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一个国君,用自己的命来向上天“为民请命”,竟把自己当祭品烧死

民间议热点 2023-09-19 18:13:11

你没有看错,历史上确实有这样一个天子,非常严肃认真地决定把自己当作祭品烧掉,以祈求天降甘霖,润泽大地。这就是商朝的开国之帝——商汤。 这是怎么回事呢?

“网开一面”的仁君

商汤是个非常仁德的帝王,有个成语“网开一面”,就是来自于他的故事。《吕氏春秋》和《史记》都有记述:有一天,商汤外出,在林子里看到有人正在张网捕捉飞鸟,这个人在东、南、西、北四面都挂上网,然后跪下来祷愿,说:“愿从天下四方来的飞鸟,都进入到我的网中来,成为我的猎物!”

成汤看到这样的景象,有点急,说:“哎!这样的话,鸟兽都要灭绝了。”成汤过去解下三面的网,只留下一面的,随后他也跪下来帮着祈愿,不过他说的是:“鸟兽们啊,你们想往左跑的,就往左跑吧,想往右跑的,就往右跑吧,不想活的,就往网里来吧。”

网开了三面,只留一面网,这就是“网开一面”的典出和真义。可惜不知为什么现代人用成“只留一条活路”的意思了。

多少鸟来自投罗网不得而知,人心为汤之大仁德所感化是显而易见的。

成汤本国的黎民百姓对他的爱戴更不用说,商汤的仁德之高,已经到极点了,甚至施到了禽兽身上,诸侯因此纷纷来归附,这也是商汤被后世颂为圣贤之王的原因之一。

成汤桑林祷雨

成汤桑林祷雨,也被古代很多典籍记载下来。

什么是桑林?《淮南子》高诱注:“桑林者,桑山之林,能兴云作雨也。”古人祈雨常在桑林之中进行。

商朝时代,“桑林”之祭是国家级的大型祭祀,仪式庄严隆重,还要配以礼乐,以表达对神灵的虔敬。祭祀时要供奉各种牺牲品,把供品放在干柴上焚烧,青烟会直上天空,叫做“燎”。

商朝建立伊始,适逢连年大旱,用了很多方法都不能解除旱情,民生维艰,向神祈祷和占卜的结果是要用“人牲”,就是用人做祭品。成汤决定由自己充当祭品求雨。

充当祭品要先斋戒以洁净身体,不能再喝酒,吃的是素食;再剪掉毛发、断掉指甲;祭祀那天还需要沐浴净身,以达到最为洁净的程度。到祭祀那天,要穿上白色的粗布衣服,身体围上茅草,祭品将和黑公牛一起,置于木柴堆之上焚烧。

焚烧之前,成汤在祭台上从六个方面自责,曰:“政不节与?民失职与?宫室崇与?女谒盛与?苞苴行与?谗夫昌与?”

他说:“是因为我的政令不当吗?是我用人不善吗?是宫室修建太奢华了吗?是听信枕头风太多了吗?是官员收受贿赂了吗?是毁善害能的人昌盛吗?我向上天请求:各方犯下过错都是我成汤才德欠缺造成的。祈请上天降罪给我,不要因我的罪过,连累百姓……”

他的话还没有说完,大雨就落下来了,上天收到了他的诚意。

商汤真是用自己的命来向上天“为民请命”,实在可敬得很。这是他被后世颂为圣贤之王的又一个原因。

这一年获得了大丰收,全国上下一片欢快顺洽,大臣伊尹受命作了一首名为《大濩(huò)》的乐曲。“濩”,用甲骨文表现就是一个大雨淋淋的形象。

庄子‧天下》说:黄帝有《咸池》, 尧有《大章》, 舜有《大韶》, 禹有《大夏》,汤有《大濩》,文王有《辟雍》之乐,武王、周公作《武》。这首《大濩》被专用于商王的祭祀仪式,后代商王用此乐舞来祭祀,以感谢上天的垂慈,感恩商汤王为民请命的圣德,是着名的古代六大乐舞之一。

成汤祈雨的“桑林”,就在如今河南省荥阳县。汤王庙沟、祷雨庙,三千多年过去了,这些地名一直没有变。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2689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