到这一桩桩、一幕幕,想到了两年前自己刚到洛阳时的情景。那时,自己小心翼翼,生怕哪一件事犯了司马昭的忌讳,招来杀身之祸。

现在,主持灭蜀、取笑刘禅“乐不思蜀”的晋公去世,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心狠手辣的司马炎。司马炎在其父司马昭去世后,刚刚继承晋王爵位几个月,就迫不及待逼迫曹奂禅让给自己。

陈留王曾是汉献帝刘协登基为帝前的封号,司马炎故意将曹奂封为陈留王,这极具有侮辱性。司马炎对待司马家族曾经的老板曹魏皇帝都是这样的,对待曾经的敌人蜀汉后主刘禅和东吴末帝孙皓自然不会客气。

如东吴孙皓,在归降晋国后,不服不忿,仅仅四年就病逝于洛阳。他去世时年仅42岁,正值壮年,这其中或许有不可告人的秘密,也未可知。

刘禅结局:刘禅虽然在孙皓归顺前就已去世,不知道司马炎是怎么对待孙皓的。但是他知道在晋武帝司马炎时期,比之前要加倍谨言慎行,才是生存之道。他将“大智若愚”修炼到了最高境界,在归顺司马家族8年后,安全度过余生。刘禅去世时64岁,这在古代也算长寿了。

安乐公国结局:刘禅去世后,第六子刘恂继位为安乐公。西晋永嘉之乱时,刘恂及刘禅子孙几乎被杀完,只有刘禅之弟刘永的孙子刘玄逃往了成汉。成汉李雄封刘玄为安乐公,直到公元347年,东晋桓温攻入成都,灭成汉,顺便灭了安乐公国。安乐公国历三世84年。

古代的亡国之君,国破家亡,妻离子散算好的,更多的是身死族灭。《三国志》中记载:

值永嘉大乱,子孙绝灭。唯永孙玄奔蜀,李雄伪署安乐公以嗣禅后。永和三年讨李势,盛参戎行,见玄于成都也。

刘禅及其子孙作为亡国之君,能得善终,没枉费刘禅“乐不思蜀”的一番心思。

投降曹魏后,刘禅是如何度过晚年的?

刘禅被封为安乐公,在自己的封地度过了平安祥和的后半生,历史上有很多亡国之君,这些人要么每日活在痛苦和自责之中,要么选择自尽以表愤怒,但也有人完全不将这些当做一回事,即便亡了国,成为俘虏,依旧吃喝玩乐,花天酒地,他就是刘备的儿子刘禅。?

刘禅是刘备的嫡子,从小跟着母亲长大,刘备由于国事繁忙忽略了儿子的教育工作,直到发现刘禅成为一个花花公子之后才想要约束他,但是一切都已经晚了,可惜刘备的其他儿子均为成年,刘备去世前将只能将皇位传给了刘禅,又命刘禅认诸葛亮做义父,还为刘禅安排了好几位辅政大臣,希望在他们的帮助下,刘禅能够完成一统中原的夙愿。

但刘禅注定要让刘备失望,他继位之后更加纵情享乐,当时诸葛亮几次进行北伐,刘禅不但不给予支持,反而借故阻拦诸葛亮,甚至当诸葛亮在前线打仗的时候,刘禅竟然不供应粮草,导致诸葛亮几次北伐战争均以失败收场。除此之外刘禅在朝中亲近李严等人,听信他们的诬告,认为诸葛亮有篡权意图,冷落和排挤诸葛亮等人。诸葛亮去世后,蜀国一天天衰败下去,但刘禅依旧没有自省。

最终蜀国在和晋国的交战中失败,刘禅带领群臣投降,虽然是亡国之君,但晋国依旧给予他很高的待遇,封他为安乐公,赐他良田和金银财宝,刘禅十分满足自己在晋国的生活。乐不思蜀那句成语便是由此演化而来,当时在宴会上晋国国君问刘禅是否思念故乡,刘禅十分诧异的说这里这么好,为何要思念故乡呢,这让晋国国君对他更加放心,而蜀国的旧臣则纷纷掩面痛哭。



阿斗刘禅在蜀汉灭亡后,他的余生是怎样度过的?

刘禅的早年生活艰苦,因为他有一个想当皇帝的父亲刘备,刘禅刚出生不久就死里逃生,后跟随父亲颠沛流离。公元221年,刘备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在成都登基称帝,建立蜀汉,可是刘备就当了两年的皇帝就撒手人寰,把江山留给儿子刘禅,刘禅在位40年后,蜀汉灭亡。

历史上往往亡国之君的结局都不太理想,刘禅却是个例外。蜀汉灭亡以后,他来到魏国都城洛阳生活,在这里度过了他人生最后的时光,世人在评价刘禅的晚年生活时也是褒贬不一,有人说他胆小懦弱,也有说他大智若愚,那么刘禅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他有着怎样的晚年生活呢?


(一)刘禅早年多灾多难,跟随父亲颠沛流离

刘禅出生于207年,出生地荆州,生母甘夫人。刘禅出生的第二年,就遇到他人生中的第一劫。公元208年,曹操率领大军向荆州进发,准备攻打刘表,刘表之子刘琮举城投降,此时刘备客居荆州没有什么实力,当他得知刘琮降曹以后,自知不是曹操的对手,选择不战而逃,他一路南下来到襄阳,襄阳城内十几万老百姓要跟着刘备逃亡。

刘备不忍心将老百姓弃之不顾,于是带着他们逃亡,由于部队庞大,行走缓慢,很快就被曹操军队追上,刘备无奈之下丢下刘禅母子带着几十个人逃亡,刘禅危在旦夕,在生死存亡关头,赵云抱着刘禅,保护甘夫人脱离险境,刘禅在赵云的保护下才保住一条命。

赤壁之战以后,刘备占领了荆州四郡,孙权为了跟刘备建立良好关系,把自己的妹妹许配给他。刘备占领荆州四郡以后,率领3万大军赶往益州增援刘璋,孙权得知刘备西征之后,准备把妹妹接回去,刘禅也险些被带走,幸亏赵云与张飞在途中拦住孙权的船队,刘禅才得以脱险。

后来刘备在益州反客为主,在219年自立为汉中王,立刘禅为太子,两年后刘备在成都登基称帝,建国号?汉?,立刘禅为皇太子。刘备登基以后,为了提高儿子刘禅的治国才能,让他学习《韩非子》、《管子》。

公元223年四月,刘备在弥留之际托孤诸葛亮,他对诸葛亮说:?刘禅如果是位可造之才,你就辅佐他,如果他是扶不起的阿斗,那你就取而代之。?刘备去世以后,17岁的刘禅继位。


(二)蜀汉是如何灭亡的?

在古代领土的扩张意味着物资、兵力的扩张,刘备地盘小,蜀汉的兵力不足十万,大约是曹操兵力的五分之一,实力如此悬殊,蜀汉自然无法与曹魏抗衡,后来诸葛亮几次北伐都惨遭失败,最后死在北伐的途中。

公元263年,这一年是刘禅继位的第四十个年头,蜀将姜维得知魏将钟会在关中操练军队,关中跟蜀汉的汉中只隔了一座秦岭,在关中治兵自然是心怀不轨,蜀汉危在旦夕。


姜维上书给刘禅让他早做防备,此时的刘禅却听信宦官黄皓之言,对严峻的形势并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同年八月,魏军兵分三路向蜀汉进发,第一路由邓艾率领,约三万人,主攻姜维派驻在沓中的主力军,第二路由诸葛绪率领,同样也是三万人,主攻今天甘肃的成县,目的切断姜维的后路,第三路是精锐部队,约十万人,由钟会率领南下攻打汉中,目的直捣蜀汉都城成都。

刘禅闻讯曹魏进攻的消息后,立即调集军队迎战,却未能改变蜀汉的命运,敌军兵临城下,蜀将死的死,降的降,让刘禅无心抗战,于是他做出一个决定,通知前线的姜维准备投降,将士们得知自己的领导无心抗战,拔刀乱砍石头,以此来发泄心中的愤怒,但是他们没有别的路可走,只能选择投降,自此蜀汉灭亡。


(三)刘禅如何度过他的余生?

刘禅降魏以后,魏帝封他做有俸禄却无实权的安乐县公,并让他迁居魏国都城洛阳。

此时曹魏名义上的皇帝是曹操之孙魏元帝曹奂,但实际上当家做主的人是权臣司马昭,曹奂只不过是他立的傀儡皇帝罢了,手上没有实权。

司马昭可不是一般的人物,以他的聪明才智,自然想到了刘禅这个心腹大患。一次司马昭特地设宴,邀请刘禅一行人参加。在宴会上,司马昭故意安排了一场蜀地歌舞表演,不禁让刘禅的随从想起了自己的故国,还勾起了昔日的亡国之痛,瞬间潸然泪下。


司马昭趁机试探刘禅,问他想不想念蜀国,刘禅却说:我在洛阳生活得很快乐,一点也不思蜀。

刘禅的回答让手下大臣傻眼了,主子想待在洛阳,我们可不想,于是郤正趁刘禅上厕所之时,对他说:下次司马昭要是再问你,你就抬头含情脉脉的仰望上空,闭上眼睛,随后再睁开,告诉司马昭你的祖坟在蜀地,你时时刻刻都惦记着,这样司马昭就可以放我们回去了。

司马昭第二次试探刘禅有无复国之心时,刘禅按照郤正所教的那样做了一遍,司马昭却说:怎么感觉是郤正的语气。

刘禅听后大吃一惊,对司马昭说:?你说得没错?,魏国大臣听完刘禅的话瞬间开怀大笑,连司马昭自己都乐了,他觉得刘禅诚实可靠、忠厚老实,将来不是威胁,心里也就放心了。

刘禅投降曹魏后是怎样度过余生的?

刘禅生于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他的生母是甘夫人,第二年,发生了赤壁之战,结果我们都知道,孙刘联军打败了曹操,而刘备先后拿下荆州和益州,至此三足鼎立之势成矣。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刘备称汉中王,刘禅被封为王太子,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刘禅成为皇太子,值得一说的,刘禅并非是嫡子,而庶长子,因为甘夫人不是刘备的正妻,吴皇后才是,只是吴皇后也无子。

章武三年,公元223年,刘备托孤诸葛亮于白帝城,刘禅继位。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公元263年,司马昭派邓艾、钟会率十几万大军攻打蜀国,刘禅在谯周的劝说下向钟会与邓艾投降。

刘禅带着家属还有一些大臣前往洛阳,被司马昭封为安乐公,而东吴的最后一个皇帝投降向晋朝投降之后,也来到了洛阳,被司马炎封为归命侯,显而易见的是公爵要比侯爵要好。

刘禅的待遇为什么要比孙皓要好呢?有两个原因,第一,刘禅最早投降,而东吴比较晚投降,先投降的有示范作用,所以被封的爵位比较高。第二,刘禅为人比较低调,而孙皓比较锋芒,所以司马炎也不大喜欢孙皓。

司马昭有一点设宴招待刘禅,并且特意准备了蜀地的歌舞,原蜀臣听到之后都落泪了,而刘禅却听得津津有味,司马昭就问刘禅:你还想念蜀地吗?刘禅说:此间乐,不思蜀。

刘禅有一个旧臣叫郤正,他对刘禅说,如果下次司马昭再问这个问题,你就说先祖的墓地在蜀地,你每天都想念,刘禅把郤正的话记在心里,司马昭第二次问刘禅的时候,刘禅就将郤正教他的话跟司马昭讲了。

司马昭说:怎么这么像郤正说的话呀?刘禅很惊讶的说:对呀,就是他教的,你怎么知道呀?刘禅这样的大智若愚,司马昭对他是彻底的放了心,刘禅就一直活到了公元271年,终年六十五岁,西晋给他一个谥号叫思公。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2701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